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

1、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

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都是社会人,都是在相

应的社会文化下成长,所以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我们都要遵守相应

的社会风俗和规则。因此,我们的情绪表达方式也会受到社会的情绪表达规则的影响。

(1)Ekman & Friesen(1969)最早提出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他们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这里

的情绪表达规则,侧重于强调内部情绪体验与外部情绪表达的不一致。

(2)Jones(1998)从情绪表达规则的组成成分出发,认为情绪表达规则包括两种成分表情

调节知识和目标。表情调节知识是指根据情境要求调节面部表情的指示,目标是决定表达规

则使用的一个重要成分,因为人们表达与内部心理状态不一致的情绪时,都是有一定的动机

的。相较于和对内部情绪与外部表情的不一致性的强调来说,进一步研究了情绪表达规则的

目标。

(3)Saarni提出,情绪表达规则是个体调节和管理自身情感表达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达到控制表达行为的适宜性,是个体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4)Southam等人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规则,儿童的任务

是不断对其进行意义建构,并最终内化为其自身信念的一部分(Southman,2002)。Ekman, Friesen& Saarni的观点注重情绪表达规则的功能性,而Southman等人的概念则侧重从建

构主义的角度解析情绪表达规则。

(5)综合几个不同概念我们发现,情绪表达规则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行为层面:个体表

现出与真实情绪体验不一致的外显情绪表现;认知层面:个体有意识地对自身情感表达进行

调节和管理,以达到符合特定文化背景、社会规则和社会期望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符合自身

年龄的情绪建构水平。

总之,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规则。它规定了个体在

什么情境下,对谁、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而不管个体内心真正的情绪状态如何。情绪表

达规则受到约定俗成的文化影响,更多是一种存在于外部世界中的规则。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需要学习这套规则,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与他人交往的效率。

2、情绪表达规则的的内涵

(1)情绪表达规则的知识

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就是个体根据情绪所产生的情境来调节自身情绪表达的一系列知识。Saarni(1984)提出,情绪表达规则知识以对他人情绪表达的觉察为前提,它形成的基础是一

定的社会认知水平,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充分的个体经验。Harris(1986)和Ruffman(1999)

等人的观点,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必须以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为前提,它以儿童能够对内在的

心理领域和外在的行为表现进行区分为基础。当儿童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过渡到基于信念

的情绪理解时,儿童就逐渐能够将情绪与个体内在的信念状态而不是直接的外部事实联系在

一起,并将这一区分扩展到对外在情绪表现与内在真实的情绪体验的区别性理解上,从而逐

渐掌握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由此可见,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直接反映着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同

时也是折射个体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

情绪表达规则目标是指个体使用情绪表达规则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使用表达规则调节自身情绪的动机Saarni(1999)根据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因素提出了,文化表达规则和和自我保护的表达规则,而前者具有亲社会性,指情绪表达要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共同遵守的社会规则、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而后者具有自我保护性,指情绪表达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Jones 和 Gnepp(1986)等人把情绪表达规则目标具体分成三类:亲社会目标指考虑到他人

的感受而做出的情绪表达;社会规范目标指遵守社会规范和规则;自我保护目标是指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利益。根据Smetana在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ules中对社会规则的解释,我们可以根据目标二、三的共性及其与目标一的对立性,将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大体上分为自我保护目标与社会指向目标两大类。

(3)情绪表达规则策略

情绪表达规则策略就是个体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对自身真实情绪进行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根据Ekman和Friesen(1975)的描述,常见的情绪表达规则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中性化策略个体将自己的真实情绪感受隐藏起来,换以自然的平常状态表现出来(没什么表情);夸大策略(个体用比真实情绪体验更加激烈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使真实情感得到夸大;弱化策略:个体用不如真实情绪体验强烈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使真实情感得到削弱;掩饰策略:个体表现出一种与真实情绪体验完全不同的情感,以遮盖真实的情绪体验。但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种情绪表达规则策略,Matsumoto 等人(1998)提出了六种情绪表达规则策略,分别是夸大(amplification)、减小(deamplification)、中立(neutralization)、伪装(masking)、限制(qualification)、未改性的表达(unmodified expression)。六种策略中的前四种策略与 Ekman 提出的四种策略大同小异。由于新增加的两种策略在实证研究中极少使用。所以比较经典常用的仍是 Ekman 的四种策略(Ekman,Friesen,1969)。

