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测方案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45
桩基工程检验试验方案一、试验范围本试验方案适用于各类桩基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试验,包括但不限于: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动测桩试验、超声波检测、钢筋混凝土桩质量检验等。
试验内容包括桩身质量、桩顶垫层、桩端嵌岩、桩身内部缺陷等。
二、试验目的1. 确保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 发现并修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3. 为后续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试验方法1. 钻孔灌注桩试验(1)取样试验:从钻孔灌注桩中取出样品,进行质量分析;(2)桩身质量检验: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对钻孔灌注桩进行质量检测;(3)静载荷试验:对已完成的钻孔灌注桩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能力;(4)动测桩试验:对钻孔灌注桩进行动测试验,分析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2. 钢筋混凝土桩试验(1)取样试验:从钢筋混凝土桩中取出样品,进行质量分析;(2)桩身质量检验: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对钢筋混凝土桩进行质量检测;(3)静载荷试验:对已完成的钢筋混凝土桩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能力;(4)桩端嵌岩检验:对桩端进行嵌岩检验,确定桩端嵌岩的情况。
四、试验工具1. 超声波检测仪;2. 静载荷试验设备;3. 动测桩试验设备;4. 取样工具:包括钻孔机、取芯器等。
五、试验步骤1. 钻孔灌注桩试验(1)取样试验:每个钻孔灌注桩取一至两个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2)桩身质量检验:对每个钻孔灌注桩进行超声波检测;(3)静载荷试验:选择代表性的钻孔灌注桩进行静载荷试验;(4)动测桩试验:对所选的钻孔灌注桩进行动测试验。
2. 钢筋混凝土桩试验(1)取样试验:每个钢筋混凝土桩取一至两个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2)桩身质量检验:对每个钢筋混凝土桩进行超声波检测;(3)静载荷试验:选择代表性的钢筋混凝土桩进行静载荷试验;(4)桩端嵌岩检验:对所选的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桩端嵌岩检验。
六、试验结果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得出各类桩基工程的质量评价,确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桩基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桩基检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检测的方案,包括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二、检测方法1.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静态荷载到桩基上,测量荷载与沉降的关系,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2. 动态试验:利用动力荷载激励桩基,通过测量桩基的振动响应,推断桩基的质量和桩身的动力特性。
3. 钻孔取样:通过钻孔取样分析岩土层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桩基设计提供依据。
三、检测仪器1. 静载试验仪:包括静载试验机、应变计、位移计等设备,用于施加荷载并测量桩基的变形和应力。
2. 动态试验仪:包括冲击锤、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等设备,用于激励桩基并测量振动响应。
3. 钻孔设备:包括钻机、取样器、岩土采样管等设备,用于进行钻孔取样。
四、数据分析1. 静载试验数据分析:根据荷载-沉降曲线,计算桩基的承载力、沉降特性和变形特性。
2. 动态试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振动响应曲线,推断桩基的质量、桩身的动力特性和桩顶的反射波特性。
3. 钻孔取样数据分析:根据取样结果,分析岩土层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估桩基的设计合理性。
五、检测方案的执行步骤1. 方案制定: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制定桩基检测方案,明确检测方法、仪器和数据分析方法。
2. 仪器准备:准备需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测量。
3. 检测准备:对待检测的桩基进行清理和标记,确保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4. 检测操作:按照检测方案,进行静载试验、动态试验和钻孔取样等操作,记录相应的数据。
5. 数据分析: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评估。
6. 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桩基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六、检测方案的优势1. 可靠性: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相互验证,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桩基检测工程一标段检测范围含xxxxxxxxxxx。
工程西起和谐大道,东xxxxxxxxxxx。
下部桥梁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共509根,桩长范围46m-64m。
桩基直径120cm、150cm、180cm分别有66根,299根,142根。
道路软基处理部分采用钉型水泥搅拌桩,约71844根,桩长类型包括6m、8m、10m、12m。
二、检测范围及内容本次检测范围包括xxxxxxxxxxxx相关质量检测相关质量检测。
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对本次拟对桩基检测工程检测内容及数量见表1:三、检测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4)《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5)《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测试技术规程》(DB34/T648-2006)(6)以及国家、铁道部等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四、工作计划、检测目的及检测方法简介4.1 工作计划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对本次拟对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江北接线工程所涉桥梁钻孔灌注桩、道路搅拌桩一标段桩基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及内容如下:1、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2、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自平衡法;3、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堆载法;4、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钻芯法;4.2 检测目的(1)桥梁基桩桩身质量、匀质性和完整性(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检测,旨在确定桩身缺陷(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径、夹泥或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的程度及位置,评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桥梁基桩承载力检测,检测工程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基桩的质量进行评价。
(3)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促进施工工艺的改进,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桩基检测方案一、前言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通过将桩体沉入地基深处,利用桩体自重、桩端受力或桩体周边土层受力等方式,为建筑提供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
