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8.31 KB
- 文档页数:4
练声需要注意哪些贝基先生说:“唱高音要有自信感。
”。
所以我们在练声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下面是店铺精心挑选的关于练声注意事项,供大家阅读。
练声注意01练声的目的1,使歌唱发声系统各器官的肌肉更有力,并能协调一致。
2,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3,扩展音域,美化音质。
练声注意02注意事项1,要循序渐进。
2,要每天坚练习,持之以恒。
3,练声时要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充满激情。
4,要主客观统一,经常录音分析真实声音与发声时自我感觉声音的差异。
5,要巩固正确的发声感觉。
6,要把练习发声技术的心得体会运用到演唱歌曲中去。
7,初学者不应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应追求声音的圆润自如和音质的优美。
练声注意03具体方法从自然音区练起,自然音区是指不太用力就能唱出的音区,是人声中最自如最富有色彩的声音,一般不超过八度,一般男女中音从低音量到中音降7,男女中音从2到高音1。
等到自然音区的音逐渐巩固之后,就应该将唱这些音时圆润、明亮、柔和的色彩和发声的自如性,移到邻近的高的和低的音上面去,当这样的音的数量逐渐增加时,就使我们的音域逐渐扩大,并使整个音域统一、均匀。
唱高音和低音时,都能运用自如。
如果不按从自然音区开始的方法进行练习,在自然音区的音还没有唱好,没有呼吸基础时就开始唱高音和低音,那么声音上就会产生一些毛病,有的人唱起歌来声音分成两节,或者高音发紧、发尖;低音压和发哑等待现象,就是由于自然音区的音没有基础时练唱高低音的结果。
对已经担任演唱工作的同志,每天抽空做一些自然音区的练习,对统一声区并使发声自如,都有很大益处。
声乐教学中的病声纠正:学生在学习声乐时,由于各种原因,养成不良歌唱习惯,久之形成病声。
练声注意04病声纠正是每个声乐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病声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是以前训练方法不得当,破坏了嗓音机能。
常见的情况是:1)喉头开得过大,声带闭合不好;2)过分挤压喉头,发出挤音、卡音。
第二类是到二三年级以后,突然发生音唱不准。
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声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声乐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声乐训练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
本文将从气息、发声、咬字、音乐表现等方面,探讨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
二、气息训练1.了解气息的重要性:气息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对于声音的稳定、音量、音色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向学生讲解气息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气息训练的重要性。
2.呼吸练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通过呼吸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气息的控制能力。
3.气息与发声结合:在发声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气息与发声相结合,注意气息的支持作用,使声音更加饱满、富有弹性。
三、发声训练1.了解发声机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发声的基本原理,使他们了解声带、共鸣腔等发声器官的作用。
2.声带保护:教育学生注意声带的保护,避免大声喊叫、长时间说话等不良习惯,以免损伤声带。
3.发声练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声带振动、共鸣等发声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声音的质量。
四、咬字训练1.清晰发音: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咬字的清晰度,避免发音含糊,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歌词的含义。
2.咬字与音乐结合: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咬字与音乐相结合,注意字音的抑扬顿挫,使歌曲更具表现力。
五、音乐表现训练1.情感投入: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真实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2.节奏感培养: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感,提高歌曲的演唱效果。
3.音乐素养提升:通过欣赏、分析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应注重气息、发声、咬字、音乐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声乐素养。
谈声乐初学者应注意的几个方面_专业资料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谈声乐初学者应注意的几个方面_专业资料。
字正腔圆音乐论文鎏唱谈声乐初学者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文I晓亮张进一口气,头两个字就几乎全部漏光。
还有的学生“ 气”起音,憋即吸进一口气,憋住不用,经常是憋得满脸通红,浑身发抖,肌肉紧张,不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
所以,每次训练时,应掌握如下几点:气息应吸在胸腔下部,不可过浅;吸气时要柔和平稳,胸部要自然扩张;要鼻和嘴一道吸气;吸气要适度,而且要根据乐句的长短、高低;要学会无声的吸气;要运用自已的呼吸找出正确的用力方法,调动全身的歌唱欲望。
1.2如何进行日常练习.初学者很难一下子掌握声乐… 老师提出的训练要求,必须在学去演唱,基本上没有什么呼吸的概念。
更没有进行过正统的基本功¨ 。
练声乐艺术不仅是声音艺术,而且是声音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完习中坚持“ 之以恒” 的原则。
持每天要坚持一小时发声基本功的练习,对着镜子,纠正各种不正美结合。