3、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1)性别因素

许多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都显示了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普遍的研究结论是,相对于男孩来说,女孩在消极情境下的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规则的掌

握和应用水平更高;并且这种差异可能在儿童年幼时更加明显(Mcdowell,2000)。而男孩

在失望情境下试图掩饰消极情绪时则会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过渡行为(如无力的道谢,咬

着嘴唇,触摸面部等)(Saarni,1984)。近年来,我国一部分研究者得出了男女在情绪表

达规则水平上存在差异的结论(侯瑞鹤2006,侯超,2007)。同时也有研究者得出情绪表

达规则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结论(张丽2004;陈艳芳2011)。

(2)情境因素

Paul(1986)等研究发现(Paul,1986; Joshi, 1994),岁儿童对消极情境的表达规

则认知能力要好于对积极情境的表达规则认知能力,但岁儿童对两种情绪情境下的表达规

则认知能力不存在显著差(Paul,1986)。Mcdowell(2000)等研究发现,三年级儿童的积

极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水平和消极情绪表达规则认知水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我国研究者侯瑞鹤,俞国良(2006)6-10岁儿童在不同情绪情境下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

的研究也发现,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存在显著情境差异。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不同学者在情景对情绪表达规则的影响的结果不一致。因此,将来研究可以具体考察,

儿童对内外情绪差异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是跨情境一致或者不一致。另外, 该问题也可以

在保证实验信效度的情况下, 尽可能在扩展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故事内容下得到进一步

研究(侯瑞鹤,2006)。

(3)家庭环境

侯瑞鹤(2004)等提出,家庭主导的情绪气氛(家庭情绪环境)是儿童情绪及其表达

规则认知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其对儿童情绪及其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

下4个方面:(1)对儿童常情绪倾向的影响。积极的情绪环境有助于儿童获得更多的情绪

知识,表现更多的积极情绪;反之,消极的家庭情绪环境则与儿童较少的情绪知识和较少

积极情绪相关(Garner,1994)。(2)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影响。积极的家庭情绪环境使

儿童保持积极情绪表现的时间更长;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促进儿童情绪社会化最理

想的家庭情绪环境,并不是仅鼓励儿童表达积极情绪的家庭,而是支持儿童保持积极情绪

的同时,也鼓励他们表达适当消极情绪的家庭(Garner,1996)(3)对儿童应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的影响,Jones(1998)研究得出,积极的家庭情绪表现环境与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亲社会目标呈正相关;而消极或生气占主导的家庭情绪环境与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自我保护目标呈正相关。(4)对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影响。对于有情绪问题的儿童来说,家庭情绪环境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Pickens and Field(1993) 研究发现,母亲有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的儿童,在以后的社会学习任务中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和非常少的积极情绪,并且这些儿童在情绪调节和控制方面会表现出比普通儿童更多的不足,从而出现“情绪失调(Saarni,1999)”的危险。

4、研究方法

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观察法、自然实验法和故事访谈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观察儿童在不受干扰控制的情况下自然的运用情绪表达规则的方法。

Blurton 和 Jones(1972)利用自然观察法发现,幼儿在母亲面前更多的表现出消极情绪。观察法可以获得大量直观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简便易行,而且由于没有人为控制,所以结果相对真实可靠。但是,无关变量控制的不好,所得出的结果难以重复验证,也没办法深入分析。而且,有时候所要研究的现象不一定出现,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因此,观察法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或者在研究的前期使用。

(2)自然实验法

鉴于观察法的缺陷,随着研究的发展,自然实验法逐渐兴起。自然实验法就是给儿童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诱发儿童产生某种情绪,然后记录下儿童当时的表情、语言(包括身体语言),然后进行编码。这种方法生态效度很高,同时又可以获得大量的实用资料。然而,这种方法仅对于研究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情况很有用,却难以考察儿童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而且,自然实验法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也不尽如人意,耗财耗力。所以,这种方法在研究中也要慎重使用,考虑好限制因素。

(3)情景故事法

情境故事法。研究者利用投射原理,设计出特定意义的故事情节作为实验材料,以结构性访谈或开放式回答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要求被试回答一些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如:“你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为什么?”等,通过被试的回答来考察情绪表达规则的发展水平。但此方法可能对言语要求比较高,对一些年龄较小的不一定适合。但如果能在实验中设计一些图片作为辅助材料,效果会更好。肖金(2007)使用自然观察法和情境故事法。而此研究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复杂的编码,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得严谨的研究结论。Mc Dowell(2000)等在研究中发现,用故事情境法得到的访谈结果和自然实验结果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因此在研究中采用故事情境法对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发展研究有很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侯瑞鹤, 俞国良. 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策略的使用[J]. 心理科学, 2006, (1).

