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
doi:10.3969?j.issn.1005-8141.2020.11.016“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旅游国际化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近30年国内外文献的进展分析姚宏,邓程鹏(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100)摘要:分析了旅游国际化研究的外部环境,阐述了国际旅游的3个显著特征,并运用Citespace和传统文献法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旅游国际化研究所表现的文献数量、研究内容和国案例地选取等方面的时空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一带一路”对国际旅游环境和旅游国际化研究的影响。
同时,从旅游国际化的支持要素、内涵要素、国际化评价等方面对研究的内容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旅游国际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旅游国际化;研究进展;Citespace;“一带一路”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141(2020)11-1280-10ProgressandTrendof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ResearchundertheBackgroundof“theBeltandRoad”InitiativeBasedontheAnalysisofDomesticandForeignLiteratureinthePast30YearsYAOHong,DENGCheng-peng(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ResearchCenter,SchoolofBusiness,Xi′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Xi′an710100,China)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externalenvironmentof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researchandexpoundedthreesalientfeaturesofin ternationaltourism,whichhadasignificantimpacton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research.UsingCitespacesoftwareandtraditionalliteraturemethod,thispaperanalyzedthespatiotemporalcharacteristicsofthenumberofdocuments,researchcontentandcountrycaseselectionsper formedbydomesticandinternational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institutesinthepastthreedecades,andanalyzedtheinfluenceof“theBeltandtheRoad”oninternationaltourismenvironmentand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research.Inaddition,thispapersystematicallysortedoutthere searchcontentcharacteristicsfromtheaspectsofsupportingelements,connotationelements,andinternationalizationevaluationof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Finally,thispaperpointedouttheshortcomingsandfuturetrendsof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research,andprovidedreferencesfortourisminternationalizationresearch.Key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oftourism;researchprogress;Citespace;“theBeltandRoad”收稿日期:2020-02-03;修订日期:2020-07-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XGL009);陕西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编号:面上2017JM7006);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SY17)。
第35卷 第4期 天中学刊 Vol. 35 No. 42020年8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Aug. 2020收稿日期:2020-02-14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011017) 作者简介:李静(1979―),女,回族,河南省驻马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 8 ·中国旅游外交政策的历史演进李静1, 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黄淮学院 国际交流合作处,河南 驻马店 463000)摘 要:旅游外交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大国特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积极开展,对于促进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旅游外交是一种新型外交策略,其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基础性研究工作不足。
梳理我国旅游外交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旅游外交对国际旅游的影响等内容,有助于唤醒学界对旅游外交政策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大国战略实施的科学思考。
关键词:旅游外交;国际旅游;国家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D8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20)04–0008–07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逐步走上了发展轨道。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迅速腾飞,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均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当前,旅游走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我国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近年来,“一带一路”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1]。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国要实施旅游外交策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提升“一带一路”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自此,旅游外交成了旅游研究领域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
虽然旅游外交概念的提出并不久远,但是它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所发挥的功能却由来已久。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障碍与解决对策探讨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新一代领导人中长期的对外战略,通过基建、交通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多元化等措施与沿线国家建立双多边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有助于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有利于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的亚太环境。
但是,“一带一路”战略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障碍,怎么解决障碍促进发展成为当前的重点。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内涵;挑战;对策“一带一路”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它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提出,顺应了以区域合作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从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先后开放和开发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等等,将对外开放的重点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东、中、西发展的失衡。
而“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一带”起始于西部,贯穿中部,将三个区域的发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而改变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结构。
从世界经济格局看,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需要各国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作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构想正是希望通过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等合作来促进发展,使世界早日脱离经济危机的困扰,使世界间的联系更紧密。
从全球经济发展区域看,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国家独立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仍有一些国家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亚欧大陆的中间地带属于经济塌陷区、社会不稳定区,“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就在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改善当前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局面。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挑战“一带一路”战略在给中国、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这是我们当前需要正视的重要问题。
(一)质疑的存在“一带一路”战略秉承开放包容的精神来推动区域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经开始进行,在交通联系方面得到了沟通;但是打消疑虑与质疑,实现“民心相通”成为了障碍之一。
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那拉提镇“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摘要:本文结合一带一路背景,就那拉提镇如何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立足镇情做特优势产业、做强主导产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00**-02小城镇作为吸纳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级政府的强烈关注。
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具有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1 那拉提镇基本概况那拉提镇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是伊犁国际旅游谷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联系南北疆旅游的交通要冲。
镇境地处那拉提山、安迪尔山、阿布热勒山之间,东、南与和静县为邻,西接坎苏乡,北临尼勒克县。
三面环山,西部敞开,地势东高西地,海拔1300~4621m。
辖域面积1948km2,其中可耕地面积62.67km2、优质草场866.67km2、森林面积266.67km2。
辖10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由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十多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61.08%。
镇域内那拉提旅游区是伊犁河谷发展最早、最成熟的景区,两条黄金旅游线在此交叉,旅游区位绝佳。
2017年4月,伊犁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大会上提出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新模式。
那拉提景区发展进入后5A时代。
那拉提镇也迎来以那拉提龙头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带动那拉提特色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机遇。
2 那拉提特色小城镇发展问题剖析2.1 休闲度假有效供给不足那拉提镇核心产业为旅游业,其旅游发展尚处于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的起步阶段,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不全,特色不足,且缺少精品型的项目与高品质、高知名度的休闲度假产品的支持,整体上存在休闲度假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镇区休闲空间严重短缺;二是度假产品严重不足。
“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和对策研究韩慧林(北京开放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区域旅游合作是现阶段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能够有效释放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提升区域整体旅游发展水平。