桩基有着承载力大、地基改良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土力学和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桩基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桩基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针对桩基的常见检测方法和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桩基检测方法桩基检测是指在桩基施工、完工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桩基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价的过程。
桩基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发试验、非破坏检测、钻孔法等,下面对这些方法分别进行介绍。
1.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目前用的最广泛的桩基检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在桩顶端加上一定的静载,观测桩身及桩顶变形,从而获取桩基的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
静载试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桩、钢柱桩、木桩等。
静载试验一般分为双向静载试验和单向静载试验两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方式。
2. 动力触发试验动力触发试验是一种利用冲击波或振动波来诱发桩体振动,通过监测桩周土体的振动响应,推断桩基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
动力触发试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且无需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
3. 非破坏检测非破坏检测是一种利用声波、电磁波、热波等非破坏性手段对桩基进行检测的方法。
非破坏检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可以在不影响桩基完整性的情况下,进行多次检测,对桩基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观测和分析。
非破坏检测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桩基检测领域中的一大热点。
4. 钻孔法钻孔法是一种利用钻孔设备对桩基周边土体进行采样、观测和分析的方法。
钻孔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可以对桩基的地基条件和力学性能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检测,能够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所述方法仅是桩基检测方法中的一部分,实际工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来对桩基进行检测。
桩基检测方案标题:桩基检测方案引言概述:桩基检测是建造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匡助工程师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桩基检测方案,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桩基检测。
一、静载试验1.1 通过施加静载来测试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1.2 静载试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单桩试验或者群桩试验。
1.3 结果可用于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桩基的变形情况。
二、动载试验2.1 通过施加动态载荷来测试桩基的动力特性和自振频率。
2.2 动载试验可以匡助工程师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
2.3 结果可用于优化桩基设计,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超声波检测3.1 通过超声波技术来检测桩基的质量和完整性。
3.2 超声波检测可以匡助工程师发现桩基中的缺陷和损伤。
3.3 结果可用于修复受损的桩基或者更换不合格的桩基,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四、电阻率测试4.1 通过测量桩基周围土壤的电阻率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周围土壤的导电性。
4.2 电阻率测试可以匡助工程师了解桩基周围土壤的情况,以及桩基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4.3 结果可用于优化桩基设计和土壤处理方案,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磨擦桩检测5.1 通过磨擦桩的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2 磨擦桩检测可以匡助工程师了解磨擦桩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5.3 结果可用于优化磨擦桩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桩基检测是建造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可以有效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程师在进行桩基检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以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桩基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桩基是建造物的重要承载结构之一,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建造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桩基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检测的方案。
二、桩基检测的目的桩基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桩基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检测桩基的沉降情况,以评估其稳定性;3. 检测桩基的质量,包括桩身的质量和桩头的质量。
三、桩基检测的方法1.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静载荷来测试桩基的承载力。
可以采用静载试验机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2. 动力触探:通过在桩体上施加冲击力,观察冲击波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桩身的连续性。
3. 钻孔取样:通过钻孔取样,获取桩基的土层情况和桩身的质量。
可以进行土质分析和桩身质量检测。
四、桩基检测方案的步骤1. 确定检测范围和目标:根据建造物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桩基范围和检测目标。
2. 选择检测方法:根据桩基的类型和检测目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静载试验、动力触探或者钻孔取样。
3.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检测范围和检测方法,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检测设备和人员等。
4. 实施桩基检测:按照检测计划进行桩基检测,确保检测过程准确、安全。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编写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桩基的质量评估、承载力评估和建议的修复措施等。
五、桩基检测的注意事项1. 检测前需充分了解桩基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以便更好地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检测过程中需注意安全,确保检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需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测报告应准确、清晰地描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桩基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桩基质量,需要进行桩基检测,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桩基检测的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和数据分析等。
二、检测方法1. 静载试验:通过在桩顶施加静载荷,测量桩身的沉降和应变,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 动力触探:利用动力锤或振动器在桩顶施加冲击或振动力,通过触探器测量桩身的反射波形,来评估桩基的桩身质量和桩端的承载能力。
