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

最新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

最新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
最新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

配平方程式

1.下列化学方程式配平正确的是

A 2KMnO4+11H2S+5H2SO4=K2SO4+2MnSO4+13S↓+16H2O

B 2KMnO4+8H2S+4H2SO4=K2SO4+2MnSO4+9S↓+12H2O

C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S↓+4H2O

D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5S↓+8H2O

2.配平下列以KMnO4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KMnO4+SO2+H2O-MnSO4+K2SO4+H2SO4(2)KMnO4+K2SO3+H2O-MnO2+K2SO4+KOH (3)KMnO4+KNO2+-MnSO4+K2SO4+KNO3+H2O

(4)KMnO4+H2S+H2SO4-K2SO4+MnSO4+S↓+H2O

(5)KMnO4+H2O2+H2SO4-K2SO4+MnSO4+O2↑+H2O

(6)KMnO4+HCl-MnCl2+Cl2+KCl+H2O

(7)KMnO4+NaOH+PH3-K2MnO4+Na2MnO4+Na3PO4+H2O

(8)KMnO4+FeCl2+H2SO4-K2SO4+MnSO4+Fe2(SO4)3+Cl2+H2O

3.配平下列以Cr(Ⅵ)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K2Cr2O7+C+H2SO4-K2SO4+Cr2(SO4)3+CO2+H2O

(2)KI+K2CrO4+HCl-CrCl3+KCl+I2+H2O (3)K2Cr2O7+Fe3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

(4)K2Cr2O7+KI+-CrPO4+K3PO4+I2+H2O 4.配平下列以HNO3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Cu+HNO3-Cu(NO3)2+NO+H2O

(2)FeSO4+HNO3+H2SO4-Fe2(SO4)3+NO+H2O (3)Zn+HNO3-Zn(NO3)2+NH4NO3+H2O

(4)As2S3+HNO3-H3AsO4+S+NO2+H2O

(5)P+HNO3+H2O-H3PO4+NO

(6)P+HNO3-H3PO4+NO2+H2O

(7)AsH3+HNO3-H3AsO4+NO2+H2O

(8)As2O3+HNO3+H2O-H3AsO4+NO

(9)Cu2S+HNO3-S+NO+Cu(NO3)2+H2O

(10)Cu2S+HNO3-H2SO4+NO+Cu(NO3)2+H2O

(11)FeS2+HNO3=Fe(NO3)3+SO2+NO+H2O

(12)Fe3P+HNO3-Fe(NO3)3+NO+H3PO4+H2O

(13)Fe3C+HNO3-CO2+NO+Fe(NO3)3+H2O

5.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1)KNO2-K2O+NO+O2

(2)P+KOH+H2O-PH3+KH2PO2

(3)FeS2+CuSO4+H2O-FeSO4+Cu2S+H2SO4

(4)P+CuSO4+H2O-Cu+H3PO4+H2SO4

(5)P+CuSO4+H2O-Cu3P+H3PO4+H2SO4

(6)HClO3+P4+H2O-HCl+H3PO4

(7)Fe(OH)3+NaOH+Cl2-Na2FeO4+NaCl+H2O

(8)KI+H2SO4-I2+H2S+KHSO4+H2O

(9)PbO2+H2SO4-PbSO4+O2+H2O

(10)AsH3+AgNO3+H2O-As2O3+Ag+HNO3

(11)NH4ClO4-N2↑+HCl↑+O2↑+H2O

(12)NH4NO3-N2+NO2+H2O

(13)NH4NO3-N2+HNO3+H2O

(14)S+KOH-K2S+K2SO3+H2O

(15)NO2+NaOH-NaNO2+NaNO3+H2O

(16)F2+NH3-NH4F+N2

(17)FeS2+O2-Fe2O3+SO2

(18)Cu(IO3)2+KI+H2SO4-CuI↓+I2+K2SO4+H2O

6.配平下列含x的氧化-还原反应

(1)S+Ca(OH)2-CaS2O3+CaS·S x+H2O

(2)Na2S x+NaClO+NaOH-Na2SO4+NaCl+H2O

(3)NO x+NH3-N2+H2O

7.配平下列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1)A n+B x--A y-+B m

(2)Cl m+OH--ClO n-+Cl-+H2O

(3)BiO3-+Mn2++H+-Bi3++MnO4-+H2O

(4)VO2++H2C2O4·2H2O+H+-VO2++CO2↑+H2O 8.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

(1)F2+NH3-NH4F+N2

(2)VO2++H2C2O4·2H2O+H+-VO2++CO2↑+H2O (3)P4+CuSO4+H2O-Cu3P+H3PO4+H2SO4

9.已知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系数a~k均为正整数):aFe+bNO3-+cH+ dFe2++fFe3++gNO↑+hN2O↑+kH2O。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可得c、g、h的关系式是(用一个代数式表示,下同。);

(2)根据反应中离子的电荷守恒,可得b、c、d、f的关系式是;

(3)根据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相等,可得d、f、g、h的关系式是;

(4)若a=12,且铁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取值范围是。

10.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放出活性氧,起到消毒作用,同时生成+4价的氢氧化锰和氢氧化钾。若活性氧用[O]来表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KI +H2SO4→MnSO4+I2+KIO3+K2SO4+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系数都是5

