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及答案)100
- 格式:doc
- 大小:518.00 KB
- 文档页数:15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昭通)下面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的地区是()A. 北极地区B. 中东地区C. 南极地区D. 亚马孙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从而被称为“白色沙漠”,由于多狂风,被称为“风库”。
故选:C【点评】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2.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极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短缺B. 北极地区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低C. 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D.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3月【答案】 C【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降水少,但是淡水资源丰富以固态水的形式存在,故A错误;北极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高,故B错误;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故C 正确;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4月~10月,故D错误。
故答案为:C【点评】(2)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
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
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1)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2014年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建立。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对泰山站所在的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概括不正确的是()A.冰雪高原B.白色荒漠C.风库D.石油宝库(2)有关四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拔最高的是泰山站B.距离南美洲最近的是长城站C.四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D.所有考察站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南方【答案】(1)D(2)B【解析】【分析】解:本题考查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我国主要的南极科考站。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日照)南极大陆是神奇而神秘的大陆,存在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1)有关我国在南极洲三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B. 6月22日,昆仑站极昼最长C.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位于东半球D. 三个考察站都建在南极大陆上(2)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定居。
不属于主要原因的是()A. 寒冷干燥B. 世界“风库”C. 污染严重D. 冰雪覆盖【答案】(1)C(2)C【解析】【分析】(1)A、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故A错误;B、6月22日,昆仑站极夜最长,故B错误;C、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位于西半球;中山站的经度约为80°E,位于东半球,故C正确;D、长城站建在南极半岛上,昆仑站、中山站在南极大陆上,故D 错误。
依据题意。
故选:C(2)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永久定居,主要是因为气候极其寒冷、南极地区风太大、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
故选:C【点评】(1)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等;在北极有黄河站。
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本题考查我国科考站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威海)白色(冰雪)是北极地区原有的主色调,白色的外表,蕴藏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科考价值。
读图完成下题。
(1)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地震海啸B. 全球变暖C. 板块的运动D. 注入的河水大增(2)当黄河站的科考队员进入一年中考察最忙的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非中小学正放暑假B. 威海迎来旅游旺季C.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D. 北极熊正在休眠【答案】(1)B(2)B【解析】【分析】(1)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蓝色海洋面积扩大。
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
故选:B(2)黄河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在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短暂的暖季,并且处于极昼,便于科学考察。
又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A、南非位于非洲南端,属于南半球,当北半球为夏季时,南非是冬季,因此中小学应放寒假,故A不正确;B、威海市为山东省港口城市,位于北半球,是夏季,受海洋影响气温较低,因此是避暑胜地,故B正确;C、北半球为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附近,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C不正确;D、北极熊休眠的季节是冬季,故D不正确。
故选:B【点评】(1)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云南)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二氧化碳的增多致使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目前各国所要做的工作之一。
据此回答下题。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是()A. 南北两极冰川面积扩大B. 海平面上升C. 全球沙漠变绿洲D. 酸雨蔓延(2)如图所示的动物主要生活在()A. 非洲B. 南极地区C. 澳大利亚D. 北极地区【答案】(1)B(2)D【解析】【分析】(1)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海平面上升。
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
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2)图中所示的是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
故选:(1)B(2)D【点评】(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2)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A. 11月至次年的3月B. 5月至10月C. 1月至6月D. 7至12月【答案】 A【解析】【分析】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是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
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3.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最后的宝库”。
2018年1月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威海)白色(冰雪)是北极地区原有的主色调,白色的外表,蕴藏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科考价值。
读图完成下题。
(1)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地震海啸B. 全球变暖C. 板块的运动D. 注入的河水大增(2)当黄河站的科考队员进入一年中考察最忙的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非中小学正放暑假B. 威海迎来旅游旺季C.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D. 北极熊正在休眠【答案】(1)B(2)B【解析】【分析】(1)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蓝色海洋面积扩大。
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
故选:B(2)黄河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在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短暂的暖季,并且处于极昼,便于科学考察。
又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A、南非位于非洲南端,属于南半球,当北半球为夏季时,南非是冬季,因此中小学应放寒假,故A不正确;B、威海市为山东省港口城市,位于北半球,是夏季,受海洋影响气温较低,因此是避暑胜地,故B正确;C、北半球为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附近,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C不正确;D、北极熊休眠的季节是冬季,故D不正确。