3. 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或地震波在桩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特性,来评估桩体的质量和桩端的承载能力。
三、仪器设备1. 静载试验仪:包括静载试验机、沉降计、应变计等。
2. 动力触探仪:包括动力锤或振动器、触探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3. 声波检测仪: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数据分析软件等。
四、数据采集与分析1. 静载试验数据:记录施加的荷载大小、沉降量和应变数据。
通过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和应变-沉降曲线,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 动力触探数据:记录冲击或振动力的大小和触探器接收到的波形数据。
通过分析波形特征,如反射波形的振幅和频率,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承载能力。
3. 声波检测数据:记录超声波或地震波在桩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特性。
通过分析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的变化,来评估桩体的质量和桩端的承载能力。
五、检测报告根据采集的数据,编制桩基检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检测目的和方法:说明进行桩基检测的目的和采用的检测方法。
2. 检测结果:总结桩基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质量和桩端的承载能力等评估结果。
3. 数据分析:详细分析采集的数据,包括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应变-沉降曲线和波形分析等。
4. 结论与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给出桩基的评估结论和相应的建议,如是否需要加固、重新设计或更换桩基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桩基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全面总结!在桩基:施工前桩基检验分为施工前检验和施工后检验,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检验主要决定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施工后为工程桩检验提供依据,主要为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
桩基的七种检测方法1.单桩竖向压缩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是将竖向荷载均匀传递给建筑基桩,通过测量不同荷载下单桩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曲线、S-LG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确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和位移测试,测量桩侧和桩端阻力,验证单桩竖向高应变动力试验抗压承载力测试结果。
2.单桩竖向拔出静载试验对桩顶逐级施加竖向上拔力,观察桩顶随时间的上拔位移,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试验方法目的确定单桩竖向;的极限抗拔承载力。
判断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和位移测试,测量桩的侧向阻力。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单桩水平承载力和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由接近水平受力桩实际工况的方法确定,或采用检验和评价工程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单桩水平荷载试验宜采用单向多循环加卸载试验,当需要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时,宜采用缓维护荷载法。
目的确定单桩的水平临界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估算土阻力参数;确定水平承载力或水平位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测试桩的应变和位移来测量桩的弯矩。
4.岩心钻探方法钻孔取芯法主要采用钻机(一般内径为10毫米)对桩基岩芯进行取样,根据取出的岩芯样品,可以清楚地判断桩基,混凝土强度长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持力层。
目的测量灌注桩的长度、混凝土强度和沉渣厚度,判断或识别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质,确定桩的完整性类别。
5.低应变完整性测试低应变检测法利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贴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的应力波信号,利用应力波理论研究桩-土系统的动力响应,对测量的速度信号和频率信号进行反演分析,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目的检测桩身缺陷和位置,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桩基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桩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必须进行桩基检测工作,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设备和流程等。
二、桩基检测方法1. 静载试验:通过对桩基施加静载荷,观测桩身下沉量和应变变化,从而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 动力触探:利用冲击力和反弹速度测定桩基的桩身长度和桩底土层的性质,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3.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测定桩基的长度、质量和质地,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完整性。
4. 钻孔取样:通过对桩基进行钻孔取样,观测土层的颜色、质地和含水量等指标,以评估桩基周围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桩基检测设备1. 静载试验设备:包括静载试验机、应变计、位移计等。
2. 动力触探设备:包括动力触探仪、冲击头、测量仪器等。
3. 超声波检测设备:包括超声波探头、信号发生器、接收器等。
4. 钻孔取样设备:包括钻机、钻头、取样管等。
四、桩基检测流程1. 确定检测范围: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要检测的桩基范围。
2. 选择检测方法:根据桩基类型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3. 准备检测设备:根据选定的检测方法,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
4. 实施桩基检测:按照选定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对桩基进行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6. 编写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桩基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方法、设备、数据和评估结论等内容。
五、桩基检测的意义和作用1. 确保工程质量:通过桩基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桩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工程质量。
2. 保证工程安全:桩基是建筑物的承重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通过桩基检测,能够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工程安全。
3. 提高工程效率:桩基检测可以帮助工程人员了解桩基的质量和性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桩基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桩基检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桩基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检测的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内容,以满足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
