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史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4.32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47土地资源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1、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区别2、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和依据3、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的主要因素4、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对我国农用地分等的指导作用二、论述题1、结合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论述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2、试论述土地报酬递增递减原理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用中的应用4.5.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47土地资源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简答:1、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区别:2)土地资源:是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是指对现有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其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功能特征的相似性而进行土地资源的类型分类和分级。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土地利用现状是人类长期利用、改造土地资源的结果,它能全面地记录反映土地利用的本质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差异性,是划分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依据;(2)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由于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结构受到各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的影响而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所以在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时,一定要体现各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揭示土地利用的分布规律;(3)充分考虑生产应用性,一定要考虑经济建设的要求,把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结合起来,使类型划分更有生产的适用性,分类体系力求通俗易懂、层次简明,分类要明确,含义要准确,说明要正确,便于群众掌握和应用;(4)具有一定的科学系统性,土地利用状况尽管因地区之间的差异而表现的非常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划分中应正确归并相似性。
区别差异性,从小到大或从高级到低级逐级划分,及采用多级续分法,先从大类分起,而后逐级细分,同一级的类型要坚持统一分类标准,分类层次不可混杂,同一种地类,只能在一个大类中出现,不可在另一个大类中并存。
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含答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土地资源学试题代码:479特别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土地资源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答: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应当包括从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化配置结构及其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完整过程。
土地资源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土地和土地资源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和剖析;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的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各个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综合质量和利用的影响规律,即研究各自然要素与土地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过程。
(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和区域土地资派的综合开发的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保护应该包括对土地资源数量上的减少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措施的实施等的方法论上。
2.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应有哪些内容?答:(1)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2)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调查人员组成、机构设置、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的步骤和采用的技术方法。
(3)调查成果分析调查区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与分布,包括土地类型的位置、分布规律、面积、形态结构和自然特征等,还包括土地类型的质量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分布状况图件等等。