侯瑞鹤, 俞国良,林崇德.儿童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认知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3).

张丽, 辛自强. 失望情境下小学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运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30 -36.

侯超. 小学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及其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的关系[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Ekman P., Friesen W., The repertoire of nonverbal behavior: categories, origins, usage and coding, Semiotica. 1969, 1:49-98 .

Jones D.C ., Abbey B.B., Cumberl A. The Development of display rule knowledge :linkages with family expressiveness and social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1998,69(4):1209-1222.

Saarni C .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children's attempts to monitor expressive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1504-1513.

Saarni C.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competence [J].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London, 1999: 79~130.

Southam-Gerow M.A., Kendall P.C., Emotion regu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mplications for child psychopathology and therapy [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2, 22: 189~222.

Ekman P,Friesen W. The repertoire of nonverbal behavior: Categories, origins, usage and coding. Semiotica, 1969, (1).

McDowell D.J., O' Neil, Robin Parke, Ross D. Display rule application in a disappointing situation and children's emotional reactivity: relations with social competence.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000, 46(2): 306-324.

Jones D.C., Abbey B.B., Cumberl A. The Development of display rule knowledge: link ages with family expressiveness and social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4): 1209-1222.

Saarni 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children's attempts to monitor their expressive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 1504-1513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情绪表达训练

情绪表达训练 临床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述情障碍”,主要指的是缺乏用言语描述并表达情绪的能力,同时也缺乏幻想。调查表明,述情障碍普遍存在于有心身疾病的人中。 虽然绝大多数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并不存在典型的述情障碍,但从其表现看,大都缺乏恰当描述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此外,从积极方面看,良好的人际交往也离不开情绪表达。因而,要想解决自己的社交焦虑,还有必要对自己进行情绪表达训练。 情绪表达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能感受并辨别自已和他人的情绪,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或调节。 1.培养共情 离开了共情――即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态度与能力――就谈不上恰当的情绪表达,更谈不上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何况,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时正是由于缺乏共情而引发的。因此,情绪表达训练需从培养共情入手。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与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具备共情的人容易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他人产生矛盾时,也能心平气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处理问题。 举例说,在公共汽车上别人踩了你的脚,你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会不高兴,但如果你具有共情的能力,就会从对方角度想问题:“他不是故意踩我的,没人会有意踩别人而给他自己惹麻烦。”这样一想,你的不快自然就会消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有人说:共情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我们的心情。任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共情为先决条件的。 共情不论是作为态度还是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1)提高自己的感受性 指提高自己对他人情绪反应的敏感度。 *摆脱自我中心,学习关注他人。 *对情绪描述语做词汇替换练习。例:“烦恼”的替换词有:不快、郁闷、心烦、苦恼等,“高兴”的替换词有:快乐、欣喜、愉悦、兴高采烈等。 *通过对电影、小说、诗词等的观赏与分析体验人类情感。 *培养对人需要的敏感度。如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牵动,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要学习从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迅速察觉别人的需要。

形容自己生日的句子说说心情

形容自己生日的句子说说心情 1、祝我生日快乐呀!这可能是这几年最惨的一个生日了,还不如和朋友约今天,呵呵,黑暗的一年就这样吧。 2、现在过生日也不会到处去求祝福了反正无人知晓自己知道就好 3、时间如流水,又要迎来我的生日了,应该说是长大了一岁,还是说老了。 4、今晚,在钟声敲响12下的时候,我会站在窗前,朝着你的方向默默的祈祷:祝你生日快乐。愿你开心无限,快乐无边,健康无际,幸福无尽。 5、当你看到这条短信时,哈哈!你已经老了一岁啦!如果你想永葆青春的话,请大声念出下面的字:今天我生日,我好快乐!发送 6、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说我真高兴,时光没有改变我们的友谊,祝我的生日其乐无穷。 7、我有预感,今年圣诞节,元旦,我的生日都将会是我自己一个人过。顿时有点小期待啊。 8、跟祖国一天生日,感谢今天陪我过生日的朋友和那些不在身

