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与骨骼肌相关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运动系统的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
它是支撑和推动人体运动的基础,起着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维持姿态和平衡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深入探讨其重要性和影响。
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基础的组织系统之一,由骨骼和关节构成。
骨骼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保护,使得身体能够保持立体结构和稳定姿势。
骨骼还起着储存钙离子的作用,维护酸碱平衡,促进血液的形成等。
关节则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结构,使得骨骼能够相互连接并灵活运动。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是人体内最为发达和灵活的系统之一。
肌肉负责产生力量,实现身体的运动。
肌腱则将肌肉与骨骼相连,起到转移力量和传递运动的作用。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分别在不同部位和器官起作用。
骨骼肌是我们平时常见的肌肉,负责我们日常的运动活动,包括走路、跑步、举重等。
3. 运动的重要性运动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运动,身体能够得到锻炼,提高耐力、力量和灵敏性。
运动还能增强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心肺功能。
此外,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运动还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减少感染风险。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
4. 运动系统的疾病与保健运动系统也面临着各种疾病和损伤的风险。
骨骼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骨折等。
肌肉系统则容易受到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
为了保护运动系统,我们应该注意适当的锻炼和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和不当运动。
此外,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也对于骨骼和肌肉的健康至关重要。
5. 运动系统和健康的关系运动系统的健康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
良好的运动系统能够支撑身体,提供坚实的起点和运动基础。
运动系统的良好状态还能预防和缓解许多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此外,适当的运动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运动系统的健康,注重锻炼和运动。
Creutzfeld-Jakob病 1例陈龙华李宏军卢禹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农民,以进行性痴呆,言语不利,行走不稳4个月为主诉入院。
4 个月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伴随行走不稳。
3 个月前认知障碍明显,不认识亲属,并伴随言语困难,四肢僵硬,大小便失禁。
血压、血脂、血糖正常。
无恶心、呕吐、发热。
查体:神清,淡漠,计算力、记忆力差,构音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均无异常,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稍欠稳准,脑膜刺激征阴性。
头颅CT见双侧尾状核头部、体部及壳核对称性略低密度改变,边缘模糊(图1)。
头颅MRI示:双侧尾状核、壳核对称长T2信号(图2),FLARI像及DWI序列均为高信号(图4、5),T1加权像呈略低信号(图3),增强扫描无强化(图6)。
脑脊液检测:14-3-3 蛋白(Western blot)阳性。
PRNP基因序列分析:1.E200K 突变;2.129位氨基酸多态性为M/M型。
动态脑电图:3相棘-慢复合波。
诊断为:遗传型Creutzfeldt—Jakob 病。
讨论海绵样变脑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一种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非炎症性致死性疾病,罕见。
1920年由德国神经病学家Creutzfeldt 和 Jakob首次报道。
目前关于CJD 的发病有两种假说:外源性感染和正常PrP 基因的点突变[1]。
即携带朊蛋白的动物和少数医源性感染和遗传的朊蛋白基因突变所致。
CJD的病理学改变局限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海绵样变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丢失;组织病理学诊断特征是灰质海绵样变性,以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单个或聚集分布的空泡为标志;病变弥漫于大脑灰质、纹状体、丘脑、脑干的灰质结构和小脑皮质的分子层,也可分布在海马[2]。
随着病情进展,脑萎缩变明显。
本病发病高峰为50~70岁,临床表现多样性,以人格改变起病,伴进行性智力衰退,无发热,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肌阵挛和共济失调、癫痫等,晚期均发展为去皮层状态。
八年级上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来说尤为重要。
在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运动系统的知识。
本文将对八年级上运动系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模块的内容。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它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运动功能。
其中,骨骼是运动系统的基础,肌肉负责产生力量,关节则相当于运动系统的活动部分。
只有这三部分协调一致,才能确保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二、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骼系统是由骨头、关节和韧带构成的。
骨头是骨骼系统的基础,支撑着整个人体的体重,还能吸纳外部冲击力。
关节是骨头之间的连接点,使骨头之间能够相对移动。
韧带是连接骨头和骨头之间的结缔组织,起到增强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配合肌肉完成各种运动、储存钙盐和造血等。
三、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肌肉系统是人体产生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个主要类型的肌肉组成。
其中,骨骼肌是肌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收缩和松弛完成人体运动功能。
肌肉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产生力量、维持身体姿势、移动身体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温等。
四、关节的分类和结构根据运动的幅度和类型,关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
