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蝴蝶》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81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丁启阵胡适发表在1917年2月号《新青年》上的《两只蝴蝶》(原题《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被许多文学史家、诗论家、诗人尊奉为“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尊奉人数是如许之众多,以至于“第一首白话诗”云云俨然成为一条妇孺皆知、颠扑不破的文学常识。
其实,这“第一首白话诗”的桂冠,不过是国人好夸诞习性的一个例子。
因为,只要稍微动用一下我们自己的脑子,不人云亦云,很容易看出其中的漏洞:首先,如果说“白话”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话,那么,它自古就有,既非始于民国,亦非始于“五四”。
自然,用白话写作诗歌,也不始于民国,不始于“五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大序》)。
咏歌就是做诗。
自从人类有强烈的感情需要表达,需要宣泄的那一天起,就有了诗歌。
中国人不可能等到民国,等到“五四”,等到1916年8月23日(胡适先生做《两只蝴蝶》的那一天),才有“嗟叹之不足”的感情需要表达,需要宣泄。
中国诗歌的历史,少说也有三四千年了。
其次,如果说“白话”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形式,那么,白话也并非一夜之间突然从石缝里蹦出来的东西,它至少可以追溯到元明清,追溯到唐宋。
从语言上讲,明清的小说民歌,元朝的散曲小令,唐宋的宝卷陶真,都得算是白话。
这其中,有许多句子,无论是语法,还是词汇,跟今天的普通话都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说,唐初有个名叫王梵志的诗人(比李白杜甫还要早一些),专门用白话写诗,人称“白话诗人”。
他的诗,“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谁能说,它们不是白话诗呢?再者,胡适先生自己的《白话文学史》,也把中国白话诗追溯到了汉朝的民歌,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如果将“白话”作最狭义的理解,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下令推广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那么,胡适的年代,它尚未定型。
胡适蝴蝶的诗歌内容
一、胡适蝴蝶的诗歌内容: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二、胡适蝴蝶的诗歌意义:
胡适在美国学习实验主义哲学的同时,便着手中国诗歌的改革试验。
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八首,这是他向世人公开的第一批成果。
《蝴蝶》是其中的第一首。
八首诗的发表,其用意主要在于证明:不仅中国的文言散文可以改用白话写,即使代表中国文学成就的诗,同样也可以用白话写。
因此《蝴蝶》一诗的地位和意义首先就体现在这一点上。
三、胡适蝴蝶的诗歌赏析:
与传统诗相比,《蝴蝶》一改旧诗的习惯用语而采用明明白白、朴朴实实的人人能懂的白话,透着一种新鲜、活泼与别致,令人觉得像是从原来沉闷窒息的诗国里忽然呼吸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轻爽之感油然而生。
《蝴蝶》表明,采用白话写诗,其状物抒情的功能不但不低于“诗之文字”,而且还为诗增添了许多亲切、自然的感情色彩。
湖h ú上sh àn ɡ文w én /胡h ú适sh ì图t ú/王w án ɡ晓xi ǎo 明m ín ɡ水shu ǐ上sh àn ɡ一y í个ɡè萤y ín ɡ火hu ǒ, 水shu ǐ里l ǐ一y í个ɡè萤y ín ɡ火hu ǒ, 平p ín ɡ排p ái 着zhe, 轻q īn ɡ轻q īn ɡ地de,打d ǎ我w ǒ们men 的de 船chu án 边bi ān 飞f ēi 过ɡu ò。
他t ā们men 俩li ǎ儿ér 越yu è飞f ēi 越yu è近j ìn, 渐ji àn 渐ji àn 地de 并b ìn ɡ作zu ò了le 一y í个ɡè。
天tiān 上shànɡ的de街jiē市shì文w én /郭ɡu ō沫m ò若ru ò图t ú/赵zh ào 晓xi ǎo 音y īn远yu ǎn 远yu ǎn 的de 街ji ē灯d ēn ɡ明m ín ɡ了le,好h ǎo 像xi àn ɡ闪sh ǎn 着zhe 无w ú数sh ù的de 明m ín ɡ星x īn ɡ。
天ti ān 上sh àn ɡ的de 明m ín ɡ星x īn ɡ现xi àn 了le, 好h ǎo 像xi àn ɡ点di ǎn 着zh áo 无w ú数sh ù的de 街ji ē灯d ēn ɡ。
我w ǒ想xi ǎn ɡ那n à缥pi āo 缈mi ǎo 的de 空k ōn ɡ中zh ōn ɡ,定d ìn ɡ然r án 有y ǒu 美m ěi 丽l ì的de 街ji ē市sh ì,街ji ē市sh ì上sh àn ɡ陈ch én 列li è的de 一y ì些xi ē物w ù品p ǐn,定d ìn ɡ然r án 是sh ì世sh ì上sh àn ɡ没m éi 有y ǒu 的de 珍zh ēn 奇q í。
中国儿童诗――美丽的大自欧阳科创编 2021.02.05然2、冬天(马云超)大地的脸又脏又黑,落叶给它洗脸搓坏了指头。
落叶不干了,换成白雪给大地洗脸,白雪的手冻在大地的脸上拿不下来了。
3、雪(马云超)转眼大地铺上了羊毛毯这么冷的天是谁正在天空剪羊毛呢4、会飞的叶子(钱万成)说都怕冬天说冬天冷小麻雀却说不在光秃秃的树丫上朗诵小诗谁都说冬天难看孤孤单单没有绿意小麻雀站在枝头给寂寞的老树添上一片会飞的叶子5、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6、冰凌花(马云超)玻璃窗像一个大花园,开出许多冰凌花,我要摘下一朵送给春天。
妈妈说不要这样傻,爸爸说不要这样呆。
他们的话我当成了耳边风。
我撮口对花园吹气——春天来喽!春天来喽!那最大的一朵冰凌花裂嘴笑了,嘴呀,一直裂到耳丫。
7、初春(殷常青)一枚嫩芽在泥土中快活地叫着脱去冬天的衣衫一枚嫩芽带动成群的嫩芽快活地摇晃着脑袋风,在一片摇晃中在一片叫喊声中把春天扶出了地面8、春天(冯辉岳)大花猫,躲在屋顶上,一边洗脸,一边晒太阳。
小花猫,蹲在园子里,一边赏花,一边吃东西。
大花猫说:春天好温暖。
小花猫说,春天花儿香。
9、春天在哪里(陈伯吹)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跳舞,桃花脸红。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草原上: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竹林里:春天的雨一阵又一阵,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10、花籽(马云超)我往花盆里埋下两粒花籽,过了几天,跑出两颗小草。
我说:站住!你回去捎个信儿,让花朵来向我报到!11、春天被卖光了(杜荣深)春天是一匹,世界上最美丽的彩布,燕子是个卖布郎。
他随身带着一把剪刀,每天忙碌地东飞飞,西剪剪,把春天一寸寸卖光了。
12、夏夜的湖(黄盈)湖里一定有个“懒孩子”太阳刚落夜风徐来他就早早摊开满是褶皱的睡毯湖里一定有个“坏孩子”月亮游湖星星掌灯他却暗中挑拨鱼、蛙无理取闹13、秋天的信(林武宪)秋天要给大家写信用叶子当信纸让风当邮差偷懒的邮差每到一个地方就把信一抛有的信,落在松树头顶上有的信,掉在青蛙身边赶路的雁,也衔了一页回家池塘里,草丛中到处都有秋天的信动物们急忙准备过冬14、太阳(马云超)天上的太阳,被白云相中了,织成了彩霞。
