群文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群文阅读《小故事大道理》说课稿本次课程的主题是智慧人生,通过选取充满思辨的故事,让学生研究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学会思考与选择,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注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体会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做法的评论;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几个故事;三是明白这几个小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体会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做法的评论和用自己的话讲这几个故事,以及明白这几个小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好惯。
在教法上,我采用指导、引领和点拨的策略,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交流,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中主要采用默读、自由读、齐读等朗读形式,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同时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手段,激励学生合作探究,全面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并让学生默读第一篇短文。
根据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求,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去完成阅读单,以达到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目标。
我与学生一起总结研究方法,再让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第二、三篇短文,我深入课堂,及时点拨。
这个设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合作研究结束后,小组推荐成员汇报、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相互评价、补充,然后再读相关句子。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汇报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认真倾听的惯,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
最后,通过感悟道理和升华情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几个小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好惯。
整个课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思考和表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会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谈论自己的理解,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将其写在纸上。
群文阅读教学说课稿设计一、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群阅读能力,以及个人阅读能力•增强学生阅读文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平衡群阅读和个人阅读能力的培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能力•使用群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群体讨论和思考能力2. 教学难点:•如何平衡群体阅读和个人阅读•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解读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介绍今天的课程主题,学生将进行一次群阅读。
2.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并告诉他们本课程的阅读部分会占用大部分时间。
2. 阅读(30分钟)1.将阅读材料分配给学生,建议在每组选择两位主要的发言人。
2.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材料。
3.给学生讨论和发言时间。
3. 分组讨论和总结(30分钟)1.让学生依照分组进行讨论并记录重要的信息。
2.要求每组两位发言人对他们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观点和理解。
3.鼓励学生在总结中进行提问和对其他分组发言的评论,以建立文本的多样性和辩证性。
4. 个人阅读和总结(30分钟)1.给学生足够时间自行阅读材料,并对他们的观点和理解进行总结。
2.爱好阅读的学生可以自行阅读其他类似作品,并对现有的讨论和论点做出评论或者反驳。
5. 课程结束(5分钟)总结群阅读的收获,陈述下一次课的主题,并询问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还可以进行评价,包括三个部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是否提高了群阅读和个人阅读的能力。
2. 教师评价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在课堂讨论和总结中的学生表现和为此付出的时间,判断学生对群阅读的掌握程度,并且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来判断学生的阅读和文本分析能力水平。
五、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群阅读课程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写一篇短文,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还可以使用这次课程的获得技能和技巧,或者使用其他群阅读的方法,在小组中共同研究更多的阅读材料。
群文阅读《“惊人如此”的故事》说课稿(定稿)介绍本次说课稿是针对群文阅读课程中的《“惊人如此”的故事》进行的。
本故事以惊险刺激的情节吸引读者,同时也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思考和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意识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通过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为后续的讨论做好铺垫。
2. 故事情节分析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包括主要的冲突与解决过程。
3. 人物角色分析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帮助学生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故事发展的推动作用。
4. 主题思考引导学生对故事中蕴含的深层主题进行思考,如友情、勇气、诚实等,以及这些主题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作用。
教学方法1. 课堂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故事情节及人物分析,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小组活动分小组让学生在讨论中共享观点和发表意见,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4. 作文练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故事主题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分析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通过在课后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是本次《“惊人如此”的故事》说课稿的内容安排,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素养。
希望本次课程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意义的阅读体验和成长。
群文阅读说课稿在进行群文阅读说课稿的撰写时,我们的目标是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
以下是一篇符合标题的群文阅读说课稿正文内容:在本次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旨在通过多文本的对比阅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我们选择了三篇具有相似主题但不同观点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差异,理解多样性,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识别并比较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论证方式。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4.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包含以下三篇文章:- 文章一:《现代教育的挑战》- 文章二:《传统与创新:教育的平衡》- 文章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三篇文章均围绕教育这一主题展开,但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提供了丰富的讨论素材。
三、教学方法1. 引导阅读:首先,教师将引导学生阅读每篇文章的摘要,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分组讨论:学生将被分为小组,每组负责一篇文章的深入阅读和讨论。
教师将提供指导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3. 跨组交流:各小组之间将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和发现,以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
4. 总结归纳:最后,教师将引导学生总结每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并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教育主题的兴趣,并简要介绍三篇文章的背景。
2. 阅读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阅读文章,并记录关键信息和个人感受。
3. 讨论阶段:小组内部进行深入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4. 交流阶段: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观点。
5. 总结阶段:教师总结本次群文阅读的要点,强调不同文章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问题。
群文阅读《“令人震惊如此”的故事》说课稿(定稿)一、教材分析本说课稿是针对群文阅读课程中的教材《“令人震惊如此”的故事》而设计的。
该教材是一本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故事集,旨在通过生动的叙事方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讨论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文背景,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2. 教学重点是通过讨论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1.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是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整体导入、小组合作、讨论互动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通过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故事后,进行个人阅读理解和总结。
4. 学生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展开讨论,同时教师给予指导和引导。
5.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来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考深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来评价他们的研究情况。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 在教学结束后,应及时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说课稿的内容,期望能够帮助到您。
群文阅读《“惊人如此”的故事》说课稿
(定稿)
一、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课我们将讲解群文阅读教材中的《“惊人如此”的故事》一文。
该文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通过讲述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故事中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的介绍;