故选:B【点评】(1)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常州)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均有太阳直射现象B. 北极地区是“白色沙漠“C. 南极地区海拔不高D. 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答案】D【解析】【分析】两极地区均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极地区终年积雪,有“白色沙漠”之称。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
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故选:D【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
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考查极地的气候、海拔和资源。
2.下列比较适合北冰洋通航的月份是是()A. 1月B. 2月C. 8月D. 12月【答案】 C【解析】【分析】1、2、12月气温低,北冰洋处于冰封状态,通航难度大。
8月为夏季,大量冰层融化,通航相对容易。
【点评】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冬季全部结冰,每年的7,8,9三个月为北极的暖季,冰川融化。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蓝月亮”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食现象证明了()A.地球的大小B.地球自转方向C.地球的形状D.地球表面地貌(2)该季节()A.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B.地中海沿岸的游客正享受阳光沙滩C.正值印度半岛的多雨期D.撒哈拉沙漠的森林正一片葱绿茂盛【答案】(1)C(2)A【解析】【分析】(1)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C。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昭通)下列关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极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B. 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时间一致C. 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D.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洲,北极地区是指北冰洋【答案】C【解析】【分析】A、极地地区降水稀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极地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出现的时间相反,故不符合题意;C、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读南极地区图,完成问题.A点的坐标是()A. 70°N,30°WB. 70°S,30°WC. 70°N,30°ED. 70°S,30°E 【答案】 D【解析】【分析】解:此图为南极地区图,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及0°经线的位置,读图分析可知,A点位于0°经线以东,经度为30°E;A点位于南半球,纬度为70°S;由此可知,A 点的坐标是70°S,30°E.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黄山)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A. 3、4、5月B. 6、7、8月C. 9、10、11月D. 12、1、2月【答案】D【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和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
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
故选:D【点评】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知识点。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B. 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C. 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D. 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向【答案】 D【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东南方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1)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
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
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2)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3.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昭通)下列关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极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B. 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时间一致C. 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D.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洲,北极地区是指北冰洋【答案】C【解析】【分析】A、极地地区降水稀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极地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出现的时间相反,故不符合题意;C、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A. 濒临大西洋B. 是纬度最高的科考站C. 位于南温带D. 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2)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时此地区()A. 北极熊悠然散步B. 昼长夜短C. 原野上鲜花盛开D. 极昼现象【答案】(1)D(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濒临太平洋,故A错误;图中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故B错误;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南,属于南寒带,故C错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的方向,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2)罗斯新站位于南极地区,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故A错误;2月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故B正确;南极地区纬度高,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巨厚的冰层,有“白色沙漠”之称,故C错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德州)下列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 欧洲西部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B.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C. 拉丁美洲以白种人为主D. 北极地区气候比南极地区更严酷【答案】B【解析】【分析】A、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正确,故符合题意;C、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两极地气候相比,南极气候更严酷;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与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上人种的分布,注意加强记忆,别混淆分布地区。
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A.15°E,23.5°NB.45°W,23.5°SC.15°E,23.5°SD.45°W,23.5°N(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3)8月,某航线探测队正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白昼时间很长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C.大群的企鹅在游泳D.因纽特人正在捕鱼【答案】(1)A(2)D(3)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判读、世界海陆分布、北极地区地理概况。