如何使声乐初学者在声乐演唱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业有个方面:1培养掌握呼吸感觉的调控能力11如何进行呼吸训练.i歌唱的呼吸训练对初学者来确的姿势、口形及面部表情。
但成、学以致用,应该注重如下几说是一个很难掌握,甚至是很费不要超负荷地练习,也不要盲目地大吼大叫,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放在小声琢磨上。
要坚持不懈地解的问题。
初学者在做这个练习时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正确的呼吸感觉。
这种呼吸感觉感觉有以下几点:1要有漂浮的感觉。
2、、用各种快和慢的练习来稳定自已的声音。
要学会弹钢琴,学会自已给自已伴奏,经常注意研究别的感觉。
也就是说,吸气时口腔人在呼吸发声中的错误,加以分不开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生命,j鼻腔是开放的感觉;喉咙气管是析。
学习中进步慢时,不要过分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歌唱离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歌唱的动力。
因此也可以说,歌唱的学问就是呼吸的学问。
大多数初学者都有一个共同打开畅通无阻的感觉;胸腔和肺地责备自已。
2010年第8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8,2010第26卷JO URNAL O F ED U C AT I O NAL I NST ITUTE O F J IL IN PRO VINC EVol 126(总248期)To t a l No 1248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赵淑萍(6—),女,山东临沂人。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声乐训练中的几个要点赵淑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22)摘要: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它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演唱艺术作品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创作欲望,声乐教学中应注意声音的自然、松弛,吐字、咬字的清晰,气息流畅,喉头稳定以及情感的内在培养。
关键词:音乐教育;声乐教学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0)08—0114—02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讲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如:口腔打开、声音要竖、嗓子要通等。
怎样才能把那些坐在金子塔上的术语请下来,合理地、形象地、生动地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的理解呢?沈湘先生曾说:“歌唱本来是一个简单的事,方法越简单,越容易,也就越好”。
一、歌唱的声音以自然为本学者认为:“歌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更流利的说话,歌唱是最优美的说话。
也就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一种由自然到不自然,再从不自然到自然的过程。
学生对歌唱的正确声音和错误声音的理解可能仅仅限于书面文字,这要求老师学会模仿学生错误的声音,然后再把自己正确的声音告知学生,使学生对两种发声有客观、正确到位的认识,然后启发学生用美好的、动听的、声音去歌唱,并给学生创造轻松自然的歌唱环境,让学生面带微笑的去歌唱,鼓励学生用甜美、圆润、自然的声音去歌唱。
二、歌唱的最高境界———贵在放松歌唱的最高境界首先应会放松地唱。
放松是通向高境界的桥梁。
放松地唱就是要使脖子、下巴面部肌肉以及口、咽腔的内部器官完全自我放松。
声乐练习中的常见难题及其解决方案声乐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练习的艺术形式。
然而,在声乐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扰和难题。
本文将探讨声乐练习中的常见难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音准问题音准是声乐练习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然而,很多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音准不准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缺乏准确的音高感或者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解决方案:1. 听音训练:通过听音训练,提高对音高的敏感度。
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模仿他人音高等方式进行训练。
2. 声音投射:在练习时,尽量将声音投射到前部,使声音更加准确。
可以通过练习声音的投射和发声技巧来改善音准问题。
二、气息管理问题气息管理是声乐练习中的关键问题。
很多学生在唱歌时会出现气息不稳定、用力过度或者不足等问题,导致声音的质量下降。
解决方案:1. 腹式呼吸:通过腹式呼吸来管理气息。
练习深呼吸,使腹部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气息的控制力。
2. 慢慢练习:在练习时,可以先慢慢地唱,逐渐增加音程和音高,以提高对气息的控制。
三、音域问题音域是指一个人能够唱出的音高范围。
很多学生在声乐练习中会遇到音域不够宽广的问题,无法唱出高音或低音。
解决方案:1. 扩展音域:通过练习音阶、半音阶等音乐练习来扩展音域。
可以从低音开始,逐渐提高音高,训练声音的弹性和可塑性。
2. 发声技巧:学习正确的发声技巧,如共鸣法、发声点的调整等,可以帮助扩展音域。
四、发声问题发声是声乐练习中的核心问题。
很多学生在发声时会出现声音不够圆润、不够稳定等问题,影响声音的质量。
解决方案:1. 声带放松:在发声时,保持声带的放松状态。
可以通过轻轻咳嗽、张口呼气等方式来放松声带。
2. 声音共鸣:寻找共鸣点,将声音投射到合适的位置,使声音更加圆润和稳定。
可以通过发声点的调整和共鸣法的练习来改善声音问题。
五、表演问题声乐表演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学生在表演时会出现紧张、缺乏自信等问题,影响表演效果。
解决方案:1. 自信心培养: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训练,增强自信心。
