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
- 格式:pptx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40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识记:真理◇理解;(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认识具有反复性(4)认识具有无限性(5)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二、【重点、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辅助教学】:ppt四、【教学过程】: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课堂探究:(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3)对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
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课堂探究:(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探究提示:(1)欧几里得定理是真理,但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2)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
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类似的典型事例还有一个: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创立经典力学的工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高速运动的物体,二是怎样认识微观粒子。
经典力学对这两个问题无法解释,这表明经典力学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那就是低速运动的客观物体。
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正确处理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人类获得了新的认识,科学家提出了量子力学用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并得到证实,人类又获得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