(1)由图可知每两条经线经度差为30°(西经15°和西经75°之间相差60°),所以得出甲地经度为东经15°,又因为甲地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甲地的经纬度是15°E,23.5°N。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昭通)下列关于北极和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极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B. 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时间一致C. 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D.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洲,北极地区是指北冰洋【答案】C【解析】【分析】A、极地地区降水稀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极地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出现的时间相反,故不符合题意;C、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为了()A.防止风雪掩埋B.防御洪水灾害C.避免动物侵扰D.适应崎岖地形(2)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A.雨林调查B.冰川考察C.气象监测D.天文观测【答案】(1)A(2)A【解析】【分析】(1)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地区无雨林植被。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2)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世纪中,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开展了多学科考察研究,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都是在南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3.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北极地区都生活着耐寒的企鹅B. 现阶段可开采两极地区的矿产资源C. 泰山站是我国北极她区新建的科考站D. 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干燥、烈风【答案】 D【解析】【分析】两极地区都位于高纬度地区,但是南极附近是陆地,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是北极熊,泰山站是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干燥、烈风。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植物难以生长,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储热的能力大,而且南极地区海拔高,反射阳光的能力强,所以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略高一些。
4.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极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短缺B. 北极地区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低C. 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D.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3月【答案】 C【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降水少,但是淡水资源丰富以固态水的形式存在,故A错误;北极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高,故B错误;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故C 正确;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4月~10月,故D错误。
故答案为:C【点评】(2)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
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
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1)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5.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8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下图示意南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罗斯海新站的地理坐标是()A. 75°N,164°EB. 75°S,164°EC. 75°N,164°WD. 75°S,164°W (2)下列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中山站B. 长城站C. 昆仑站D. 罗斯海新站(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淡水资源缺乏B. 酷寒、风力小、降水多C.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D. 此时为暖季,白昼时间长【答案】(1)B(2)B(3)D【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罗期海新站是位于南极洲,纬度是75°S,经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的164°E,故选B。
(2)由图可知,以上四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一年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B。
(3)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这里以冰川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降水少,有“白色沙漠”称号;代表动物是企鹅,此时是2月8日,是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适合科学考察,故选D。
【点评】1、北级地区:⑴位置和范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⑶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⑴位置和范围: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海洋。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6.中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西岸地区的M处完成规划选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M点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B.一年出有极昼极夜现象C.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问D.一年中有1次太阳直射(2)在南极科学考察时,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A.严寒大风B.淡水缺乏C.闷热潮湿D.沙漠广布【答案】(1)B(2)A【解析】【分析】(1)结合图示得知:M点位于高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范围是60°--90°);气候是终年寒冷;在北极圈内会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无阳光直射。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所以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需挑战的恶劣自然条件是酷寒烈风。
故答案为:(1)B;(2)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7.(聊城)读南极洲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B. 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C. 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D. 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答案】C【解析】【分析】A、与长城站相望的大洲是南美洲,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位于东半球,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虽少,但该大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多以冰川的形式存在,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本题考查我国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8.(迁安市)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 北极熊B. 冰山C. 沙漠D. 森林【答案】B【解析】【分析】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冰山。
故选:B【点评】南极大陆纬度高,太阳辐射角度小,接受太阳辐射微弱,气候严寒,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在南极大陆附近的海面上,漂浮着成千上万座冰山。
本题考查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较简单,理解解答即可。
9.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储在两极地区,这说明()A. 两极地区气候酷寒B. 两极地区降水丰富C. 两极地区是降雪最丰富的地区D. 两极地区都是海拔最高的地区【答案】 A【解析】【分析】南北极地区全年严寒,没有什么降水,降雪,故BC错误,南极地区平均海拔最高,而北极不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10.(青岛)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1)A点的坐标是()A. 70°N,30°WB. 70°S,30°WC. 70°N,30°ED. 70°S,30°E (2)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A. 南方B. 西方C. 东方D. 北方【答案】(1)D(2)D【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提示可知为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示得知:A点的经纬度是(70°S,30°E)。
故选:D(2)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北,所以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