探析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以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音乐艺术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在声乐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个性化教学、技术细节训练不足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解决声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声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音乐表现能力。
对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声乐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2000字】1.2 研究意义声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必要对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旨在探讨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声乐教学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声乐技能的提高和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深入研究声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实效性,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研究对于完善声乐教学体系,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声乐技术、音乐表达能力和个人情感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如缺乏个性化教学、技术细节训练不足等。
本文旨在探析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为声乐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1. 分析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根源,探讨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为声乐教师和教育决策者提供深入了解声乐教学现状的参考。
小学高年级声乐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小学生声乐的基础训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声乐的训练不可能速成,只能循序渐进。
在这个过程中,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认为在小学高年级的声乐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基础训练,建立良好的中声区中声区的良好训练,是小学高年级声乐训练的基础,因此,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有如建高楼打地基一样。
没有牢固的地基,盲目地建高楼是要遭到楼塌人亡的惨痛教训的。
小学高年级的声乐训练也是一样的,教师在给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声乐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中声区的训练,如果没有中声区作为基础就急于扩展音域,演唱一些高难度的歌曲,必然会导致声带病变,以致声音沙哑、喉咙疼痛。
所以,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较好的基础,才具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我认为在小学高年级中声区多下点工夫,就是要把中声区的声音练好,达到音色优美并且饱满明亮,歌唱自如,灵活性强。
在给小学高年级学生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做到:(1)喉咙放松,喉头稳定松弛,不论唱高低不同的音,喉头的感觉都在一个位置上,不可以“扯着喉咙”唱歌。
(2)口腔内部要打开,只有口腔打开了,声音听起来才通透,教师如果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说:“你们的口腔要打开。
”可能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打开口腔,那么可以用“打哈欠”的方法让学生把口腔打开。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演唱状态。
(3)气息要求畅通,只有气息流畅了才能保证中声区的声音饱满明亮。
二、要重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练声曲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特殊形式的声乐作品练习,与那些简单的声乐练习相比,它能让歌者在学习和歌唱时得到更多的乐趣。
因此,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唱出一些必要的练习曲。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练声曲从旋律到呼吸的要求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因此,教师在选择练声曲时,要有针对性,主要选择一些音域不太宽,旋律进行平缓的练声曲进行练习,母音的选择最好选用学生发得较好的母音。
声乐注意事项
声乐注意事项包括:
1. 姿势正确:保持直立的姿势,不要低头或弯腰,保持身体放松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
2. 呼吸控制:学会正确的吸气和呼气技巧,以保证气息的持久和稳定。
3. 声音发声:关注声音的共鸣和投射,以产生丰富的声音质量,避免声音的压迫或拉伸。
4. 发声保护: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度用声,以免对声带造成伤害。
5. 音调控制:注意调整音高和音量,以适应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唱需求。
6. 声音清晰:发音清晰,避免模糊不清的发音或吞音现象。