目 录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复试)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含答案)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含答案)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含答案)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1.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请简述土地资源的特性2.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过程及内容3.简述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4.江苏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内涵及研究方法二、论述题1.什么土地整治?阐述土地整治的战略意义2.论述集体建筑用地入市增值后分配关系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复试)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84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47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含答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土地资源学 试题代码:479特别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机密★启用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科目代码:611 科目名称:地球科学概论
考生姓名:公众号考生编号:关注“地质考研招聘”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本试题纸上和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
等信息。
2.所有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无效。
3.必须使用黑(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者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本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
*:真题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地球科学概论试题代码: 611 请注意:所有答案不要答在试卷上,一律答在试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
1.地震震级与烈度
2.生态平衡
3.河流阶地
4.磁偏角与磁倾角
5.大洋盆地
6.冰期与间冰期
7.将今论古
8.花岗岩
9.地壳的重力均衡
10.承压水
二、选择题(45分)
1.适合珊瑚生长的环境是()
a半浅海 b浅海 c深海 d滨海
2.玄武岩的化学成分相似于()
a橄榄岩 b闪长岩 c花岗岩 d辉长岩
3.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一般不会出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
第1 页(共2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试题名称:矿产勘查学试题代码:一、基本概念(共50分,每小题5 分)1、2、矿床工业指标3、勘探线剖面图4、5、地球物理标志6、矿体最低可采厚度7、成矿预测8、围岩蚀变9、找矿模型10、矿床勘探类型二、简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矿化信息概念与分类?2、简述我国现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三、论述题(60分,每小题30分)1、举例阐述矿产勘查工作的科研性及生产性?2、试述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及每一勘查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2.矿床工业指标:它是指在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能否为工业开采利用的规定标准。
3.勘探线剖面:或称勘探断面,就是由勘探工程及其所揭露的地质现象构成的切面即勘探剖面。
4.5.地球物理标志:主要是指各类物探异常,如磁异常、电性异常、放射性异常等。
地球物理标志对各种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的勘查工作具有广泛的指示作用,其主要反映地表以下至深部的矿化信息,对地表以下的地质体具有“透视”的功能,因而是预测、找寻盲矿体(床)的重要途径之一。
6.矿体最低可采厚度:它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对具有开采价值矿体(矿层、矿脉等)的最小厚度(真厚度)要求,原是区分能利用储量与暂不能利用储量的标准之一。
7.成矿预测:应用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的理论和有关技术方法,分析区域(或矿区)中的成矿条件和找矿信息,推断可能存在的矿床及其基本特征。
8.围岩蚀变:在内生成矿作用过程中,矿体围岩在热液作用下常发生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及物理性质等诸方面的变化,即围岩蚀变。
9.找矿模型:是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体)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诸方面信息显示特征的充分发掘及综合分析,从中优选出那些有效的、具单解性的信息作为找矿标志,并在确定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的最佳组合后才建立起来的。
10.矿床勘探类型: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尤其按矿体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变化的复杂程度对勘探工作难易程度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归并而划分的类型,称为矿床勘探类型。
机密★启用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科目代码:611 科目名称:地球科学概论
考生姓名:公众号考生编号:关注“地质考研招聘”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本试题纸上和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
等信息。
2.所有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无效。
3.必须使用黑(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者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本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
*:真题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地球科学概论试题代码: 611 请注意:所有答案不要答在试卷上,一律答在试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
1.历史比较法
2.解理
3.球形风化
4.波切台
5.三角洲
6.岩浆作用
7.背斜
8.转换断层
9.层理
10.分选性与磨圆度
二、简答题
1、河流的侵蚀作用
2.岩石圈板块的主要边界类型
3.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
