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双机通信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2
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在数据传输、系统控制还是协同处理方面,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包括串行通信的原理、串行通信的应用、串行通信的优势以及设计双机之间串行通信的步骤。
一、串行通信的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
在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中,一台机器将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给另一台机器,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将其重新组装为完整的信息。
串行通信常用的协议有RS-232、RS-485、SPI等。
二、串行通信的应用1.数据传输:双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传输大量数据,例如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传输实时音视频数据等。
2.系统控制:双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进行系统控制,例如一个机器向另一个机器发送指令,控制其执行特定的任务。
3.协同处理:双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进行协同处理,例如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通过串行通信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三、串行通信的优势相比于并行通信,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传输距离更远:串行通信可以在较长的距离上进行数据传输,而并行通信受到信号干扰和传输线损耗的限制。
2.更少的传输线:串行通信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而并行通信需要多条传输线。
3.更快的速度:串行通信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因为每一位数据传输所需的时间更短。
4.更可靠的传输:串行通信可以通过校验位等方式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四、设计双机之间串行通信的步骤设计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通信协议:首先需要确定双机之间的通信协议,例如RS-232、RS-485等。
不同的通信协议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2.确定物理连接方式:根据通信协议的选择,确定双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使用串口线连接、使用网络连接等。
3.确定数据传输格式:确定数据传输的格式,包括数据的编码方式、数据的起始位和停止位等。
双机通信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实验报告引言:双机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双机通信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互联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双机通信系统,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设备与步骤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为发送端,另一台作为接收端。
另外,还需要一个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或路由器。
2. 实验步骤:首先,将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起来,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然后,在发送端计算机上打开通信软件,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接下来,在接收端计算机上也打开相同的通信软件,并进行设置。
最后,通过发送端计算机向接收端计算机发送消息,观察消息是否能够成功传输。
二、实验原理1. 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双机通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由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连接设备组成,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将这些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在双机通信中,发送端计算机将要传输的数据打包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发送给接收端计算机。
接收端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包后,将其解包并还原成原始数据。
这样,发送端计算机和接收端计算机之间就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2. 实验中使用的通信软件: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常见的通信软件来实现双机通信。
该软件提供了用户界面,可以方便地设置通信参数和进行通信操作。
通过该软件,我们可以设置发送端和接收端的IP地址、端口号等参数,以及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内容。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双机通信系统,并进行了通信测试。
通过发送端计算机向接收端计算机发送消息,我们观察到消息能够成功传输,并在接收端计算机上显示出来。
这表明我们的双机通信系统正常工作。
双机通信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互联网上,双机通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服务中。
通过双机通信,人们可以迅速方便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电子商务领域,双机通信也被用于在线支付、订单处理等环节,保证了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双机互联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双机互联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服务器通过网络或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互联,以实现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故障转移等功能。
以下是双机互联常用的几种方法:1.网络连接:双机可以通过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进行连接,使用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可以使用网卡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局域网中,通过IP地址进行通信。
2.直接连接:双机可以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互联,不需要经过网络设备。
例如,可以使用网线将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
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双机互联。
3.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分割成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机运行。