7. 表情和情感:通过面部表情和情感的表现,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 声乐训练和练习:定期进行声乐训练和练习,为声音技巧和演唱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
9. 饮食和水分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声带的健康和声音的质量。
10. 避免过度使用声带:避免在声音疲劳或喉咙不适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声带,及时休息和保养声带。
如何解决声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声乐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对声乐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例如,有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城镇,唱歌时方言很重,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楚,咬字浑浊;还有的学生唱歌时喉头上提或压迫,造成声音很细、很尖、很滞重、不流畅等诸多问题,对此要给予纠正,及时灵活地纠正声乐中出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在声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声音“漏气”的现象有些初学声乐的学生唱歌时先漏气再出声音,唱出的声音带有杂音,不够纯净。
这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吸气时容易吸到上胸部,使气息憋在胸部端了起来,致使喉咙卡住打不开,唱歌时就毫无控制地把一部分气息撤掉,出现了漏气现象,这样唱出的声音暗淡、无光泽,总感觉到气息还不够用。
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横膈膜的训练,锻炼腹部、腰部及横膈膜机能的控制能力,使气息逐渐叹到腰部,保持气息和声带协调配合。
练声时先多练一些弹跳音,这样能够增强腹肌的收缩力和声带的张合力,逐渐就会把漏气的毛病改掉。
二、喉头xx和舌根音的现象有些学生唱歌或练声时喉头提得很高,唱出的声音生硬、紧迫、尖细,唱到中低声区时声音又放不下来,声音很虚。
还有些学生唱歌时下腭和颈部太用力也造成喉头上提。
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呼吸方法,把声音叹到气上,下颚、颈部及肩部自然放松,舌面自然放松、放平,练声时用哼唱的感觉让声音放松下来,多用“u”母音练习,逐渐建立起“u”咽管,让声音竖起来,逐渐把喉头叹下来。
还有些学生为了把喉咙打开或把喉头放下来,就人为地往下压喉头以致出现舌根音(喉音)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歌唱的方法,下颚、舌面、颈部及前胸放松下来,气息要流动起来把声音放在气上。
后咽壁积极竖起来,上口盖(小舌头)要适当向上提拉起来,练声时多用“e”母音,这样舌头的后半部分相对抬起来一些,保持高位置哼唱,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去掉舌根音,再结合别的母音练习。
三、“大本嗓”和“假嗓子”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初学声乐的学生中,唱歌时全都用真嗓子,当唱到稍高的音时就很吃力,只能喊唱出来,声音很直白,嗓子比较紧,口腔的声音很多。
探析声乐教学中常见问题以及对策【摘要】声乐教学在音乐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缺乏基本唱歌技巧、音准不准、情感表达不到位、缺乏个性化教学和少重视声乐基础知识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个性化辅导和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可以更好地解决声乐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效果和兴趣。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升自信心,更好地发展声乐技能,实现自身的音乐梦想。
通过不断改进声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加专注和热爱音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关键词】声乐教学、学生、技巧、音准、情感表达、个性化教学、基础知识、解决对策、学习效果、兴趣。
1. 引言1.1 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声乐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声乐教学通过训练学生的声音发声技巧、音准、节奏感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
声乐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声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声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声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声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自律和毅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情感素养。
声乐教学在学生的音乐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力量。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享受音乐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实现个人的艺术梦想,走向成功的音乐之路。
1.2 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常常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也可能来自于教学方法和环境的限制。
声乐训练知识:如何在演唱中展现出自己神韵独特的唱腔作为一名歌手,演唱时如何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神韵?这是每一位歌手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声乐训练知识,帮助你在演唱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唱腔。