二、1. 目的本次桩基检测的目的是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检测方法(1)静载试验:通过施加垂直荷载,测量桩基的变形和承载能力。
(2)动力触探:利用冲击力和反弹速度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土层情况。
(3)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桩基的质量、缺陷和混凝土质量。
3. 数据采集与分析(1)静载试验:根据设计要求,选取适当的荷载和试验方案,记录荷载-沉降曲线和荷载-变形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
(2)动力触探:记录冲击力和反弹速度,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土层情况。
(3)超声波检测:测量超声波传播速度,评估桩基的质量、缺陷和混凝土质量。
4. 报告编写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桩基检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介绍和目的声明;(2)检测方法和数据采集过程的描述;(3)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的详细说明;(4)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解决方案;(5)结论和建议。
5. 质量控制为确保桩基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选取合适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精度;(2)严格按照检测方法和试验方案进行操作,避免人为误差;(3)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中,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4)在报告编写过程中,进行多次校对和审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总结桩基检测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静载试验、动力触探和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可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将用于编写桩基检测报告,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将确保桩基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桩基检测方案的实施,将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检测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桩基检测工程一标段检测范围含xxxxxxxxxxx。
工程西起和谐大道,东xxxxxxxxxxx。
下部桥梁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共509根,桩长范围46m-64m。
桩基直径120cm、150cm、180cm分别有66根,299根,142根。
道路软基处理部分采用钉型水泥搅拌桩,约71844根,桩长类型包括6m、8m、10m、12m。
二、检测范围及内容本次检测范围包括xxxxxxxxxxxx相关质量检测相关质量检测。
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对本次拟对桩基检测工程检测内容及数量见表1:三、检测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4)《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 403-2017)(5)《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测试技术规程》(DB34/T648-2006)(6)以及国家、铁道部等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四、工作计划、检测目的及检测方法简介4.1 工作计划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对本次拟对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江北接线工程所涉桥梁钻孔灌注桩、道路搅拌桩一标段桩基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及内容如下:1、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2、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自平衡法;3、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堆载法;4、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钻芯法;4.2 检测目的(1)桥梁基桩桩身质量、匀质性和完整性(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检测,旨在确定桩身缺陷(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径、夹泥或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的程度及位置,评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桥梁基桩承载力检测,检测工程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对基桩的质量进行评价。
(3)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促进施工工艺的改进,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4.3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规程①、检测目的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②、检测依据及数量规定本次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检测数量根据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
③、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准备检测前由业主会同有关各方共同协商确定检测桩位并整理好受检桩的桩号、桩径、桩长(检测面到桩底的长度)、桩位图、地质勘察资料等相关资料。
检测使用的仪器为武汉沿海生产的基桩动测仪,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见图1。
图1低应变测试过程示意图④、低应变法基本原理一般工程桩的桩长远大于桩径,因此工程桩均可视为一维弹性杆。
根据应力波理论,当桩头受一脉冲应力时(锤击),会产生一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入射波)。
在应力波向下传播过程中,如遇波阻抗(ρCA)变化处会产生一反射波。
入射波和反射波信息可同时通过检波器和检测系统接收并记录。
通常有两种情况波阻抗会产生变化,一是桩端与持力层界面;另一是桩身存在缺陷,如断桩、松散、缩颈、夹泥等。
通过对实测曲线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可检测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缺陷严重程度和位置。
⑤、检测前准备(1)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监理单位签字,至少提前24小时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2)施工单位应提供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3) 施工单位对报检的基桩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并达到以下要求:a、桩顶检测时标高应为设计标高;b、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c、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d、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e、在实心桩的中心位置打磨出直径约为10cm的平面;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直径约为6cm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
D≤0.8m 0.8m<D≤1.25m 1.25m<D<2.0m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⑥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对测试信号会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时,当桩头侧面与垫层相连时,除非对测试信号没有影响,否则应断开。
⑥、现场检测(1) 检测前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少于15Mpa。