2. 思考故事中暗含的意义和价值观。
难点
1. 引导学生从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中探讨人生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个与故事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概述故事情节:简要介绍故事的基本情节,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3. 重点解读:详细介绍主要人物的背景和特点,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4. 讨论与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和对人生的启示;
5. 开展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6. 板书总结:总结故事中的核心思想和学生的讨论成果;
7. 作业布置: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的深度;
2. 检查学生完成的小组作业;
3. 收集学生课后的反馈和意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从这篇令人惊奇的故事中获得启发,提高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群文阅读--课例--说课稿第一篇:群文阅读--课例--说课稿群文阅读说课稿一、教学设计的模式从单篇精读课型设计向群文阅读课型设计转变,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尝试教学。
二、教材分析《古诗四首》是我选取的四首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
这四篇分别是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牧的《泊秦淮》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三、教学导入创设情境:欣赏歌曲《精忠报国》虽然说,古人的“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情结,却滋养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
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在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最强音!四、初读诗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同桌互相评价。
学生示范朗读根据同桌和小组推荐,找同学范读,四首诗任意选择。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评价学生和老师的示范朗读。
结合范读,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五、质疑发现四首诗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但各有什么侧重?即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要找出依据。
同学可以自由评价。
老师归纳明确(老师仅示范《春望》,另外三篇学生自己做答):《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表达一个“忧”字。
(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泊秦淮》通过一个“犹”字,表达一个“愤”字。
(抒发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一个“愿”字。
(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通过一个“死”字,表达一个“忠”字!六、合作探究这四首诗歌在课文中的编排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四首诗的相似之处,以及体现爱国情怀的句子。
七、拓展延伸那么,作为学生的你,打算怎么做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呢?八、作业设计1、收集整理爱国的诗词名句、名人故事等。
五年级群文阅读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五年级群文阅读课程进行说课,课程的主题是“探索自然,感受生命”。
【课程导入】课程开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如山川、河流、森林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我会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为接下来的群文阅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阅读材料包括:- 《森林的呼唤》:一篇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散文。
- 《河流的故事》:一篇讲述河流对人类文明影响的文章。
- 《山的传说》:一篇关于山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1. 自主阅读:首先,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些材料,鼓励他们边读边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小组讨论:接着,学生将分组讨论各自的阅读体会,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主题探讨: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围绕“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
4. 情感体验:最后,我会组织一个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然。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反思性学习: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我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会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感受。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自然,学会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谢谢大家。
【附录】- 阅读材料《森林的呼唤》、《河流的故事》、《山的传说》。
三年级群文阅读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的群文阅读。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阅读能力逐步提升的关键时期。
群文阅读这种形式,就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阅读的宝藏盒。
我选择的这组群文,主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
这几篇文章涵盖了不同种类动物的独特习性、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这些文章篇幅适中,文字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三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呢,就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阅读这组文章,认识更多的生字词,提高阅读速度,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比如说,能在文章中快速找到描写动物特点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孩子们学会对比阅读,在多篇文章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就像侦探找线索一样,可有趣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呢,肯定是让孩子们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能够读懂这组文章。
难点就是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入的对比阅读,发现动物之间那些微妙的差异和联系。
二、说学情。
咱们三年级的孩子啊,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他们的阅读注意力还不是特别持久。
他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一提到小动物,眼睛都放光。
所以,这个主题的群文阅读肯定能抓住他们的小小心思,让他们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
三、说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我打算采用情境教学法。
就像把孩子们带入一个动物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探索动物的秘密。
还会用问题引导法,不断地抛出有趣的问题,像“小蚂蚁为什么能搬动比自己大好多倍的东西呢?”来激发孩子们的思考。
2. 学法。
让孩子们采用圈点批注法,读到有趣的地方,就像寻宝一样圈出来,再写上自己的小想法。
还有合作探究法,让他们分组讨论,这样孩子们可以互相启发,就像一群小探险家在一起分享发现。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我会这样开始我的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的会飞,有的会游,有的还会打洞呢!这个地方就是动物世界。
以诚待人▪群文阅读说课
胡楼小学刘敏
一、说教材
本文选择的四篇阅读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同步阅读第二单元的同步阅读短文,这几篇文章和第二单元主题“以诚待人”相同,四篇文章就是四个不同的小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示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启发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语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拓展“以诚待人”的主题,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等品质教育。
教学重点:
进一步拓展“以诚待人”的主题,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教育。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只要老师稍作引导就能进行小组合
- 1 -
作学习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
在阅读教学中 ,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1、从重点问题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2、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主题,谈感受
上课之前,考一考大家,我们老看图片猜课题,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
(多媒体出示本组课文的插图,生说课题)都猜对了,孩子们真棒!那学习了这些课文,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中彩那天》:诚信
《万年牢》:实在
《尊严》:自尊、理解
《将心比心》:关爱
归纳主题:这些课文表现了同一个主题---以诚待人。
这节课我们再学习四篇文章来拓展这一主题,让“以诚待人”之花更加馨香。
这就是“诚之花”,是一朵“以诚待人”的花,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朵花更加芬芳!
二、群文阅读,说体会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篇文章,分别是《第六颗钻石》、《信任》、《一碗牛肉面》、《莲花- 2 -
落》,出示书名的课件。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篇,以及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第六颗钻石》善良
《信任》信任
《一碗牛肉面》体贴、善良、关爱、孝顺
《莲花落》同情、关爱
2、归纳: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明白了:“以诚待人”需要我们做到:诚信,实在,自尊,关爱;还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相互信任,体贴以及富有同情心的心。
三、深化主题,聊感悟
读了这四篇文章,老师相信总有一些地方能打动你们的心,能给小组内成员读一读或者讲一讲,分享一下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内交流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
小组汇报,相机指导。
四、总结主题,拓展主题
1、通过这几篇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以诚待人是售货员的善良,是桃园主人对我们的信任,是那对父子的互相关心,是饭店老板的体贴、善良、关爱他人,也是我对唱莲花落女孩的爱心和同情。
2、“以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也写下了很多教导后人以诚待人的千古名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关于诚信名言警句,学生进行感受和积累)
3、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以诚待人的人和事,谁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