第1 页(共1页)。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代码:44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 矢量数据2. Metadata3. 缓冲区分析4. 图层5. 地图6. 游程长度编码7. 地图投影8. 3S技术二、简述题(共50分)1. 空间数据及其基本特征(10分)2. GIS的数据精度与误差来源(10分)3. 空间叠加分析的主要方法(15分)4. 四*树编码方法(15分)三、论述题(任选二题;每题30分,共60分)1.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2. 结合某种GIS软件,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3. 结合你所熟悉的领域,论述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代码:44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栅格数据2.TIN3.泰森多边形4.DEM模型5.曼哈顿距离6.空间拓朴关系7.WebGIS 8.数字地球二、简述题(共5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10分)2.GIS的主要数据源(10分)3.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特征及主要优缺点(15分)4.在GIS中使用元数据的理由(15分)三、论述题(1必答:2、3任选一题;每题30分,共60分)1.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2.结合某种GIS软件,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3.结合你所熟悉的领域,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题代码:433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空间信息系统2.缓冲区分析3.矢量数据4.图层5.影像地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2.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3.地图投影的方式三、论述题(1必选,2、3任选一题:每题25分,共50分)1.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自然地理学2004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地壳与地幔: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就是地幔其体积占地球的33%,质量占68%,平均密度3.8~5.6g/cm3,地幔分上下两层。
2、对流层与平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气温虽高度增加而降低,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的大气层,气流稳定,称为平流层,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良好。
3、克拉克值:1924年,F.W.克拉克与华盛顿依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的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所获数值后来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4、风化作用于风化壳: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化学风化三种类型。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积物。
5、崩塌与滑坡: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有岩体、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
6、峰林与孤峰:峰林为分散碳酸盐岩山峰,通常由峰丛发展而成,但因受构造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岩层上多呈圆柱形或锥形,在大倾角岩层上多呈单斜式。
孤峰是峰林发育晚期残存的孤立山峰,多分布于岩溶盆地底部或岩溶平原上。
7、侧碛堤与中碛堤:侧碛堤是分布于冰川两侧,通常比冰面高的垄状或长堤状冰碛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地球科学概论试题代码:61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 分)[评分标准:列出核心内容,且表达正确即可得满分;核心内容不全或基本正确者,酌情扣0.5-3分]答:1、成岩作用:由松散沉积物转变沉积岩的过程。
2、重力均衡:地壳物质为适应重力的作用,总是力求与其更深部的物质之间达到质量或重量上的平衡状态的现象。
3、晶质矿物:组成矿物的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成有规律的排列,符合空间各子结构或在任一方向上都是按着一定间隔和排列方式重复出现的矿物。
4、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形态、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及其相互关系。
5、地质灾害: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6、地温梯度: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米所升高的温度。
7、磁偏角:磁偏角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或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平角。
8、差异风化作用:由于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产生凸凹不平的现象。
9、承压水:发育于地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10、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以后,如果没有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颠倒原有的位置,则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一层压一层,保持近水平的状态,延伸到很远才逐渐尖灭。
二、读图题(共30分)阅读下面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请根据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图略]1、O、S、C、P、J、K、Q为地层及其时代,请说明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类型、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时代。