固定关节不能进行活动,例如颅骨;活动关节则可以进行活动,例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关节的结构主要由骨头、软骨、滑膜和韧带四个部分组成。
骨头之间的接触面被覆盖着软骨,这可以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保护关节表面。
滑膜是关节内部的润滑剂,可以在关节内形成一个润滑层,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保护关节不受损伤。
韧带连接骨头和骨头之间,起到增强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五、四肢的骨骼和关节人类的四肢是通过骨骼和关节完成所有的运动功能的。
上肢包括肩带、上臂骨、尺骨和桡骨等;下肢包括骨盆、股骨、胫骨和腓骨等。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笔记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
下面是对运动系统的重点笔记。
骨骼系统:1. 骨骼系统由骨骼、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2. 人体有206块骨骼,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骨骼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内脏、提供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4. 骨骼由骨头和韧带组成。
骨头由骨质和骨髓组成,韧带连接骨头。
5. 骨骼的形态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肌肉系统:1. 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
2. 人体有超过600块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3. 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和运动,同时也参与到保持姿势、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等多个方面。
4.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中有肌小节。
5.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
肌腱由密集的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关节系统:1. 关节系统包括关节和韧带。
2. 关节分为六种类型:滑动关节、齿轮关节、弹簧关节、球和盘关节、骨头关节和滚动关节。
3. 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允许骨骼之间的运动。
4. 韧带连接骨骼并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运动系统的功能:1. 支撑:骨骼提供身体的支撑和稳定。
2. 保护:骨骼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脑部。
3. 运动:骨骼和肌肉共同协作产生运动。
4. 储存矿物质:骨骼是钙离子和其他矿物质的储存库。
运动的类型:1. 主动运动:由肌肉收缩和骨骼的关节运动产生。
2. 无意识的运动:例如心脏跳动和呼吸。
3. 反射性运动:例如避免烫伤时的手的迅速收回。
运动的控制:1. 运动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包括大脑和脊髓。
2. 肌肉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控制。
神经冲动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肌肉,触发肌肉收缩。
3. 运动的控制还涉及到感觉器官,例如皮肤和肌肉的感受器。
与运动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1. 骨折:骨骼断裂或断裂。
2. 关节炎:关节的炎症和退化。
3. 肌肉拉伤:肌肉过度拉伸或撕裂。
运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系统(骨骼和关节)、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
这三个系统协同工作,使人体能够运动和保持平衡。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系统,由多个骨骼构成。
人体骨骼约有206块,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的内脏器官。
它不仅使身体得以保持站立和保护内部器官,还为肌肉提供固定的支点,使肌肉可以通过关节运动。
此外,骨骼还承担血液造血和能量贮藏的功能,在骨髓中生成新的血细胞并贮存矿物质,如钙和磷。
骨骼由关节连接而成,关节是保证骨骼运动的机制。
关节的类型主要有三种:滑动关节、球窝关节和铰链关节。
不同的关节类型允许不同的运动范围。
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连接骨头,使骨头之间能够相对移动,从而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不同的运动。
关节还能够吸收和分散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减少损伤风险。
与骨骼系统相对应的是肌肉系统,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机体组织。
肌肉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骨骼肌和平滑肌。
骨骼肌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控制,平滑肌负责内脏器官的收缩和放松。
肌肉与骨骼系统密切相关,通过肌腱连接骨骼,使得身体能够通过肌肉的收缩和伸展进行运动。
肌肉收缩主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完成。
神经系统是控制和协调人体运动的主要系统。
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感觉神经元的信息,并发出指令控制肌肉运动。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组成,将指令传递给肌肉,使其收缩和放松。
运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人体的运动和姿势控制。
通过骨骼系统,身体能够保持姿态和平衡。
通过关节,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行走、跑步、弯腰、举重等。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身体能够实现各种运动。
神经系统起着关键的作用,控制和协调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使得人体能够做出精确的动作。
此外,运动系统还具有一些其他的重要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的供应和氧气的输送。
骨骼肌疾病的病理学变化与临床表现骨骼肌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们让我们行走、跑步和举重等身体活动成为可能。
骨骼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这些肌纤维可以收缩并产生力量,支持并控制人体运动。
然而,由于遗传、退行性和免疫疾病等多种因素,骨骼肌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骨骼肌疾病的病理学变化和临床表现。
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进展性退行性疾病。
它的病因尚不清楚。
