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写作修改润色
- 格式:pptx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2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优质教案文章修改润色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历代作家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修改润色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到修改润色的原则和常用方法,提高我们的修改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修改润色时,我们需要兼顾“言”和“意”。
具体来说,“言”指言辞和表达,需要注意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需要注意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问题。
我们可以用“六问”来总结这些问题:“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在修改文章时,我们需要先着眼于全篇,检查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然后再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
具体包括订正观点、完善主题、增删材料等。
在修改“言”方面,我们需要改“对”,即改正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进一步推敲用词和句子,使之准确恰当、通畅连贯。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段落安排是否合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等问题。
最终目的是改“好”,即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常用的修改方法包括增删、替换、移动、合并、拆分等。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修改。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同侪评审、教师指导等方式来提高修改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要认识到修改润色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掌握修改的原则和常用方法技巧,反复训练并提升自己的修改能力,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惯。
工具性: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掌握了润色的基本技巧,能够对文章进行格式化处理,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人文性: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深入了解了五四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5岁时,我还是一张白纸,对世界一无所知。
但是,我的妈妈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她教我背诵了很多古诗和儿歌,打开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2.在多次训练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培养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多次训练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培养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契科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
”究竟怎样才能修改好我们的作品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润色修改我们的作品。
(板书——习作:润色修改)二、方法指导1.修改原则阅读课文写作实践前的内容,想一想,修改时我们要秉承哪些原则?圈画出具体语句。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主要从“意”上做出修改。
(2)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修改言;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修改意。
(3)如何修改言:①改“对”:a.改正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不留硬伤;b.推敲用词,使其准确恰当;c.推敲句子,使之通畅;d.调整修改段落:段落安排、段落间安排、详略安排等。
小方法:可以试着读一读,自己听一听,或请他人听一听。
②改“好”:a.将“言”与“意”相结合,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b.炼字、炼句,恰当运用修辞等;c.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方法指导: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1)增,就是增加、补充有关内容,增补某些修饰文字。
(2)删,就是对某些材料或语句进行必要的删削。
(3)改,就是对原文的语言进行必要的润色和锤炼。
(4)调,就是对结构顺序或某些词句进行逻辑或表达上的调整。
三、合作探究1.修改实践:试着修改下文。
(1)原文:银杏赞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
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
九年级“修改润色”作文九年级“修改润色”作文【篇1】“失败是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都是人们常常使用的座右铭。
然而,许多令人难忘的话却都藏在日常生活之中。
我常常听见妈妈对我说:“真正值得比拼的人,其实就是过去的自己。
”这句话说的没错,有时,我们经常会想和一些很厉害的人做比较,然而这基本上不可能,还会长使自己感到泄气。
其实,我们真正应该用来比较的,就是过去的自己。
记得五年级时,我刚开始学乒乓球,由于我学习的时间太短,我旁边练习的人就比我强了好多。
当时,我还被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给打输了!这可让我一下子失去了信心:我是五年级的,而他却是二年级的“小屁孩”!我哭了好久,心中毫无信心。
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真正值得比拼的人,其实就是过去的自己,你比他迟学了那么多年,当然没什么好抱怨。
”妈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才明白,我和他是没法比的,他很早就开始学乒乓球,每天都在学。
而我呢,是个刚开始学的新手,我打输当然是正常的呀,只要我每天进步一点点,“和过去的自己比拼”,定会有新收获的。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学习,在别的地方也很有用。
由于我个子不高,坐在第一排,而后面的同学都很高,我不能与他们正常交流,因为我得仰视着他们对话,这感觉太难受了。
但转念一想,想想自己上一年的身高,我还长高了不少,我虽然没有一些人高,但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我又长高了不少呢。
我平时做任何事,都可以自己和自己比,只要是进步了,那就是好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向着更高,更强攀登。
“真正值得比拼的,就是过去的自己”这句话,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不知不觉中使我进步。
九年级“修改润色”作文【篇2】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昨天,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看了开学第一课。
开始时,那些中小学生所表演的歌舞使我为之震撼,他们所展现出的画面不是了无生趣的,而是使人充满着活力和感受她们积极向上!曾经有位名人不止一次的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往往没有发现美”。
有些人往往一味的追求着自身的完美,而忘了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写作修改润色文题一试着修改润色这篇习作。
