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心率,肌力等。
2、评估患者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恐惧等。
二、护理措施1、休息:重症患者指导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协助翻身、拍背或体位引流。
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2、饮食护理:指导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软食,多食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水分。
吞咽困难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应及时插胃管,给予鼻饲流质,进食后 30 分钟应抬高床头,防止食物反流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3、病情监测:给予心电监测,观察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情绪变化,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短、呼吸费力等症状,注意呼吸困难的程度和血气分析的指标变化,必要时备气管切开包及机械通气设备,以利抢救。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出现应激性溃疡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应注意有无胃部疼痛不适或解柏油样大便等;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时常导致发热、面红,减慢输液速度可减轻症状;某些镇静安眠类药物可产生呼吸抑制,不能轻易使用,以免掩盖或加重病情。
5、预防并发症: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易发生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肢体挛缩和肌肉失用性萎缩、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
护士应指导和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活动肢体、按摩腹部,必要时穿弹力长袜、灌肠、导尿等。
6、康复指导: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均应保持关节的最大活动度;运动锻炼过程中应有家人陪同,防止跌倒、受伤。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肌功能训练。
2、告知患者如有胸闷,痰不易咳出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3、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和抵抗力,保持情绪稳定和健康心态。
四、注意事项1、避免淋雨、受凉、疲劳和创伤,防止复发。
2、出现胃部不适、腹痛、柏油样大便、肢体肿胀疼痛,以及咳嗽、咳痰、发热、外伤等情况时就诊。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护理方法
,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主要侵犯运动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
表现为神经组织水肿、充血等病理变化,可能为神经组织对机体内外有种致病因素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故称为综合症。
起病急骤,且多在呼吸道感染后发病。
以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当呼吸肌受累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功能不全和严重缺氧,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故呼吸麻痹和心脏并发症为本病最常见的死因,在护理中应倍加注意。
一、心理护理:病人意识清醒,常因呼吸、咳痰和翻身困难而心情烦躁、紧张、周身乏困不适。
多安慰鼓励,帮助翻身咳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加强呼吸道护理:此类病人的安危常取决于呼吸功能的好坏和肺部并发症的有无,因此早期的预防非常重要。
三、加强饮食、大小便等方面的生活护理:
1、因肢体瘫痪需喂食,喂食中注意速度及温度适中。
2、吞咽困难者—鼻饲,保证足够营养和水份,又可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患者因不能行走或困难,故需主动加强大小便的护理。
4、在恢复期开始后,一般出汗较多,应定期给予擦澡。
四、加强瘫痪肢体的护理:
1、肢体应用被架支托,并便其处于最大可能的正常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的挛缩畸形。
2、肢体活动,被动运动,按摩2~3次/日,每次20分钟左右。
3、一旦肌力恢复,鼓励病人加强主动运动的锻炼,不断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方面的恢复。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摘要】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四肢软瘫,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瘫痪肢体功能锻练,及其他诸方面总结讨论护理措施。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急性周围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炎性疾病,是一组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炎性脱髓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1]。
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肌的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进展迅速,由四肢瘫痪无力进展到呼吸机麻痹,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呼吸肌瘫痪、延髓麻痹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高等特点。
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提高格林巴利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现将28例格林巴利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5~65岁。
其中轻型17例(肌力大于2级),中型5例(肌力大于3级),重型10例(有吞咽困难,饮水咳呛或言语台糊,4例伴有轻度呼吸困难,都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极重型1例(24 h内出现呼吸肌麻痹)。
气管切开11例,机械通气21例。
机械通气时问3~6 d。
气管切开护理7~15 d.全部治愈2 护理2.1 心理护理由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病程长,住院时间久,患者意识清醒,生活又不能自理,心情烦躁、紧张,多担心愈后。
合并呼吸麻痹患者多神志清楚。
对合并呼吸麻痹非常恐惧、紧张、焦虑。
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心理护理,耐心细致,科学地讲解。
多鼓励患者,让患者消除疑虑和恐惧,安心接受治疗2.2 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护理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心脏骤停和呼吸麻痹。
四肢瘫痪,卧床易发生褥疮和静脉血栓。
故应加强对这些危险致死因素和并发症的护理。
部分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累及自主神经系统,可引起心脏功能异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等,而心跳骤停是早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
【观察要点】
1、急性期需严密观察呼吸变化。
2、由于患者肌无力或截瘫、感觉缺失,所以需观察大小便情况、皮肤完整性、四肢感觉、肌肉瘫痪情况等。
【护理措施】
1、按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定时测量生命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四肢感觉、肌肉瘫痪进展情况等。
如出现呼吸无力、吞咽困难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饮食护理:如有吞咽困难,可插胃管,鼻饲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易消化的流质。
4、休息与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翻身及肢体运动的重要性,定时翻身,维持肢体运动功能及正常功能位置,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
