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精制工艺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4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1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简介中文名称:丙烯酸英文名称:acrylic acid分子式:C3H4O2结构简式:CH2=CHCOOH分子量:72.06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99.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14沸点(℃):141相对密度(水=1):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5饱和蒸气压(kPa): 1.33(39.9℃)燃烧热(kJ/mol):1366.9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6(计算值)闪点(℃):50引燃温度(℃):438爆炸上限%(V/V):8.0爆炸下限%(V/V):2.4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树脂制造、合成橡胶乳液制造等领域。
丙烯酸在工业上主要用来生产丙烯酸酯类(树脂),占丙烯酸总消费量的60%左右,应用于建筑、造纸、皮革、纺织、塑料加工、包装材料、日用化工、水处理、采油、冶金等领域。
丙烯酸在精细化工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用丙烯酸生产的聚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被用作分散剂、絮凝剂和增稠剂等。
到70年代后期,聚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又应用于高吸水树脂和助洗涤剂。
二丙烯酸国内外的生产状况国外丙烯酸的生产状况国外丙烯酸(酯)的主要产地是美国.西欧和日本。
1982年,全球主要厂家约1家,丙烯酸的总能力79万吨/年,主要酯总能力116 4万吨/年。
其中美国占丙烯酸(酯)总生产能力的52%,西欧和日本分别占33%与14%,日本生产公司数目较多。
1986年世界丙烯酸(酯)类单体产量选110万吨/年,这是由于各国生产装置开工率有差异所至。
应指出,日本的丙烯酸(酯)行业发展较为显著,到1989年估测该国的总产量已接近2 0万吨左右,且有4.6万吨的产品输出。
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和丙烯酸(酯)类产品的需求增长,促进了各国开发和扩建丙烯酸(酯)生产装置,而使世界性的扩(新)建热潮业B形成。
估计新增加了近290(千吨)生产能力。
两步氧化法生产丙烯酸工艺流程简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简介两步氧化法生产丙烯酸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丙烷氧化生成丙烯,然后将丙烯再氧化生成丙烯酸。
丙烯酸生产工艺流程巴斯夫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丙烯酸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合成丙烯酸所需的原料,主要包括乙烯、氧气、水和氢气。
1 工艺过程1.1 生产工艺原理本岗位负责将丙烯酸前岗位送来的约48﹪(wt)的丙烯酸水溶液经脱水、醋酸和重组份后精制成99.5(wt)的高纯度丙烯酸产品。
1.2 生产工艺流程叙述1.2.1 轻组分分馏系统2T‐201 (粗丙烯酸罐) 中的丙烯酸水溶液由2P‐201A∕B (丙烯酸加料泵) 送至2C‐210 (轻组分分馏塔) 第15块板。
在此,用FC‐2032 和FC‐2031 调节控制加料量。
2C‐210 为板式塔,内有17块塔板,上层为填料。
在2C‐210 内,通过共沸蒸馏的方法把水和醋酸从丙烯酸中分离出去。
所用的共沸剂是甲苯。
水、醋酸和甲苯经减压蒸馏作为共沸物从2C‐210 塔顶蒸出,蒸出物经2E‐212 (2C‐210 塔顶冷凝器) 被CTW 部分冷凝,冷凝液流入2D‐211 (2C‐210 塔受槽),未凝气体进入2E‐213 (2C‐210 塔排放气冷凝器)被CTW 进一步冷凝,冷凝液也流入2D‐211 ,从2E‐213 出来的不凝气体通过水环真空泵2P‐216A∕B (2C‐210 真空泵) 经2PD‐216 ( 2P‐216放空罐回收槽)经2E‐216 ( 2P‐216气体冷凝器) 不凝气体排往废气焚烧系统(U‐600)。
在此,用PC‐2002 调节循环气量来控制2D‐211 气相压力。
2D‐211 内被隔板分为两个区:水相区和甲苯区。
流入的冷凝液在水相区分层,上层的甲苯向甲苯区溢流。