胡适作品蝴蝶欣赏_胡适作品兰花草赏析胡适的作品有很多,文章有《蝴蝶》等,诗歌有兰花草等,下面是本人为你搜集胡适作品蝴蝶欣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胡适作品蝴蝶欣赏胡适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反对封建八股文,大力提倡和推广白话文的大学者,对于解放当时人们的思想,促进白话文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而他为了实现自己让白话文遍及整个中国的理想,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比如说他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里面写的几乎都是摆脱了古体诗的各种束缚的白话诗。
比如胡适《蝴蝶》这首诗。
这首诗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一共只有四行,四十个字。
主要的内容就是讲述了一只黄蝴蝶的的孤单和迷茫,并以物喻人,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创作于1916年8月23日,首先发表在由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上。
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显得十分稚嫩和浅白,没有任何诗意在其中。
而如果一首诗任何诗意都没有,不能给人带来愉悦,无法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那么这就是一首失败的诗。
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首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因为它的出现是一种前人从来没有过的尝试,它在努力摆脱中国古体诗的各种规范和束缚,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格,同时也为现代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对于胡适《蝴蝶》这首诗应该做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这是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虽然它的艺术水准并没有多高,但它仍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胡适作品兰花草赏析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大力提倡并推广白话文的学术大师,他在接受了西方民主自幼的思想的熏陶之后,深深地感觉到了中国传统文言文的繁复冗杂和艰深晦涩,于是便开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推广白话文的运动。
为此,他积极尝试在尝试在各种场合和时间使用白话文与人交流,用白话文写作。
他曾经有一本用白话文写的诗集《尝试集》,里面收录了他所创作的白话文诗词。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怎么样的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下面是分享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怎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意义非凡的运动。
这场运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有它的发展过程。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情况具体是这样的,起初是一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革命人士在意识到了中国封建统治是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他们在思想上统一之后,便开始了运动的筹备阶段,首先是通过对孔子的继承还是批判开始的,因为当时有些人支持封建统治思想,也尊崇孔子的思想,可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新兴知识分子,却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们认为要顺从个人内心的想法,也就是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自由。
他们在这同时创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报刊,主要宣传他们的思想,这样新文化运动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紧接着便是新文化运动思想的传播,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推翻封建统治的,而且还引进了一些新思想,像民主,男女一视同仁,支持科学发展,这些思想的传播,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置于了顶端,同样他们一直在报刊上宣传他们的新思想,步伐加快以后,便开始对文学形式进行新的改革,那就是要反对封建的那种古文言文,要用直白的话语来表达各种思想,这深层含义也是主要为了推翻封建统治,来引进资本主义发展,剔除其中的陋习,这样一来,那些有为青年也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意义之大,便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这场运动中,大力宣扬运动的中心思想。
此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队伍壮大起来,思想也传播的更为广了。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在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一批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人的带领下顺利而有序地进行着。
考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就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并非偶然,它是有道理有基础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兴起的一个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使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然。
湖h ú上sh àn ɡ文w ãn /胡h ú适sh ì图t ú/王w án ɡ晓xi ǎo 明m ín ɡ水shu ǐ上sh àn ɡ一y í个ɡâ萤y ín ɡ火hu ǒ,水shu ǐ里l ǐ一y í个ɡâ萤y ín ɡ火hu ǒ,平p ín ɡ排p ái 着zhe,轻q īn ɡ轻q īn ɡ地de,打d ǎ我w ǒ们men 的de 船chu án 边bi ān 飞f ēi 过ɡu î。