,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阅读下面的短文寻人启事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节作文课上“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
”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还;“然后就是年龄。
”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岀准确的数。
”一位同学!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
可我怎么,,“要写出具体位置哦。
”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
脸上好像是有颗痣,说道。
“很好”老师说大部分同学则干脆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
可是到底有没有啊?知道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 空着不写。
”“我妈好像有一件紫?“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
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或是穿了双,?”……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色的上衣吧都一清二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名牌鞋 ,却没有注意过。
楚。
可是早上刚送自己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
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最后, ,她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
时)(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文题二 ,从“言”和“意”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选一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文题三,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哪几篇不太好,如写了哪些文章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哪几篇写得好字。
,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等等。
以《谈谈我的习作》为题文题一在兼顾“言”理解文章的内容,,仔细阅读文章,着眼于全篇。
其次,本题要求修改润色短文。
首先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并确定修改的范围和重点。
最后,和“意”的基础上发现其长处与不足, 更富有表现力。
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章文题二并富有感情地朗读一,本题要求修改润色自己的作文。
初三作文《修改润色》初三下学期语文作文《修改润色》七篇写作文到来修改这一步,通常就是润色了。
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多半要靠修改润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下学期语文作文《修改润色》七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初三作文《修改润色》(精选篇1)窗外,雨哗哗的下个不停,对呀这种天气,大多数人当然选择在家呆着。
门前的小路上,泥土混合着雨水,在泥地里翻滚……宁静的气氛突然被一声巨响打破了。
真讨厌,本来可以睡个舒服觉的。
向床边的窗望向窗外,原来是一个载着一车橘子的老人在泥路中不慎摔倒了。
看了看时钟,六点三十分,再看了这雨势,我还是选择回到了床上,然而却睡不着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大红色的雨衣的小女孩跑出去,去到老人的旁边,灵敏的小手为老人撑起了雨伞,然后扶老人来到旁边的大石头上坐。
他们坐的地方离我的窗并不远,我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每一个动作。
小女孩在兜里抽出几张纸巾帮老人擦脸。
雨声太大,我听不见他们的对话,只知道过了不久他们就一起去捡起那些经过雨水泥土洗礼过的橘子。
雨中的两个背影忙忙碌碌。
只知道雨越下越大,但他们并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直到全部橘子再次装进那辆破旧的三轮车上。
但车的轮子以陷入泥里,难以推动。
老人虽是大人,但毕竟老,自然推不动;小女孩却是个小不点,力气自然小,所以也推不动。
他们在雨中挣扎,而我却依然无动于衷。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齐心协力地把车推动了。
雨中,老人苍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女孩稚嫩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老人离开了一段时间后,小女孩才回到家里。
此刻我的心才微微一怔。
才后悔我刚才为什么没选择出去,才后悔我为什么无动于衷,才……雨声越来越大,风越来越猛,心越来越凉……初三作文《修改润色》(精选篇2)黑板上赫然写着:离中考还有--天。
初三的学生们整日生活在一股紧张的空气里,“甘草”、“菊花”、“太阳神”流行于六月的校园,伴随着我们临近毕业的日子。
临近毕业就意味着即将面临中考,每个人都来不及感伤,因为生活需要我们去奋斗,去拼搏!然而,我却心灰意冷的栽在了摸底考试失败的阴影里。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写作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常见问题,如语病、逻辑混乱、用词不当等,并学会通过修改润色使文章更加完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修改润色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在修改润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注重内容的表达,而忽视文章的修改润色。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观察,发现他们在修改润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不了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 修改润色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3. 修改润色后的文章仍然存在语病和逻辑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修改润色文章的能力;3.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使文章更加通顺、合理、有逻辑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如何在修改润色过程中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3.如何在修改润色后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改润色的技巧;3.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修改润色,给予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典型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2.准备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的PPT,用于讲解和展示;3.准备练习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修改润色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修改润色的原则和方法,如:保持原意、避免重复、保持文章结构等。
同时,展示相关病例,让学生了解在修改润色过程中应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篇作文进行修改润色。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润色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