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点列举法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希望点列举法的定义是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出发,根据你或别人的某种希望,提出你"希望"东西的样子,再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发明思路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案例1:达·芬奇是15世纪的意大利人。
他曾希望人们能利用自己的力量飞上天。
于是,他从愿望出发,设计了一种人力飞机,让人扒在上面,手脚一齐用力,使装有羽毛的飞机两翼像鸟一样,扑动并飞翔起来。
尽管化的这个设计没有成功,但化希望用人力为实现飞行的愿望,经过人们几百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现在的人力飞机不仅能飞起来,而且能飞过英吉利海峡。
达·芬奇的愿望实现了。
达·芬奇的发明技法叫什么呢?就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案例2:民间故事《十兄弟》•千里眼:眼睛能看见千里之外的事物。
•顺风耳:耳朵能听见极遥远的声音。
•高脚七:双腿会在需要的时候变长,行动迅速,健步如飞。
•飞天五:背上生有翅膀,可于天空中任意飞翔•遁地八:双腿会在需要的时候作镙旋转动,有遁地的异能。
现在,市场上许多新产品都是根据人们的“希望”研制出来的。
例如,人们希望茶杯在冬天能保温,在夏天能隔热,就发明了一种保温杯。
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在暗处书写的笔,就发明了内装一节五号电池、既可照明又可书写的“光笔”。
在研制一种新的服装时,人们提出的希望有:不要钮扣,冬天暖夏天凉,免洗免熨,可变花色,两面都可以穿,重量轻,肥瘦都可以穿,脱下来可作提物袋等等。
现在,这些愿意大多数都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现实。
案例四:有一家制笔公司用希望点列举发明法产生出了一批改革钢笔的希望.希望绝对不漏水,希望不沾污纸面,希望书写流利,希望能粗能细,希望小型化,希望笔尖不开裂,希望不用打墨水,希望省去笔套,希望落地时不损坏笔尖等等。
这家制笔公司从中选出“希望省去笔套”这一条研制出一种像圆珠笔一样可以伸缩的钢笔从而省去了笔套。
从希望点出发设计出了这种可以伸缩的钢笔推出市场后大受欢迎。
希望点列举法舟山市普陀区职教中心杜国平【教材内容】《创新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主编:方展画副主编:潘美祥第三章创造技法第五节需要乃发明之母——希望点列举法【设计理念】我们往往对物品提出一些希望,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天希望他考100分,明天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学,希望点列举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他对现有物品提出了一些希望,当然目前该物品还不具备。
这些希望反映了人们对新产品的向往和追求,又反映了人们当前或者今后的需要,然后再根据希望去创新。
希望人人皆有,列举也人人都会。
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所以列举的希望点也就迥异,从而发明了不同需求的新的物品。
本设计授课内容源于教材,但案例全部脱离教材,源于教材之外,教材案例仅供学生预习和参考之用。
通过以创新技法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学生的良好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需要乃发明之母——希望点列举法》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创新教程》第三章第五节。
希望点列举法是由Nebrasa大学的克劳福特(Robert Crawford)发明的。
这是一种不断的提出“希望”、“怎么样才会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此法是通过提出对该问题的事物的希望或理想,使问题和事物的本来目的聚合成焦点来加以考虑的技法。
希望点列举法作为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创造技法,不仅是学生在学习《创新教程》时必然要掌握的创造技法,而且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在案例的选择上,书本中有些案例并不完全适合职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补充一些课外的案例来增强学生的认知。
教材中涉及的案例只用于课后阅读。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
他们刚刚进入职业学校,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体系适应性较差,同时,他们对新生事物兴趣浓厚,他们渴望新的领域实现突破,渴望成功,渴望创新以表明自己并非低人一等,希望点列举法的学习,正好也可以给学生自己找找希望亮点,以求改进。
希望点列举法
【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案例、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将创新内容和创新技法具体化和趣味化。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开展小组学习,组内自主学习,团结协作,互相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潜能,组间开展竞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对话者,通过在学生讨论中发表观点,适时质疑,及时引导,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灵活、激荡智慧的场所,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促进创新技法的学习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课题】《创新教程》第三章创造技法第五节需要乃发明之母——希望点列举法
【学情分析】本次学习对象都是中策职高创新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大约40人左右。
由于是创新社团成员,说明有一定的创新基础,因为来自不同专业,有利于协同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希望点列举法的概念、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利用希望点列举法开展创造发明活动,提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进取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希望点列举法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希望点列举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与学法】
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探究法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笔、方便面、保温杯等教学用具
2.学具准备:学习任务书与桌签每小组各一个
3.课前准备:学生分成5组,每组8人,并选出一位组长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二)请同学根据视频思考并回答:1.视频中类似的经历你有过吗?2.视频中的雨大吗?3.雨并不大,大部分同学都有雨具,但为什么他们还是或多或少的淋湿了?4.C同学为何会滑倒?5.这样的早晨,你有何希望?(三)教师总结:日常的经历,随让我们很不方便,不满意,但我们只是接受,并没有静下心来追寻我们的希望,想办法将希望变为现实。