甲苯区内的甲苯由2P‐211A∕B (2C‐210 塔甲苯回流泵) 送出,一路用2FC‐2003 调节控制从2C‐210 回流入塔内;另一路用LC‐2003 调节送往2T ‐202 (甲苯罐) 的甲苯量来控制甲苯区的液位为50﹪。
水相区内的水由2P‐212A∕B (2C ‐210 塔顶回流泵) 送出,一路经2E‐215 (2P‐216 工作水冷却器) 被CWA 冷却后去2P‐216A∕B ,作为工作水使用;另一路用2LC‐2002 和2FC‐2004 串级调节去2T‐601 (废水罐) 的流量来控制水相区的界面为50﹪。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被广泛用于合成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胶、丙烯酸共聚物等高分子材料。
丙烯酸生产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推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目前广泛应用的丙烯酸生产工艺。
原油蒸馏法原油蒸馏法是过去广泛应用的丙烯酸生产工艺之一。
该工艺以石油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蒸馏分离和催化裂解反应,得到含有丙烯酸的乙烯酸类混合物。
经过进一步的提纯、分离和精制,即可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
该工艺的主要优点在于,原料便宜易得,符合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然而,由于该工艺生产的丙烯酸含有较多的杂质,如酯类、酸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等,丙烯酸产品的品质和纯度较低。
此外,该工艺产生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
氧化法氧化法是丙烯酸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工艺,包括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方式。
气相法是指将丙烯与空气或氧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含有丙烯酸的气体混合物,随后通过升降塔进行分离、精制和提纯。
气相法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先进的技术装备,难度较大,但可以生产高纯度的丙烯酸。
液相法是指将丙烯加入含铜和氧化剂的溶液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氧化反应得到含有丙烯酸的溶液。
随后,通过蒸馏、提纯、精制等工序,可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产品。
相较于原油蒸馏法,氧化法生产的丙烯酸品质更好,纯度更高,且副产物减少,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然而,氧化法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
生物法生物法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丙烯酸生产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廉价的废弃物或生物质转化为丙烯酸。
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法生产菌种为丙氧乙酸菌和丙酮酸菌,它们能够分解苛性钠、硝酸盐、硫酸盐等废水或生物质,生成丙烯酸。
生物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废弃物和生物质作为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且生产过程无需高温高压反应、化学药剂和大量能源,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然而,生物法的生产效率较低,需要完善的操作和调控技术。
丙烯酸胶制胶生产工艺
简介
本文档将介绍丙烯酸胶制胶的生产工艺,包括所需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原材料
- 丙烯酸:作为主要原材料,可通过化学合成或从石油中提取得到。
- 溶剂:用于调整丙烯酸的黏度和流动性,常用的溶剂包括甲醇、丙酮等。
- 增稠剂和稳定剂:用于调整胶水的流变性能和保持胶水的稳定性。
- 固化剂:用于固化丙烯酸胶,常见的固化剂有过氧化物、硫酸锌等。
生产过程
1. 准备工作:确保生产环境干燥、清洁,准备好所需原材料和设备。
