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行政赔偿制度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05.39 KB
- 文档页数:2
制度变迁中的国家赔偿一、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国家赔偿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的建立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为在人治背景下,政府对自己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即使要负责任,也是有限的责任。
国外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世纪中叶以前,可称之为国家赔偿的全面否定阶段。
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没有哪个国家明确承担赔偿责任。
即使在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发生的法国,由于受“主权命令说”的影响,“及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除法律特殊规定的极少数情况以外,国家不负赔偿责任。
”英国曾是欧洲高度封建化国家,长期坚持“国王不能为非”的封建传统,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三百余年,才制定了《王权诉讼法》,开始承担有限的国家赔偿责任。
美国堪称民主、法治国家的典范,但在建国170年后即1946年才颁布了《联邦侵权赔偿法》,该法几经修改补充,至今仍在很多方面保留了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特权。
各国建立国家赔偿制度之所以如此迟缓和艰难,与“主权豁免理论”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所谓“主权豁免理论”是建立在“绝对主权”观念基础上的国家免责理论,盛行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许多国家,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是主权者,主权的特征是对一切人无条件地发布命令,没有国家通过法律所表示的同意,不能要求国家负担赔偿责任,否则取消了国家主权”。
早在16世纪,法国学者布丹在其《国家论》中就主张“主权是最高的权力,不受法律限制”。
其后又出现了多个具体解释国家豁免理由的理论,如“主权无拘束论”、“绝对主权论”、“主权命令说”、“人民利益论”、“个人责任论”等。
19世末至20世纪初,随着国家职能的迅速扩展,国家的侵权现象也日益增多,加之民权运动的高涨,人民对缺乏救济手段逐渐不满,以及国家财力的增长,国家主权豁免理论日渐式微。
一些国家被迫在有些领域放弃国家主权豁免观念,国家赔偿进入相对肯定阶段。
例如,法国把国家行为区分为:统治行为、管理行为和权力行为。
对征兵、课税、立法和司法等行为统治行为,国家仍享有豁免权;对执行公务、管理公共财产等管理行为,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对邮政、航空等私经济行为,国家依照民法负担赔偿责任。
国外行政赔偿范围比较分析论文论文关键词:行政赔偿侵权行为归责原则论文摘要:行政赔偿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行政赔偿的范围问题。
美国和法国分别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而两国的行政赔偿范围从可以引起承担这种责任的原因行为即侵权行为角度去比较,可以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出两大法系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的一些差异以及发展的趋势,也简单地给我国行政赔偿法的修订提供一点意见。
文章从立法模式具体内容和理论根据等方面来比较,介绍了两国的行政赔偿范围的区别。
一、我国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范围的界定谈到这个行政赔偿范围,这个概念一直在范畴上存在不同的见解。
比如“行政赔偿范围这个概念可以在两个层次意义上使用,一是指导致行政赔偿责任的原因行为即侵权行为的范围或者说行政赔偿应当界定在哪些事项上……二是指赔偿损失的程度,即是否仅赔偿直接损失?……我国国家赔偿法是在第一个层次意义上使用行政赔偿范围这个法律概念的,西方国家在国家赔偿立法及理论研究中一般是在第二层次意义上使用‘赔偿范围’这个概念。
”还有不少学者对此还谈及行政赔偿主体的范围,也就是哪些主体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笔者主要谈第一个层次。
因为第二个层面。
大家都知道已经被众多学者谈到要扩展精神损害赔偿和间接损失赔偿等内容,对这个趋势已经比较清楚,而笔者鉴于对哪些侵权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赔偿还存在不少学界争论,将行政赔偿的范围界定在引起行政赔偿的原因行为上。
二、英美法系代表之美国和大陆法系代表之法国行政赔偿比较下面将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的美国再结合大陆法系的法国简单比较两国的行政赔偿概况。
首先,从行政赔偿范围的立法模式来看,目前统观世界各国这方面的立法例大致分为三种,“其一为仅规定概括性条款,未加具体列举,日本国是这样;其二是通过行政法院判例荟萃而成的,比如法国;其三是采取概括与列举并用的方式,这可以在美国的《联邦侵权求偿法》中找到,我国也是这种体例。
”“美国有1946年的《联邦侵权求偿法》,但法国却没有一个有关行政赔偿的法规。
作者: 周伟
作者机构: 云南教育学院政教系 法学硕士教师
出版物刊名: 比较法研究
页码: 26-33页
主题词: 行政赔偿制度 法国 行政机关 行政法院 行政侵权赔偿 公务员 法律观念 法律原则法律实践 比较法研究
摘要: <正> 法国行政赔偿制度是法国行政法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
它作为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其法定义务的主要形式,核心内容是行政机关或者公务员对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而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是对行政机关享有的法定权力的有效制约。
正是行政赔偿制度的运作及其实效,才使得法国行政法在捍卫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维护行政权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样,正是因为行政赔偿制度的这一优点,才使法国行政法得以完备与成熟。
因此,认识法国行政赔偿制度不仅对蓬勃发展的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而且也是比较法研究领域亟需进行的课题。
本文拟对法国行政赔偿制度赖以存在和运作的法律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实践等作一个初步的考察。
论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及其完善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国家依法对受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经济补偿的制度。
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对于构建法治国家、维护公民权益、规范政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在立法上存在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是我国目前的行政赔偿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于1995年颁布实施,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行政赔偿权利义务的专门立法。
该法在具体程序、标准和程序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行政赔偿的申请、审理程序不够清晰明确,往往给当事人造成诉讼难度,增加了司法成本。
在行政赔偿标准方面,现行法律对于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细则未做具体规定,导致赔偿标准不够具体和明晰。
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行政赔偿法》,更加细化和明确行政赔偿的程序、标准和方式,以便更好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行政赔偿的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赔偿金额难以确定。
由于法律对于赔偿金额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很多赔偿案件需要通过诉讼来确定赔偿金额,这无疑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是行政赔偿的执行问题。