边却相亲相爱的人们。一半欢喜一半忧,又老了一岁,岁月赋予我们的年轻时光不多了,要加油了。 9、愿我的生日伴随着幸福与喜悦,从日出到日落。 10、今天,我的生日,希望,我以后的日子,像这片烛光一样,充满光明,希望。 11、愿每天的太阳带给我光明的同时,也带给我快乐。真心祝自己生日快乐! 12、行路不仅仅在于快慢,还在于是否能够持续;前进不仅仅在于速度,更在于能否保持正确方向。祝自己生日快乐 13、生日快乐啦啦啦,爱我自己时间只负责流动不负责成长自己努力我有我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大一岁快乐。 14、不就一个生日么。没有你们我照样过得很好。 15、每次都是默默祝自己生日快乐,就算发了空间也没有几个评论……啊,祝自己生日快乐,又老了一岁呢。 16、最近心情不好,买了几件美衣哄哄自己,也就当是生日。 17、明天,有谁会知道我生日,然后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18、如果快乐不能与人分享,这不算是真正的快乐了。快乐是一种心境,跟财富、年龄与环境无关。祝自己生日快乐。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 9正确表达情绪北师大版

1 / 4 《正确表达情绪》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消极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我们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能力目标:能运用调节情绪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知识目标:知道调节情绪的四种具体方法和宣泄情绪应注意的内容,在交流中再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控情绪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漫画导入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展示“哭婆婆”和“笑婆婆”的漫画。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二、出示“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调查表” 1、学生小组汇总,并思考回答学生表现的情绪有哪些。 2、教师小结归纳,学生表现得情绪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三、视频播放《小芳的故事》

1、说一说:这个故事中小芳身上有怎样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导致的不良行为? 2 / 4 2、教师引导后并出示表格,小结小芳的行为。 四、想一想:不良行为怎么办?用哪些办法来调节? 1、学生小组讨论,既然情绪是可以调控的,那么调控情绪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已读的《小芳的故事》把答案写在纸上。 2、学生完成后教师小结: (1)发泄法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喊大叫等。(2)注意力转移法 改变注意焦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等。 提示:情绪发泄,转移时应注意事项。 (3)理智控制法 战国时期孙膑被砍去双脚后,怒而发奋,写出《孙膑兵法》,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贝多芬在遭受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塞翁失马”塞翁用的是理智控制法中的自我安慰。“卧薪尝胆”勾践用的是理智控制法中的自我激励。廉颇用了换位思考法和蔺相如和好,维护了国家利益。 五、还有哪些办法来调节和缓解自己的情绪?

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表达与管理的方法 1、理清、认识自己的情绪。就是感知到现在自在什么状态的情绪中,是喜悦,是愤怒,还是焦虑等? 2、接受情绪,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经验各种感觉或情绪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必为情绪而道歉,我们也不能把自己所经验某种情绪的责任加诸于别人。如果,归咎他人或责怪他人,要别人对你的感受负责任,事实上,也是你让别人控制了你。而你的幸福要掌控在别人手里,这不是一件十分可怕又可悲的事情么?! 3、及早处理情绪,切勿收集情绪点卷,选择适当时机及时、清楚、具体地将情绪向对方表达,做好深度有意义的沟通。有句话说的好:“夫妻之间的婚姻只是载苗,而沟通则是浇水。如果没有沟通,那么婚姻则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有了沟通呢?不言而喻,苗儿可能走向生根发芽,以及茁壮成长。 4、明了情绪操之在我。若能明了情绪确实操之在我,则将永远有机会选择。心理学家哈洛德?墨沙说“相信即看见”,透过认知转换与正面积极强化可改变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且可以透过放松压力的技巧,自我暗示放松状态,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就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一切要靠自己,相信自己能改变,信心的建立是首要任务。(1)找出自己的动力(力量)。训练耐力、集中意志力、注意力。(2)随时关心自己。经常欣赏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注意改变,不要吝啬去鼓励自己。(3)接纳容忍自己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才有努力的空间,经常问自己在过程中获得或学习了什么。(4)善用幽默感。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运用你的幽默感化解紧张气氛。(5)不要怀疑自己有改变的能力,你的情绪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学习正确表达情绪的几个阶段清蓮 今天在总结自己学习如何正确表达情绪的过程中,发现走过了好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10 年8 月份去沈阳听老师的课之前,我已经练习说事实、说感觉、说希望的情绪表达方法有半年多,发现这个方法对孩子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对老公好像无效。因为我试着对老公表达了几次情绪,结果遭到他更强烈的批评责备,我感到很受挫,同时得出结论,觉得这个方法对强势者无效。于是不再对老公使用这个方法。 第二阶段,在沈阳听课的期间,我就自己对老公表达情绪无效的情况问了老师,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之后,回到家里便开始大张旗鼓地继续对老公实施说事实、说感觉、说希望的情绪表达方法,那时的我俨然变成了一只好斗的公鸡,每次他一批评责备我,我稍感不舒服就说事实、说感觉、说希望,但每次这样做之后,还是被老公强烈地反击了,他这样责问我,为什么你那么在乎别人的语气?为什么你不先想想别人的话是不是对的?为什么你就不知道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被他责问之后,由于我坚持认为这个方法没有问题,就陷入 与他的争论之中,争论的结果当然是我仍然感到不舒服了。不过,也发现另外一个好的结果,那就是我发现我和老公之间的吵架后遗症越来越小了,每次生完气老公好像没有过去那么记仇了。不过慢慢时间久了,我还是感到这样表达情绪也是不行的,因为在现实生活里,人们 普遍是不允许别人有情绪的,因此,我表达情绪则必然要遭到反击,产生新一轮的伤害。我在反思,这样子表达情绪是不是不妥当?