①KMnO4的系数是

②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MnO4+KI +H2SO4→

(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

12.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

(1)硝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2)0.3mol 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Cu失去的电子数是,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若用排水法收集这些气体,可得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3)如果参加反应的Cu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0,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如果没有对该反应中的某些物质的比例作限定,则方程式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

B组

13.有时候,将氧化还原方程式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下面是一个“半反应”式:( )NO 3-+( )H++( )e-( )NO+( )H2O,该式的配平系数是(从左到右)

A 1,3,4,2,1

B 2,4,3,2,1

C 1,6,5,1,3

D 1,4,3,1,2

14.在配平的N2H4+MnO4-+H+→N2+Mn2++H2O的方程式中,H2O分子前面的系数为

A 6

B 10

C 12

D 16

15.将反应Mn2++BiO3-+H+→MnO4-+Bi3++H2O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

A 8

B 10

C 14

D 30

16.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取铁酸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Fe3++OH-+Cl2→FeO42-+Cl-+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是

A 4

B 6

C 10

D 8

17.xR2++yH++O2=mR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m和R3+的判断正确的是

A m=4,R3+是氧化产物

B m=n,R3+是氧化产物

C m=2,R3+是还原产物

D m=2n,R3+是还原产物

18.在配平的下列反应中,

□H3AsO4(aq)+□Zn(s)+□H+(aq)+□H2O(aq)→□AsH3(g)+□Zn(H2O)42+(aq),H2O前面的系数为

A 8

B 12

C 16

D 20

1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点燃爆炸的方程式:S+KNO3+C=K2S+N2+CO2(未配平),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被2mol KNO3氧化而生成的氧化产物为bmol,则a、b的值为

A a=12,b=2.5

B a=24,b=2.5

C a=12,b=3.0

D a=24,b=3.0

20.配平方程式:

()P4+()P2I4+()H2O→()H3PO4+()PH4I

21.配平方程式

(1342O2Cr2O2O7

(22S33O AsO44

22.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自己选择适当的介质,下面仅列出主要反应物和生成物)。

(1)Au+CN-+O2-[An(CN)2]-

(2)+MnO4--Mn2++CO2↑

23.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式可以折写成两个“半反应”,一个是氧化反应,另一个是还原反应;如2Fe3++Cu=2Fe2++Cu2+拆写的结果是:氧化反应:Cu-2e=Cu2+;还原反应:Fe3++e=Fe2+,据此,请将反应3NO2+H2O=2H++2NO3-+NO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

24.反应AgF+Cl2+H2O→AgCl+AgClO3+HF+O2,不必具体配平,回答问题:(1)配平后,若Cl2的系数为a,则AgF的系数多少?并说明推断的依据。

(2)配平后,若AgClO3的系数为b,O2的系数为c,则AgCl的系数是多少?并说明推断的理由。

25.人们首次制得高溴酸盐是在1968年,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1)NaBrO3+XeF2+→NaBrO4+HF+Xe

其后有人用如下反应也可制提高溴酸盐:

(2)BrO3-+F2+→BrO4-+F-+H2O

试在上面反应式中的横线上填入相应微粒化学式和配平方程式的系数。

26.今有A、B两个试管,A试管装有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B试管装有亚硫酸溶液。实验发现,将少量的A液滴入B液中和将少量的B液滴入A液中现象不同,其原因是。

27.某些非金属单质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例如,硫在碱液中加热,零价的硫被歧化为负二价态和正四价态;碘在碱液中能歧化为负一价态和正五价态。试分别写出硫和碘在碱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8.运用化合价升降或电子得失方法(用双桥线法)完成和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合成反应中,过量的亚硝酸根可以用铵盐或尿素[CO(NH2)2,非电解质]还原(在酸性介质中),写出用这两种方法还原亚硝酸根的离子方程式。

29.硫粉、炭粉与硝酸钾混合,可以得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的产物与其组成有关。一般黑火药组成为一硫二硝三碳(物质的量之比),爆炸产物为K2S、N2、CO2。

(1)写出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30.某校曾发生误将高锰酸钾与红磷相混,造成一死一残的严重事故。试写出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KMnO4的还原产物是MnO2),并用双线桥标明化合价升降。

31.某一反应体系中共有Pb3O4、NO、MnO2、Cr2O3、Cr(MnO4)2和Pb(N3)2(名称叠氧化铅,其中Pb为+2价)六种物质,已知Pb(N3)2是反应物之一。根据你学过的有关化学定律和知识,试写出并配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设计一种实验证明在酸性条件下,S2O82-的氧化性比MnO4-、Cr2O72-的强,MnO4-、Cr

O72-的氧化性比H2O2的强,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33.完成并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1)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晶体分别与浓硫酸共热(300℃以下)。

(2)在MnBr2的硝酸溶液中,加入PbO2,反应后溶液呈紫红色,并有溴单质生成。(要求:化学方程式,用双桥式表示电子得失关系)

(3)在一支试管中,盛少量Aa2O3和K2S粉末(物质的量之比为1︰2),往其中加入足量硝酸并微热。(提示:As和S氧化为最高价态,HNO3还原为NO。要求:用一个化学方程式反映出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4)在SnCl2的硫酸溶液中滴入KMnO4至刚好反应完全。(要求:写离子方程式)34.摩擦化学是力化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由机械能作用而引起的固体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摩擦化学研究的体系中至少要有一种组分呈固态,机械能的注入主要通过研磨、摩擦、润滑和磨蚀等途径,和机械运转及加工过程关系最为密切。

