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荷载下粘弹性层状沥青路面动力响应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864.69 KB
- 文档页数:7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性模型及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其动态黏弹性特性及温度应力性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性模型,并探讨约束试件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响应特性,为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性模型2.1 动态黏弹性基本概念动态黏弹性是材料在周期性应力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反映了材料的黏性和弹性成分。
对于沥青混合料而言,其动态黏弹性性能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2.2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动态黏弹性模型建立通过实验手段,如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可以获取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复数剪切模量和相位角等动态黏弹性参数。
基于这些参数,结合材料力学理论,可以建立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性模型。
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的黏弹性能。
三、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研究3.1 试验方法与原理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是一种模拟实际路面的温度应力环境,通过在试件上施加温度变化,观察其应力响应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应力响应特性。
3.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控制试件的温度变化,记录其应力响应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开裂等性能指标。
同时,结合动态黏弹性模型,可以进一步探讨温度应力对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机制。
四、结果与讨论4.1 动态黏弹性模型应用通过建立的动态黏弹性模型,可以预测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的黏弹性能。
沥青路面粘弹性有限元模拟方法
徐磊;赵岩荆
【期刊名称】《北方交通》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基于蠕变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的蠕变曲线,通过数学方法求得松弛模量曲线,并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求得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用于描述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性质的prony级数,通过对路面模型进行摄动分析,结合粘弹性材料时温等效性质,建立路面有限元动态分析模型,从而为研究移动荷载与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粘弹性力学响应分析提供了方法和基础.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徐磊;赵岩荆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沈阳,110015;东南大学,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6.217
【相关文献】
1.沥青路面结构的粘弹性有限元方法 [J], 关宏信;郑健龙
2.微孔聚氨酯粘弹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模拟 [J], 陈吉平;白晓鹏;丁智平;唐先贺;黄友剑;穆龙海
3.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行为ABAQUS有限元模拟 [J], 范安俊;黄晓明;彭彬
4.围岩粘弹性模型有限元模拟分析 [J], 李德海;王东攀;高保彬
5.沥青路面车辙预测的粘弹性分析方法 [J], 封基良;许爱华;席晓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沥青混合料的动荷载响应特征及沥青路面黏弹性力学研究于涛
【期刊名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6)1
【摘要】依托北京东六环改造项目的沥青路面工程,运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沥青混合料持续受到车辆活荷载作用的动力响应特征,以及受到车辆荷载与各种自然因素耦合作用的黏弹性力学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累积应变动力响应经历了2个阶段:在第Ⅰ阶段,沥青混合料的累积应变动力响应表现为逐步增加;在第Ⅱ阶段,沥青混合料累积应变量整体无明显变化,沥青混合料的应力受车辆循环动荷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
当荷载加载频率逐渐增加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也呈对数上升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也会逐渐降低,且降低幅度逐渐减小;混合料相位角在荷载加载频率小于等于10 Hz时呈对数增加的趋势,在加载频率大于10 Hz时呈线性降低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相位角不断减小,减小的幅度不断降低。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于涛
【作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4.75
【相关文献】
1.沥青路面车辆动载响应黏弹/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2.动荷载作用下纤维沥青路面的黏弹性响应
3.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体系黏弹性力学响应分析
4.沥青混合料黏弹性数值转换与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计算
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动荷载力学响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摘要现实情况中车辆总是以一定速度行驶在路面上的,因此研究沥青路面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是掌握路面结构行为的必要条件。
建立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
分析得出了荷载正下方不同深度处节点竖向剪应力he各结构层底弯拉应力的时间历程曲线。
结果表明,在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质,与静荷载作用有明显区别。
绪论目前国内现有的道路设计方法通常将车辆荷载简化为双圆均布荷载静荷载,以双轮单轴BZZ-100(100kN)为标准轴载,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刚度的控制指标,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弯拉应力的验算[1],经过大量的使用实验证明,现有规范设计模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是因为现实中车辆都是以一定的速度行驶在路面上,属于是移动荷载,路面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与静力响应明显不同。
因此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更具有实际意义。
大量国内外学者对弹性层状体系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作了理论研究。
Siddharthan[2][3]结合弹性力学原理,建立层状体系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材料粘弹性对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Lv[4]采用Green函数、Laplace 积分变换和Fourier变换等方法求解出Kevlin地基上的无限大板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动态响应的数值求解。
钟阳、孙林[5]等利用Laplace-Hankel联合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了轴对称半空间层状弹性体系动态反应的理论解,为进行路面结构的动态反应分析和路面材料参数的动态反算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董泽蛟、曹丽萍[6]等采用ADINA建立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多层线弹性的三维沥青路面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三向应变动力响应。
鉴于理论解都涉及到较复杂的积分变换和无穷积分,最终只能采用数值方法求解。
FWD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及反演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FWD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及反演研究研究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道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沥青路面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道路工程材料之一。
然而,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来自车辆荷载、气象变化和路域因素等的多种影响,易出现裂缝、龟裂、松散、翻边、坑洼、碎屑等缺陷,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及反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FWD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规律,探究反演方法,提高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水平,从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
研究方法:1. 现场实测法:采用FWD(落锤振荡式动态蓄能反演仪)进行实测,测出沥青路面在FWD荷载下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参数,分析不同荷载下路面的反弹模数、动力响应谱等指标,并将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数值计算法:使用有限元软件(如ANSYS)建立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荷载下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特性和反弹模数变化规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
研究内容:1. 分析FWD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规律;2. 探索沥青路面的反演方法;3. 建立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荷载下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特性和反弹模数变化规律;4. 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意义:1. 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沥青路面的破损和损坏;2. 提高行车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概率;3. 推动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水平的提高;4. 为路面工程的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研究计划:第一年:1.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沥青路面动力响应方面的基本理论;2. 进行实地调研,选择样本路段并进行FWD实测;3. 将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制定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和计划。
第二年:1. 建立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2. 探索沥青路面的反演方法;3. 对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