2. 混合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丙烯酸、溶剂、增稠剂和稳定剂等原材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直至得到均匀的胶汁液体。
3. 固化剂添加:将固化剂逐渐加入胶汁液体中,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固化剂均匀分散。
4. 筛选过滤:将制备好的丙烯酸胶液体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5. 包装贮存:将过滤后的丙烯酸胶液体进行包装,密封存储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注意事项
- 在制备丙烯酸胶的过程中,应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 混合制备时,应控制原材料的比例和混合时间,以确保胶汁液体的质量。
- 固化剂的添加量应适度,过少会导致胶水固化不完全,过多则会影响胶水的性能。
- 过滤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滤网,以确保去除杂质和颗粒。
- 包装贮存时要注意密封性,避免胶水因接触空气而失效。
以上是丙烯酸胶制胶的生产工艺,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丙烯酸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纺织、建筑、食品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丙烯酸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中,需要考虑成本、效率、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以下是对丙烯酸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的详细探讨。
1.丙烯酸的生产工艺(1)丙烯气相氧化法:丙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在气相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烯醛,然后再经过酸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丙烯酸。
(2)丙烯液相氧化法:将丙烯溶于溶剂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烯醛,然后再用酸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丙烯酸。
(3)丙烯碱液相氧化法:丙烯与氧气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直接反应生成丙烯醛,然后再用酸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丙烯酸。
在选择丙烯酸的技术路线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成本:成本是选择丙烯酸技术路线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考虑原料成本、设备投入、能耗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费用。
一般来说,气相氧化法的投资成本较高,但能耗低,废弃物处理相对容易;液相氧化法的投资成本较低,但能耗较高,废弃物处理相对复杂。
(2)效率:效率是衡量丙烯酸生产工艺的关键指标之一、需要考虑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和产率等因素。
气相氧化法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丙烯转化率和选择性,但产率较低;液相氧化法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产率,但选择性较低。
(3)环境友好性:在工艺路线的选择中,需要考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氧化法都需要使用催化剂和酸催化剂,处理废弃物比较复杂。
碱液相氧化法相对较环保,但酸催化剂的使用会增加废弃物处理的难度。
(4)工艺稳定性:工艺的稳定性对生产过程的连续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氧化法对催化剂和酸催化剂的活性要求较高,容易发生中断和偏离预期产物的问题。
碱液相氧化法相对来说较稳定。
综上所述,选择丙烯酸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时,应综合考虑成本、效率、环境友好性以及工艺稳定性等因素。