(1)摩擦化学的特点之一是不少固体物质在机械加工时生成的化学产物与热化学反应的产物不同,比如溴酸钠在摩擦化学反应中生成1种化合物,2种单质,2mol溴酸钠分解反应电子转移10mol;而1mol溴酸钠通过热化学反应分解,转移6mol电子。请写出两种化学反应方程式;

(2)有些由机械能激励而发生的反应,类似的热反应却不存在,比如:用金单质还原二氧化碳(1mol Au反应得到0.75mol C),请写出相应反应方程式。

35.将一定浓度的酸性碘溶液、过氧化氢溶液以及含催化剂Mn2+的淀粉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溶液的颜色从无色转到蓝色再恢复无色循环变化,这称为“化学振荡”。其中,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碘酸钾在稀H2SO4的酸性环境中(Mn2+作催化剂)被H2O 还原为碘单质(同时有O2放出),碘遇淀粉显蓝色。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桥线标明化合价的升降)。

C组

36.配平Cl2+AgF+H2O-AgClO3+AgCl+HF+O2时有无穷多组系数,如5,10,5-1,9,10,1或7,14,7-1,13,14,2;……。若H2O前面的系数为11,写出配平后的系数若a,b,c……为任意自然数,试用字母配平方程式,并能反映出所有情况:

37.S2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歧化反应如下:

S2O+OH-→S2-+S2O42-+SO32-+H2O

该反应包含两个独立的歧化反应,它们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如果这两个独立的歧化反应是等物质的量发生的,则按上述S2O的总歧化反应的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

38.N2H4在一定条件下热分解,产生NH3、N2和H2,设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为原来的x(同温同压下)。

(1)如果产生NH3和N2物质的量比为2︰1,写出N2H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x=7/13,写出N2H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确定x的取值范围:;

(4)计算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H3、N2和H2的体积含量。(给出推理、计算过程)39.以最小整数比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RuS2+KClO3+HCl-RuO4+RuCl3+H2S+S+KCl

40.工业上制备的硫磺是将硫铁矿和焦炭的混合物放在炼硫炉中,并在有限的空气中燃烧制得的。请配平方程式:FeS2+C+O2-Fe3O4+CO+S。

41.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液中加热。固体溶解,溶液显紫色(反应生成的Bi3+无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注明氧化剂、还原剂。

42.(1)在酸性溶液中PbO2、NaBiO3是强氧化剂,都能把Cl-氧化成Cl2。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应在什么介质中制备PbO2、NaBiO3?写出反应方程式。

参考答案(09)

1 D

2 (1)2 5 2 2 1 2 (2)2

3 1 2 3 2 (3)2 5 3H2SO

4 2 1

5 3 (4)2 5 3 1 2 5 8

(5)2 5 3 1 2 5 8 (6)2 16 2 5 2 8 (7)8 11 1 4 4 1 7 (8)6 10 24 3 6 5 10 24

3 (1)2 3 8 2 2 3 8 (2)6 2 16 2 10 3 8 (3)1 6 31 1 9 1 31

(4)3 18 14H3PO4 6 8 9 21

4 (1)3 8 3 2 4 (2)6 2 3 3 2 4 (3)4 10 4 1 3 (4)1 10 2 3 10 2 (5)3

5 2 3 5

(6)1 5 1 5 1 (7)1 8 1 8 4 (8)3 4 7 6 4 (9)3 16 3 4 6 8 (10)3 22 3 10 6 8 (11)3 41 9 14 3 16 (12)3 40 3 13 9 20

5 (1)4 2 4 3 (2)4 3 3 1 3 (3)5 14 12 5 7 12 (4)2 5 8 5 2 5

(5)11 15 24 5 6 15 (6)10 3 18 10 12 (7)2 10 3 2 6 8 (8)8 9 4 1 8 4

(9)2 2 2 1 2 (10)2 12 3 1 12 12 (11)4 2 4 5 6 (12)4 3 2 8 (13)5 4 2 9 (14)3 6 2 1 3 (15)2 2 1 1 1 (16)3 8 6 1 (17)4 11 2 8

(18)2 24 12 2 13 12 12

6 (1)2x+4 3 1 2 3 (2)1 3x+1 2x-2 x 3x+1 x-1 (3)6 4x 2x+3 6x

7 (1)mx mny mnx ny (2)n 2n 1 2n-1 n (3)5 2 14 5 2 7 (4)2 1 2 2 2 4

8 (1)3 8 6 1 (2)2 1 2 2 2 4 (3)11 60 96 20 24 60

9 (1)c=4g+10h (2)c-b=2d+3f (3)2d+3f=3g+8h (4)6≤b≤12

10 2KMnO4+5H2O=2KOH+2Mn(OH)4+3[O]