5、心理支持: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鼓励,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恢复期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特点,取得家属支持,促进恢复。
6、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或体位引流,必要时吸痰。
8、呼吸机的应用:有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降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9.3Kpa,宜及早使用呼吸机。
【健康教育】
1、按时服药,保证足够的营养。
2、坚持每天被动或主动的肢体锻炼,病愈后仍应坚持适当的运动,加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受凉及感冒。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GBS会导致患者肌肉无力和麻痹,影响呼吸功能。
护士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体温,并观察有无呼吸困难或其他呼吸道问题的迹象。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肌无力,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士应帮助患者维持正常呼吸模式,如适时翻身、清洁口腔等。
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护士应监测氧饱和度,并随时准备进行紧急处理。
3.预防压力性溃疡: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压力性溃疡。
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采取合适的翻身和换位技术,并使用护肤品以保持皮肤的湿润。
对于需要床垫护理的患者,使用专门的防压床垫可以降低溃疡的发生率。
4.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长时间卧床会增加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护士应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如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以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高危患者,如年龄较大、有肥胖等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压力袜或实施药物预防。
5.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GBS的患者通常面临着肢体无力、麻痹以及生活能力受限的困扰,可能会感到沮丧和焦虑。
护士应积极倾听患者的症状和感受,并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6.协助康复训练:GBS患者在康复期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功能和活动能力。
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活动,如翻身、行走等,并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
7.营养支持:GBS患者可能会面临饮食困难,护士应提供适合的饮食建议,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对于需要胃肠道支持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胃管或肠外营养来满足营养需求。
8.监测并管理并发症:GBS患者在康复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等。
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常规等指标,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GBS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功能、皮肤完整性、血液循环、心理状态、康复训练、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摘要】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护理措施的支持。
诊断及监测是护理的重要环节,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可以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药物治疗是治疗的基础,需要根据医嘱规范用药。
疼痛管理是关注患者舒适度的重点,综合应用物理疗法和药物缓解疼痛。
营养与水分管理要保证患者的健康生活,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或脱水现象。
康复护理是患者恢复的关键环节,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综合措施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全面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重返健康的轨道。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护理、诊断、监测、药物治疗、疼痛管理、营养、水分管理、康复护理、综合措施1. 引言1.1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重要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周围神经的髓鞘,导致神经传导受损。
由于该病症状多样化且可能进展迅速,对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肌力、感觉和反射等方面的监测。
药物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类固醇等药物来控制病情。
疼痛管理、营养与水分管理以及康复护理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 正文2.1 诊断及监测诊断及监测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诊断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神经系统检查、神经肌肉电图(EMG)、脑脊液检查等。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出现的症状,如肌无力、疲劳、呼吸困难等,及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四肢感觉异常、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的分布情况以及及瘫痪部位肌力降低程度。
2、密切注意肌肉瘫痪的发展趋势,若出现声音低微、咳嗽无力、呼吸运动变浅,提示呼吸肌受累,应注意呼吸困难进展程度。
【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3、病室按时通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陪伴,防止交叉感染。
4、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必要时给予鼻饲。
5、做好眼部护理、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6、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喂饭、喂水时防止呛咳。
7、每日口腔护理3次。
8、呼吸肌麻痹者应:
(1)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以氧气吸入,保证液体入量,以防痰液粘稠。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观察T、 R、 P的变
化及呼吸肌麻痹、肌力进展情况,注意有无声音嘶哑、咳嗽无力、吞咽困难,必要时立即通知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
(3)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按使用呼吸机护理常规护理。
9、恢复期患儿尽早加强肢体锻炼,配合针灸、理疗及按摩,做肢体被动和主动运动。
【健康教育】
了解药物的用法及副作用,了解针灸及其它物理疗法,加强营养,协助进行步态训练,提供生活护理;避免暴露四肢于冷或热处;鼓励患儿吹气球及呼吸4—6次/日,10—20分钟/次,适当参加锻炼,注意冷暖,防感冒。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目的开展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
方法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护理、功能恢复锻炼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用药健康教育、机械通气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结果本组1例死亡,15例患者均好转。