由于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肌肉不得不逐渐萎缩。
细胞的变化是由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身体中脊髓前角细胞(中枢神经元)和新皮层(周围神经元)的退化引起的。
CLCN2 和 TBK1 等基因上的变异与肌肉的脱落有关。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包括肌无力、肌肉萎缩、痉挛性瘫痪和肌肉痉挛。
患者逐渐失去重要的运动功能,包括走路、举重和握力。
同时,肌肉痉挛和疼痛也会导致患者的麻烦。
二、肌重症肌重症是由多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遗传性骨骼肌疾病。
肌重症主要是由肌肉细胞中出现问题导致的,虽然不同类型的肌重症可能包括不同的基因突变。
临床表现:肌重症患者的肌肉非常虚弱,肌萎缩也可能出现在肌肉分布整个身体。
疾病的进程和症状与疾病的类型和基因突变有关。
肌重症的早期症状可以包括肌肉无力、行动不便和精疲力尽等;这些病症可以表现为蔓延性或局部性,并可能逐渐恶化。
三、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是一个由免疫系统攻击肌肉引起的疾病。
尽管多发性肌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它经常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疾病共存。
临床表现:多发性肌炎常表现为四肢肌无力和相应的肌肉萎缩。
它还可以影响肌肉,并导致呼吸肌无力。
患者的关节也可能肿胀和疼痛。
多发性肌炎通常是一种慢性病,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四、炎症性肌病炎症性肌病是一组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骨骼肌疾病。
虽然其病因不明确,但可能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
临床表现:炎症性肌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肌肉疼痛、肌无力和疲劳等症状。
运动系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骨骼肌的基本特性?A. 收缩性B. 伸展性C. 弹性D. 黏滞性答案:D2.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关节面B. 关节囊C. 关节腔D. 以上都是答案:D3. 人体最大的肌肉群是:A. 胸大肌B. 股四头肌C. 臀大肌D. 腹直肌答案:C4.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支持B. 保护C. 运动D. 调节体温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关节的辅助结构?A. 韧带B. 肌腱C. 滑囊D. 滑膜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其中肌腹主要由________组成。
答案:肌细胞2. 人体运动的杠杆系统由骨骼、关节和________组成。
答案:骨骼肌3. 人体有________块颅骨,它们相互连接构成颅腔。
答案:84. 人体最长的骨头是________。
答案:股骨5. 人体最大的关节是________。
答案:髋关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骨骼肌收缩的生理过程。
答案:骨骼肌收缩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兴奋传导、肌细胞膜电位变化、肌丝滑动、肌肉收缩和肌肉舒张等步骤。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肌肉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导致钙离子释放,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肌肉缩短,完成收缩。
随后,钙离子被重新吸收,肌丝分离,肌肉舒张。
2. 描述关节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关节根据其运动范围可分为自由关节、半自由关节和固定关节。
自由关节如肩关节和髋关节,允许多方向的运动;半自由关节如颞下颌关节,允许有限的运动;固定关节如颅骨的缝,几乎不允许运动。
此外,关节还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形状分类,如球窝关节、铰链关节、滑动关节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运动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运动系统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为身体提供支持和稳定性,使人体能够站立和保持姿势。
其次,运动系统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松弛,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行走、跑步、跳跃等。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一)引言概述: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对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人体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大点1:骨骼系统1.1 骨骼系统构成:包括骨骼、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1.2 骨骼的组成:骨骼由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肉组成。
1.3 骨骼系统的功能:支撑体形、保护内脏、血液生成和储存矿物质等。
1.4 不同骨骼的特点: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结构和功能差异。
1.5 骨骼系统的相关疾病:骨质疏松、骨折和关节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大点2:肌肉系统2.1 肌肉组织结构: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的结构和功能。
2.2 肌肉的收缩机制:肌肉收缩的生理学过程和影响因素。
2.3 肌肉与运动系统: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和动力学原理。
2.4 肌肉系统的相关疾病:肌肉萎缩症、肌无力和肌肉损伤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2.5 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大点3:循环系统3.1 心脏结构和功能:心脏的位置、外部结构、内部构造和血液循环功能。
3.2 血管系统: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3.3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循环功能的调控。
3.4 循环系统的相关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3.5 运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和适宜运动的推荐。
大点4:呼吸系统4.1 呼吸系统结构:气管、支气管、肺和膈肌的结构和功能。
4.2 呼吸过程: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运输的生理学过程。
4.3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呼吸中枢和化学和神经因素对呼吸的调控。