11 (1)KMnO4

(2)①8 ②

(3)该反应式含两种氧化产物,两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以发生变化

12 (1)氧化剂、酸NO、NO2

(2)0.6mol 0.9mol 4.48L

(3)3Cu+10H++4NO3-=3Cu2++NO↑+3NO2↑+5H2O

(4)该反应式含两种还原产物,两者的比例和氧化剂、还原剂的用量都可以发生变化

13 D

14 D

15 C

16 D

17 A

18 B

19 A

20 13,10,128-32,40

21 (1)10、6、11,3、4、22、2 (2)3、28、4,6、28、9

22 (1)4Au+SCN-+O2+2H2O=4[An(CN)2]-+4OH-

(2)5(HOOCCH2)2C(OH)COOH+18MnO4-+54H+=18Mn2++30CO2↑+47H2O

23 氧化反应:H2O+NO2-e=NO3-+2H+还原反应:2H++NO2+2e=NO+H2O

24 (1)2a (2)5b+4c

25 (1)1;1;1;H2O;1;2;1 (2)1;1;2;OH-;1;2;1

26 ①将少量的A液滴入B液中时,高锰酸钾不足,而还原剂(亚硫酸)过量,反应的结

果是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完全褪去:2KMnO4+5H2SO3=2MnSO4+K2SO4+2H2SO4+3H2O;②将少量的B液滴入A液中时,高锰酸钾过量,+7价的Mn元素不能完全被

还原成+2价,最后溶液中将出现不溶物(MnO 2):2KMnO 4+3H 2SO 3=2MnO 2↓+2H 2SO 4+K 2SO 4+H 2O

27 3S +6OH -=2S 2-+SO 32-+3H 2O 3I 2+6OH -=5I -+IO 3-+3H 2O

28

29 (1)S +2KNO 3+3C K 2S +N 2+3CO 2,从此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物正好是一

硫二硝三碳。氧化剂S 、KNO 3,还原剂是C 。

(2)还原产物K 2S 、N 2,氧化产物CO 2,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

30

31 15Pb(N 3)2+44Cr(MnO 4)2

22Cr 2O 3十88MnO 2+5Pb 3O 4+90NO ↑ 32 2Mn 2++5S 2O 82-+7H 2O 2MnO 4-+10SO 42-+16H

+ 溶液的颜色变为紫色,Mn 2+被氧化为紫色的MnO 4-

2Cr 3++3S 2O 82-+7H 2O Cr 2O 72-+6SO 42-+14H +

Cr 3+被氧化为橙色的Cr 2O 72-,证明S 2O 82-的氧化性比MnO 4-、Cr 2O 72-的强。

Cr 2O 72-+4H 2O 2+2H +=2CrO 5+5H 2O 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8H 2O Cr 2O 72-被H 2O 2还原为蓝色的CrO 5、MnO 4-被H 2O 2还原为无色的Mn 2+。

33 (1)NaCl (s )+H 2SO 4(浓)NaHSO 4+HCl ↑;

2NaBr (s )+3H 2SO 4(浓)2NaHSO 4+Br 2+SO 2↑+2H 2O ;

8NaI (s )+9H 2SO 4(浓)8NaHSO 4+4I 2+H 2S ↑+4H 2O 。

(2)

(3)3As 2S 3+6K 2S +56HNO 3=6H 3AsO 4+15H 2SO 4+44NO ↑+4H 2O +12KNO 3。

(4)5Sn 2++10Cl -+4MnO 4-+32H +=5Sn 4++5Cl 2↑+4Mn 2++16H 2O

34 (1)4NaBrO 3??

??→?摩擦化学反应

Na 2O +5O 2+Br 2 2NaBrO 3???→?热化学反应2NaBr +3O 2

(2)4Au +3CO 2→2Au 2O 3+3C 35 36 11,22,11 — 3,19,22,1; 11,22,11 — 1,21,22,4 (3a +2b)Cl 2+(6a +

4b)AgF +(3a +2b)H 2O =aAgClO 3+(5a +4b)AgCl +(6a +4b)HF +bO 2

37 5S 2O +14OH -=4S 2-+3S 2O 42-+7H 2O S 2O +4OH -=S 2-+SO 32-+2H 2O

10S 2O +34OH -=9S 2-+3S 2O 42-+ 5SO 32-+17H 2O

38 (1)4N2H4=4NH3+2N2+2H2

(2)7N2H4=8NH3+3N2+2H2

(3)1/3<x<3/5

(4)这个反应由两个独立的反应“3N2H4=4NH3+N2、N2H4=N2+2H2”组成,即(3a +b)N2H4=4aNH3+(a+b)N2+2bH2(a、b为互质的自然数);因此有x=(3a+b)/(5a +3b)。(3分)NH3含量3x-1;N2含量(1-x)/2;H2含量(3-5X)/2。(3分)

39 5RuS2+4KClO3+6HCl=3RuO4+2RuCl3+3H2S+7S+4KCl

40 3FeS2+2C+3O2=Fe3O4+2CO+6S

41 5NaBiO3+2Mn2++14H+=5Na++5Bi3++2MnO4-+7H2O

42 (1)NaBiO3+6HCl=NaCl+BiCl3+Cl2↑+3H2O

PbO2+5HCl=HPbCl5+Cl2↑+2H2O

(2)碱性介质

Pb2++Cl2+4OH-=PbO2+2Cl-+2H2O Bi3++Cl2+6OH-=BiO3-+2Cl-+3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附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一 1.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2.钠在空气中燃烧: 3.钠与熔融四氯化钛(TiCl4)反应: 4.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与硫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钠与硫酸铜溶液: 7.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1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13.电解熔融氯化钠: 14.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5.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碳酸氢钠与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酸氢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21.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过量S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3.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S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向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向碳酸钠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非金属单质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免费)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OH 10. CH 2 = CH 2—CH 2Br 11. CH 2 = CH 2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 n 14. 2CH 2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 +H 2O H+H 2O