结论:需要乃发明之母3.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特别注意细节,分析雨不大却淋湿了,已走进教学楼没有水洼了却滑倒了的原因4. 思考自己在雨天的希望。
几个问题分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并最终指向本课主题——希望列举法学生在参与中认识、思考教师总结、引导二、新知探索一.什么是希望点列举法1.希望点列举法由美国人罗伯特·克劳福特发明普通针针孔可变大教师归纳:2.希望点列举法的概念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你或别人的某种希望,提出你“希望”的东西的样子,在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提出实现希望切实可行的办法。
3.教师列举:希望点列举法的案例1. 学生阅读回答2. 学生看图片3.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比分析、思考4. 学生再看案例:五年级小学生发明“双头绣花针”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参加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通过看图片,前后对比分析,归纳得出希望点列举法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接受附件1:希望点列举法记录表1.第组2.主题:组别希望点产生效果附件2:参考图片资料。
“希望点列举法”教学案例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建通
教学目的
1.了解“希望点列举”的目的和意义。
2.学会用“希望点列举”的方法进行创新。
3.用适量的范例来加深学生对希望点列举法的理解。
4.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发散和收敛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该发明技法。
教学重点利用找希望点的方法发现问题,进而寻找出解决问题方案。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解决方案的优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一个人的希望总是与自己面临的问题或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人们在碰到困难时,总是希望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在工作效率低时,总是希望找到省时省力的措施。
古代,人们就有“千里眼”、“顺风耳”、“上天”和“入地”的希望,如今都一一如愿以偿了。
满足需求和希望不仅是一切发明的出发点,也是所有发明的最终目的。
只要我们用心寻求人们的希望,就能在“希望”的海洋里自由畅想,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创新源泉。
在人类历史上,远大的理想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无尽的希望同样造就出众多的发明家。
本节课将要学习列举分析技法中的第二种类型——希望点列举法
板书:希望点列举法
二、范例介绍
【例1】投掷式手电筒
警察在黑暗中用手电筒搜索歹徒时,会轻易地暴露自己的位置,往往成了对手的枪靶子。
因此,警察部门迫切希望能有一种只照亮别人又不暴露自己的手电筒。
意大利发明家阿尔贝托·卡博尼发明了一种六面发光的手电筒。
它用橡胶构成主体,外形为正方体,六面各有一个灯泡和反射镜。
使用时,将其投掷到可疑处,手电筒受到碰撞后自动接通电源,六面明亮的灯光便会照耀可疑点的四周。
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暗藏的人暴露出来,还能有效隐蔽自己。
目前,这种手电筒已成了军、警人员的好帮手。
【例2】色盲可辨的信号灯
在1992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有位小学生的参展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他为色盲者辨别交通信号灯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
由于色盲者只对颜色辨别不清,而对形状的辨别与常人无异。
因此,只要将红灯的玻璃罩改为三角形,将黄灯的玻璃罩改为正方形,绿灯的玻璃罩保持原来的圆形。
色盲者可从交通信号灯所显示的形状中,间接地获得红、黄、绿的信息。
倘若这个方案被交警部门采纳,则可提高色盲者的交通安全。
【例3】罐头的发明
1812年底,拿破仑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他亲自率领60多万大军,一路捷报频传,不久便占领了莫斯科。
此时,莫斯科已是一座空城,法军所带的食物大部分已腐烂变质,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患了疟疾,夏季的蚊虫又加剧了疾病的传播。
面对饥饿和疾病的威胁,拿破仑只好下令撤军回国,不料途中又遭到俄军的伏击,法军遭受重创。
拿破仑回国后马上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奖赏令:“谁能使食品长期贮存而不变质,可得到巨额奖金。
”11年后,居住在马赛的食品制造商尼可拉·阿培尔得到了这份奖赏。
他先是创造了“加热杀菌”的方法,后来又解决了杀菌后密封的问题,即把食品放入铁罐或瓶子里后,密封住瓶口,使它不漏气。
世界上第一只罐头就是在战争、疾病、失败、奖赏的外部条件下促成的。
【例4】可降解的塑料
塑料曾以结实耐用、易成型、成本低、耐腐蚀等优点,成为人们喜爱的材料。
然而,它一旦废弃,便成为不易腐烂的环境污染物。
据统计,垃圾中的塑料占8%左右,在自然条件下,塑料分解起码需要100年时间。
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塑料这个“白色污染”源,是人类共同的“希望”。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明出可降解的塑料。
构成塑料的分子链长度是决定塑料强度的关键,分子链一旦断裂,塑料也就变得易碎和易化解了。
当塑料中掺入3%左右的添加剂(以淀粉为主)后,分子链的长度就会变短,废弃后由细菌进行生物化解,最后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塑料的分解速度取决于添加剂的数量。
目前,可降解塑料的寿命可控制在2个月至6年的时间范围内。
【例5】新型水泥
自从1878年法国发明天然水泥以来,水泥以它独特的性能独占建筑材料的鳌头。
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工程和特殊环境的需要,人们对水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陆续发明了许多新型水泥:
速凝水泥——这种水泥能在短时间凝固,可在修复飞机跑道、堤坝及水下建筑物等工程的施工中大显身手。
粘接水泥——用来修补断裂的水泥构件,其牢固程度高于原先未损的部分,施工简便,被誉为“焊接水泥”。
弹性水泥——普通的水泥材料抗拉性能极差,倘若泥浆中添加一些细小的强化纤维,其弹力则增加100倍。
这种弹性水泥,特别适用于抗弯曲和振动的地方。
目前,有些国家甚至制造出水泥弹簧。
变色水泥——掺入少量二氧化钴的水泥具有变色功能,空气干燥时呈蓝色,空气潮湿时变成紫色,下雨时又变成玫瑰色。
用这种水泥盖起的房子,等于耸立起一座天然的“气象台”,美化环境的效果也很好。
可加热的水泥——加入一些金属颗粒和纤维的水泥通上电后,水泥就会变热。
这种水泥特别适用于铺设寒冷地区的路面和机场跑道,可防止结霜和积雪。
家具水泥——这种特制的水泥板材的性能几乎跟木材一样,可以锯、刨、钉。
用它制作的家具,可与木制家具相媲美,是一种便宜又耐用的替代品。
医用水泥——这种可塑性特强的水泥不是用来盖病房,而是一种新型的补牙填料。
三、阐明定义
通过上述实例的介绍,我们对希望点列举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什么叫希望点列举呢?