(12分)答:图中指示的不整合有两种,即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2分)其中,O1、O2、O3、S地层与C、P为平行不整合接触(1分),形成时代为S之后,C之前(2分),其形成过程为O1-S时期地壳下降,接受沉积,S之后,地壳抬升,遭受风化剥蚀,C时期地壳再下降,接受C等沉积,致使S与C之间缺失D(2分);C、P与J、K为角度不整合接触(1分),形成时代为P之后,J之前(2分),其形成过程为P之后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P之前地层发生褶皱,并抬升,遭受风化剥蚀,形成风化壳,J开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致使C、P及其以前地层与J、K地层之间缺失T地层,并使两套地层产状发生高角度接触(2分)。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第一部分填空与判断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为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
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
第二章地球一、填空题1、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2、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
3、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硅铝质,下部为硅镁质。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
2、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3、地下的温度、压力,与地壳的密度成正比(×)。
4、古登堡面以上,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古登堡面以下,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5、地球的北极为地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为地磁场的S极(×)。
6、地球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三、选择题1、岩石密度越(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慢;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D)。
A、大B、小C、横波D、纵波2、地震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说明地球有(A);地壳中的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地球具有(B)。
A、弹性B、塑性第三章地壳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
2、大陆表面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六种地形地貌单元。
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为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
4、海底地形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单元。
5、大陆边缘由⑴大陆架;⑵大陆坡;⑶大陆基;⑷岛弧;⑸海沟五部分构成。
6、固体矿物按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晶质和非晶质两类两类。
7、晶体按其生长方式分为一向延长型、二向延长型、三向延长型三种。
名词解释(任选10小题, 每题3分, 计30分)1. 沉积相2. 瓦尔特相律3. 层理4. 生物区系5. 沉积旋回6. 平行不整合7. 地层划分8. 伊迪卡拉动物群9. 延限带10. A 式俯冲11. 板块12. 构造-地层地体(地体)二、填空与选择填空(每空1分, 计25分)1.中国主要地台区褶皱变质基底与盖层之间巨大角度不整合形成于 ____________ ; 结晶基底与褶皱变质基底之间角度不整合形成于__________ .A. 太古代与元古代之交;B. 元古代与震旦纪之交;C. 震旦纪与寒武纪之交;D. 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交2. _____ 属于离散型板块边界; _______ 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A. 活动褶皱带;B. 大洋中脊;C. 海沟俯冲带;D. 转换断层3.大洋两侧均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大西洋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 ____________ ;大洋两侧均为主动大陆边缘的太平洋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___________ .A. 胚胎期;B. 初始期;C. 成熟期;D. 衰退期;E. 残余期4. _____ 和_______ 是确定地缝合带存在的直接地质证据.A. 混杂堆积;B. 生物礁;C. 滑塌构造;D. 蛇绿岩套5.滑塌构造是识别_______ 的主要标志之一.A. 山麓堆积;B. 大陆斜坡水下浊流沉积;C. 潮坪;D. 浅海6. ______ 是属于岩石地层单位; ___________ 是属于地质年代(时代)单位;_______ 是属于年代地层单位;_________ 是属于生物地层单位•A.寒武纪;B. 青白口群;C.二叠系;D. 小壳化石;E. 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 带;F.火山喷发组合;G. Coronocephalus rex7.黑色笔石页岩相代表 ________ 沉积环境;珊瑚礁灰岩相代表___________ 沉积环境A.泻湖;B. 温暖浅海;C. 三角洲;D. 滞流缺氧;E.湖泊8.自生(原生)矿物海绿石一般形成于______ 沉积环境中.A.浅海;B. 滨海(海岸);C. 泻湖;D.半深海;E.深海9.三叶虫是_______ 重要的标准化石;_______ 被称为鱼类的时代.A.寒武纪;C.奥陶纪;D.志留纪;E.泥盆纪10.煤形成于_______ 气候条件下;石膏形成于__________ 气候条件下11.下列地层单位的代号分别为:下奥陶统_______ ;上二叠统________ .12.显生宙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为3个界,它们是: _______ 界; ________ 界; _________ 界.三综合论述题(任选3小题,每题15分,计45分)1.简述华北地台前寒武纪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2.任选古生代一纪,论述扬子地台地史特征.3.试述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级别体系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4.印支运动在中国东部的表现特征.5.简述晚古生代生物演化和地壳演化的基本特征一、名词解释(任选15小题, 每题2分, 计30 分)1.角度不整合;2. 海退序列;3. 地层划分;4. 生物(化石)层序律;5. 阶;6. 海侵体系域;7. 顶峰带;8. 瓦尔特相律;9. 沉积相;10. 水平层理;11. 滑塌构造;12. 自生矿物;13. 沉积组合;14. A 式俯冲;15. 海底扩张;16. 地缝合线;17. 生物区系;18. 小壳化石二、填空与选择填空(每空1分, 计25 分)1.地史中恢复古板快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煤形成于 ________ 气候条件下; 石膏形成于_________ 气候条件下。