在一些赔偿决定下发后,行政机关未能及时履行赔偿义务,给当事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
这些问题反映出行政赔偿制度的监督和执行机制不够完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在完善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赔偿法》,明确规定行政赔偿的程序、标准和方式。
可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行政赔偿的具体流程,明确赔偿标准和赔偿金额的确定方式,以及赔偿的具体方式和期限等。
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程序、降低成本,更可以提高公平性和公正性。
应当加强对行政赔偿决定的执行监督,确保行政机关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可以建立行政赔偿决定的强制执行机制,对拒不执行赔偿决定的行政机关进行相应的处罚和问责,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障。
工伤赔偿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工伤赔偿标准是各国劳动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乎到工人权益保障的程度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比较工伤赔偿标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劳动法角度出发,分析几个典型国家的工伤赔偿标准,并对比其差异与原因,旨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美国工伤赔偿标准美国的工伤赔偿标准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和完善。
其主要特点是以个人化的损失计算为基础,即依据工人的失去能力、工作能力减少以及受伤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赔偿金额。
此外,美国的工伤赔偿标准还考虑了失去收入、健康丧失和精神痛苦等方面,确保了工人权益的全面保障。
二、德国工伤赔偿标准德国的工伤赔偿标准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平性。
德国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养老金、医疗费用报销和康复治疗等。
其中,养老金是最主要的赔偿方式,根据受伤程度和工人年龄确定赔偿金额。
医疗费用报销和康复治疗属于全民健康保险的范畴,保障工人的医疗需求。
三、中国工伤赔偿标准中国的工伤赔偿标准经历了近年的调整和改革。
中国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和丧葬补助等。
在伤残津贴方面,中国将伤残等级与工人的赔偿金额挂钩,根据伤残等级、工资和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赔偿金额。
此外,丧葬补助是为了帮助工人家属解决丧葬费用而设立的。
四、工伤赔偿标准差异的原因工伤赔偿标准的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法律制度和文化差异:各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决定了工伤赔偿标准的定位和内容。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伤赔偿标准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经济落后的国家有限的资源往往难以提供较高水平的赔偿,而经济发达国家则能更好地保障工人的权益。
3.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关系直接影响着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越高,企业在雇佣工人时的成本就越高,可能降低企业的用工意愿,从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五、启示与建议1.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在工伤赔偿标准方面可以加强交流与借鉴,互相学习经验,适应全球化的劳动力流动。
行政赔偿制度摘要: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在行政机关或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行政机关向受损害方提供经济补偿或其他形式的赔偿的制度。
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旨在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从行政赔偿制度的意义和历史背景、法律基础、赔偿范围与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行政赔偿制度、合法权益、经济补偿、赔偿范围、赔偿程序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行政赔偿制度逐渐成为维护社会公正和人民权益的重要法律机制。
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旨在通过对行政过失和侵权行为的赔偿,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效果。
二、行政赔偿制度的意义和历史背景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建立公正的社会秩序。
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行为时,如果因疏忽、错误或恶意行为导致公民、法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进行赔偿,以恢复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行政赔偿制度可以促使行政机关更加谨慎地履行职责,减少疏忽和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最后,行政赔偿制度可以减轻受害者的经济负担,为其提供必要的救济,增强其对法律的信任和对社会的归属感。
行政赔偿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
该法定了行政赔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为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行政赔偿制度的配套法律和规章,进一步完善了制度的具体运作。
三、行政赔偿制度的法律基础行政赔偿制度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和行政赔偿的相关司法解释和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规定了行政赔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明确了行政机关和受损害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赔偿范围和赔偿方式进行了具体规定。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发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对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提供了具体指导。
行政处罚的国际比较和借鉴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行为主体采取的以制裁、纠正、警示为目的的强制措施。
在中国,行政处罚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力手段之一,具有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情况不同,行政处罚的实践也有所不同,具体措施和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本文将比较国际上的行政处罚制度,探讨其优点与不足,为中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和进步提供借鉴。
一、欧美国家的行政处罚制度在欧美国家,行政处罚制度是成熟且高效的,主要特点是程序法律化、行政强制性、奖励惩罚并举和社会化监督。
比如,在法国,行政处罚程序过程严格规范,法官实行多元审查制度,保证了行政处罚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在美国,行政部门发布的指令、规章和规定也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还设立独立的包括投诉、调查、处罚和上诉等程序的机构,保证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民主化。