NaOH H 2 O 醇 △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催化剂 △ 24. + 3H 2 -NO 22O 26. 3CH ≡CH 27.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28.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29. CH 3CH 2Br+ NaOH CH 2 = CH 2 + NaBr +H 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2O 2O O 3O + 2O+CO 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2Ag ↓+3NH 3+H 2O 41CH 3O 42. 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含练习题与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含练习题与答案)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 1] 试配平磁铁矿 (Fe 3O4 )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O 4十 Al—— Fe 十 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 12。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 3(12/4),AI 2 O3的系数必须为 4(12/3)即: 3Fe3O 4十 A1—— Fe 十 4A1 2O3 ( 3)再配 Fe 和 AL 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 O 4 和4Al 2 3 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 和8 时,左右两边的Fe 和 Al 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 O 3Fe3O4+8Al —— 9Fe+4Al2O3 (4) 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 2、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 [例 1] 配平 FeS2 十 O2—— Fe2O3 十 SO2 [分析 ] (1) 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2) 反应式左边有O2 ,由“乘法则”可知,其系数无论为何,O 原子总数必为偶,而由“加法则”可知,要使右边O 原子总数亦为偶,就必须给右边含奇数个 氧原子的Fe2O3 系数选配 2,使之偶数化,则: FeS2 十 O2 —— 2 Fe2O3 十 SO2 (3) 由已确定的系数,推出与此有关的其它物质的系数。反应式右边有 4 个 Fe 原子 ,故左边 FeS2 的系数须配 4,则: 4FeS2 十 O2—— 2 Fe2O3 十 SO2 然后以左边的S 原子数 ,推得右边应有8SO2,即 : 4FeS2 十 O2—— 2 Fe2O3 十 8SO2 最后配平O 原子 ,当左边有11O2 时 ,反应式则可配平为: 4FeS2 十 11O2—— 2 Fe2O3 十 8SO2 3、代数法——待定系数法 代数法也叫待定系数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1.设 a、b、c、d 等未知数,分别作为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两端各项化学式的系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等同的原则,列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与化学式系数 a、b、c、d??关系的代数式,这些代数式可联立成一待定方程组:

(完整word版)最新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

配平方程式 1.下列化学方程式配平正确的是 A 2KMnO4+11H2S+5H2SO4=K2SO4+2MnSO4+13S↓+16H2O B 2KMnO4+8H2S+4H2SO4=K2SO4+2MnSO4+9S↓+12H2O C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S↓+4H2O D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5S↓+8H2O 2.配平下列以KMnO4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KMnO4+SO2+H2O-MnSO4+K2SO4+H2SO4(2)KMnO4+K2SO3+H2O-MnO2+K2SO4+KOH (3)KMnO4+KNO2+-MnSO4+K2SO4+KNO3+H2O (4)KMnO4+H2S+H2SO4-K2SO4+MnSO4+S↓+H2O (5)KMnO4+H2O2+H2SO4-K2SO4+MnSO4+O2↑+H2O (6)KMnO4+HCl-MnCl2+Cl2+KCl+H2O (7)KMnO4+NaOH+PH3-K2MnO4+Na2MnO4+Na3PO4+H2O (8)KMnO4+FeCl2+H2SO4-K2SO4+MnSO4+Fe2(SO4)3+Cl2+H2O 3.配平下列以Cr(Ⅵ)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K2Cr2O7+C+H2SO4-K2SO4+Cr2(SO4)3+CO2+H2O (2)KI+K2CrO4+HCl-CrCl3+KCl+I2+H2O (3)K2Cr2O7+Fe3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 (4)K2Cr2O7+KI+-CrPO4+K3PO4+I2+H2O 4.配平下列以HNO3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Cu+HNO3-Cu(NO3)2+NO+H2O (2)FeSO4+HNO3+H2SO4-Fe2(SO4)3+NO+H2O (3)Zn+HNO3-Zn(NO3)2+NH4NO3+H2O (4)As2S3+HNO3-H3AsO4+S+NO2+H2O (5)P+HNO3+H2O-H3PO4+NO (6)P+HNO3-H3PO4+NO2+H2O (7)AsH3+HNO3-H3AsO4+NO2+H2O (8)As2O3+HNO3+H2O-H3AsO4+NO (9)Cu2S+HNO3-S+NO+Cu(NO3)2+H2O (10)Cu2S+HNO3-H2SO4+NO+Cu(NO3)2+H2O (11)FeS2+HNO3=Fe(NO3)3+SO2+NO+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完整版)[1]2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点燃 2、22CuCl Cl Cu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 2(浓) 15、↑+?→?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16、↑+?→?+?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极稀)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 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2S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招生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招生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招生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对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带来了科学 的依据。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一个确定的定量关系,是反应 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现。平衡常数的使用,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了平衡 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 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 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 平衡状态不适用。 (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 率也越大。