不同工艺路线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丙烯酸胶粘剂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丙烯酸胶粘剂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一、生产工艺1、操作工艺(1)清洗原料:将原料以温水冲洗,可清除杂质和污秽物。
(2)混合原料:用水溶性及油溶性酯类原料,加入适量的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类原料,搅拌混合,调整其粘度,使其成为一定的浓稠度。
(3)调整浓度:将混合后的胶粘剂,加入适量的调整后,让其达到某一固定的标准浓度。
(4)退火:将混合后的胶粘剂经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温度逐步降低,以达到退火效果。
(5)灌装:将退火后的胶粘剂,用适当的容器灌装,以备使用。
2、工艺参数(1)原材料:丙烯酸乳液、油溶性及水溶性酯类原料、双酚A、抗氧剂、抗菌剂等。
(2)清洗温度:70℃~80℃(3)浓度调整:1%-5%(4)搅拌混合:20分钟(5)熔点:退火后40℃-50℃二、生产设备1、设备类型(1)搅拌设备:由搅拌桶、搅拌架、搅拌机等组成,用于将原料混合、搅拌和调整浓度。
(2)灌装设备:由灌装机、计量槽、灌装容器等组成,用于将混合后的胶粘剂灌装。
(3)清洗设备:由清洗桶、过滤器等组成,用于原料的清洗。
(4)控制设备:包括安全装置、过热保护装置等,用于控制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行。
2、设备使用(1)搅拌设备:将原料加入搅拌桶,由搅拌架驱动搅拌桶旋转,由搅拌机使原料混合,并调整浓度。
(2)灌装设备:将混合后的胶粘剂由计量槽放入灌装机,再由灌装机将胶粘剂灌装到容器中。
(3)清洗设备:将原料加入清洗桶,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混合,并经过过滤器过滤,以清除杂质和污秽物。
(4)控制设备:由安全装置和过热保护装置等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行。
丙烯酸制备工艺我有一次在一个化工产品展览会上,看到一种叫丙烯酸的东西,介绍说它在好多领域都特别有用,比如做涂料、胶粘剂啥的。
我就好奇,这丙烯酸是怎么制备出来的呢?丙烯酸制备啊,就像是一场神奇的化学魔术表演。
这得有合适的原料,就像做饭得有食材一样,制备丙烯酸常见的原料是丙烯。
这丙烯就像一个小积木块,不过它可有大用处。
要把丙烯变成丙烯酸,得经过氧化这个重要步骤。
氧化就像给丙烯来一场烈火考验。
把丙烯和空气或者氧气混合在一起,不过这可不是简单地搅和一下就行。
得有合适的催化剂,这催化剂就像一个神奇的小助手,能让氧化反应顺利进行。
就像我们跑步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给我们加油打气,我们就能跑得更快更好。
不同的催化剂效果不一样,得选对才行,要是选错了,就像找了个不懂路的人给你带路,反应就可能跑偏啦。
在氧化的时候,温度和压力也很关键。
温度得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就像烤蛋糕,温度不对,蛋糕要么烤不熟,要么就烤糊了。
制备丙烯酸的时候,如果温度太高,反应可能会太剧烈,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到处乱跑,生成一些我们不想要的东西。
要是温度太低呢,反应就慢吞吞的,像乌龟爬一样,好久都得不到丙烯酸。
压力也有讲究,合适的压力能让丙烯和氧气更好地混合、反应,就像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小环境。
反应完了之后,得到的产物可不是纯的丙烯酸哦,里面还有好多杂质呢。
这就像一锅汤里有骨头有肉还有其他杂物。
得把丙烯酸从这些杂质里分离出来,可以用蒸馏的方法。
蒸馏就像把汤里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
因为丙烯酸和杂质的沸点不一样,通过加热让丙烯酸在合适的温度下变成气体跑出来,再把它收集起来,就像抓住了一个小宝贝。
经过这些步骤,丙烯酸就制备出来啦。
它就像一个精心打造的小零件,在化工的大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次看到有丙烯酸相关的产品,我就会想起这个有趣的制备工艺,真的是很奇妙呢。
年产20万吨丙烯酸精制工段工艺设计1. 引言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树脂、涂料、粘合剂、纤维等领域。