1.注重声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无论你的声音有多么独特,如果你的演唱听起来不清晰或者不准确,那么你的独特性也许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在开始考虑如何展现自己的独特性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声音具有准确、清晰和易于听懂的特点。
这需要你通过日常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声音技巧和演唱能力。
2.培养自己的音乐感觉和直觉作为一名歌手,培养自己的音乐感觉和直觉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唱歌的特点,但是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直觉和感觉来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听、学习和感受音乐,让自己的音乐感觉和直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3.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在演唱中,细节和情感的表达是非常关键的。
有时候,就是一些微小的音乐细节或者情感细节,会让你的演唱特别出色。
因此,在演唱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让自己的演唱更具感染力和独特性。
4.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不同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方式,因此,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也是展现自己独特性的一种方法。
通过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我们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掘自己的音乐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5.创新和实验创新和实验是展现自己独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只有通过创新和实验,才能发掘新的演唱方式和风格,让自己在演唱中更具个性和特色。
同时,创新和实验也需要我们具备前瞻性和勇气,要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演唱技巧和方式,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并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总之,作为一名歌手,展现自己独特的唱腔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声乐技能和演唱能力,并通过培养音乐感觉和直觉、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创新和实验等多种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和独特性。
浅论儿童声乐教学中嗓音的训练
儿童声乐教学是一项挑战,因为儿童的嗓音比成人的嗓音脆弱,也更易受伤。
因此,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嗓音的训练,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声乐教学中嗓音训练的建议:
1. 启发式学习法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启发式学习法,即鼓励学生
自己去发现声音,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和优化发声技巧。
这种学
习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声音,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我控
制的能力。
2. 做好热身和放松
热身和放松是保护儿童声音的关键。
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应带
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舌头的放松、呼吸的训练、谐波
演练等。
同样,在每堂课结束时,也应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放
松活动,以保护其嗓音并促进喉部的松弛。
3. 合理调整曲目和音高
儿童的声音稚嫩柔软,中高音段偏为脆弱,如果教授大人的曲目,容易影响孩子的声带和嗓音的发展。
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曲目和音高,逐步引导和训练学生发出优雅、自然
和稳定的声音。
4. 调整发声技巧
为避免儿童发生嗓音因过度用声而疲劳、甚至损伤,应当引导
儿童良好发声技巧——自然、轻松、压力小,避免用一些不正常的
发声方式去唱歌,如过大的口张度、过强的气流压力等等。
生动形象的比喻、示范和练习均非常重要。
儿童声乐教学中嗓音训练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健康、科学、愉悦的氛围中,全方位地提升嗓音素质和艺术水平。
声乐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摘要】将歌曲完整并精彩的演绎需要经过长期正确的、科学的声乐训练,在学习声乐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为了帮助学唱的人更好的发现自己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本文阐述了大多数声乐学习者在声乐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总结了正确的吸气方法、解释了唱歌时“集中又松弛”的矛盾状态、说明了中音区没有高位置以及扯下巴、舌根紧张抬起的原因及应对方法法、简单阐述了换声点和换声区的问题、气息和高位置的搭配。
【关键词】声乐;训练技巧;应对办法声乐艺术从古至今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许久的创新,各种唱法、唱腔千姿百态。
我们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不停地出现各种问题,出现的很多问题往往都使声乐学习者十分苦恼,这就需要仔细动脑、反复琢磨才能找到正确科学的解决办法,才能对自己的演唱有所帮助。