(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 改变。 (5)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 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mol·L-1),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平衡常数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一般认为K>105反应较完全,K<105反应很难进行。平衡常数 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因为平 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如: N2(g)+O2(g)2NO(g)K=1×10-30(298K) 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之NO分解 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 N2和O2。 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1)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 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如: 2SO2(g)+O2===2SO3(g)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2)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 进行,如:N2+O22NO K=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附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一 1.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钠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钠与熔融四氯化钛(TiCI 4)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钠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 钠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 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剂:____________ 还原剂: ______________ 1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常用化学方程式

无机化学 一、碱金属 ( Li 、 Na、 K、 Rb、 Cs ) 1. 钠放在空气中: 4Na+O2===2Na2O(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 2. 钠在空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 3. 钠与水反应: 2Na+2HO===2NaOH+H↑(浮、熔、游、响) 4. 钠与硫酸铜盐溶液反应: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5. 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6.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CO2===Na2CO3 7.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8.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CO===2Na2CO3+O2 (常用于呼吸面具、潜水艇作供氧剂) 9. 过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2Na2O2+2H2SO4===2NaSO4+2H2O+O2↑ 10. 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2NaCl+HO+CO2↑ 11. 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Na2CO3+HCl===NaHCO3+NaCl 12. 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13. 小苏打固体受热分解: 14.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NaHCO3+ NaOH===Na2CO3+ H2O 15. 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O 2===2Li 2O(仅生成氧化锂) 16. 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17. 金属钠与硫粉混合爆炸: 2Na+S===NaS(不需要任何条件) 二、镁.铝.铁 1. 氧气作用: 2. 镁与氮气作用: 3. 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CO2不能用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4. 镁与稀硫酸的反应: Mg+H2SO4===MgSO4+H2↑ 5. 镁能与与沸水反应: 6. 氧化镁的反应: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7. 氢氧化镁与氯化铵反应: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8. 铝箔在空气中燃烧: 9.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 10.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 3+3H2↑ 11. 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Al 2(SO4) 3+3H2↑ 1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O===2NaAlO+3H2↑ 13. 铝热反应: 14. 氧化铝的两性:Al 2O3+3H2SO4===Al 2(SO4) 3+3H2O Al2O3+2NaOH===2NaAlO+H2O 15 氯化铝与过量的氨水:AlCl 3+3NH· H2O===Al(OH)3↓ +3NH4Cl 16 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 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17 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 3+ 18.Al与强碱的反应:AlCl 3+3NaOH===Al(OH)↓+3NaCl(碱不足) 19. 偏铝酸盐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0. 铁与水蒸汽的高温反应: 21.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Fe+2HCl===FeCl2+H2↑ 22. 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Fe+CuCl2===FeCl2+Cu 23. 铁与氯化铁的反应: 2FeCl 3+Fe===3FeCl2 24. 铁的氧化物与稀盐酸的反应: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 3O4+8HCl===FeCl 2+2FeCl 3+4H2O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实用版)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 ,Cl2 、O2 、S、N2 、P 、 C 、Si) 1.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 2NaCl === 2NaF + Cl2 F2 + 2NaBr === 2NaF + Br2 F2 + 2NaI === 2NaF + I2 Cl2 + H2 === 2HCl Cl2 + 2FeCl2 === 2FeCl3 2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NaI === 2NaCl + I2 Cl2 + Na2S === 2NaCl + S Cl2 + H2S === 2HCl + S S + H2 === H2S N2 + 3H2 === 2NH3 P2 + 6H2 === 4PH3 2.还原性 S + O2 === SO2 N2 + O2 === 2NO 4P + 5O2 === 2P2O5 C + 2Cl2 === CCl4 2C + O2(少量) === 2CO C + O2(足量) === CO2 C + CO2 === 2CO C + H2O === CO + H2(生成水煤气) 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 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纯) + 4HCl) Si + C === SiC(金刚砂)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3(碱中)歧化 Cl2 + H2O === HCl + 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C + CaO === CaC2 + CO 3C + SiO2 === SiC + 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 + H2 === 2NaH 4Na + O2 === 2Na2O 2Na2O + O2 === 2Na2O2 2Na + O2 === Na2O2 2Na + S === Na2S(爆炸)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Cl2 === MgCl2 Mg + Br2 === MgBr2 2Mg + O2 === 2MgO Mg + S === MgS Mg + 2H2O === Mg(OH)2 + H2 2Mg + CO2 === 2MgO + C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 3Cl2 === 2AlCl3 4Al + 3O2 === 2Al2O3(钝化) 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3FeO === Al2O3 + 3Fe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2SO4(浓) === Al2(SO4)3 + 3SO2 + 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及技巧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观察法 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例1:fe3o4+co→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一分子fe3o4反应生成铁,至少需4个氧原子,故此4个氧原子必与co反应至少生成4个co2分子。 解:fe3o4+4co→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方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子数和守恒的思想利用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子数先配平。再依次按元素原子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一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p4+p2i4+4h2o→ph4i+h3po4 第二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p4+p2i4+4h2o→5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5/4ph4i+h3po4 去分母得:13p4+10p2i4+128h2o=40ph4i+32h3po4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3:al+fe3o4→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是氧。它们反应前后最小公倍数为“3′4”,由此把fe3o4系数乘以3,al2o3系数乘以4,最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8al+3fe3o4=?4al2o3+9fe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奇数偶配法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子的个数。 例4:fes2+o2→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单数氧原子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待定系数法配平 例如对于HNO3——H2O+NO2↑+O2↑的反应,可以如下方法配平: 1、先假设系数为a、b、c、d,则aHNO3=bH2O+cNO2↑+dO2↑ 2、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对于H原子,反应前为a个,反应后为2b个,即a=2b 对于N原子,反应前为a个,反应后为c个,即a=c 对于O原子,反应前为3a个,反应后为b+2c+2d个,即3a=b+2c+2d 3、任意设一个整数,比如a=1 4、解方程组,得a=1,b=1/2,c=1,d=1/4 5、代入方程式中,得到HNO3=H2O+NO2↑+O2↑ 6、将方程式乘以4,去掉分母,得到4HNO3=2H2O+4NO2↑+O2↑ 5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分数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整理)