二、亚洲国家的行政处罚制度亚洲国家的行政处罚制度与欧美国家相比较,相对滞后,但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韩国,行政部门发布的规章要么经过国会批准,要么需要行政司法部门的审查和批准,保证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在日本,行政机关对行政程序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行政处罚案件都必须保证基本的法律和程序要求,同时,日本还注重对行政处罚过程的全程公开和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三、行政处罚制度可以借鉴的地方行政处罚制度是各国维护社会治理秩序的重要措施,但不同国家的法律环境和社会制度不同,行政处罚制度也会有所不同。
在借鉴欧美和亚洲国家的行政处罚制度经验的同时,中国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深化行政处罚的程序法制化。
加强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的规范和强化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监督,需要政府机构加强自身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公众监督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推进行政处罚的民主化。
中国需要加强对行政处罚的民主化建设,保证处罚过程的公开、透明,同时,听取和采纳当事人的意见,在保证正义的前提下,体现对当事人的尊重和权利保护。
西方国家依法行政比较研究内容提要:西方各国依法行政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深层次的共性特征。
无论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其依法行政既根植于各国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定的国情基础,又遵循着普遍的行政法治规律。
本文对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依法行政的理论和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内在比较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依法行政的四点启示:(1)现代行政权管制功能减弱,服务功能加强,行政权宏观上扩张,微观上收缩;(2)行政权的运行规范于行政程序法,行政权的行使依托于公务员法;(3)自由裁量权的扩大为社会发展所必需,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则是依法行政的必然;(4)救济制度的建立是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救济体系的完善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
引;言比较法学传统上主要以私法为研究对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行政法的概念和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承认,尤其是得到普通法系国家法学家的承认,曾被国外有的法学家认为不可比较的行政法也就当然成了比较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比较行政法近年来能够取得一些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了解外国的行政法律制度越来越成为解决“行政国”;问题的需要。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各种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有所鉴别和启示。
“把一座希腊雕像与一座埃及或亚洲雕像对比,就比只观察一百座希腊雕像更能了解希腊人的才华”;.近年来我国行政法学者开始注意研究外国行政法律制度,翻译了一批西方行政法原著;.但从整体而言,比较行政法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从历史演变角度来比较西方国家依法行政的道路和特色,在国内尚属空白。
行政法被视为动态的宪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保障。
我国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法治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历史是一面镜子。
研究依法行政的历史演变,尤其是法治较完备的国家的历史经验,必将有助于把握当今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方向。
以法德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承认行政法较早,法国更被誉为行政法的母国,其依法行政历史演变轨迹形成了大陆法系行政法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承认行政法的存在较晚,其依法行政历史轨迹演变形成了普通法系行政法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日本;早先深受德法行政法理论影响,二战后又接受英美法治传统和法律制度,其依法行政历史演变轨迹形成了既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有联系,又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有区别的混合型特点。
行政赔偿论文:论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之完善【中文摘要】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
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可以追溯到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我国颁布了《宪法》,在这这部法律中,正式确立了行政赔偿制度。
1995年1月1日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同时以此为契机,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逐渐健全,行政赔偿制度也随之形成和完善。
尽管如此,我国宪法对行政赔偿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在实践中的操作性难度较大。
因此研究行政赔偿制度,不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列举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中存在的行政赔偿范围过窄、程序不清、标准过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举措,以期达到对我国现行的行政赔偿制度完善的。
【英文摘要】In modern days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has infiltrated into the every field of the society.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ecause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has been started recently, the people often meet the ugly situation such as the situation of refused to being compensated and the compensatory payment is not enough. This leads us to be aware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are to be solv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system. But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will be perfected as the study being deepened in this field.The narrator expects to help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overseas and keeping analyzing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This article is develop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This part is the base of the other parts by introducing the definition of administrative, the character of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system in overseas.