b、打入或静压式预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2) 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传感器安装部位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动砂土颗粒存在;不得安装于松动的石子上;传感器安装应与桩轴线平行。
b、用黄油或其它粘结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传感器底面粘结剂越薄越好。
在信号采集过程中,传感器不得产生滑移或松动。
c、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激振点处混凝土应密实,不得有破损,激振时激振点与混凝土接触面应点接触,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度,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d、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主筋的影响。
e、激振方向沿桩轴线方向。
采用力棒激振时,应自由下落,不得连击。
采用力棒或自由落锤,激振能量可控性和信号重复性比用榔头式锤敲击效果好。
实心桩点位布置示意图空心桩点位布置示意图f、激振锤和激振参数宜通过现场对比试验选定。
短桩或浅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轻锤快击窄脉冲激振;长桩、大直径桩或深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重锤宽脉冲激振,也可采用不同的锤垫来调整激振脉冲宽度。
现场实际操作应综合应用手锤和力棒。
g、激振能量在能看到桩底反射的前提下尽量小,可减少桩周参加振动的土体,以减小土阻力对波形的影响。
(3) 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b、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
c、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型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也可以制作模型桩测定。
d、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
e、传感器的灵敏度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4) 信号采集和筛选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各检测点重复检测次数不宜少于3次,且检测波形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b 、当信号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技术进行重复激振,提高信噪比。
c 、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时,应分析原因,排除人为和检测仪器等干扰因素,增加检测点数量,重新检测。
d 、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
e 、 对存在缺陷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重复检测,相互验证。
⑦、资料处理(1) 桩身完整性分析宜以时域曲线为主,辅以频域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施工资料和波形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2) 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a 、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显时,选取相同条件下不少于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按下式计算桩身平均波速:∑==ni i m c n c 11 TL c i ∆⨯=10002 fL c i ∆⋅=2式中 m c —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 i c —参与统计的第i 根桩的桩身波速值(m/s);L —测点下桩长(m);T ∆—时域信号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f ∆—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计算时不宜取第一与第二峰; n —参与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n ≥5)。
② 当桩身波速平均值无法按上述方法确定时,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施工工艺的其它基桩工程的测试结果,并结合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实践经验综合确定。
③ 如具备条件,可制作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模型桩测定波速,也可根据钻取芯样测定波速,确定基桩检测波速时应考虑土阻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3) 桩身缺陷位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c T L ⋅∆⋅='20001' '21'fc L ∆⋅=式中 'L —测点至桩身缺陷的距离(m); 'T ∆—时域信号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f ∆—幅频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c —桩身波速(m/s),无法确定时用m c 值替代。
4) 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施工情况,按规定和下表所列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桩身完整性判定注:1)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它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2)对于混凝土预制桩和预应力管桩,若缺陷明显且缺陷位置在接桩位置处,宜结合其它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3)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桩身缺陷检测深度和桩长的检测长度应根据试验确定4) 对于混凝土灌注桩,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时,应结合有关施工和地质资料,正确区分混凝土灌注桩桩身截面渐扩后陡降恢复至原桩径产生的一次同相反射,或由扩径突变处产生的二次同相反射,以避免对桩身完整性的误判。
5) 对于嵌岩桩,当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相时,应结合地质和设计等有关资料以及桩底同相反射波幅的相对高低来判断嵌岩质量,必要时采取钻芯法核验桩端嵌岩情况。
6) 应正确区分浅部缺陷反射和大头桩大头部分恢复至原桩径产生的同相反射,以避免对桩身完整性的误判,必要时可采取开挖方法查验。
7)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桩身完整性判定宜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a、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价。
b、当桩长的推算值与实际桩长明显不符,且又缺乏相关资料加以解释或验证。
c、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
8) 对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有疑问的桩,应进行验证检测:a、桩身浅部存在缺陷可开挖验证;b、桩身深部或桩底存在缺陷时可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c、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试验、钻芯法、高应变法或开挖进行验证。
4.4 声波透射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规程①、检测目的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②、检测依据及数量规定本次试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检测数量根据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
③、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准备检测前由业主会同有关各方共同协商确定检测桩位并整理好受检桩的桩号、桩径、桩长(检测面到桩底的长度)、桩位图、地质勘察资料等相关资料。
检测使用的仪器为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生产的基桩声测仪,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见图2。
图2 声波透射法测试过程示意图④、声波透射法基本原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