郑州四中高中化学方程式汇编2012-12-3 温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Petros Xn. 无机化学部分 非金属单质(F 2 ,Cl 2 , O 2 , S, N 2 , P , C , Si ) 1. 氧化性: F 2 + H 2 === 2HF 2F 2 +2H 2O===4HF+O 2 Cl 2 +2FeCl 2 ===2FeCl 3 2Cl 2+2NaBr===2NaCl+Br 2 Cl 2 +2NaI ===2NaCl+I 2 Cl 2+SO 2 +2H 2O===H 2SO 4 +2HCl 2. 还原性 S+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 3S+4 HNO 3(稀)===3SO 2+4NO ↑+2H 2O PX 3+X 2===PX 5 C+CO 2===2CO (生成水煤气) (制得粗硅) Si+2NaOH+H 2O===Na 2SiO 3+2H 2↑ 3.(碱中)歧化 Cl 2+H 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 2+2NaOH===NaCl+NaClO+H 2O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金属单质(Na ,Mg ,Al ,Fe )的还原性 4Na+O 2===2Na 2O 2Na+S===Na 2S (爆炸) 2Na+2H 2O===2NaOH+H 2↑ Mg+H 2SO 4===MgSO 4+H 2↑ 2Al+6HCl===2AlCl 3+3H 2↑ 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SO 4(浓、热)===Al 2(SO 4)3+3SO 2↑+6H 2O (Al,Fe 在冷,浓的H 2SO 4,HNO 3中钝化) Al+4HNO 3(稀)===Al(NO 3)3+NO ↑+2H 2O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Fe+2HCl===FeCl 2+H 2↑ Fe+CuCl 2===FeCl 2+Cu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16HCl+2KMnO 4==2KCl+2MnCl 2+5Cl 2↑+8H 2O (实验室常用) 2H 2S+SO 2===3S ↓+2H 2O 2NH 3+3Cl 2===N 2+6HCl 8NH 3+3Cl 2===N 2+6NH 4Cl 4NH 3+3O 2(纯氧)===2N 2+6H 2O 4NH 3+6NO===5N 2+6H 2O(用氨清除NO) 2.酸性: 4HF+SiO 2===SiF 4+2H 2O (HF 保存在塑料瓶的原因,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 2的含量) H 2S+CuCl 2===CuS ↓+2HCl H 2S+FeCl 2===(不反应) 3.碱性: NH 3+HCl===NH 4Cl NH 3+HNO 3===NH 4NO 3 2NH 3+H 2SO 4===(NH 4)2SO 4 NH 3+NaCl+H 2O+CO 2===NaHCO 3+NH 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 2O 2===2H 2O+O 2↑ 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 2+O 2+2H 2O===2H 2SO 4 (这是SO 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 2+Cl 2+2H 2O===H 2SO 4+2HCl 2NO+O 2===2NO 2 2CO+O 2===2CO 2 2.氧化性: NO 2+2KI+H 2O===NO+I 2↓+2KOH (不能用淀粉KI 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 2) (CO 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 等燃烧的火灾) 3.与水的作用: SO 2+H 2O===H 2SO 3 SO 3+H 2O===H 2SO 4 3NO 2+H 2O===2HNO 3+NO N 2O 5+H 2O===2HNO 3 P 2O 5+H 2O (冷)===2HPO 3 P 2O 5+3H 2O (热)===2H 3PO 4 (P 2O 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 2+(NH 4)2SO 3+H 2O===2NH 4HSO 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 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 2,再用 H 2SO 4处理: 2NH 4HSO 3+H 2SO 4=== (NH 4)2SO 4 + 2H 2O + 2SO 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 2循环作原料气) SO 2+Ca(OH)2===CaSO 3+H 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 2和CO 2.可用品红鉴别) SO 3+Ca(OH)2===CaSO 4+H 2O CO 2+2NaOH(过量)===Na 2CO 3+H 2O CO 2(过量)+NaOH===NaHCO 3 CO 2+Ca(OH)2(过量)===CaCO 3↓+H 2O 2CO 2(过量)+Ca(OH)2===Ca(HCO 3)2 CO 2+2NaAlO 2+3H 2O===2Al(OH)3↓+Na 2CO 3 CO 2+C 6H 5ONa+H 2O===C 6H 5OH ↓+NaHCO 3 SiO 2+2NaOH===Na 2SiO 3+H 2O (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FeO+4HNO 3===Fe(NO 3)3+NO 2↑+2H 2O 2。氧化性: MgO ,Al 2O 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 ,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 和Al. (制还原铁粉) 3.与水的作用: 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 2O+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 2O 2+H 2SO 4(冷,稀)===Na 2SO 4+H 2O 2 MgO+SO 3===MgSO 4 MgO+H 2SO 4===MgSO 4+H 2O Al 2O 3+3H 2SO 4===Al 2(SO4)3+3H 2O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 FeO+2HCl===FeCl 2+3H 2O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 3O 4+8HCl===FeCl 2+2FeCl 3+4H 2O 含氧酸 1.氧化性: HClO+H 2SO 3===H 2SO 4+HCl (X 2表示F 2,Cl 2,Br 2)

