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1)
- 格式:doc
- 大小:508.53 KB
- 文档页数:7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1)教学内容:课本第99-10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与简洁,发展符号感。
3.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求含有字母式子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2分钟)0.24÷0.4 1÷4 3.7+31.1×3.2 21.00.24×2.5爆炸复合板详细问题了解下!1-0.08 4.02÷0.1 12×0.991.1×3.2、0.24×2.5、12×0.99是怎样算的?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二、揭题认标(2分钟)情境:我们学校的好人好事不少,最近学校通告栏上有一则招领启事:一同学在学校操场主席台上拾到一个粉红色钱包,里有n元钱,请失主速到学生处认领。
2015年12月2日问:猜猜钱包里有多少钱?启事中用什么表示?n可以表示哪些数?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自学例1。
学习目标: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小组交流(5分钟)学生交流预习单。
交流内容:1.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这里的a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可以怎么表示? 3.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全班汇报。
四、研究例2、例3(10分钟)1.填表千米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b可以表示哪些数?2.这里的b和刚才的a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指出:a表示小棒的个数,必须是整数;b表示已经行驶的路程,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5简易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
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又如第2节中,地球表面积、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构成等等。
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
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
2.1整式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知道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格式和注意事项。
3.体会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优点。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数量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发展符号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代数式比具体数字表达的式子更具有一般性,这给实际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方便.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涉字母表示数,会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的运算律和公式。
2.初一学生个性不同,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对数学问题有着迫切的求知欲。
3.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习惯用具体数字来描述数量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字母表示数难点: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代数式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路程 =时间×速度 .2、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底边上的高的关系为: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二、探究新知1、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km/h,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填空:(1)列车2h行驶的路程(单位:km)是:2 × 100 = 200(km)(2)列车3h行驶的路程(单位:km)是:3 × 100 = 300(km)(3)列车th行驶的路程(单位:km)是:t× 100 = 100t ( km) …①在式子①中,我们用字母表示时间,用含字母的式子 100t 表示路程.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数到式的过程,感受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必要性,为下面继续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做好方法上的引导。
特别强调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格式和注意事项。
并且归纳如下:1.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的值,求含有字母试子的值。
3、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4、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的过程,体验概括、发现、归纳、转化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公平、正直的人格形成。
【教学重难点】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及于等式的相互关系。
3、能正确的解方程,并能运用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3课时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过程,体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是学生获得热爱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沟通算术知识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一、填空。
1.原有苹果80箱,卖出b箱后,还剩( )箱。
2.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写成( ),乘法分配律可写成( )。
3.某电脑专卖店卖出35台电脑,销售总额达b元,每台电脑卖了( )元。
4.一张电影票m元,买5张电影票需要( )元。
二、用简便写法表示下面各式。
a×b=( ) 3.5×x=( )c×1=( ) x×12×y=( )a×a=( ) b×x=( )c×15=( ) 8-a×c=( )a×10+4=( ) m×12×a=( )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水果店运来苹果a筐,每筐25千克;橘子5筐,每筐b千克。
苹果一共( )千克,橘子一共( )千克;苹果比橘子多( )筐,每筐橘子比苹果少( )千克。
1.自行车速度是a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1)用式子表示甲、乙两地距离。
(2)当a=5时,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工作效率(个/分) 时间(分) 工作总量(个)a 8 8a105÷b b 105a b c=王师傅每分钟加工4个零件,利用表中的公式计算他1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五、在下图中,空白部分是正方形,你能用字母表示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的面积吗?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一、填空。
1.原有苹果80箱,卖出b箱后,还剩(80-b)箱。
2.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写成( (a +b)+c=a+(b+c)),乘法分配律可写成( a(b+c)=ab+ac)。
3.某电脑专卖店卖出35台电脑,销售总额达b元,每台电脑卖了( b÷35)元。
4.一张电影票m元,买5张电影票需要(5m)元。
二、用简便写法表示下面各式。
a×b=( ab ) 3.5×x=( 3.5x)c×1=(c) x×12×y=( 12xy)a×a=( a2) b×x=(bx)c×15=( 15c) 8-a×c=( 8-ac)a×10+4=( 10a+4) m×12×a=( 12am)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例1、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和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渗透函数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课前准备:播放英文字母歌,学生跟唱教学过程:一、唤起生活经验1、介绍生活中的字母:在生活中,字母可以代表事物,也可以代表数。
2、揭示课题那这些字母又分别表示几呢?(1)0,1,2,m, 4,5,6 m=(2)2.1,2.3,2.5,a,2.9,3.1 a=(3)215,415,615,b,1015,1215b=小结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二、探索新知(一)理解用字母示数的意义1、不确定的数用字母表示玩一个小游戏。
2、初步感悟字母的取值范围字母表示的数到底是多少,是有一定范围的。