通过虚拟化软件,可以将多个虚拟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实现双机互联。
虚拟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实现故障转移和负载均衡。
4. 集群技术:集群可以将多台服务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性能的计算资源集合。
通过在集群中实现双机互联,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故障容错能力。
集群技术可以分为共享存储和分布式存储两种方式,共享存储指多台服务器通过共享磁盘进行通信,而分布式存储则是将数据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
常用的集群软件有Hadoop、OpenStack等。
5. 数据库复制:数据库复制是将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到多个服务器上的过程。
通过数据库复制,可以实现双机互联,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接管数据库服务,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连续性。
常用的数据库复制工具有MySQL的主从复制和MongoDB的副本集。
6.双机热备:双机热备是指将两台服务器同时工作,并实时同步数据,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立即接管服务。
双机热备需要使用特定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来实现,例如一对双机热备的硬盘、网络交换机和双机热备软件等。
总结:双机互联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评估。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目的在于掌握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学习使用标准通信协议。
二、实验原理1.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双机通信是指两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流的过程。
双机通信可以通过物理连接(如串口、并口等)或网络连接(如以太网、局域网等)进行。
2.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是最常见的双机通信方式之一、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位、波特率、校验位等参数需要进行设置。
通过使用串口线将两台计算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数据的互传和通信。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在两台计算机上安装串口驱动程序。
(2)将两台计算机通过串口线连接。
2.设置参数(1)打开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找到串口的端口号。
(2)在串口通信软件上,根据设备管理器上的端口号设置串口的属性,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
3.建立连接(1)在发送端的计算机上,打开串口通信软件。
(2)在接收端的计算机上,也打开串口通信软件,并设置与发送端相同的参数。
4.进行通信(1)在发送端的计算机上,输入要发送的数据。
(2)点击发送按钮,数据会通过串口线发送到接收端的计算机。
(3)接收端的计算机会接收到数据,并在串口通信软件中显示。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双机通信。
在发送端的计算机上,我们输入了字符串“Hello, World!”并通过串口发送到接收端的计算机。
在接收端的计算机上,我们成功收到了发送的数据,并在串口通信软件中显示出来。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串口通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双机通信。
串口通信具有轻量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小型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但是串口通信的距离受限,通信距离较短。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双机通信的实现原理和方法,并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设置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串口通信的步骤和技巧。
串口通信在双机冗余系统中应用前言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容错性、可伸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双机冗余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双机冗余指将目标系统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台(主系统)负责正常工作,而另外一台(备份系统)不断备份主系统数据,以备需要时能够迅速接管主系统功能,从而保障系统的高可靠性。
双机冗余方案通常涉及到主备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同步问题,本文将围绕双机冗余系统中的串口通信应用展开讨论。
什么是双机冗余双机冗余是一种通过两台相同或类似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备份和实时同步的应用方案,即主机和备机同时工作,主机故障时自动将备机接管工作。
双机冗余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工控系统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在数据中心中,常用于实现高可用架构,提高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在工业自动化中,由于自动化设备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要求,双机冗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电力系统、无人机等领域。
双机冗余系统中的串口通信在双机冗余系统中,通常需要通过串口通信来实现主备机之间的数据同步、状态监测等功能。
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接口传输数据的一种通信方式,相比并口通信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双机冗余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具体来说,在双机冗余系统中,主机通过串口将其状态信息、控制指令等数据发送给备机;同时备机通过串口将主机的状态信息、运行日志等数据同步到备机中,以达到主备机状态同步、实时数据备份的目的。
串口通信协议为了实现双机冗余系统中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通常需要采用一定的串口通信协议。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
MODBUS协议MODBUS通信协议是一种基于Modicon公司设计的串口通信协议,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
该协议主要包含了一个应用层协议和物理层接口,能够支持RS-485、以太网等不同通信方式。
在双机冗余系统中,主备机可以通过MODBUS协议实现数据同步、指令控制等功能。
双机互联实验报告小结1. 实验简介双机互联实验是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一次重要实践,旨在通过搭建双机互联的网络环境,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加深对网络互联的理解和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使用了两台计算机进行互联,通过网络协议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前,我首先准备了两台计算机,分别配置了操作系统和网络连接。
然后,我通过网络连接将两台计算机互联,确保能够相互通信。