西北五省由于旅游“地格”的相似性和传承性,客观上具有旅游合作的基础。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为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围绕西北五省的旅游发展概况,深入分析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结合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是:建立完善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实施协同营销战略,打造强势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以期能够为西北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2)03-0071-03[作者简介]韩慧林(1986-),女,河南周口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战略营销、品牌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共享机制构建研究(17CGL026)。
第2022年第3期(总第547期)商业经济No.3,2022Total No.547一、引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作为先导产业,旅游业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丝绸之路这一经典旅游品牌被赋予新内涵、产生新关注、面临新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随之进行。
西北五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国内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由于地脉和文脉的相似性和传承性,客观上具有旅游合作的基础。
近年来,西北五省在区域旅游合作上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例如,在省际合作方面,2015年,西北五省等12个国内丝绸之路沿线省市旅游局共同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随后,由西北五省主导的“丝绸之路文旅产业联盟”、“丝绸之路经济带品牌联盟”也相继成立,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大多都流于形式,致使整个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内耗”较大,未能从更高的战略层次上形成互补与合力优势,成为旅游资源“大区”,旅游开发“小区”,品牌竞争“弱区”。
“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和对策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五省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但是,这五省区在旅游合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分析1.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西北五省区之间的旅游合作机制尚不够健全,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导致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足。
2.软硬件设施落后:有些地区在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方面仍存在短板,如交通不便、住宿设施老化、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3.缺乏专业化人才:西北五省区在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方面仍存在短缺现象,缺乏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旅游队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
4.宣传推广不足:虽然西北五省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宣传推广工作亟待加强,提升地区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二、对策建议1.建立统一的合作机制:加强西北五省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2.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水平,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增强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培育专业化人才: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训机制,打造一支具备国际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旅游队伍,提升地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4.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加大对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和政策支持,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相信西北五省区的旅游合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西北地区的丰富文化遗产、壮丽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茶文化旅游业发展探究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陈思羽一、“一带一路”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这对于带动其他国家游客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茶文化旅游业发展具备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不仅包括亚投行、国开行等渠道,也包括国外投资商对我国茶文化旅游业的投资等,这对于我国茶文化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下,各个国家在旅游领域所开展的合作,能够确保我国茶文化旅游业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并合力攻坚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这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文化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策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而我国茶文化旅游也需要抓住机遇,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在此过程中,我国茶文化旅游业需要重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国际市场营销的强化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来看,茶文化旅游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与产品同质化问题,而要强化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国际社会中的吸引力,茶文化旅游产业就需要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重视开展创意设计,从而彰显茶文化旅游产品特色,提升茶文化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拓展我国茶文化旅游顾客群,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具体而言,首先,我国茶文化旅游企业需要重视服务内容的创新。
茶文化旅游服务内容包括茶园参观、茶文化体验、制茶与品茶活动、茶礼仪参观等,但我国茶文化旅游企业不能选择面面俱到,而应当选择其中一到几种具有特色的服务内容进行重点包装,并通过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合理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路线。
例如,在开展茶礼仪参观活动时,组织人员可以将茶文化渗入其中,通过对饮茶礼仪、茶道等的讲解和演示,使旅游人员体验饮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综述第一篇范文"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西北五省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进行了研究。
其中,宏观角度的研究主要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影响、发展策略等;微观角度的研究则主要关注具体景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等的发展。
(一)宏观角度的研究在宏观角度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张晓亮(2016)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北五省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将更加密切,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张晓亮等(2017)进一步研究发现,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微观角度的研究在微观角度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具体景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张晓亮等(2018)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手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发展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一)加强区域合作西北五省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带,提升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共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广旅游线路,实现旅游资源共享。
(二)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西北五省应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体验。
(三)加强宣传推广西北五省应该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开展旅游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三、结论"一带一路"倡议为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江西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优势提升研究作者:王萧武尹丽英应欣宇钟劼怡李思茹仪润涵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江西省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体现出江西省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文旅产业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波特五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江西省文旅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行业竞争者、替代品、新进入者、游客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等五方面对江西文旅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总结,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江西文旅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波特五力模型;竞争优势;江西省文旅产业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南昌航空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2022GJ004)。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更是近年来人们喜爱的文化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
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被当作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这使得江西省内文旅消费活力得到极大程度释放,文旅产业也成为江西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西省文旅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外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江西文旅产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江西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剖析,有利于充分激发文旅产业的发展活力。
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江西旅游强省建设,促进江西省文旅产业的创新优化,打造美丽中国之江西样板,本文提出的江西省文旅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的范例。
旅游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质生活条件获得基本满足后出现的一种追享欲求。
文化是人类文明经过长期发展创造的产物,是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1]。
文化和旅游都能给人带来良好的精神体验,文化可以依附于地方的各种实体旅游资源,如景观、商品、游憩活动等,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让旅游者开阔眼界、体验异域风情的同时获得文化教育和精神乐趣;旅游资源因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而更具吸引力,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