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质量控制标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墙面施工质量标准一、墙面抹灰质量标准1.抹灰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和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2.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不同材料的分层抹灰厚度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不同材料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3.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裂缝。
4.墙面抹灰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
护角、孔洞、电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边缘整齐、方正、光滑;门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应填塞饱满,表面平整光滑。
5.水泥砂浆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值:⑴立面垂直度:2mm;⑵表面平整度:2mm;⑶阴阳角方正:2mm。
二、外墙内保温颗粒保温砂浆抹灰质量标准1.所有材料品种、质量、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侧与墙体以及各构造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无脱落、空鼓及裂缝,面层无粉化、起皮、爆灰3.保温层表面平整、洁净,接茬平整、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4.护角符合施工规定,表面光滑、平顺,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
5.孔洞、电盒位置和尺寸正确、表面整齐、洁净、平整.6.外墙内保温允许偏差值:⑴立面垂直:2mm;⑵表面平整:2mm;⑶阴阳角垂直:2mm。
三、外墙饰面砖粘贴质量标准1.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饰面砖粘接工程的找平、防水、粘接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外墙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不得出现空鼓。
外墙饰面砖粘贴前和施工过程中,均应在相同基层上做样板件,并对样板件的饰面砖粘接强度进行检测(拉拔试验),其检验方法和结果判定应符合《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的规定。
4.饰面砖工程的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应保证缝的使用功能和饰面的完整性.5.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应无空鼓、裂缝。
抹灰质量控制要点抹灰是建筑装修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它能够平整墙面、增强墙体的抗裂性能,并为后续的涂料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为了确保抹灰工程的质量,以下是一些抹灰质量控制的要点:1. 基层处理:在进行抹灰施工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
首先,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清理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物,并进行湿润处理,以提高抹灰层的附着力。
2. 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抹灰材料是保证抹灰质量的关键。
常用的抹灰材料包括砂浆、石膏粉、水泥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注意其质量标准、生产日期等信息,并确保材料的配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 配合比控制: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对抹灰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控制砂浆的水灰比、砂浆的粘结剂用量等参数,以确保抹灰层的强度和附着力。
4. 施工工艺:抹灰的施工工艺也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抹灰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 抹灰层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出现麻面、起砂等现象。
- 抹灰层的边角处应处理圆滑,避免出现棱角、裂缝等问题。
- 抹灰层应保持湿润状态,避免过早干燥导致开裂。
5. 抹灰质量检验:为了确保抹灰质量符合要求,应进行抹灰质量的检验。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等。
通过检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抹灰质量的合格性。
6. 质量记录和验收:在抹灰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记录,记录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材料批号等信息。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抹灰质量的验收,确保抹灰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出具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
总结起来,抹灰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基层处理、材料选择、配合比控制、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和验收等方面。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要点,可以确保抹灰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装修的整体效果。
装饰工程质量控制方案1、当外墙面层采用马赛克时,应先在楼梯间墙铺贴样板,经确认后才大面积铺贴,马赛克铺贴应闭合推进,背面纸铺贴箭头同方向,阳角应包角铺贴;在阳台和梯间内外墙交界处,外墙马赛克应返一个子进内墙面;铺贴后的马赛克从撕纸用干布擦净后,应每隔4小时淋水养护一次,养护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当外墙面层采用面砖时,同样应先铺贴样板,经确认后,才大面积铺贴,面砖铺贴应先铺贴分界线,阳角应磨45度角铺贴,在阳台和梯间内外墙交界处,应做1.5㎝宽1㎝厚的分界线;面砖横贴说,最佳缝隙8㎜;面砖竖贴时,最佳竖缝为8㎜,最佳平缝为1.2㎜;面砖沟缝应勾成凹平缝,凹入面砖1~2㎜;面砖铺贴后同样应进行淋水养护以减少面砖空鼓,养护时间不少于48小时。
面砖严禁采用外加剂进行洗涤。
3、不管采用何种面层,在窗洞两侧,窗台和窗洞上沿,面砖均应铺贴到位(铺贴至距离框3㎜为到位),面层铺贴不允许包框,窗台面层坡峰点应底于窗框底线5~8㎜。
4、面层铺贴应连续,中间间隔时间不宜超3天,底层面层应扑铁至室外标高以下20㎝。
5、外墙面层铺贴后应达到无空鼓,大墙面垂直、平整、无色差、无板块、缝隙均匀、无错缝;大角垂直,横竖线顺直;所有阴角面层铺贴到位。
6、伸缩缝或沉降缝应严格按图集施工,白铁皮或1㎜铝板应在打底前完成,钢筋网片或钢板网应在白铁皮和砖墙处各搭接一半(每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伸缩缝白铁皮应做成单片V型,沉降缝则应做成双片合一的V型片,墙面伸缩缝或沉降缝的白铁皮应自下向上铺贴,屋面伸缩缝或沉降缝铁皮必须用焊接或咬接加密封膏,严禁用搭接,屋面白铁皮应盖过墙顶,并做出小鹰嘴滴水。