一、练声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吸气吸气不论是练声还是演唱中都是第一个“动作”,可以说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多少少都与吸气有点关系。
正确的吸气方法可以为发出更正确的声音打好基础,歌唱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出现在吸气上。
在观看视频中无意间看到吴梦雪老师的授课,在视频中提到的正确吸气的办法本人在经过亲身实践后认为是十分可取的,先下蹲比较能更好的感受腰腹的运动,捏住鼻子,咬住牙齿,然后吐完一口气,紧接着保持不能吸起不能吐气的状态30秒左右,然后吸气,可以深切感受到气息吸到腰腹的感觉。
吸气的时候口腔要保持松弛,牙关打开,内口腔打开也处于松弛的状态,主动的去扩展腰部,腹部。
对于有的人说吸气应该是小腹隆起,而有的人则认为正确的吸气应该是肋骨两侧张开明显,这两种说法我更倾向于后者,我认为将气吸到小腹是一种对于正确吸气的想象。
2.“集中和松弛”的矛盾状态我们在欣赏优秀的歌唱家演唱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现他们声音是非常集中的,干净的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但是在演唱起来却似乎毫不费力,十分轻松。
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有这样的效果那么舌根以及内口腔一定是放松的状态,但是后咽壁是拉紧的,声音是集中而明亮向前向上的,气息却是下沉的。
学习声乐注意事项
学习声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包括站姿或坐姿。
头部要保持直立并放松,肩膀放松下沉,身体保持平衡。
2. 呼吸:正确的呼吸控制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要学会通过深吸气和腹式呼吸来支撑声音,并保持稳定的呼气流。
3. 声音放松:在练习前要进行声音放松,可以通过吐字练习、张嘴伸舌等方式放松喉咙和嘴唇,避免声带过度紧张。
4. 音域训练:要挖掘并扩展自己的音域,通过逐渐练习高音和低音来增强发声的弹性和范围。
5. 发声技巧:学会使用正确的发声技巧,如共鸣、喉头抬升等,以增加声音的表现力和音准的准确性。
6. 听音乐:要经常听各种形式的音乐,并注意不同歌手的唱法和表达方式,从中汲取灵感和技巧。
7. 看专业指导:最好找一个有经验且专业的声乐教师指导学习,他们能帮助你
纠正错误,提供正确的指导和训练安排。
8. 多练习:尽量每天保持定期的声乐练习,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开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性。
9. 保护嗓子:避免过度使用声音或长时间的高强度发声,要定期休息并保持嗓子的湿润。
10. 发挥表现力: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唱中,通过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提高自己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
声乐学习中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唱歌作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从事歌唱事业或很想学唱歌的人为数甚众,然而,在学习声乐的过程当中,不少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仍唱不好歌,原因往往又不是出在先天素质上,而是因为自身训练不得当、理解有误,形成了一些发声上的错误和演唱表演上的不良习惯造成的。
这些常见、易犯的错误及不良习惯,严重地困扰着歌唱学习者,影响他们歌唱水平的正常发挥。
这些毛病有一般性的,如歪嘴仰脖、勾背拘胸,多余的摇头摆手等等;也有歌唱技巧方面的毛病,如喉结上跑、吐字不清等;还有歌唱观念上的误区,如有人认为歇斯底里、手舞足蹈就是表达歌曲情感的最佳状态,有人认为美声唱法就是假声唱法、抖声等。
现就声乐学习中这些常见的错误和不良习惯,有所侧重地进行剖析,并适当提出一些纠正方法。
一、声乐观念上的误区声乐观念上的误解是声乐教学中最难纠正,也是最容易造成群体性、持久性影响的毛病。
这方面,我想仅以学生中(也许包括部分声乐老师)对美声唱法的误解作详细的分析。
美声唱法在欧洲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入我国已有六、七十年了。
一谈到美声唱法,人们自然感觉美声唱法就是只讲究声音的美,不注重情感的表现和准确的咬字吐字,听起来都是装腔作势,歌词含混不清,普通老百姓不易接受,因此美声唱法仅在我国电影屏幕上或舞台上作点缀性的出现。
究其原因,是许多学生或歌手并不了解美声唱法的真谛,靠模仿或做作的声音进行训练,从而使美声唱法长期蒙上一层灰。
我国对美声唱法的认识始于80年代初,世界著名声乐大师吉诺贝基米来中国讲学,他的讲学扫清了长期笼罩在我国声乐界的迷雾,随后我国一大批优秀美声唱法歌手相继倔起,如胡晓萍、迪里拜尔、程志、张建一等等。
从意大利文“Delcarto”的原意“美好的歌唱”来看,美声唱法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最美好的唱法,它那良好的气息控制、完美的共鸣、辉煌的音色,相信在将来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乐爱好者的喜爱。
声乐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声乐训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这些问题自身之间又有相互关联之处,它们往往产生综合的作用力,对歌唱效果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歌唱技能、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的养成与磨练是进行声乐训练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三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声乐训练歌唱技能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声乐训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并非如人们日常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训练歌唱的技能和技巧,或者是训练某种歌唱方法,使受训者达到能够熟练运用某种歌唱技能或歌唱方法进行歌曲演唱的目的。
