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园林植物-针叶树种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4-松科(一)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9
有关松树的知识点总结一、松树的分类松树是针叶树类植物,属于裸子植物门,是木兰纲、松杉目下的一类树种,主要以数百种松树和云杉树为代表。
其中,最为常见的品种有华北松、红松、赤松、马尾松和云杉等。
松树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很特殊,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特征使得它成为了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松树的特点1.形态特征松树为大乔木,树高一般为10-30米,有的甚至可达到50米左右。
树冠呈锥形,枝叶稠密,树皮为灰褐色,皮下有许多树脂孔,故而也称其为松树。
2.叶片特征松树的叶片为针状,呈现出绿色至蓝绿色。
其叶条在不同种类间也有所不同,有些较短,有些则较长。
叶片的生长环境见各种不同环境为主。
3.花果特征松树为雌雄异树,雄树的球花为黄色,而雌树的球花一般为紫色。
球果绿色后渐渐卵形-粗圆柱形,熟时木质而坚硬。
松籽为球果内部,受到环境的大量影响。
而周围的嫩叶被叶片包围着。
如果漏掉很多会让原来大小的垄而营养不减只增而可能生长成他掉的样子。
4.生长习性松树一般喜欢生长在干燥和贫瘠的土地上,通常能适应酸性土壤。
它的根系发达,具有吸水能力,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因此,松树常常被种植在荒山野岭或者干旱地区,成为了这些地区的重要植被。
三、松树的生态价值1.绿化环境松树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耐寒性,能够适应干燥和贫瘠的土地,因此被广泛用于干旱地区的造林绿化工程。
松树的繁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有效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维护生态平衡。
2.维护生态平衡松树的树冠茂密,树干高大,能够提供遮荫和栖息之地,为保护野生动物创造了生存环境。
同时,松树的树干繁茂,树根发达,对土壤具有保护和固定作用,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3.改善空气松树叶片广阔,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松树还能够吸收大量的湿气和有害气体,有利于净化环境。
四、松树的经济价值1.木材资源松树是重要的木材树种,其木材材质坚硬,纹理清晰,质地细腻,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造船、造纸、木箱、木器等方面,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
松树特征及生长环境松树(Pinus)是松科(Pinaceae)植物中最大的属,常见于北半球的寒冷地区。
以下将详细介绍松树的特征及其在生长环境中的适应性。
松树是常绿针叶树,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包括树干、树枝、树叶和树皮。
首先,松树的树干呈圆柱形,平直且高大,可以达到30至120米的高度。
树干的颜色通常是红褐色或棕褐色,表面光滑但有条纹状的树皮。
从树干的顶部开始,分成数个大的树枝,然后再细分成许多小的分枝。
这些分枝上长满了针状叶子。
松树的树叶呈针状,一般长约1至11厘米,宽度为0.1至0.6厘米。
它们排列在枝条上,通过细小的针叶束连接。
松树的树皮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通常是红褐色或棕褐色,呈条纹状,并且有薄而光滑的外表。
在松树的生长过程中,它的树皮会脱落。
这种树皮的脱落是松树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过程,可以帮助树木摆脱被真菌和昆虫侵袭的危险。
松树一般生长在寒冷地区,对气温和土壤有一定的适应性。
松树通常在温度较低的地区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C至25°C。
其中,一些品种甚至能够在温度低至-50°C的地区存活和生长。
松树也适应了广泛的土壤类型,包括粘土、砂质和贫瘠的土壤。
它们能够在不同pH值的土壤中生长,但对碱性土壤的适应性相对较差。
松树对光照的需求相对较低,可以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
它们在生长环境中的光照适应性使其成为了一种广泛分布的植物。
松树还具有极强的抗逆性,能够忍受干旱和风暴等恶劣条件。
同时,松树的根系发达,能够在土壤中深入扎根,从而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除了适应寒冷地区外,松树还具有良好的生长能力和繁殖力。
松树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种子繁殖是松树主要的繁殖方式,适应性强。
松树的种子通常由母树上的松果形成,松果成熟后会裂开,将种子散布在周围。
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芽,成长为幼苗,最终形成成年的松树。
总之,松树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并且能够适应寒冷地区的生长环境。
针叶树(植物)详细资料大全针叶树是树叶细长如针的树,多为常绿树,材质一般较软,有的含树脂,故又称软材,其一般生长于海拔100~1500米地带,具有经济和观赏价值。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针叶树•拉丁学名:Pinale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木兰亚纲(Magnoliidae)•科:禾本科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主要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研究, 形态特征针叶树种主要是乔木或灌木,稀为林质藤本。
茎有形成层,能产生次生构造,次生木质部具管胞,稀具导管,韧皮部中无伴胞。
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无托叶。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导株,胚珠*** ,不包于子房内。
种子有胚乳,子叶1至多数。
生长环境在海拔100~1500米地带散生于针叶树、阔叶树林中。
金钱松生长较快,喜生于温暖、多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山区。
分布范围针叶树种多生长缓慢,寿命长,适应范围广,多数种类在各地林区组成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
主要价值观赏价值1、独赏树又称孤植树、独植树。
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观赏,如雪松、南洋杉、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世界爷),这五种树被称作世界五大庭园观赏树种。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用以形成绿肥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曝晒,也能起到装饰作用,如银杏、油松、白皮松等。
3、行道树是以美化、遮荫和防护为目的,在道路两侧栽植的树木,如银杏、桧柏、油松、雪松等。
4、群丛与片林在大面积风景区中,常将针树种群丛栽植或植为片林,以组成风景林,如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用树种主要有油松、侧柏、红松、马尾松、云杉、冷杉等。
5、绿篱及绿雕塑绿篱主要起分隔空间、划分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等作用。
