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战斗机三视图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制图三视图试题1. 说明机械制图是制造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在进行机械设计和加工之前,工程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本篇文章将围绕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试题示例进行论述。
2. 机械制图基本概念机械制图是一种用于传达机械零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图纸上的线条、符号和文字来表达机械设计师的意图。
机械制图通常包括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等多个视图,以确保对零件的全面理解。
3.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在进行机械制图时,绘制三视图是常见的方式。
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它们分别对应零件的前、上和侧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视图的绘制步骤。
首先,确定绘图比例。
机械设计师需要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图纸大小确定合适的绘图比例,以确保绘制的图纸清晰可辨。
其次,绘制正视图。
正视图是零件的前面投影的展开图,可以显示零件的外形和尺寸。
绘制正视图时,需要注意对齐线、投影线和尺寸标注的准确性。
然后,绘制俯视图。
俯视图是零件的上面投影的展开图,能够呈现零件的平面布置和尺寸。
绘制俯视图时,需要保持与正视图的一致性,并注意标注零件的关键尺寸。
最后,绘制侧视图。
侧视图是零件的侧面投影的展开图,可以显示零件的厚度和其他必要信息。
绘制侧视图时,需要注意对齐线、投影线和尺寸标注的准确性,以及与正视图和俯视图的一致性。
4. 机械制图三视图试题示例下面给出一个机械制图三视图的试题示例,供读者参考:试题描述:请根据给定的尺寸和要求,绘制该零件的三视图。
尺寸要求:长: 50mm宽: 30mm高: 20mm圆孔直径: 10mm要求:1. 保持绘图比例为1:1;2. 清晰标注每个视图的名称,并将尺寸标注于合适位置;3. 在正视图中标出圆孔的位置,并在侧视图中显示圆孔的直径。
试题解答:(以下为清晰美观的三视图示意图)在文章结尾附上试题示例的图纸,以确保读者对于绘制三视图的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5. 结论机械制图的三视图是制造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机械基本三视图的基本知识一、目的要求1.熟知投影的基本要素,了解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区别。
2.掌握正投影法投影特性。
3.掌握三视图的投影形成及投影规律。
4.明确视图中图线及线框的含义。
5.学会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按照作图步骤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二、重点1.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2.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3.视图中图线及线框的含义4.物体三视图的画图步骤。
三、内容(一)投影法简介1.投影的形成原理。
投影概念用光线照射物体,在预设的面上绘制出被投射物体图形的方法,叫做投影法。
光线叫做投射线,所投射的面叫做投影面,投影面上等到的物体图形叫做该物体的投影。
投影法种类中心投影法投射线都从投影中心出发,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图形的方法叫做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若将投射中心移至无穷远处,则所有的投射线就相互平行。
用相互平行的投射线,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图形的方法叫做平行投影法。
在平行投影法中,根据投影面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又分为两种:斜投影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正投影投射线平行于投影面正投影法能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结构,而且度量性好,因而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但它的缺点是立体感差,一般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才能把物体的形状表达清楚。
机械图形主要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所以正投影法是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以后的课程中,除有特别说明外,我们提到的投影均指正投影2.工程中投影法的分类。
3.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以直线、平面相对于投影面位置的不同,讲明实形性、积聚性和类似性三大主要特性。
(二)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及画法1.物体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1)三视图的形成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一空间投影体系,即正面V、水平面H、侧面W,把物体放在空间的某一位置固定不动,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上对物体进行投影,在V面上得到的投影叫做主视图,在H面上得到的投影叫俯视图,在W面上得到的投影叫左视图。
为了在同一张图纸上画出物体的三个视图,国家标准规定了其展开方法: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与V面重合,W面绕OZ轴向后旋转90°与V面重合,这样,便把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展平在同一张图纸上了。
我是如何读懂三视图的对于初学机械制图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三视图的画法是难点,所以在查阅资料后我总结出了如何理解三视图投影和三视图画法的一些规律。
读图的基本要领有两条。
第一是理解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第二是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读图。
视图是由图线和线框组成的,弄清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对读图有很大的帮助。
①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可以是物体上的一个表面(平面、曲面或者是它们相切形成的结合面)。
②视图中的每条线都可以是积聚性投影。
③视图中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的投影。
④大的线框内包括小的线框,一般表示大的立体上凸出或者凹下的小立体的投影。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仅凭一个视图时无法确定物体形状的,有时候即使有两个视图相同,若视图选择不恰当,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所以在读图的,一般应该从反映其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进行对照分析,才能确定物体形状,切忌只看一个视图就下结论。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体现了形体的左右上下位置关系,俯视图体现了形体的左右前后位置关系,左视图体现了形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而在作图和读图的时候,要时刻谨记的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也就是: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相应的投影长度要相等(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应的投影高度相等(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对应的投影宽度相等(宽相等)。
在作图和读图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这一点。
画三视图是应用分面投影,把空间物体各个方向的形状用三个互相有联系的视图表现出来,是空间到平面的过程。
而阅读三视图正好相反,是根据已知有联系的视图,应用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进行形体分析和方位确定,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象,是由平面到空间的过程。
前者要求的是一定的投影表达能力,而后者则要求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看图时画图的逆过程,所以要想先看图识图,就必须先要学会如何画图,在熟悉三视图的画图规律之后才能更好地读懂三视图。
F5战斗机F-5战斗机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轻型战术战斗机。
其中A型是早期生产型;E型是单座轻型战术战斗机;RF-5E是侦察型;F型是E型的双座教练/战斗型;G型又称F-20,是多用途战斗机,供出口。
该机绰号“虎”(Tiger),F-20的绰号为“虎鲨”(Tigershark)。
一、概述F-5战斗机F-5E/F“虎”II式战斗机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对其第三世界盟国进行军火倾销的主力机种,由于该机经历过实战考验并承袭有前一代F-5A/B“自由战士”战斗机维护方便等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10年内,被销售至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
并因此在国际军火交易中形成法国“幻影”III、前苏联MiG-21以及F-5E/F三种机型鼎立的局面。
武器系统2门20毫米M39A2型机炮;7个外挂点,可挂载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和各种空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及各类常规炸弹。
动力系统2台通用J85涡喷发动机。
电子系统机长: 14.45 米机高: 4.06 米翼展: 8.13 米机翼面积: 17.30 平方米空重: 4.41 吨正常起飞重: 6.83 吨最大起飞重: 11.21 吨最大载重量: 3.18 吨巡航时速:最大时速: 1741 公里作战半径: 220~1060 公里转场航程: 2860 公里实用升限: 15790 米最大爬升率:起飞滑跑距: 610 米降落滑跑距: 762 米注:上述性能适用于E型机。
二、装备情况:中欧地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瑞士空军已开始对其主要机种进行现代化换装,诺斯罗普公司生产的F-5E被选中,以替代英国造“猎人”式战斗机执行防空任务。
瑞士于1976年开始的代号为“和平阿尔卑斯”(Peace Alps)的换装计划,通过美国军火外销途径初步选购了66架F-5E和6架F-5F,随后又在1981年增购32架F-5E和6架F-5F,所有F-5均在1985年3月交付瑞士空军,并担任“瑞士巡逻兵”(Patrouille Suisse)特技飞行队表演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