其实,在声乐训练中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这些问题自身又有相互关联之处,它们往往产生综合的作用力,对歌唱效果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歌唱技能、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的养成与磨练是进行声乐训练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且这三者缺一不可。
对歌唱技能的训练应注意有的放矢歌唱是一种肌体的运动,科学的发声是通过肌体的运动建立起来的。
歌唱者的正确发声练习活动,产生于歌唱中肌体运动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但是,在这种正确性和准确性建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诸如嗓音、气息、腔体共鸣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要具有针对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将它们混淆起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有的放矢。
对嗓音的训练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
从科学理论上分析,人的嗓音具备物理学、声学、音响学所具备的发音条件,人体具备发音的三个生理结构──声音的振源体、呼吸的气息动力和腔体共鸣的音响、音量、音色等,如果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获得通常难以想象的声音效果。
当然,这种效果只能建立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哪怕一个人具有天才的嗓音条件,不经过科学的训练,也不会把他的天赋才质发挥到极致。
人们普遍认为嗓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其实,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和声乐概念中的嗓音是不同的。
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中就已明确指出:嗓音就是语言,它是由口腔而不是声带产生的。
声带只是产生声音,通过语言学的步骤,在口腔内变成元音和辅音,这才是嗓音的来源。
由此可见,在嗓音的训练中,口腔充分打开,语音直接发音,声音自然而兴奋地启动并保持其持久性,便可以改善声音效果,并提高自如运用嗓音的能力。
当然,自然、优美的嗓音是靠几个不同的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进行嗓音训练时要注意针对呼吸、发声、共鸣的不同特点进行专门的训练,从而达到预期的训练结果。
说话与歌唱的功能是相同的,都基于同一个生理机能。
歌唱的真正本质只不过是有音乐韵律的讲话,可见,正确标准的语音朗读,有助于歌唱中的自然、纯正的嗓音发声。
为使嗓音发挥得更好,形成美妙的乐音,清晰、准确地将元音和辅音相拼是不可避免的训练之一,同时配合气息和腔体共鸣的协调,电子商务毕业论文有助于歌唱状态下的嗓音更加完美。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
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乐府杂录》中讲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
”“气动则声发”。
呼吸分为吸气和呼气两部分。
吸气时使气流通过鼻腔、口腔进入人体的肺部,使横膈膜下降,并伴有一定的深邃、深入、充盈感;呼气时气息在被控制的情况下向体外流动,这种流动的气流使得声带振动和发声,并产生歌唱的“声源音”。
正是这种周而复始的呼吸运动,为歌唱发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呼吸在人体机能的配合下,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歌唱发声原动力的重要职能和作用,这无疑是呼吸在歌唱中的第一个重要功能意义。
在认识到呼吸是歌唱发声动力之源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声乐的学习过程就是训练“如何组织气息”的过程。
歌唱者要在训练中获得井然有序、连贯悠长的、不失灵活的气息,为声门振动和声音传播提供和谐稳定的动力和载体。
要获得正确的歌唱呼吸,需要进行一定的呼吸训练,也可通过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将抽象的理念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呼吸训练要依照学生的程度来分阶段进行。
初级阶段应以人的原始性呼吸基础功能的培养为主,辅之以少量的气息功能的建设性培养;中级阶段应以人的气息功能的增长性训练和功能的挖掘性训练为主,探索培养更多的潜能;高级阶段则应当主要致力于各种功能的综合协调性训练、优化组合各方面的比例、追求精微巧妙的技巧和呼吸境界的培养。
通过基础性的呼吸训练之后,歌唱者的呼吸训练应注意转移到如何在呼吸中建立良好的气息支持和气息流动上来,在歌声的连贯性、气息的持续性和声音的流动性上多下功夫。
气息的控制、气息的支持是指在呼气发声时,为了保证歌声的平稳和旋律线的连贯,要防止气息一下子呼出,吸气后,不要立即让横膈膜与胸腹的压力松懈,要注意气息的保持,要保持横膈膜、上腹部的上压下推感,以及小腹的相对收缩,以便保证呼气时既松弛、流动,又有一定支持,形成相对的稳定。
要想控制好气息,发声前将肺吸入七八成空气,不必吸得过满。
如果吸得过满,则周身肌肉会僵化。
因为声音的发出是靠气息支持的,上胸必须挺住不能塌陷,肺内的空气吸满七八成后,横膈膜立即进入既相对稳定又相对运动的工作状态。
建立歌唱的气息支点,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和习惯。
不同声乐大师有着不同的气息支点和运作习惯;不同的艺术作品需要用不同的呼吸方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需采用不同呼吸手段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或声乐学习者,应当具备这样一种辩证的观点和客观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学习的进步和演唱技术的发展。
比如,演唱者在学习初级阶段有初级的训练目标,应以气息的基本支撑能力和基本协调能力的培养训练为主。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呼吸的技巧也应不断提高、不断丰富,气息支持训练应以呼吸机能的能力拓展为主。
进入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呼吸的技能应以技能的综合运用、技能的灵活运用和有机转换为主,并逐渐达到一定的歌唱呼吸境界。
加强对心理素质的磨练在我们平时的声乐学习当中,比较重视声乐技巧上的问题,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声乐心理学。