7、涂料施工前的批底所采用的材料应以白水泥为主,掺适量滑石粉和107胶水,严禁掺纤维素,滑石粉做为批底料时只起润滑作用,其本身无强度,滑石粉掺的量以批底后手抹不粘白,打磨后手拍不起粉。
涂料粉刷前,批底应打磨平整见底,涂料粉刷时每道应尽量薄,阴角涂刷遍数应与大面墙一致,涂料涂刷后不起泡,不起皱,手感滑腻。
墙面抹灰质量要求一、内墙抹灰施工(JGJ/T220-2010)1、内墙抹灰基层宜进行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1.对于混凝土基层,应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再采取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处理:1)可将混凝土表面凿成麻面;抹灰前一天,应浇水润湿,抹灰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2)可在混凝土基层表面涂抹界面砂浆,界面砂浆应先加水搅拌均匀,无生粉团后再进行满批刮,并应覆盖全部基层表面,厚度不宜大于 2mm。
在界面砂浆表面稍收浆后再进行抹灰。
(所谓的甩浆)(混凝土主体抹灰前剔凿)1。
2.对于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基层,应清除表面杂物、残留灰浆、舌头灰、尘土等,并可在抹灰前浇水润湿墙面。
1。
3.对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基层,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扫干净,并不得浇水润湿。
2、在混凝土基层上设置结合层(甩浆)2。
1。
甩浆一般用于清水砼表面上,待基层清理干净,对缺棱掉角的墙面用水泥砂浆掺胶粘剂拌匀分层抹平.2。
2。
按一定水胶比和成的砂浆均匀的在砼体基面甩或喷上3.0厚的浆料层.,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抹灰.甩浆的作用是增加粘接点,让抹灰砂浆和砼表面粘接牢固,墙面不容易空鼓.2.3.结合层浆料应均匀覆盖在基面上,覆盖率> 90%,浆料层应有拉起,有明显的凹凸感;(梁、墙根部应特别注意)。
2。
4.甩浆处毛刺坚固无掉粉现象。
(抹灰甩浆要求)3、内墙抹灰时,应先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
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用一面墙做基准,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规方及开间、进深),并应经检查后再确定抹灰厚度,抹灰厚度不宜小于 5mm。
3。
2.抹灰饼时,应根据室内抹灰要求确定灰饼的正确位置(一般以放线施工中500mm或1m 线为基准线),并应先抹上部灰饼,再抹下部灰饼,然后用靠尺板检查垂直与平整。
灰饼宜用M15水泥砂浆抹成50mm方形.(在此工程中应注意设计要求中的房间的开间/进深及抹灰墙面的方正性)(抹灰灰饼要求)4、墙面冲筋(标筋)应符合下列规定:4.1.当灰饼砂浆硬化后,可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冲筋。
装修质量控制一、引言装修质量控制是指在装修工程进行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确保装修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过程。
本文将从施工过程、材料选择、验收标准等方面详细介绍装修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二、施工过程控制1.施工计划在装修工程开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工作安排、人员配备等。
施工计划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2.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应进行规范的管理,包括施工区域划分、施工材料堆放、安全设施设置等。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杂物应及时清理,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工艺控制根据装修工程的具体要求,施工方应掌握相应的施工工艺,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施工工艺包括墙面处理、地面铺贴、水电安装等,施工方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三、材料选择控制1.材料选购在装修工程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装修质量。
施工方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
材料的选购应注意材料的质量、性能以及环保指标等。
2.材料验收施工方在收到材料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
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功能测试等。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进行退换。
四、质量验收标准1.墙面质量验收墙面质量验收包括平整度、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查。
墙面应平整、垂直,无明显的凹凸、开裂等问题。
2.地面质量验收地面质量验收主要包括平整度、防水性能、耐磨性能等方面的检查。
地面应平整、无渗漏,耐磨性能符合要求。
3.水电工程质量验收水电工程质量验收主要包括管道安装、电线布线、开关插座等方面的检查。
水电工程应符合安全规范,无漏水、漏电等问题。
4.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装饰工程质量验收包括涂料、木工、瓷砖等方面的检查。
装饰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色差、开裂等问题。
五、质量整改措施在质量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施工方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包括重新施工、更换材料等。
整改后,应重新进行质量验收,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近年来随着集团及公司规模的迅速壮大和发展,在施工过程中浮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
在检查中和实际反映出来的问题:外墙装饰显得尤其突出和影响重大,造成经济损失也较大。
为此制定相关技术、质量控制要点,以匡助和指导项目部在外墙装饰施工中应注意和应控制的关键工序、关键节点、关键过程以及质量的控制。
一、施工前的技术和现场准备1 、熟悉、掌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编制符合规要求,涵盖设计及规要求容,并具有可实施性的专项施工方案,完成审批。
3 、玩成所有有强度要求的砂浆配合比的试配。
4 、落实施工单位、劳务队伍及其资质情况,人员上岗证等证件,人员、材料、机械的准备到位情况。
5 、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
二、施工过程的控制1 、外墙饰面的主要控制点:配合比检查、材料进场检查、基体处理条件检查、各级抹灰主要工序检查、各层厚度,总厚度检查、镶贴质量检查、各层结合外观允许偏差。
2 、方案中应明确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强度及种类的砂浆、腻子、涂料的配合比,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对需现场拌制的砂浆、腻子、涂料的拌制过程进行监控。