他t ā们men 俩li ǎ儿ãr 越yu â飞f ēi 越yu â近j ìn,渐ji àn 渐ji àn 地de 并b ìn ɡ作zu î了le 一y í个ɡâ。
天ti ān 上sh àn ɡ的de 街ji ē市sh ì文w ãn /郭ɡu ō沫m î若ru î图t ú/赵zh ào 晓xi ǎo 音y īn进yu ǎn 进yu ǎn 的de 街ji ē灯d ēn ɡ明m ín ɡ了le,好h ǎo 像xi àn ɡ闪sh ǎn 着zhe 无w ú数sh ù的de 明m ín ɡ星x īn ɡ。
天ti ān 上sh àn ɡ的de 明m ín ɡ星x īn ɡ现xi àn 了le,好h ǎo 像xi àn ɡ点di ǎn 着zh áo 无w ú数sh ù的de 街ji ē灯d ēn ɡ。
我w ǒ想xi ǎn ɡ那n à缥pi āo 缈mi ǎo 的de 空k ōn ɡ中zh ōn ɡ,定d ìn ɡ然r án 有y ǒu 美m ěi 丼l ì的de 街ji ē市sh ì,街ji ē市sh ì上sh àn ɡ陈ch ãn 列li â的de 一y ì些xi ē物w ù品p ǐn,定d ìn ɡ然r án 是sh ì世sh ì上sh àn ɡ没m ãi 有y ǒu 的de 珍zh ēn 奇q í。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意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在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一批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人的带领下顺利而有序地进行着。
考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就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并非偶然,它是有道理有基础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兴起的一个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使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然。
幼儿诗的历史发展:
幼儿诗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歌谣和童谣。
在中国,胡适的《蝴蝶》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儿童诗的第一首尝试之作。
随后,冰心的《春水》将儿童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性,对儿童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爆发,儿童诗也经历了政治变革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诗人和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氛围。
新中国成立后,儿童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儿童诗的创作和出版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儿童诗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网络平台成为儿童诗传播的重要渠道,数字技术也使得儿童诗的创作和出版更加便捷和高效。
总的来说,儿童诗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它既受到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反映了人类对儿童成长和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一、必读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蔡元培:《答林琴南书》沈雁冰:《文学与人生》、《文学研究会宣言》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胡适:《蝴蝶》、《一颗星儿》、《人力车夫》、《威权》沈尹默:《月夜》、《三弦》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步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炉中煤》、《匪徒颂》、《屈原》汪静之:《伊底眼》、《蕙的风》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冯至:《蚕马》、《十四行集》一、十五、十七、二十七宗白华:《夜》李金发:《弃妇》、《有感》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口供》、《心跳》朱湘:《采莲曲》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云游》、《火车擒住轨》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在酒楼上》、《示众》、《伤逝》、《孤独者》、《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腊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建议通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与《野草》)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台静农:《拜堂》废名:《竹林的故事》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鲁迅:《灯下漫笔》、《春末闲谈》、《秋夜》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谈酒》、《苦雨》、《乌蓬船》俞平伯:《清河坊》冰心:《往事》其二之八、《山中杂记》之七、《寄小读者——通讯七》朱自清:《背景》、《荷塘月色》、《春》、《匆匆》、《给亡妇》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茅盾:《从牯岭到东京》鲁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梁实秋:《文学与革命》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朱光潜:《谈美·开场话》茅盾:《蚀》、《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老舍:《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巴金:《家》、《憩园》、《寒夜》、《春天里的秋天》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沙汀:《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艾芜:《山峡中》吴组缃:《一千八百担》、《菉竹山房》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端木蕻良:《初吻》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孤步舞》施蛰存:《春阳》、《梅雨之夕》张恨水:《啼笑因缘》殷夫:《血字》、《别了,哥哥》臧克家:《难民