史上最全最有用的高中化学方程式合集

被完这些方程式你化学就不用学了 化学 第二册 第二章 镁 铝 第二节 镁和铝的性质 169、MgO 2O Mg 22??→?+点燃 170、322O Al 2O 3Al 4?→?+? 171、↑+→++222H 3NaAlO 2O H 2NaOH 2Al 2 172、22MgCl Cl Mg ??→?+点燃 173、32AlCl 2Cl 3Al 2??→?+点燃 174、232N Mg N Mg 3??→?+点燃 175、32S Al S 3Al 2??→?+点燃 176、Cu MgSO CuSO Mg 44+→+ 177、Hg 3NO Al 2NO Hg 3Al 23323+→+)()( 178、↑+??→?+222H OH Mg O H 2Mg )(沸水 179、↑+??→?+? 232H 3OH Al 2O H 6Al 2)(沸水 180、C MgO 2CO Mg 22+??→?+点燃 181、Fe 2O Al O Fe Al 23232+??→?+高温 182、V 6O Al 5O V 3Al 103252+??→?+高温 183、W O Al WO Al 2323+??→?+高温 184、Cr 2O Al O Cr Al 23232+??→?+高温 第三节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185、↑+??→?23CO MgO MgCO 煅烧 186、O H MgO OH Mg 22+?→? ? )(

187、22OH Mg O H MgO )(缓慢??→?+ 188、32MgS iO S iO MgO ??→?+高温 189、↓+→+2222OH Mg CaCl OH Ca MgCl )()( 190、↑+??→?22Cl Mg MgCl 熔融电解 191、↑+??→?232O 3Al 4O Al 电解 冰晶石 192、O H 3AlCl 2HCl 6O Al 2332+→+ 193、O H 3S O Al S O H 3O Al 23424232+→+)( 194、O H NaAlO 2NaOH 2O Al 2232+→+ 195、424323342S O NH 3OH Al 2O H NH 6S O Al )()()(+↓→?+ 196、O H 3O Al OH Al 22323+?→?? )( 197、O H 3AlCl HCl 3OH Al 233+→+)( 198、O H 6S O Al S O H 3OH Al 22342423+→+)()( 199、O H 2NaAlO NaOH OH Al 223+→+)( 第四节 硬水及其软化 200、23223HCO Ca O H CO CaCO )(→++ 201、O H CO CaCO HCO Ca 22323+↑+↓?→??)( 202、O H CO MgCO HCO Mg 22323+↑+↓?→??)( 203、O H 2CaCO 2OH Ca HCO Ca 23223+↓→+)()( 204、O H 2OH Mg CaCO 2OH Ca 2HCO Mg 223223+↓+↓→+)()()( 205、4224CaS O OH Mg OH Ca MgS O +↓→+)()( 206、423324S O Na CaCO CO Na CaS O +↓→+ 第四章 烃 第二节 甲烷

(完整版)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

1.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2. 氯气与水反应 3. 将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4. 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 硫与铜反应 6.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 7. 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 8.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9. 苯的硝化反应 10. 实验室制甲烷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二) 1. 硫化氢气体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2. 氧化铝与烧碱溶液反应 3.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 4. 氯气与铜反应 5. 硫与浓硫酸反应 6.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7. 红磷与白磷的相互转化 8. 苯与液溴反应 9. 乙醇的消去反应 10. 乙酸甲酯的水解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三) 1. 铝与烧碱溶液反应 2. 氮气与镁反应 3.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 4. 氧气与臭氧的转化 5.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6. 溴化银分解 7. 二氧化硅与碳反应 8. 实验室制乙炔 9. 苯的燃烧 10. 由甲苯制取TNT

1. 实验室制氯气 2. 浓硝酸分解 3. 磷与少量氯气反应 4. 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 5. 氟气与水反应 6.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7. 往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烧碱溶液 8. 乙烯与水反应 9. 制取聚氯乙烯 10.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五) 1. 铁与稀硝酸反应 2. 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 3.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4. 镁与二氧化碳反应 5.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6.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7.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8. 乙烯与氢气反应 9. 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 10. 乙醛的银镜反应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六) 1. 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 2. 黄铁矿与氧气反应 3. 硅与氢氟酸反应 4. 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5.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 6. 电解饱和食盐水 7. 铝与氧化铁反应 8.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 乙醛与氢气反应 10. 淀粉的水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