歌唱是人的呼吸器官、语言器官、共鸣器官、表情与表演器官等生理动作的巧妙结合。
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演唱效果。
感觉和知觉、表象和思想、情绪和情感、需要和兴趣、爱好和能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点,所有这些都是属于人的心理上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总是有规律地依存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
同样,声乐演唱也受各种心理现象的支配和影响。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
声乐心理主要包括注意力、意志、想象、情绪与情感、能力及思维等诸多方面,它们调节着人的心理品质,对歌唱活动和发声动作进行调节与控制,致使复杂艰难的生理肌肉运动能够自动地实现。
作为一名歌者,在声乐学习当中应该集中注意力看老师做示范,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发出的共鸣声音,还得集中注意力跟踪监视自己发声的内在运作是否正确,集中注意力找位置等等。
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注意力来完成,否则,就不会产生正确的声音。
如:不集中注意打开喉咙,喉咙就会用力;不集中注意唇、齿、舌的积极性,吐字就会模糊不清;不注意腹肌的扩张与收缩,就会引起抬胸吸气等等。
因此,歌唱与发声的一切行动与意识只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才能果断、正确地执行。
声乐演唱中的注意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使歌者的心理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连续进行,否则,人的心理活动就会杂乱无章。
其次,它能把人的心理活动组织和维持在歌唱与发声的行动和动作上。
活动任务不结束,注意力就仍伴随着人的心理活动继续发挥作用。
再次,注意力能根据一个人的信念、兴趣和爱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某一个对象,而离开其他的对象摆脱干扰。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演唱的注意力,让其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演唱中,要特别注意歌唱的情绪,达到培养正确呼吸习惯的目的。
应该讲,歌唱的呼吸能力是具有阶段性的一般来说,欢乐与激动的情感产生响亮而有力的声音,忧郁与悲伤的情感产生黯淡的声音,亲切、温柔与爱抚的情感产生纤细而委婉的声音。
歌唱中的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加以重视。
首先,注意了情绪,歌者能更好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代写论文更好地去表现作品。
其次,由于对情绪的正确控制,使得身体完全放松,能更好地演唱作品。
再次,情绪调动起来后,观众也能更好地去欣赏作品,理解作品。
歌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意志活动在歌唱与发声中到处都可以表现出来,因为我们的歌唱必须在意志活动的指导下,才能按照需要顺利进行,各个器官和肌肉才能相互协调一致。
在我们声乐学习的初期,必须强制自己坚决做什么,坚决怎样做,而不是按照自己平时习惯的一些方法练习,这就是意志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并且练习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这时也需要意志起作用,让自己坚持练下去,如果没有意志行动就不可能有目的地反复进行练习。
可见,无论进行哪一种声乐基本动作练习,都需要有目的、动机和需要来进行刻苦练习。
在歌唱与发声中,一切动作都需要意志的控制。
如读字时的唇、齿、舌、咽的动作,呼吸时的口、喉、气管、肺、横膈膜、腹部和两肋肌肉的动作,发声时的声带、会厌、喉、咽、鼻窦与额窦等的动作无不需要演唱者的意志调控。
意志行动对歌唱与发声的调控作用表现为发动和制止两个特征。
前者是按照预定目的指使动作器官进行协调行动,后者是抑制和阻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行动。
例如歌者有了正确的发声目标,就会时刻激励自己去琢磨、练习,同时也能自我抑制错误动作及杂念的干扰。
由此看出,发动和抑制是对立统一的。
当然,作为一名歌者,一定要用意志阻止一切危害正确动作和与之相矛盾的错误行为。
歌唱的审美是歌唱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歌者对美的感受。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对一些事物和对艺术美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的活动。
歌曲的演唱渗透着演唱者的审美感受。
一般来说,演唱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演唱水平的优劣,审美能力越强,演唱水平就越高;审美能力越差,演唱水平就越低。
演唱者如想把自己演唱时的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更好地呈现给观众的话,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由此可见,演唱者必须具有正确的、科学的、进步的审美观。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就是要尽早建立和形成声音的审美感受,即声音美的感觉。
可以多听一些著名歌唱家的碟,从而在脑子里形成一种正确声音的轮廓。
要知道,声音美感是建立在心理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
如果对生理上的东西追求得过多的话,声音势必失去美感。
我们在演唱时,要追求一种自然的、美的、圆润的声音,要用说话的感觉去演唱,不要把唱歌当成一种负担,要自然、简单地演唱,越自然就越简单。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歌唱与发声“自然”就是一种美,“做作”就是丑。
当然,我们对歌唱的审美不仅是寻找听觉上美的感受,而且还要寻找内心视觉的美的感觉。
通过自己心理的想象,不仅耳朵能听到声音,而且眼睛也似乎能看到美妙声音的色彩,从而形成如同欣赏五光十色一样的美感。
声乐训练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土壤声乐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具有特殊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