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对大国的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810.00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国际经济学》若⼲问题的思考--关税对国际贸易双⽅的影响1、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0x1:关税的基本概念关税是进出⼝商品在经过⼀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商征收的⼀种赋税。
征收关税⼀般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但也有为了财政收⼊的⽬的⽽征收关税的,因此关税被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政府对进出⼝商品都可以征收关税,但进⼝关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
1、关税的类型海关关税通常可以分为三类:从价税:按进⼝货物的价值征收⼀定百分⽐的赋税从量税:对进⼝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费,例如,每吨⼩麦征收3美元关税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法的混合使⽤,例如,⼩麦征收5%从价税后再征收每吨3美元的从量税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关税壁垒是指⾼额进⼝税。
通过征收各种⾼额进⼝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进⼝商品的成本从⽽削弱其竞争⼒,起到保护国内⽣产和国内市场的作⽤,当进⼝关税⾜够⾼时,便形成了所谓的“禁⽌性关税”,即进⼝为关税为制⽌。
另外,征收进⼝关税还是在贸易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迫使对⽅妥协让步的重要⼿段。
2、关税的特征透明性:关税已经公布,国内外各个利益集团都会知道。
在征收关税时也必须按照已经公布的税率征收,不能有改动⾮歧视性:和配额相⽐,关税更具有⾮歧视性,即任何国家的出⼝商只要交纳了关税就可以出⼝商品,⽽配额的分配含有太多的⼈为因素,容易导致歧视稳定性:关税制度⼀般是稳定的,若要变动通常需要经过⽴法等形式市场功能性:关税能使国内外价格保持⾃动联系,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从⽽对企业进出⼝有指导功能,⽽配额的使⽤会切断这种联系防⽌寻租:配额的使⽤会直接导致寻租⾏为的产⽣,即企业会为了得到配额⽽竭尽全⼒地进⾏游说、贿赂等⾏为,⽽关税的透明度防⽌了寻租⾏为的产⽣保证国家利益:得到配额的企业会得到配额带来的利润,管辖配额的政府部门或官员也会得到寻租带来的好处,其结果是利润流失了,⽽关税的收⼊直接交给国家,防⽌了利益的流失3、关税减让⽬前的趋势是,各国的关税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在⼤幅度下降,关税减让的主要⽅法有:“产品对产品”⽅式线性程序综合⽅式0x2:⼩国进⼝关税的局部均衡与⼀般均衡分析我们先来看⼀下在⾃由贸易条件下,⼀个国家在进⼝不受限制时的福利变化情况。
美国提高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者:李喆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4期摘要:我们根据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的情况,以及美国是否退出TPP,分四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综合来看,因为中国当前的贸易顺差已超过5000亿美元,GDP规模大概是10万亿美元,由此模拟得到的贸易顺差和国民福利减少的幅度十分有限,按照最差的情形,美国的贸易保护手段和区域贸易安排叠加,会给国民福利带来1.4%左右的下降。
美国对中国征收较高水平关税会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对重点行业的产出和出口产生抑制作用;但美国加入TPP的作用比高关税的作用更大,如果美国退出TPP,即使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征30%的高关税,对各行业的产出和贸易影响也微乎其微。
关键词:特朗普政策;中美贸易;贸易保护主义;一带一路为了进一步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各界需要做好如下三点。
第一,加强中美两国间的对话沟通,协调好双边利益,力争实现互利共赢。
多年来,中美之间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沟通和对话机制,并通过对话使双边关系不断发展。
加强中美两国的对话沟通,以此进行利益协调,将会有效地缓解两国之间经贸领域的冲突,并抑制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第二,加强对国内重点行业的扶植及预警监控。
贸易政策同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根据本文定量分析的结果,在某些情形下,纺织品、服装和钢铁等传统行业,以及运输设备等重要行业,可能会受到较为显著的负面冲击,其产出可能面临较大幅度下降。
在未来政策不确定的冲击下,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力培训和再就业等问题亟待解决。
各界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防止重点行业的出口过度下滑,将贸易发展与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第三,对“新全球化”的新形态保持开放心态,提升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在多哈回合以外,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感兴趣、有利益的新贸易和投资议题,中国应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支持采取诸边的方式进行谈判,积极参与诸边协议谈判。
尤其是,中国需要在亞太地区不断提升影响力,无论在经贸领域,还是在其他合作议题上,中国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发挥区域性大国的应有作用第四,产业政策升级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的。
专业基础课《国际经济学》一、简答题:1.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福利影响。
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
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并产生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净福利效应等。
小国情况图大国情况图(1)小国情况: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t后,使得消费总量从Q2将为Q4,价格从pw升至pt。
因为是小国国内征收关税减少平衡的数量,国内价格pt=pw+t,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
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2-Q4)+(Q3-Q1);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净福利效应: a-(a+b+c+d)+c= -(b+d)<0,福利下降。
其中b 为生产扭曲,它表示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者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
d为消费扭曲,它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降低,在扣除消费支出的下降部分之后的余额。
(2)大国情况初始世界价格为Pw,因为是大国,其国内随关税减少的需求将影响世界范围的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世界范围的价格至pw’,最终国内均衡价pt=pw’+t由于征收关税t,使得消费总量总Q2降为Q4,价格从pw升值pt。
此外征税前后,进口商品的价格从pw 降为pw’。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生产者剩余增加a;关税增加c+e;价格效应: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 降为P’ w。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Q3Q4的进口价格为EFQ3Q4,征税后为HIQ3Q4,进口数量减少了(Q2-Q4)+(Q3-Q1),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e;净福利效应: a-(a+b+c+d)+ (c+e) =e-(b+d)。
国际贸易政策及关税壁垒对中国产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成为了承载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途径。
然而,国际贸易政策及关税壁垒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大国——中国来说,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本文将对该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国际贸易政策及关税壁垒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一、贸易政策的影响贸易政策是制定和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工具,包括所制定的贸易政策、协议和备忘录。
由此,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是否达成贸易政策的协议,对于各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对于中国而言,贸易政策向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开放市场,大力吸引外资,并不断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加深对外贸易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由于各国之间在贸易政策上的分歧和差异,贸易政策往往涉及多方面问题,如农产品、工业品、知识产权等等,因此,在贸易政策上存在着竞争和分歧。
例如,在印度和美国的贸易中,印度采取了“重税、轻腐败”的模式,阻碍了美国的贸易投资,并推出与WTO规则不符的国内贸易规则,大大抑制了美国的企业增长。
这种贸易政策的恶劣影响,直接制约了中国与美洲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
此外,贸易政策还可以在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问题时发挥作用。
例如,中美贸易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8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让中国的出口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打击。
双方通过磋商,最终达成了一系列经贸协议,并对互贸进行了调整,使中美贸易关系逐渐得到改善。
二、关税壁垒的影响关税壁垒是各国为保护本国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它包括进口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形式,通过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和扩展本国商品的出口,来有效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
对于中国而言,关税壁垒已经成为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的同时,许多发达国家会采取关税壁垒措施,以限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和欧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