4.4 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4.5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运动对呼吸肌肉的训练和呼吸功能的改善。
大点5:消化系统5.1 消化系统结构: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
5.2 消化过程: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的生理学过程。
护理学中的运动系统护理与骨骼肌肉疾病护理护理学中的运动系统护理与骨骼肌肉疾病护理是护理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对骨骼和肌肉系统的护理,以及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运动系统护理的定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对于骨骼肌肉疾病的护理方法。
运动系统护理是指通过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进行综合性的护理。
它旨在促进运动系统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运动系统包括骨骼、肌肉、关节和相关的神经系统,它们共同协作以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
因此,对于运动系统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动系统护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和改善运动系统的功能。
通过运动系统护理,我们可以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包括运动疗法、按摩、物理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和增强运动能力。
此外,运动系统护理还包括对于骨骼和肌肉系统的保护和预防措施,以预防运动系统损伤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运动系统护理在护理学中具有重要性。
首先,它能够提供给护士们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其次,运动系统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它还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恢复的成功率。
因此,掌握运动系统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护士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骨骼肌肉疾病的护理是运动系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骼肌肉疾病包括骨折、肌肉损伤、肌肉疼痛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需要护士们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病情评估、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等。
护士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除此之外,对于骨骼肌肉疾病的护理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长期的疾病和疼痛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抑郁。
因此,护士们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关怀,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运动系统护理与骨骼肌肉疾病护理在护理学中具有重要性。
通过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护士们能够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肌肉系统疾病是什么呢对于肌肉的话,相信大家都是特别熟悉的,但说到这肌肉系统疾病。
您是不是就一头雾水,但其实,它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我们在医学上也简称为“肌病,而它主要也是关乎肌肉的收缩和扩展能力,而我们可能因为这遗传原因和免疫力受损等然后患上它,那么,这肌肉系统疾病是什么呢?不用着急,这就带您去见识一下。
肌肉疾病(muscular disorders)通常是指骨骼肌疾病。
骨骼肌是执行机体运动的主要器官,也是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人体共600多块肌肉,其重量约占成人体重的40%。
骨骼肌是由数以千计的纵向排列的肌纤维聚集而成,肌纤维(肌细胞)为多核细胞,外被浆膜(肌膜,即肌细胞膜),其外层为基膜。
细胞核位于肌膜下沿纵向排列,其数目可多达数千。
肌纤维的长度为数毫米至数厘米,直径在10-100gm。
肌纤维内含有肌浆,肌浆内有肌原纤维和纵向排列的纵管,以及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
肌原纤维由许多纵向排列的含有收缩蛋白和调节蛋白的粗、细肌丝组成,粗肌丝含肌球蛋白(myosin),细肌丝含肌动蛋白(actin)。
这两种蛋白均为收缩蛋白。
尽管肌纤维在解剖和生理上表现为独立单位,但疾病可能仅侵犯其中一部分,根据病程的特点和严重性,剩余部分也可能发生功能障碍或萎缩、变性或再生。
尽管结构相同,并非所有的肌肉对疾病有同样的易感性,事实上,某一疾病不可能侵犯机体的所有肌肉。
一些肌肉的实质性病变如各种肌营养不良和肌炎可直接损害肌原纤维;由于终板电位下降而引起的去极化阻断可见于周期性瘫痪。
各种原因导致的肌病均可表现肌无力。
肌肉疾病表现力弱最常见,只有少数肌病,如先天性肌强直麦卡德尔氏病及脂类贮积病,某些病例缺乏此症状。
疾病早期力弱出现于持久、用力活动时如表现为跑步速度慢等。
以后日常生活中一些动作(如行走、起坐等)亦难完成。
疾病后期肌肉完全丧失运动功能。
由于受侵肌肉不同表现的症状亦不一,如咽肌、舌肌力弱可致吞咽困难、伸舌困难;肩胛带肌力弱致穿衣、洗脸、梳头困难;手部小肌肉力弱则持筷、写字困难;下肢肌力弱及骨盆带肌力弱则步行、上楼梯、蹲下站起困难等。
运动系统与骨骼肌相关疾病
运动系统总论:
1.运动系统解剖生理
2.运动系统疾病症状学
3.运动系统定位诊断
4.上下单位瘫区别
5.神经肌接头,肌肉生理和病理机制。
肌病:
1.定义
2.肌肉疾病的分类
3. 肌肉疾病的发病机制
4. 肌肉疾病的临床表现
5. 肌肉疾病的辅助检查
炎症/免疫性肌病(重点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1. 定义
2 流行病学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辅助检查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7. 治疗
代谢性肌病(脂质沉积性肌病,糖原累积病,淀粉累积性肌病)
1.临床特点
2.病理机制
3.病理诊断
遗传性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 分类和遗传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临床特点
4. 辅助检查
5. 病理和基因诊断
6. 预后
线粒体肌病
1.基因和临床分类
2.遗传特点
3. 发病机制
4. 临床特点
5. 病理和基因诊断
重症肌无力
1. 定义
2 流行病学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辅助检查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7. 治疗原则
周期性麻痹
1. 定义
2 分类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辅助检查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7. 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