为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一套年产20万吨丙烯酸的精制工段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2. 原料与中间产品2.1 原料该工艺流程的主要原料为丙烯酸原液,该原液含有杂质,需要进行精制处理。
2.2 中间产品该工艺流程的中间产品为精制的丙烯酸产物,产品需满足一定的纯度要求,以便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3. 工艺流程概述3.1 总体概述年产20万吨丙烯酸精制工段工艺设计可分为以下步骤: 1. 原液预处理 2. 脱色处理 3. 精馏分离 4. 回收处理 5. 精制产物收集3.2 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4. 工艺步骤详解4.1 原液预处理原液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过滤、酸洗和碱洗三个步骤。
4.1.1 过滤将原液经过滤设备,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
4.1.2 酸洗将过滤后的原液与酸性溶液进行反应,可去除其中的沉淀物和杂质。
4.1.3 碱洗将酸洗后的溶液与碱性溶液进行反应,可中和溶液中的酸性杂质,使溶液 pH值达到一定范围。
4.2 脱色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原液含有色度较高的成分,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处理步骤主要包括吸附、洗涤和脱附三个过程。
可选用活性炭或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脱色剂。
4.3 精馏分离通过精馏,将脱色后的溶液进行加热蒸发,使其中的丙烯酸得以分离。
精馏分离过程需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丙烯酸能以较高纯度得到收集。
4.4 回收处理蒸馏过程中会有部分丙烯酸被带入废水中,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回收溶液中的丙烯酸。
回收处理过程包括酸碱中和、沉淀、过滤和浓缩等步骤,最终得到含有丙烯酸的溶液。
4.5 精制产物收集最后,将经过精馏和回收处理的产物进行收集和包装,即可获得高纯度的丙烯酸成品。
5. 设备和工艺参数5.1 设备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需要配备以下设备:过滤器、反应釜、蒸馏塔、冷却器、分离器、吸附塔、洗涤塔、脱附塔等。
松香丙烯酸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松香丙烯酸工业生产工艺流程1. 松香精制将松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甲苯或二甲苯。
丙烯酸生产工艺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纺织、橡胶、合成纤维等工业领域。
以下是丙烯酸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丙烯酸的生产主要分为煤炭法、石油气法和生物法。
煤炭法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丙烯酸生产工艺。
它以煤炭为原料,通过气化制备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经过催化剂转化为丙烯酸。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料丰富、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煤炭法的环境污染较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煤炭法的工艺复杂,设备大型,投资成本高。
石油气法是目前丙烯酸主要生产工艺。
它以石油气为原料,通过气化制备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经过催化剂转化为丙烯酸。
石油气法相较于煤炭法具有以下优点:原料丰富、净化程度较高,可以降低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工艺相对简化,设备相对较小,投资成本较低。
因此,石油气法被广泛应用于丙烯酸的工业生产。
生物法是一种新兴的丙烯酸生产工艺,它利用微生物发酵方式转化废弃物或生物质资源为丙烯酸。