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褥疮,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对药物不良反应能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提高了护理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control the disease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green syndrome. Methods To tak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trengthen nursing,functional recovery exercise health education,nutri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etc.. Results In this group,1 cases died,15 cases improved.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effective preven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bedsores,malnutri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n treat correctly,and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Green Barry syndrome;Nursing
格林巴利综合征,快速发展和最可以恢复运动障碍和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可波及躯干肌,肋间肌,膈肌而致呼吸困难,咳嗽,虚弱,最终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近两年,我们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神经内科采取综合治疗和恢复工作,现在患者健康教育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描述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6月~2015年6月有1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2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从20~49岁,平均年龄28.1岁,死亡1例,患者均切开气管,使用呼吸机。
2健康教育内容
对格林巴利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以下方面;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用药健康教育、机械通气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健康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格林巴利患者因呼吸肌麻痹,严重缺氧,造成了强烈的恐惧,焦虑,频死的。
护士应帮助和鼓励患者建立信心,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并简要说明机械通气对疾病的重要性,让患者知道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可以扭转疾病通知患者在呼吸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如不能发音,正压通气可能开始出现一些不适,并能让患者知道护士会日夜陪伴患者,直到他康复。
为了增强患者对
治疗的信心。
机械通气健康教育: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湿润,减少探视人员,不允许进入呼吸道感染,戴口罩的护送。
口腔及管道应清洁干燥。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吸出口喉咙分泌物。
每2h,1次翻回,从底到下一个更大的支气管的分泌和抽吸。
鼓励患者在床上做体力活动,增加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肺通气。
用药健康教育: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胃肠道反应明显,告诉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症状,并使用呕吐症状,严重时可停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效果显著,重者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1次/d,连用15d病情好转逐渐减少口服强的松1个月。
同时采取激素治疗依从性的盐,并注意激素治疗的并发症,使用适当的措施。
血浆置换法,这是适用于高免疫功能,通过血浆置换,除了血浆中的自我循环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有害物质,但成本是昂贵的,有一定的风险,严重的使用。
营养健康教育:绿色巴里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胃肠功能减弱,影响进食,身体也在高代谢状态,因此患者最好的内部和外部的营养。
轻度吞咽困难成糊状食品1~2d,咳嗽,或咳嗽时少固体或糊状食物,2~4w可进正常饮食;机械通气,吞咽困难给予鼻饲,喷射流汁1500~2000ml/d,静脉给予脂肪乳补充脂肪,蛋白质,氨基酸,能量合剂。
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肢体瘫痪要坚持活动和锻炼,克服依赖心理,并逐渐做一些事情,并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患者及其家属,要充分了解预后及预后,相信瘫痪的肢体能逐渐康复。
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从而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
4实施效果
我们实施健康教育的16例患者,因为没有并发症,褥疮,营养不良,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正确对待药物不良反应,,主动配合,迅速得到控制,除1例死亡,其余出院。
死亡率为5%。
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急救医院作为重要窗口,急救医护人员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
良好的形象往往能在第一时间赢得患者的信任。
着装整洁、语言亲切、端庄、微笑服务,对患者有着充分的精神、态度和风格,有着严格的要求,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和谐的护士关系。
掌握沟通技巧。
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技巧的运用。
不同医疗水平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认知程度的差异。
护士应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通过交流和沟通,能正确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对他的舒适和满意的心。
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护理人员在临床一线工作,密切接触患者,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
由于地域差异,而对疾病的疼痛往往有患者的压力,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烦躁不安。
在这一点上,护理人员应更加关心、耐心、爱心、责任心的融入护理工作,同时也要拓展知识,拓宽视野,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的合格专业。
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的需要,使之在治疗中一个愉快、温暖。
要加强对护士和患者沟通,做一个手势就可以建立一个护士耐心信任的桥梁。
用关爱的语言,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友好的微笑服務,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患者的痛苦。
优化医疗救治流程,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在短时间内完成诊疗流程的诊断和处理。
为了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流动,优化流程,保证服务流程的畅通,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现代新的医疗模式下,必须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理念,并充分的积极投入到工作中,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法律意识,加强护理和护患沟通的质量,
不断自我总结和探索,才能解决医患纠纷,给患者以更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在更和谐的氛围中逐渐恢复。
参考文献:
[1]韩丽蓉,成少娟,李静.临场护理投诉管理的探讨[J].家庭护士,2007,5(5B):71-72.
[2]Nagase H,Woessner JF Jr.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J].J BiolChem,2009,27(31):2491-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