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system. Who can be compensated, who should compensate, what is the scope of the compensation and what reason can lead for compensation in the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These serve the later part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The third part mainly expatiat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Firstly the scop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is limited, and the scop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does not include the flaws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illegal tortuousof the authority files, the unreasonable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the illegal punish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and whe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citizens legal person and other organization are blemished and they can not get the enough compensation. Although the advantages of the former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re not negligible, we should face up to deficiencies of the system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For example there is no any executive authority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mands of the compensation, there is no clear regulation about the duties that caused by the negative acts, the procedure of the former compensation is not indefinite and the procedures are too simple. These all can cause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Hence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can not generally protect the benefits of the counterpart. Thirdly the standard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is not definite. Now the standard of our country is mainly the limited compensation. Although the regulation is concrete and operational, the standard is low, the problem of the too low standard is not negligible.The forth part is mainly base the problems mentioned in the third part. The narrator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rom the theory. The narrator believes that first should expand thescop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The scop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setting of the public utilities, the flaws of the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behavior, the distinct impropriety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and the inner punishment. Then perfect the proced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Our proced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should gain experi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efinite the compensation way is consultative. Establish the independent administration on the compensation. Import the hearing system on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and definite the procedure regulation on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lawsuit. That can make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fair and square by enforcing the above concrete measures to get the purpos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definitude the standard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The standard in our country is legal according to the direct loss. The standard is indicative and can not get the purpose of the recuperative loss of the victims. The narrator believes that the standard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should be expanded in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law according to the compensative fundament and demand the tort administration compensate the actual losses of the victims. Thestandard of the administr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standard of the personal right that be hurt and should consider the time of the imprisonment the benefit of the victims’ losses including their mental pain and the economic losses including salary in directness and indirect. This should be regulated in the legislation and the enforce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punished if the losses by the intent of the enforce administration or their magna culpa.【关键词】行政赔偿构成特征制度完善【英文关键词】【目录】论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之完善内容提要4-6引言6-8一、行政赔偿概述8-15(一) 行政赔偿的概念8-11(二) 行政赔偿的特征11-12(三) 行政赔偿的原则12-15二、行政赔偿的构成15-19(一) 行政赔偿主体15-17(二) 行政赔偿行为17(三) 行政赔偿的损害结果17-18(四) 行政赔偿的因果关系18-19三、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不足19-26(一) 行政赔偿范围较窄19-22(二) 行政赔偿程序不清22-24(三) 行政赔偿标准过低24-26四、完善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设想26-34(一) 扩大行政赔偿范围26-30(二) 完善行政赔偿程序30-32(三) 提高行政赔偿标准32-34结论34-35参考文献35-39论文摘要(中文)39-41论文摘要(英文)41-43后记44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