生物法相较于传统的煤炭法和石油气法,具有环保、可再生的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但目前生物法的生产工艺仍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无论是何种丙烯酸生产工艺,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是以铱、铼、钯等过渡金属为主要组成的催化剂。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需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控制,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总之,丙烯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煤炭法、石油气法和生物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物法有望成为丙烯酸生产的新方向。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优化,丙烯酸的生产工艺将更加高效、环保。
1 工艺过程
1.1 生产工艺原理
本岗位负责将丙烯酸前岗位送来的约48﹪(wt)的丙烯酸水溶液经脱水、醋酸和重组份后精制成99.5(wt)的高纯度丙烯酸产品。
1.2 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1.2.1 轻组分分馏系统
2T‐201 (粗丙烯酸罐) 中的丙烯酸水溶液由2P‐201A∕B (丙烯酸加料泵) 送至2C‐210 (轻组分分馏塔) 第15块板。
在此,用FC‐2032 和FC‐2031 调节控制加料量。
2C‐210 为板式塔,内有17块塔板,上层为填料。
在2C‐210 内,通过共沸蒸馏的方法把水和醋酸从丙烯酸中分离出去。
所用的共沸剂是甲苯。
水、醋酸和甲苯经减压蒸馏作为共沸物从2C‐210 塔顶蒸出,蒸出物经2E‐212 (2C‐210 塔顶冷凝器) 被CTW 部分冷凝,冷凝液流入2D‐211 (2C‐210 塔受槽),未凝气体进入2E‐213 (2C‐210 塔排放气冷凝器)被CTW 进一步冷凝,冷凝液也流入2D‐211 ,从2E‐213 出来的不凝气体通过水环真空泵2P‐216A∕B (2C‐210 真空泵) 经2PD‐216 ( 2P‐216放空罐回收槽)经2E‐216 ( 2P‐216气体冷凝器) 不凝气体排往废气焚烧系统(U‐600)。
在此,用PC‐2002 调节循环气量来控制2D‐211 气相压力。
2D‐211 内被隔板分为两个区:水相区和甲苯区。
流入的冷凝液在水相区分层,上层的甲苯向甲苯区溢流。
甲苯区内的甲苯由2P‐211A∕B (2C‐210 塔甲苯回流泵) 送出,一路用2FC‐2003 调节控制从2C‐210 回流入塔内;另一路用LC‐2003 调节送往2T ‐202 (甲苯罐) 的甲苯量来控制甲苯区的液位为50﹪。
水相区内的水由2P‐212A∕B (2C ‐210 塔顶回流泵) 送出,一路经2E‐215 (2P‐216 工作水冷却器) 被CWA 冷却后去2P‐216A∕B ,作为工作水使用;另一路用2LC‐2002 和2FC‐2004 串级调节去2T‐601 (废水罐) 的流量来控制水相区的界面为50﹪。
塔底液是含有少量醋酸的丙烯酸液体。
一部分由2P‐213A∕B (2C‐210 塔底再沸器泵) 打入再沸器2E‐211 (2C‐210 再沸器) 进行强制循环,2E‐211 采用LLP 加热,用TC‐2001 和FC‐2002 串级调节加入的LLP 量来控制塔底温度。
另一部分由2P‐210A∕B (2C‐210塔底泵) 送往2C‐220 (醋酸塔) 塔顶进一步脱醋酸,在此,用LC‐2001 和FC‐2001 串级调节送出量来控制塔底液位为50﹪。
为防止聚合,采取了一下措施:
(1) 通过2FG‐203 向塔内加IA ,加入量为15m3∕h。
(2) 在第17块板中加入由2P‐215 (阻聚剂加料泵) 送来的定量阻聚剂,由FI‐2020 显示。
1.2.2 脱醋酸系统
2C‐220 为板式塔,内有34块穿流板。
醋酸、水、甲苯和丙烯酸经减压蒸馏一起从2C‐220 塔顶蒸出,蒸出物经2E‐222 (2C ‐220 塔顶冷凝器)被CTW 部分冷凝;冷凝液流入2D‐221 (2C‐220 受槽),未凝气体进入2E‐223 (2C‐220 排气冷凝器)被CW A 进一步冷凝,冷凝液也流入2D‐221,从2E ‐223 出来的不凝气体通过二级喷射泵2J‐221 (2C‐220塔顶喷射泵) 经2JE‐221 (2J‐221 喷射泵冷凝器) 排往2P‐216A∕B 。
在此,用PC‐2005 调节循环气量来控制2D‐221 气相压力。
2JE‐221 中的冷凝液流入2D‐236。
2D‐221 内的液体由2P‐221A∕B (2C‐220 循环泵)送出,一路作为回流液从2C ‐220 塔顶回流入塔内,在此,用FC‐2006 和TDC‐2018 串级调节控制第11块板与第20块板之间的温差;另一路用2LC‐2005 和2FC‐2007 串级调节去2C‐210 的粗酸量来控制2D‐221 的液位为50﹪。
塔底液是含有少量重组分的丙烯酸液体。
一部分由2P‐223A∕B (2C‐220塔底重沸器泵) 打入重沸器2E‐221 (2C‐220 再沸器) 进行强制循环,2E‐221 采用LLP 加热,用2TC‐2010 和2FC‐2008 串级调节加入的量来控制塔底温度。