板书:定义---从社会需求和个人的愿望出发,通过对某事物的希望,进行一一列举,以实现希望而寻找设计方案的技法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四、描述操作步骤:
板书:
↓
↓
↓
五、师生讨论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举行一次希望点列举会,讨论的对象为“纸”,请大家尽可能多地把对“纸”的希望列举出来。
生:纸很容易被引燃,一旦遇上火灾,则全部化为灰烬。
如果能发明一种不燃纸,重要的文件即使遇上火灾也能保存下来。
师:不燃纸是科研人员长期探讨的课题。
直到前几年,日本的一家公司才生产出不燃纸,它是用硅酸镁制成的,是一种矿物原料,所以不怕燃烧。
生:我希望纸能有防霉功能,它能使图书资料得以长期保存。
师:在造纸时适当加入一点防腐剂或成品纸进行防腐处理后,应该可以达到防霉效果。
但是,如何让防腐剂在纸中长期保存还是一个难题。
生:我希望有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纸,用它印制军用地图,可在夜间使用。
师:夜光材料已应用到许多领域,生产夜光纸在技术上估计没有多大问题。
生:如果把香皂水溶液敷在纸上,经干燥后就有可能形成香皂纸,十分方便。
师:这位同学不仅提出了希望,而且还形成了设计方案。
实际上,市场上已有类似的产品。
这种香皂纸的确比香皂方便,若纸质过关,甚至可以代替毛巾的作用。
生:若用纸张制作衣裤,穿脏了就扔掉,则该有多方便。
师:这几年已有纸制的衬衫、内裤、连衣裙产品陆续上市,若想大举进入平民百姓家,还要在强度、工艺、价格等方面下工夫。
生:我希望能有一种燃烧后不留灰迹的纸;
我希望能有一种吸收大量水分的纸;
我希望能有一种翻动起来没有响声的纸;
我希望能有一种不被虫蛀的纸;
我希望能有一种可代替棉球的纸;
我希望能有一种可反复擦洗的壁纸;
我希望能有一种可制炊具的纸。
师:今天大家在课堂练习中对“纸”提出了很多希望,也提出一些设计方案,只要对上述希望点进行整理,找出一些易实现的“希望”,我们就有可能发明出新的纸产品。
六、课堂小结
1.希望点列举法是根据人们对某事物的种种期望,提出实现它的各种构思,达到创新目的。
它不受原有物品的束缚,是一种主动式的创造技法。
2.求奇、求新、求美、求全、求名、求便利是社会消费的趋势和特点,也是“希
望”的着眼点。
3.列举希望要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入手,要从身边事物入手,要从比较容易实现的“希望”入手。
4.创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是选择希望的基本原则。
“永动机”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希望”,不少人为此绞尽脑汁,但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制造出“永动机”的愿望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5.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发明创造的典型做法是:召开希望点列举会,5~10人参加为宜,主持人发动与会者围绕主题列出希望点。
会议一般举行1~2小时,产生50~100个希望点即可结束。
会后,再对各种希望进行分析整理,从中选出若干项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创新方案。
七、布置作业(参考答案)
1.你希望下列物品将来成为什么模样:
钢笔衣服手机照相机汽车糖果电脑快餐2.“投掷式手电筒”除了采用六面发光的正方体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吗?(多面体、球体等)
3.你能否从“色盲可辨的信号灯”的例题中受到启示,提出“盲人可辨的信号灯”的设计方案?(音响提示)
4.“可降解塑料”除了应用于快餐盒外,还可以应用在哪些项目上?(塑料袋及不易回收的塑料制品)
5.列举希望的着眼点是什么?
6.列举希望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7.选择希望的基本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