》、《春岛》、《老马》陈梦家:《一朵野花》、《三月》戴望舒:《雨巷》、《寻梦者》、《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生活是多少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卞之琳:《尺八》、《断章》林徽因:《别丢掉》鲁迅:《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铸剑》、《采薇》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何其芳:《画梦录》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夏衍:《上海屋檐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钱钟书:《围城》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孙犁:《荷花淀》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北方》、《旷野》、《黎明的通知》田间:《给战斗者》阿垅:《纤夫》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憎恨》郑敏:《金黄的稻束》、《音乐》辛笛:《风景》陈敬容:《划分》、《力的前奏》穆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李季:《王贵与李香香》梁实秋:《雅舍》沙汀:《随军散记》贺敬之:《白毛女》二、参考文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系·导言》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王瑶:《论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陈涌:《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二、三卷温儒敏:《一份率真,一份才情》、《郭沫若其人其诗》丁帆:《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邹羽:《批判与抒情》姜铮:《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王文英:《论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审美价值》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龙泉明:《中国新诗潮流变论》孙玉石:《最丰富的想像在这里开花》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孙玉石:《穿起那串散乱的珠子》刘纳:《嬗变》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孙席珍:《论现代中国散文》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根源》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乐黛云:《<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王晓明:《潜流与漩涡》樊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沈从文传》王晓明:《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思想》谭桂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王晓明:《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赵园:《论小说十家》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评析》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王瑶:《鲁迅<故事新编>散论》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鲁迅:《小品文的危机》李健吾:《名作重读》刘西谓:《雷雨》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钱谷融:《<雷雨>人物读》、《淡谈<日出>中的陈白露》辛宪锡:《<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朱栋霖:《曹禺戏剧与契诃夫》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王文英:《现实主义的杰作——<上海屋檐下>》戴光中:《赵树理传》赵园:《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温儒敏:《<围城>的三重意蕴》赵园:《孙犁对“单纯情调”追求》杨匡汉、杨匡满:《艾青传论》王彪:《论艾青诗歌的力感》袁可嘉:《九叶集·序》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穆旦诗全编·序》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废名的诗学观【内容提要】废名的诗论具有他自己的独特性,他认为新诗的内容是诗的,形式是散文的。
废名还要求新诗具有充沛的感情;诗中的情感要具有当下性和完全性。
在艺术上,重视诗歌意境的含蓄朦胧。
废名的诗歌以晦涩而出名,他的诗论也有他自己的独特,他推重温李,认为晚唐诗人才是新诗的源头,而不同于胡适,把古来就有的白话写的诗当作新诗合法的证据。
废名的诗论主要集中在他的《谈新诗》里。
首先,废名把新诗的本质定义为诗的内容,散文的形式。
这个观点主要在与旧体诗的比较中说明的。
他以胡适的《蝴蝶》和元人的“古道西风瘦马”做比,认为《蝴蝶》是一首好诗,而《天净沙》不过是旧诗的滥调而已。
废名说:“这一段记事(指胡适自述的《蝴蝶》的产生过程),我觉得可以帮助我说明什么样才是新诗。
我尝想,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诗的价值正因为他是散文的。
新诗的内容则要是诗的,若同旧诗一样是散文的内容,徒徒用白话来写,名之曰新诗,反不成其为诗。
”这里所谓的新诗的内容是诗的,其实质是指,新诗表达的是诗化的情感。
而这些情感,是旧体诗所装不下的。
那么为什么新诗就能装下这个充足的诗情呢?一是语言形式问题。
新诗采用白话、口语入诗,因而容量大。
而旧诗总要有绝句、格律、曲牌,还要讲究平仄、韵律、句子的对仗等,这都构成了对情感,尤其是刹那的情感的制约,都是要“写”出来的,有个操作过程。
几千年来的文学最初有它的创造力,因为太辉煌了,随后便重复调子了,成了一个个由调子组成的框架而无实质,因此,旧诗是陈词滥调,看是具体的,实则是抽象(空洞)的。
所以废名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问题,比如他举例胡适《一颗星儿》时说“旧诗不能把天上一颗星儿写下这许多的行句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肯定胡适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做法,但有个前提便是要有“诗的内容。
”同时,他又认为胡适对已往的文学认识不够,也并不认同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因为不能看到旧诗词里有白话句子就以为是新诗,这是误解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