另一部分由2P‐220A ∕B (2C‐220塔底泵) 送往2C‐230 (丙烯酸提纯塔)第8块板,进一步脱重组分,在此,用2LC‐2004 和2FC‐2005 串级调节送出量来控制塔底液位为50﹪。
为防止聚合,采用了以下措施:
(1) 通过2FG‐209 向塔内加IA ;
(2) 由2P‐225 (阻聚剂加料泵) 送来的定量的阻聚剂由回流一起进入塔顶;
(3) 通过FG‐213 向2D‐221 内加IA ;
(4) 通过FG‐210 的回流液连同由2P‐225 送来的定量的阻聚剂一起向2E‐222 内喷淋。
(5) 通过FG‐211 和FG‐210 的回流液向2E‐223 和2E‐222内喷淋。
1.2.3 丙烯酸精制系统
2C‐230 为板式塔,内有21块穿流板。
丙烯酸经减压蒸馏从2C‐230 塔顶蒸出,蒸出物经2E‐232 (2C‐230 塔顶冷凝器) 被CTW 部分冷凝,冷凝液流入2D‐231 (2C‐230 受槽),未凝气体进入2E‐233 (2C‐230 塔冷凝器),出来的不凝气体通过喷射泵2J‐231A∕B (2C‐230 塔喷射泵) 排往2P‐216A∕B 。
在此,用PC‐2009调节空气的补入量来控制2D‐231 气相压力。
2JE‐231A ∕B (2J‐231A∕B 喷射泵冷凝器)中的冷凝液进入2D‐236 由2P‐236A∕B 送往2C‐
210 。
在此,用LC‐2018 和FC‐2035 串级调节送出量来控制2D‐236 液位为50﹪。
2D‐231 内的液体由2P‐231A∕B (2C‐230 塔回流泵) 送出,一路用2FC‐2016 调节控制回流量从2C‐230 塔顶回流入塔内;另一路作为产品经2E‐235 (丙烯酸成品冷却器) 被CWB 冷却后去2T‐204A∕B (丙烯酸日产罐),在此,用2LC‐2009 和2FC‐2017 串级调节排出量来控制2D‐231的液位为50﹪。
塔底液是含有少量丙烯酸的重组分。
一部分由2P‐233A∕B (2C‐230 再沸器泵) 打入再沸器2E‐231 (2C‐230 重沸器) 进行强制循环,2E‐231 采用LLP 加热,用TC‐2012和FC‐2015 串级调节加入的LLP 量来控制塔底温度。
另一部分由2P‐230A∕B (2C‐230 塔底泵) 送往薄膜蒸发器2E‐234 (2C‐230 薄膜蒸发器) 进行真空蒸发,以回收重组分中的丙烯酸。
在此,用LC‐2008 和FC‐2014 串级调节送出量来控制塔底液位为50﹪。
从2E‐234 顶部蒸出的主要含丙烯酸的气体返回到2C‐230 底部。
2E‐234 采用HP 伴管加热,用TC‐2011 和FC‐2011 串级调节加入的HP 量来控制2E‐234 底部温度。
底部液由2P‐234A∕B (2C‐230 薄膜蒸发器泵) 送进2R‐240 (重组份分解器),用LC‐2006 和FC‐2009 调节排入量来控制底部液位。
为防止聚合,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通过FG‐219 向塔内通入空气;
(2) 通过FG‐228 向2D‐231 内加IA ;
(3) 通过FG‐226、FG‐227 调节回流,分别向2E‐232、2E‐233 内喷淋;
(4) 由2P‐235 (阻聚剂泵) 向塔顶与蒸汽出口加阻聚剂;
(5) 通过FG‐215 向E‐234 加IA 。
1.2.4 丙烯酸重组份分解系统
2R‐240 用TC‐2240 和TV‐2240 串级调节加入的HP 量来控制2R‐240 底部温度。
底部液由2R‐240 自身液位压力送出,用LC‐2240 和FC‐2240 串级调节送出量来控制釜底液位,排入2T‐602 (二聚物储罐)。
从2R‐240 蒸出的主要含有丙烯酸的气体到2E‐241 ,2E‐241 采用CTW 冷却。
喷淋液由2P‐236A∕B 送入(FI‐2036显示),冷凝液回2D‐236 ,由2P‐236 送入2C‐210 第17块塔板处。
不凝气体入2E‐223,用PIC‐2240 和PV‐2240 串级调节2R‐240 气相压力。
为防止聚合,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通过2FG‐240、2FG‐241、2FG‐242 向釜内加IA ;
(2) 由2P‐113 (阻聚剂加料泵) 的阻聚剂入2E‐241 喷淋管;
(3) 通过FI‐2036 调节回流向2E‐241 喷淋;
(4) 釜内出料管道LLP 伴热,并有LLP 吹扫装置。
1.2.5 废液捕集
U‐100和‐U200 导淋总管内的物料汇集到一起进入2D‐207 (收集液罐),当2D ‐207 内的液位达到上上限时,P‐207 自动启动(下下限时,自动跳停),将废液送往2T ‐601 (废水罐) 或与其他部分的不合格料一起经2E‐220 (排料冷却器) 被CTW 冷却后去2T‐201 (不合格丙烯酸罐)。
1.2.6 阻聚剂
2D‐215的溶剂为甲苯,溶质为2﹪的吩噻嗪和0.1﹪的N‐戊抱氨磺酸铜;2D‐225的溶剂为丙烯酸,溶质为1.2﹪的吩噻嗪和0.8﹪的对苯二酚;2D‐235的溶剂为丙烯酸,溶质为5﹪的对苯二酚单甲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