3.下列地层单位的代号分别为: 下奥陶统: _________ ; 上二叠统: ________ 。
4. 晚古生代划分为3 个纪, 它们是: _____ 纪; ________ 纪; ______ 纪。
5. _______ 地层单位具有穿时性。
A. 岩石;B. 磁性;C. 年代;6.________ 和_________ 反映活动的构造环境。
A. 内陆盆地河湖砂泥质组合;B. 滨浅海碎屑- 碳酸盐组合;C. 岛弧海硬(杂)砂岩- 火山喷发组合; D. 山麓山间粗碎屑(磨拉石)组合;E. 近海盆地含煤碎屑组合7.______属于离散型板块边界; _______ 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
A.活动褶皱带;B. 大洋中脊;C. 海沟俯冲带;D. 转换断层8.中国主要地台区褶皱变质基底与盖层之间角度不整合形成于_________ ;结晶基底与褶皱变质基底之间角度不整合形成于_____________ 。
A.太古宙与元古宙之交;B. 元古宙与震旦纪之交;C. 震旦纪与寒武纪之交;D.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交9._________ 是属于岩石地层单位;____________ 是属于地质年代单位;___________ 是属于年代地层单位;__________ 是属于生物地层单位。
A•伊迪卡拉动物群;B. 张夏组;C.三叠系;D. 志留纪;E. Redlichia 带;F.火山喷发组合;G. Sinoceras chinense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笔石页岩相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沉积环境;珊瑚礁灰岩相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积环境。
A.泻湖;B. 温暖浅海;C. 三角洲;D. 滞流缺氧;E.湖泊1 1 .远洋沉积类型中,把生物残骸含量_________ 者称为深海软泥;把生物残骸含量______ 者称为深海粘土。
A. <30%;B. <50%;C. 30%;D. 50%三、综合论述题(任选3小题,每题15分,计45分)1.简述晚古生代陆生脊椎动物和古植物的演化特征。
2•试述地台形成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3.任选华北(或华南)古生代一纪,论述其地史特征。
4.论述岩石地层单位的级别体系及其划分依据。
5.简述威尔逊旋回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一、名词解释(任选10小题,每题3分, 计30 分)1. 沉积相;2. 沉积旋回;3. 沉积组合;4. 沉积构造;5. 顶峰带;6. 地层对比;7. 地台;8.生物区系;9. B式俯冲;10.小壳化石;11.加里东运动;12.海侵体系域(TST)填空与选择填空(每空1 分, 计25 分)1.地壳演化阶段的划分中, 太古代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 中、新生代被称之为A. 地台形成阶段;B. 联合古陆解体阶段;C. 陆核形成阶段;D. 原地台形成阶段;E. 联合古陆形成阶段2. _____ 属于离散型板块边界; _______ 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A. 活动褶皱带;B. 大洋中脊;C. 海沟俯冲带;D. 转换断层3.太平洋两侧均为主动大陆边缘, 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_______________ ; 东非裂谷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_______________ .A. 胚胎期;B. 初始期;C. 成熟期;D. 衰退期;E. 残余期4._____ 和 _______ 是确定地缝合带(线)存在的直接地质证据.A. 混杂堆积;B. 生物礁;C. 滑塌构造;D. 蛇绿岩套;E. 火山岩5.鲍马序列是识别的主要标志之一A. 山麓堆积;B. 大陆斜坡水下浊流沉积;C. 潮坪;D. 浅海;E. 河流6. 黑色笔石页岩相代表_______ 沉积环境; 珊瑚礁灰岩相代表_______ 沉积环境.A. 泻湖;B. 温暖浅海;C. 三角洲;D. 滞流缺氧;E. 湖泊7.______ 是属于岩石地层单位; _________ 是属于地质年代(时代)单位;_______ 是属于年代(时间)地层单位;__________ 是属于生物地层单位•A.寒武纪;B. 青白口群;C. 二叠系;D. 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 带;E.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F.火山喷发组合;G. Coro no cephalus rex8.自生(原生)矿物海绿石一般形成于 ___________ 沉积环境中.A.浅海;B. 滨海(海岸);C. 泻湖;D.半深海;E.深海9.____________ 被称为两栖类的时代; ________________ 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时代•A.泥盆纪;B.中生代;C.志留纪;D.石炭-二叠纪;E. 新生代10.____________________ 鲕粒灰岩形成于 _______________ 环境条件下;石膏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条件下A.动荡浅海;B. 滨海(海岸);C. 泻湖;D.潮湿E.干燥11.下列地层单位的代号分别为:上泥盆统______ ;上白垩统________ .12.早古生代包括3个纪,它们是: _____________ 纪;___________ 纪;___________ 纪.三、综合论述题(任选3小题,每题15分,计45分,)1.简述华北地台前寒武纪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2.任选古生代一纪,论述扬子地台地史特征.3.试述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级别体系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4.印支运动在中国东部的表现特征.5.简述晚古生代生物演化和地壳演化的基本特征试题名称 : 地史学试题代号 : 404一、名词解释(任选10 小题,每题2分, 共计30 分)1. 角度不整合;2. 海退序列;3. 地层划分;4. 陆核;5. 组;6. 自生矿物;7. 生物延限带;8. 瓦尔特相律;9. 沉积相;10. 平行层理;11. 暴露构造;12. 海底扩张;13. 沉积组合;14. B 式俯冲;15. 叠层石;16. 地层叠覆律;17.化石层序律;18. 非补偿盆地; 19. 阶; 20. 小壳动物群二、填空与选择填空(每空1 分, 计30 分)1.三角洲环境沉积由三部分组成, 它们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 。
2.煤形成于________ 气候条件下; 石膏形成于__________ 气候条件下。
3.下列年代地层单位的代号分别为: 下寒武统: __________ ; 上白垩统: _________ 。
4. 早古生代划分为3 个纪, 它们是: __________ 纪; _________ 纪; ___________ 纪。
5. ________ 地层单位具有穿时性。
A. 岩石;B. 磁性;C. 年代6.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反映活动的构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