接下来,我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网络协议等内容。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TCP/IP协议族进行双机互联,并学习了TCP和UDP等传输层协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如何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通过ping命令,我可以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网络请求,并检查是否能够收到对方的响应。
这对于检查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质量非常重要。
然后,我学习了如何使用telnet命令建立远程连接,可以通过telnet远程登录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命令行界面。
这样,我可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实时的命令行交互,并进行文件传输等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网络调试工具Wireshark进行网络抓包分析。
通过抓包分析,我可以捕获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包,并查看其中的详细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数据内容等。
这样,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据传输的过程和机制。
3.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搭建了双机互联的网络环境,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交互操作。
我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质量,并使用telnet命令进行了远程登录和命令行交互。
此外,我还使用Wireshark进行了网络数据包捕获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网络连接的质量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网络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下,ping命令的传输时间会明显延迟,telnet命令的响应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通过分析Wireshark抓包数据,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据传输的过程和机制,包括数据包的格式、传输方式以及网络协议的应用等。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名称:学生姓名:学号:题目: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目录一、绪论 (5)1.1设计背景 (5)二、相关知识 (5)2.1 双机通信简介 (5)2.2 单片机A T89C51介绍 (5)2.3串口通信 (6)三、总体设计 (7)3.1 设计要求 (7)四、硬件设计 (8)4.1.整体电路 (8)4.2复位电路 (8)4.3.控制电路 (9)五、软件设计 (9)5.1甲机软件设计 (10)5.2乙机软件设计 (11)六、测试及运行 (13)心得与感受 (15)参考文献 (16)指导教师评语 (17)附录:源程序 (18)一、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也步如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功能各异的单片机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与思路。
对于一些场合,比如:复杂的后台运算及通信与高实时性前台控制系统、软件资源消耗大的系统、功能强大的低消耗系统、加密系统等等。
如果合理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单片机组合设计,可以得到极高灵活性与性能价格比,因此,多种异型单片机系统设计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单片机体积小,系统运行可靠, 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仅仅一个单片机资源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单片机系统协同工作。
这就对单片机通信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分为两大类: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传输线少,长距离传输时成本低,且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系统采用串行通信来实现单片机之间可靠的,有效的数据交换。
二、相关知识2.1 双机通信简介两台机器的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他们的通信原理及通信方式为:1.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双机通信按键实验报告1. 引言双机通信按键实验是一项基于计算机网络原理的实验,旨在通过编程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网络套接字(Socket)编程以及键盘输入监听功能实现了双机通信。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
2. 设计思路实验的目标是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按键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设计思路:- 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利用其socket模块进行网络通信。
- 通过在一个计算机上监听键盘输入,并将输入字符发送给另一个计算机。
- 在另一个计算机上接收字符,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打印在屏幕上。
3. 实施过程3.1 网络通信首先,在两台计算机上建立起网络连接。
我们选择了TCP/IP协议作为网络通信协议,并使用socket模块提供的函数进行网络套接字的创建、绑定和监听等操作。
具体的网络连接代码如下:pythonimport socket创建套接字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绑定套接字sock.bind(('127.0.0.1', 8888))监听连接sock.listen(1)接受连接请求conn, addr = sock.accept()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IPv4的地址`127.0.0.1`和端口号`8888`作为网络连接的地址。
3.2 键盘输入监听接下来,在一个计算机上监听键盘输入。
我们使用Python的`keyboard`库来实现键盘输入监听,并将输入字符发送给另一个计算机。
具体的键盘监听和发送操作代码如下:pythonimport keyboarddef send_character(character):发送字符到另一台计算机conn.send(character.encode())keyboard.on_press(send_character)上述代码中,我们将`send_character`函数注册为键盘按键按下事件的回调函数。
单片机双机通信接口应用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成为实现复杂系统功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双机通信接口的应用,为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单片机,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微型计算机。
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等众多领域。
双机通信,指的是两个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实现双机通信的关键在于通信接口的选择和配置。
常见的双机通信接口方式有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输。
