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
- 格式:ppt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92
《诗三首》中心意思
1、《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惜别的情诗。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夫妻朋友的关系,由于战争、徭役或仕宦,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
这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中国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2、《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
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歌纵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3、《归园田居》是作者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激烈碰撞而最后以田园情结获胜的精神产物。
诗歌表现了陶渊明专注于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体现其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体现其生命的变奏,人生的变调;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预习+知识点梳理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文词语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文知识点梳理. (6)同步练习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后习题答案.. (6)优秀教案 (6)课文朗诵下载下载地址: https:///s/18Dmw_hWwYYlbaQmKBaxw-g提取码: 2tex课文21.《古诗三首》写字表出塞先秦长征词语催办醉人豪杰人云亦云英雄项目第21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塞:关塞要塞边塞塞外塞翁失马秦:秦代秦朝秦岭秦始皇朝秦暮楚征:征战出征征程征文南征北战词:宋词填词词语歌词义正词严催:催促催命催化催眠催人泪下醉:醉鬼醉酒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英杰豪杰杰出杰作人杰地灵亦:亦然人云亦云亦庄亦谐雄:枭雄英雄雄伟雄鸡雄心壮志项:强项项目款项项圈望其项背课文原文文字版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课文知识点梳理一、我会写组词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组词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 (以为)wèi (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2023-11-05contents •冰心其人•冰心诗歌风格•《寻梦园》三首•《纸船》三首•《再别康桥》三首•总结与评价目录01冰心其人生平简介011900年出生,福建福州人021913年,随家迁居北京031918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041923年,赴美留学05192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061929年,回国任教于燕京大学《繁星》、《春水》《寄小读者》代表作品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了中国现当代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冰心体”的代表文学地位02冰心诗歌风格1清新婉约23冰心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贴近生活,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清新自然冰心的诗歌风格细腻柔美,擅长运用意象和比喻来表达情感,给人以婉约柔美之感。
婉约柔美冰心的诗歌注重情感表达的含蓄与深沉,往往借助自然景物或生活细节来抒发情感,给人以深情厚谊之感。
抒情含蓄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冰心的诗歌追求隽永,意味深长,让人在品味诗句时产生联想和想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寄托情感冰心的诗歌善于寄托情感,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意蕴深远冰心的诗歌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往往在简短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哲理。
富有哲理富有思辨性冰心的诗歌注重对人生、自然、爱情等主题的思辨和探索,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性思考。
富有启示性冰心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抒发情感来启示人们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美好。
富有象征性冰心的诗歌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慰藉。
03《寻梦园》三首社会背景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冰心受其影响,开始进行诗歌创作。
个人背景冰心在旅途中所见所闻,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使得她用诗歌来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诗中描述了一个梦境,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寻梦园。
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短诗三首》课文第一首《梦之国》
君醒来,落雁纷纷,
梦之国已断绝。
看山水几回折,
落花飘,锦绣流。
江山啊,万籁俱寂,
明镜发光莫烦忧。
梦里也难掩藏,
公子欢,莫悲愁。
第二首《旅客》
夜太深,空有影,
旅客敲窗吁情思。
江上水自涟漪,
芳草垂钓,宁可欢笑否?
攒衣行,宿店稀,
潇洒人醉里拥洒泪。
花明楼上双鬓苍,
思量尽,情多何止一曲。
第三首《出塞》
谁是马上明将军?
谁是马上烈士?
追求自由遥决门,
剑来驾歌出塞门。
铁未销,车又磔,连篇马蹄踏平尘芥。
英雄领群众旗开,大汉梦,谋古今。
《诗三首》汇报人:2024-01-08•登江亭晚望•闻燕•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目录•鸟01登江亭晚望创作背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诗人漂泊于荆楚湖湘间时作。
当时诗人处于病后独游的凄清环境之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和迷惘之情。
落日半江微雨里,斜阳初照小堂前。
”诗人登高远望,看到天边飞鸟、远近青山、落日微雨、斜阳小堂,细致描绘出傍晚江亭的景色。
“天边一鸟过南园,高处添青远近山。
诗词内容诗中通过描绘傍晚江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迷惘的心情。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鉴赏评价02闻燕创作背景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个人经历作者在旅途中看到燕子,有感而发。
描述燕子的形态和习性,如“翩翩起舞”、“衔泥筑巢”。
表达对燕子的喜爱和羡慕,如“轻盈自由”、“安居乐业”。
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如“归心似箭”、“思乡之情”。
诗词内容01 02 03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和平、家园和亲情的渴望。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鉴赏评价03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该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动荡不安,诗人感慨时局,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慰问和关怀。
刘长卿被贬至蛇浦桥附近,诗人得知后,以此诗作为回答,表达了对友人的慰问和关怀。
创作背景刘长卿被贬唐肃宗至德年间诗中描绘了蛇浦桥的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诗词内容鉴赏评价01该诗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02该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03该诗在唐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创作水平和风格特点。
04鸟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
《短诗三首》1、《繁星(一三一)》
作者:冰心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2、《绿》
作者:艾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3、《白桦》
作者: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课文原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不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不、杜甫诗三首知识点【1】望岳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圣” 杜甫。
2。
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豪情与远大抱负。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字好在何处。
①“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②“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如何的雄心与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一辈子哲理。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人一辈子哲理:人一辈子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5、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一面明亮,一面昏暗,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2】春望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圣" 杜甫。
2。
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长安城沦陷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恨不思家的情怀。
杜甫诗三首一、《望岳》体裁:五言古诗题材:抒情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ɡē)昏晓。
荡胸生曾(cénɡ)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景象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二、《春望》体裁:五言律诗题材:咏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译文】: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有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愁绪缠绕,无言搔首,白发稀疏,几乎要插不上头簪。
三、《石壕吏》体裁:五言古诗题材:叙事诗暮投石壕村,有吏(lì)夜捉人。
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yìnɡ)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