3、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不同的事物或数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我们就用a表示红袋里的颗数,b表示黄袋里的颗数。
(1)黄袋里的颗数比红袋里的颗数多2颗红袋:a 黄袋:a+2(2)黄袋里的颗数比红袋里的颗数少5颗红袋:a 黄袋:a-5(3)红袋里的颗数是黄袋里颗数的3倍红袋:3×b 黄袋:b(4)红袋里的颗数是黄袋里颗数的2倍红袋:a 黄袋:a÷24、比较大小猜一猜,a和b谁大谁小?5、观察比较:a+2 a-5 3×b a÷23×b可以简写,怎样简写呢?6、探讨简写方法和注意事项(二)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2、用字母表示两个量的各种关系3、练一练:试一试:把下面字母式写成简便形式8×Y n×4.56 X a mx 10032 x d 1 x c4、新课总结。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内容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知识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二、新授: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
(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练习课第4课时:方程的意义第5课时:方程平衡基本性质第6课时:解方程第7课时:解方程(2)第8课时:用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解: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x+0.64=14.14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x+0.64-0.64=14.14-0.64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x=13.5答:警戒水位是13.5米。
5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
教材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又如第2节中,地球表面积、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构成等等。
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
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
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
【课时安排】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4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1课时
(2)等式的性质........................................1课时
(3)解方程............................................4课时
(4)实际问题与方程....................................5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通过让学生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
3.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为用方程解应用题找等量关系做准备。
4.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
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情景导入】
出示一色扑克牌:AJQK 。
师:这些卡片相信大家都认识吧,A---K是英文字母,那么它们分别表示数字几呢?(出示课件)
生:A表示1,J表示11 , Q表示12,K 表示13。
师:字母可以用来表示地名、方向,还可以表示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用字母表示数”,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用字母表示数。
师:你知道爸爸比你大多少岁吗?假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小红1岁时爸
爸31岁。
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列表,板书:
思考: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爸爸始终比小红大30岁。
)这样的式子还能写下去吗?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再写下去,每个式子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要想表示爸爸任何一年的年龄,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各抒己见,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用字母来帮忙,任选一个字母表示小红的年龄,并写出表示爸爸年龄的式子。
提问:如果用字母a表示小红的年龄,那么爸爸的年龄怎样表示呢?(a+30)
讨论:
①这里的a表示什么?a+30又表示什么?
②3与a有什么不同?3+30与a+30又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表示爸爸的年龄,还反映了爸爸年龄与小红
年龄的关系。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的呢?
第一步:假设小红同学的年龄 a
第二步:表示爸爸的年龄a+30
假如我假设爸爸的年龄是x,你能表示出小红同学的年龄吗?试着说一说。
第一步:假设爸爸的年龄 x
第二步:表示小红同学的年龄x-30
(2)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提问:在这个式子里,a可以表示什么数?a可以取任意的数吗?a可以是200吗?为什么?
小结:因为人的寿命有着一定的范围,所以a不能取任意数值,而是有一个范围。
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试一试,出示:
①当a=11时,爸爸的年龄a+30是多少?
a+30=11+30=
②当a=20时,爸爸的年龄a+30又是多少?
a+30==
做完后,同桌相互交流。
2.教学例2。
师:这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嫦娥奔月”航天计划已经实现,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出示资料)据资料显示: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所以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大。
地球的引力相当于月球的6倍。
正因为如此,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
提问:通过阅读资料,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资料中的数量关系吗?想好后和同桌交换意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在地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kg 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kg
X 6 x=6x 教师讲解:6×x可以省略乘号写作:6x,且省略乘号后,一般数字在字母之前。
讨论: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字母x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是1000就不可能了。
算一算:图中的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
当x=15时,6x=6×15=90(kg)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
这道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相关数据,再填表。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
(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家了解父亲的身高与体重。
)
答案:1.长度/cm245.6815x面积/cm261216.824453x2.字母表示的式子可以是:x-105,用爸爸的身高体重来进行实际计算。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任何数。
【课后作业】
1.教材第55~56页第2~4题。
2.《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例1
第一步:假设小红同学的年龄 a
第二步:表示爸爸的年龄a+30
当a=11时,a+30=11+30=41 (岁)。
例2
6×x=6x
当x=15时,6x=6×15=90(kg)
6×x可以省略乘号写作:6x,且省略乘号后,一般数字在字母之前。
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任何数。
一、取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和社会。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等等。
本课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生活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
选择了扑克牌上的字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在教学时,利用字母来表示一个人的年龄和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的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用所学知识和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