这种方式只需要少数几根数据线,就能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因此硬件成本较低,连线简单。
串行通信又分为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相对简单,不需要时钟信号进行同步,通信双方按照约定的波特率和数据格式进行通信。
例如,常见的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就是一种异步串行通信接口。
并行通信则是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输。
它的传输速度快,但需要较多的数据线,硬件成本较高,连线也较为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并行通信通常用于短距离、高速的数据传输。
在选择双机通信接口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通信距离、数据传输速率、系统复杂度、成本等。
如果通信距离较远,对传输速率要求不高,串行通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如果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且通信距离较短,并行通信可能更为合适。
以两个基于 51 单片机的系统为例,来探讨一下双机通信的实现。
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温度监测系统,一个单片机负责采集温度数据,另一个单片机负责接收并处理这些数据,然后进行显示或控制。
对于串行通信,我们可以使用 UART 接口。
首先,需要对两个单片机的 UART 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
然后,发送方将温度数据按照约定的格式进行封装,并通过UART 发送出去;接收方则不断监测 UART 接收缓冲区,当有数据到达时,进行读取和解析。
28收稿日期:2019-03-25作者简介:陈刚(1970—),男,汉族,江苏泰州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0 引言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通信技术现如今成为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现代的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变得越发的重要,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大领域的应用都十分的广泛。
1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计算机通信技术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那么,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进行探讨。
第一,它极大的丰富了传统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模式和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有了新的诉求,人们渴望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联系,例如,一些跨国会议的开展,远离家乡的人们渴望能够见到亲人亦或是大学生希望能够进行各个学校的公开课的学习等等,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为这些人们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第二,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较高的数据信息传递效率。
现代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对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非常的重视,信息传递的速度快慢决定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决定了公司或者企业是否能够抢占先机,会影响到企业和公司的收益。
第三,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干扰抵抗能力。
传统的信息通信技术不仅在质量和速度方面落后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而且在信息安全方面也有着极大的不足,不论是从个人还是企业公司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很轻易的就可能造成信息的泄露等问题。
尤其是现代的公司企业大多会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开拓商业市场,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商业理念的传播来吸引受众。
这样的发展现状会使得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的问题显得越发的紧迫,但是对于现代的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来说,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2 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第一个方面是计算机技术在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号码检索方面的应用。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及经济的进步,媒体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广告、电视、广播、电话等等。
那么这个时候的信息非常的多元和复杂,传统处理信息的方式会使得效率变低,错误率也会提升,使得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的繁琐,工作量变大,不利于工作的正常进展。
这个时候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能够帮助进行数据处理、号码检索等。
极大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号码检索经常会被用于长途通话、电视通话、视频通话等领域。
另外,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还能够帮助储存、更新数据和纠正数据错误等方面的工作。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S T C 15W 系列单片机是抗干扰性能优良的国产单片机,其中STC15W4K系列有4个串口,适合工控产品使用,尤其适合通信协议转换方面的产品使用。
同时STC15W4K系列单片机有容量为4KB的RAM,远超同类8位单片机几百字节RAM的配置,达到了ARM处理器的水平,能替代ARM处理器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性价比高,开发出的产品也具有竞争力。
第二个方面是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我们逐步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储存、管理、更新、传递都变得越来越复杂。
市场对于信息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信息的丢失等于计划的丢失,甚至是一个领域的丢失。
第三个方面是在计费系统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本身的优秀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计算机技术被用于各个领域,对于公司和企业来说,小到员工工资的发放,大到市场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出的商业规划和合理的受众群体等都要用到计算机技术来为人们的日常工作进行服务。
3 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控制模块中应用PICl6F877A内部是由MSSP模块构成的SPI接口,可同步发送和接收8位数据,通信只需3个或4个引脚。
它支持SPI的所有四种方式。
由于用SPI方式通信的两台设备在同一个时钟下工作,因此,SPI至少需要发送(SDO)、接收(SDI)和时钟(SCK)3根引脚线。
为了加强主从机之间通信的灵活性,增加了从动方式选择(SS)作为控制信号线。