情绪的觉察与表达

情绪的觉察与表达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张秀翠 [适用年级] 七年级、八年级 [理念阐述] 大量资料与数据都表明:情绪的觉察与表达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中国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人相对与西方人来说,情绪的表达会更加含蓄甚至压抑,比较忽视情绪的觉察,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很必要在初中学生相对价值观等观念正在形成发展的阶段开展这方面的心理辅导,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情绪觉察与表达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情绪的觉察与表达的能力。 情绪觉察和表达是情绪的两个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人的情绪只有准确觉察才能更好地表达,而准确的情绪表达又有利于你更好的察觉情绪。情绪的觉察相对来说是内隐行为,很难量化和表现出来;情绪的表达相对来说是外显的行为,可以通过言语、肢体动作和想象等表现出来。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情绪的表达为主线,通过情绪表达能力的提升带动情绪觉察能力的提高。 提升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只要有以下四种:(1)表情模仿游戏:互相模仿,提供更多观察情绪表达的机会。(2)多表述各种情绪:增加词汇,描述情绪,理解情绪并表达情绪。(3)在情景中体验情绪。(4)在交往中理解并表述情绪:交往过程中获得情绪体验、理解他人情绪,表达自己情绪,提供练习机会,为情绪概念建立提供必要而原始的丰富素材。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们通过肢体动作的表演、情绪词汇的搜索、生活情景中情绪的提取和表达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情绪表达与觉察能力,并进行情绪表达的行为训练。 [活动目标] 1.了解情绪的觉察与表达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学会觉察和表达情绪,提高表达情绪的能力。

3.情绪表达的行为训练,初步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猫的情绪》的图片故事 2.分小组(8人左右),每人一张白纸,8个成语的小卡片3.歌曲的雨泉《深呼吸》,视频小广告《微笑》 [活动设计]

适当表达或者释放情绪,会让自己更幸福

适当表达或者释放情绪,会让自己更幸福丹尼尔·戈尔曼的畅销书《情商》火遍了全世界,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商或者学术水平,还取决于这个人的情商高低。 对于情商,约书亚·弗里德曼是这样说的:“情商是一种认识,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选择我们行为的一种方式。它塑造了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理解。 此外,它还定义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内容;它允许我们设置优先级;它决定了我们日常行为的大部分。研究表明,我们生活中的“成功”,有80%是情商的功劳。” 适当表达或者释放情绪,会让自己更幸福 由此可见,情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情商的重要性不单单是影响着人们的成功,还是我们日常情绪表达的基础。 提到情绪,每个人都知道,但要具体说出来自己的此刻的情绪状态,除了明显的“开心”与“不开心”、“害怕”之外,很少有人能够准确的描述出其它的情绪状态,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情绪。 情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情绪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产生着。 适当表达或者释放情绪,会让自己更幸福 陌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情绪了解的很少,少到根本不知道一些情绪体验的名字,也无法去描述它,我们虽然随时随地都有情绪,但这些情绪都是基本