特殊注意,在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前,应对找平层、结合层、粘结层及勾缝、嵌缝所用的材料进行试配,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进场材料要符合《建造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 220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 984 、《建造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建造外墙腻子》JG/T 157、《墙面饰面砂浆》JC/T102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JGJ126、《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造涂料》JG/T2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溶剂型外墙涂料》GB/T9757、《复层建造涂料》GB/T9779 、《瓷墙地砖胶粘剂》JC/T547 、《外墙无机建造涂料》JG/T25 、《饰面型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标准GB12441》、《聚氨酯清漆》HG2454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C/T 907、《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JC/T984、《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GB/T23445、《聚合物乳液建造防水涂料》GB/T23445、《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硅酮建造密封胶》GB/T14683、《聚氨酯建造密封胶》 JC/T482、《丙烯酸酯建造密封胶》 JC/T484 等规的相关要求。
关于现场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及要求采用质量控制点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是目前施工质量管理比较成熟的经验,而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工作是基础,是根据工程质量特性进行重点控制的依据。
质量控制点由参建各方讨论后确定。
一、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原则●对产品的适用性(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工艺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特性部位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隐蔽工程是必检点。
●对质量不稳定,频繁出现不合格品的环节,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重要不良项目(质量通病)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全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部位应设置质量控控制点。
●选择的质量控制点应准确并便于有效控制。
二、质量控制点划分形式A级:重要质量控制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该控制点的工程质量须经业主项目部、监理公司、承包方等三方确认达到认可的标准后,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被设定为停监点的工程质量须通知质量监督站检查核实。
B级:较重要的质量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工程质量需经监理公司、施工承包方两方专业人员确认。
C级:一般质量控制点,为施工承包方质量检查部门进行自行检查全过程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必须由业主项目部、监理公司、施工方、质监站等共同讨论并会签后执行。
三、质量控制点设置后的实施要点要求施工承包方的质量控制工程师、技术员把质量控制点的质量特性及控制措施向施工人员交底,务必使有关人员真正理解,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监理公司和巡视的各专业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要进行重点抽检、检查,对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要进行旁站监督。
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规程规范认真作业,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
按规定做好检查,认真记录检查结果。
运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控制要素进行分析,不断地进行改进,直至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四、质量控制点的执行程序A级工程质量控制点在确认施工承包方自检合格、有自检记录情况下,由施工方填写《停检点通知单》报监理公司、业主项目部验收。
彩钢夹芯板墙面施工质量控制-总结5种有效措施1. 施工前准备1.1 设计图纸审查在施工前,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图纸中的彩钢夹芯板墙面施工方案符合规范和客户需求。
审查内容包括材料选择、构造方式、连接方式等。
1.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彩钢夹芯板墙面的施工方法、技巧以及质量控制要点。
1.3 施工材料验收对进场的彩钢夹芯板及其配套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包括彩钢夹芯板的厚度、强度、耐火性能等。
2. 施工过程中控制2.1 施工顺序控制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遵循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颠倒、错漏现象。
2.2 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把控施工工艺,确保彩钢夹芯板墙面的施工质量。
主要包括:- 墙面板安装:确保板材平整、垂直,固定牢固;- 彩钢夹芯板接缝处理:采用合理的接缝处理方法,确保接缝严密、美观;- 防潮、防火、防腐处理:按照规范进行防潮、防火、防腐处理,提高墙面的使用寿命。
2.3 施工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彩钢夹芯板墙面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检查内容包括:- 墙面平整度、垂直度;- 接缝宽度、平整度;- 防潮、防火、防腐处理效果。
3. 施工后验收3.1 验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客户需求,制定彩钢夹芯板墙面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2 验收程序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程序包括:- 查验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文件;- 实地查看,检查墙面施工质量;-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3.3 验收结果处理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合格证书,对施工单位进行评价和奖励;验收不合格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4. 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4.1 施工单位与业主沟通定期与业主进行沟通,了解业主需求,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进度。
4.2 施工单位内部协调加强施工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配备、技术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