在地叶树种中,常用的绿篱树种主要有侧柏、桧柏等,常用作雕塑材料的树种主要是东北红豆杉。
6、地被材料革叶树中常用作地被材料的树种主要有砂地柏、铺地柏等。
主要起到遮盖地表、避免黄土露天、起固土作用。
松树的介绍资料松树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属于松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北非等地。
松树是一种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的树种,其木材质地坚硬,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方面。
1. 外观特征松树的树干高大直立,树皮呈灰褐色或深棕色,有着不规则的纵裂和块状剥落。
松树的树冠呈锥形或圆锥形,枝条呈层状排列,树枝上生长着翠绿色的针叶,长度约为5-15厘米,宽度约为0.3-1厘米,针叶呈三角形或长条形,边缘有锯齿状的齿刺。
松树的花期在春季,花色黄绿或红紫色,花朵呈球形或圆锥形,成熟后会结出坚果状的松果,松果上有着坚硬的鳞片,内含着松子。
2. 生长环境松树是一种喜欢阳光的树种,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生长,但最适合生长的土壤是砂质土壤和石灰质土壤。
松树对水分的需求较低,适合生长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但也可以在湿润的地区生长。
松树的生长速度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树高和树径。
3. 经济价值松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方面。
松木家具具有自然美观的外观和舒适的手感,深受人们喜爱。
松木还可以用于制作木质地板、门窗、梯子等建筑材料。
另外,松木还可以提取出松脂和松香,用于制作香薰、蜡烛、肥皂等产品。
4. 生态作用松树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树种,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维持水源、净化空气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松树的树冠可以起到遮阳、保湿、保温的作用,对环境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
松树还可以作为风景树种种植在公园、街道、景区等地方,为人们创造美丽的环境。
总之,松树是一种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的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松树,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松属详细资料大全松属(拉丁学名:Pinus Linn)松科植物中一属,常绿乔木,稀灌木,有树脂;树皮平滑或纵裂或成片状剥落;冬芽有鳞片;枝有长枝和短枝之分,长枝可无限生长,无绿色的叶,但有鳞片状叶,小枝极不发达,生于长枝的鳞片状叶的腋内,球花单性同株;雄球花腋生,簇生于幼枝的基部,多数成穗状花序状,花粉有气囊;雌球花侧生或近顶生,单生或成束,球果的形状多种,对称或偏斜,有梗或无梗,第3年成熟,成熟时珠鳞发育成种鳞,木质,厚,其露出部分名鳞盾(Apophysis),鳞盾背部或顶部隆起的部分名鳞脐(Umbo);种子有翅或无翅。
松属约80余种,分布于北半球,从北极附近至北非、中美及南亚直到赤道以南地方,中国有22种10变种,分布极广,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松属•拉丁学名:Pinus Linn•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纲:松杉纲 Coniferopsida•目:松杉目 Pinales•科:松科 Pinaceae•亚科:松亚科 Pinoideae•属:松属•分布区域:分布于北半球等地•模式种:欧洲赤松起源时间,起源地点,形态特征,分布情况,下级分类,种列表,模式种介绍,主要价值,起源时间1. 古地理学证据松属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基本上没有松树的踪迹,因而松树起源于统一泛大陆分裂以后。
古地理学研究表明泛大陆分裂为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的时间出现在中生代初期的三叠纪。
2. 孢粉学证据国外对松树化石种的报导以比利时白垩纪地层中发掘的比利时松(P.belgica)化石为最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璐瑾先生根据对四川威远地区晚三叠世孢粉研究,发现了威远松(P.weiyuanensis)及环抱松(P.amplexus)2个孢粉化石新种,以及“属征为双维管束类型的松科松属花粉”化石种。
说明晚三叠纪时松树已出现在康滇古陆并已分化,甚至可以分辨出单、双维管类型。
结论是松属起源于中生代三叠纪。
松树的特点是什么及样子松树的特点是什么及样子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松树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松树的特点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
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
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
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
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
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
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
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
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
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
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2] 。
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
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
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
雌球花单个或2一4个着生于新枝顶端,雄球花多数聚集于新枝下部。
松树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开放,但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发育成球果(俗称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实)。
球果于秋后成熟,种鳞张开,每个种鳞具两粒种子。
松属植物中的多数种类是高大挺拔的乔木,而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
中国东北的“木材之王”——红松、北美西部广为分布的高大树种(高达75米)—西黄松、原产于美国加州沿海生长速度最快的松树——辐射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原产的加勒比松、广布于欧亚大陆西部和北部的欧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树种。
松树的观赏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颐和园中的油松、白皮松,树桩盆景中广泛使用的五针松等,一些名山胜地,更是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