情绪杂糅在一起的,有的时候是两种基本情绪糅合在一起,有时候是三种以上基本情绪的糅合,在我们不知道或者不了解的情况下,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去描述自己的情绪,甚至不细心体会就无法去感受到还有其它情绪。 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当地情绪表达会让人摆脱束缚重获自由,会让自己觉得更加轻松和自由,也会让人们获得比较完整的幸福感。 简单的说就是:适当表达或者释放出自己的情绪会让自己更幸福。 适当表达或者释放情绪,会让自己更幸福 日常生活中的哭、发脾气、大喊大叫、给别人诉说遭遇、写日记、开怀大笑、手舞足蹈、威胁、扔东西、打人…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在发泄或者释放自身情绪。但不同的是,有些行为是攻击行为(像:扔东西、打人、威胁),有些却不是攻击行为(像:哭、手舞足蹈…)。 日常生活中,根据人们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来划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果需求得到满足,则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感受;如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对于情绪来说,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对我们自身有一定的意义。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我们都需要去面对,只有面对了才能去处理好,情商高的人都能够很好的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掌控和管理自己情绪之前,我们需要去体会自己的日常感受,也就是情绪状态,我们可以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情绪状态,但必须能觉察到自身不同情绪感受的变化。

第5课 表达情绪要适当

第5课表达情绪要适当 一、教学准备 1.认识目标:通过情境故事和游戏活动,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能准确察觉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绪。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活动,学会适当表达情绪的方式并且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情境表演,体会正确、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利己利人。 二、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自制抽题箱。 3、学生自读暖心坊故事。 三、教学过程 1.热身导入。 活动一:石头剪刀布 (1)2人一组玩“石头剪刀布”,输的人从后面将双手搭在赢的人双肩上;赢的人寻找另一个赢的人进行比赛。 (2)在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从你们一张张笑脸上,老师能感受到你们快乐的情绪。除了快乐,我们还会有什么情绪呢?一起去看看吧! 活动二:走进暖心坊 (1)面对这场考试结果,李丽和刘梅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她们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的? (2)同学们,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李丽面对刘梅的伤心难过,没有不管不顾地只表达自己的快乐,而是安慰李丽,这是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地管理情绪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达情绪要适当》。 【设计意图】暖身活动把学生带入快乐的情境中,体会快乐情绪,活跃气氛。暖心坊情境故事的设计,是让学生感悟故事中的人物运用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2.体验活动。 (1)拿出抽题箱,出示活动要求,开始游戏。 (2)分享活动感想。 (3)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你有哪些情绪体验呢?请你说说印象最深的情绪词汇。 (4)小结: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快乐、悲伤、烦恼、难过等,我们要识别自己的情绪,同时能准确地察觉他人的情绪。那么,当产生情绪时,我们该如何表达才是正确的呢?让我们起去探索。 【设计意图】进行游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感知情绪的多样性。通过表演来感知多种情绪,通过观察别人来察觉别人的不同情绪。 3,主题探究。 (l)出示图片:3个情境故事。 (2)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境,讨论:你如何看待这些同学的情绪表现了? (3)小组表演: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如果时光倒流,你会怎么表达?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回到故事情境中,用表演的方式来汇报。 (4)小组成员分享游戏感受。 (5)观看的学生点评回馈,给出其他好的方法。 (6)小结:当我们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可以利用积极的利己利人的方法来表达,切忌伤害自己或他人。正确地表达情绪,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发挥情绪的人际交流功能。

心理讲座——情绪表达与识别,情绪与健康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讲座——情绪表达与识别,情绪与健康情绪心理学系列讲座之情绪的表达情绪表达又叫表情,是指个体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 人是富于情绪表达的动物,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例如,喜气洋洋、气势汹汹、愁眉苦脸、眉开眼笑等标志着人们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 对人类而言,表情是人们识别他人情绪情感的重要线索,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一、情绪表达与识别(一)表情的普遍性基本情绪表情(高兴、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 如表现恐吓和威胁的表情在不同文化中惊人地相似,其共同特征包括斜吊的眼睛,相似的眉毛、鼻子、脸和下巴的样子,以及张开并下撇的嘴。 (二)表情的差异性 1、情绪表达的文化多样性 2、社会化对情绪表达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表达,以便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应社会准则。 、(三)表情的识别 1、面部表情识别: 眼睛是表达情绪状态的重要部位,但只靠眼睛也是很难识别各种情绪表情的,面部露出的部分越多他人就越容易判断你所表现出来的情绪。 1 / 9