SPI是MOTOROLA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最先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传输规范,也是一种单片机外设芯片串行扩展接口。
在PICl6F877A中配置了主控同步串行接口MSSP模块,它兼容SPI和i2C两种串行通信模式。
在双机通信中,分主控方和从控方两个模块。
主控方控制SCK 信号。
双方严格按照“SPI串口通信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
其工作过程为:主控方发起传送过程,数据一旦写入主控方缓冲器SSPBUF就开始读取或发送数据,数据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并自动在SCK端产生8个SCK时钟周期给从控方。
但是从控方,只有在SS\端被拉低计算机技术在双机通信中的应用陈刚(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越发的广泛,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工作十分的密切。
也正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才出现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本文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其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来展开。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通信控制;双机通信中图分类号:TN9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4-0028-02通信技术DOI:10.19695/12-1369.2019.04.18292019年第 04 期时,才接收主控方SCK时钟信号,并与SCK同步发送或接收数据。
主从控双方,都在同一个SCK信号的一个跳变沿进行数据移位,在数据稳定后的另一跳变沿进行采样。
正常接收或发送的相关标志位:当接受完一个字节后,中断标志位SSPIF和缓存器满标志位BF相应置1。
当接受数据的最后一位被锁定,或发送数据的最后一位被移出后,中断标志位SSPⅢ置1。
通信的双方总有一方处于主动位置,负责通信过程的建立、结束,发送同步时钟; 另一方则接受主控方的相应命令或时钟,被动地发送或接收信号。
主控方通过送出时钟信号来启动数据传输,在双方约定好的时钟边沿(主从方时钟边沿一致)下,数据从主、从方的移位寄存器中同步传输,并在下一个边沿上被锁定。
每个时钟周期完成一位数据交换,8个时钟周期以后主从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交换一次,并分别装载到相应的缓冲器中与此同时缓冲器满标志位和中断标志位置位。
SSPEN是同步串端口使能位,置1则启动串行端口并配置SCK,SDO,SDI,SS为串行端口引脚。
CKP为时钟极性选择位,置1则时钟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SSPM3到SSPM0四位为同步串行端口模式选择位,在主控模式下用来设置时钟,从动模式下用控制是否启用SS\引脚控制。
WCOL、SS-POV分别为写冲突检测位和接收溢出标志位。
此外,为了保证通信的效率,还可以采用握手信号的方式,进而保证程序的通用性,再者,采用汇编语言实现双机通信也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4 结语现代计算机技术在通信技术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实用性越来越强,而且还在持续的发展进步。
而且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越来越被赋予经济、政治的含义,信息的战役在无声无息的开展着,拿到有用的信息就相当于拿起了强有力的武器,才能够在社会站稳脚跟,才能够使公司的产品拥有市场,才能够让有新颖思想的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1] 舒希勇,王宇航.PLC与上位计算机通信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7(14):68-69.[2] 汤健.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迷,2016,18(1):173-173.[3] 齐文军.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2):189.[4] 李琳.传输控制技术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39-39.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wo-machine CommunicationCHEN Gang(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have entered the era of informationization.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nd it is very close to people's study and life and work.It is also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emerged. This paper develops through the main features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Key words:computer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control;two-machine communication限制算符检索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把关键词作为完整词语进行信息检索,并且记录相同属性的词语,此种检索技术为不截断关键词检索技术。
(2)将关键词截断进行信息检索时,可将关键词截断分为前方截断、后方截断及前后截断这三种方式,采用此三种方式进行信息检索,可保证关键词与被检索关键词想匹配。
(3)限制截断检索则指的是明确关键词位置,并通过符号表示被屏蔽的部分关键词。
3 结语近年来关于通讯分布式数据库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在逐渐增多,且其主要涉及网络技术、数据库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
网络通讯分布式数据库信息检索技术并不受空间的束缚,且可迅速检索到用户所需信息,智能化水平较高,这也是此检索技术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1] 李敏.分布式数据库安全代理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7(15):84-87.[2] 张祥合.分布式文献数据库需求信息自适应检索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8, 35(09):415-418.Analysis on Network Information Distributed Database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QI Chang-yi(Zhongbei Communication Group Co., Ltd.,Wuhan Hubei 430000)Abstract: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 of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database. After establishing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distributed database structure, the location operator and the restriction operator are used to retriev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distributed database.Key words:network communication; distributed database;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y······上接第27页陈刚:计算机技术在双机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