可见,从面部识别情绪的主要线索并不在眉目之间,情绪识别是借助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 此外,不同的情绪体验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了解情绪发生的背景对于识别情绪是必要的。 2、姿态表情识别(比如用舞蹈诠释情绪状态)将面部表情的识别与姿态表情结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准确地判断情绪状态。 艾克曼等人证明,身体姿态、动作,特别是其强度有助于情绪的识别。 识别姿态表情,其中双手的表情占重要地位。 腿和脚是最不灵敏、最缺乏自我意识的部位,故对于泄露正在施加给我们的欺骗提供了最好的信息来源。 而面部是最坏的信息来源,手、臂介于两者之间。 3、言语表情识别言语表情成为一种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的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以及语调、节奏和韵律等。 总的来说,我们在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或情感时,不能仅仅从一个单一的维度去判断,如果能结合面部表情、姿态动作和言语,会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判断。 比如: 当你面带真诚的微笑骂你的朋友是傻瓜时,你传达的是一种愉快亲切的情感信息,善意的笑容改变了侮辱性语言的意义。

表示自己心情的句子

表示自己心情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3、当你真正去等待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永远都不会出现。 4、有时候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需你的解释。 5、她那甜蜜的微笑,像一股清凉的泉水在我心中流过。 6、得糊涂是一种境界,心平如境是一种修养,顺其自然是一种超脱,威武不屈是一种品格,富贵不淫是一种情操,常笑就是健康,快乐成就人生。愿你我共勉! 7、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一个无人分享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 8、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9、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得到! 10、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11、我徒手唱歌、你弹奏的肖邦、却盲了我的眼。 12、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13、错过了晨曦,你可以欣赏暮霭;错过了春花,你可以接纳秋实;错过了太阳,你可以仰望星月;错过了昨天,你可以拥抱今天! 14、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过去的快乐留待回忆,未来的快乐正在计划,但快乐只能现在感受! 15、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对于失恋的人来说,也许得到比失去的多,也许你只是失去一个不爱你人,而他失去了一个爱他人。 16、守住的是仓皇而班驳的灾难、是用整个生命也敌不过的假象。 17、茶_苦而后甘,令人回味;酒_绵而后劲,叫人道爽;泉_清而味淡,却用一生来品出甜。一个知音,如茶如酒如泉,让人受益一生。 18、在适当的时机,用正确的方法,用合适的问题,问对了人,这就是通往每一个新发现的跳板。 19、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20、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21、再烦,也别忘微笑;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2《情绪的管理》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2《情绪的管理》导学案《情绪的管理》导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情绪的表达及探究情绪感染,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2、通过活动小平的情绪,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3、通过学习情绪的调控与表达,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受友善、和谐、文明等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_____。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_____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2.该喜则喜,该悲则悲,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保持_____,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适度的_____,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3.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_____、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_____。 4.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改变认知评价、_____、合理宣泄和_____等。 【互动探究】 任务1、通过学习情绪的表达及探究情绪感染,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探究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 1、回想一件让你特别兴奋或特别愤怒的事情,你当时是如何表达自己情绪的?你周围的人又是如何表现的? 2、与同学交流,看看大家情绪表达的方式是否一样,这些表达方式给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3、与同学讨论,看看大家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有哪些好的方法。

英语中各类情绪的表达!

英语中各类情绪的表达! 一、Joyful——欢喜篇 初级词汇: excited(兴奋的), sensuous(令人愉悦的), energetic(精力充沛的), cheerful(欢快的), creative(有创造力的), hopeful(有希望的) 高级词汇: daring(勇敢的),fascinating(迷人的), stimulating(刺激的),amused(逗乐的), playful(嬉戏的), optimistic(乐观的) 例句: The film is ravishing to look at and boasts a sensuous musical score. 这部电影画面迷人,配乐悦耳动听。 We were amused to see how assiduously the animal groomed

its fur. 看着这只动物如此认真地梳理自己的毛,我们被逗乐了。 He realized this to be a very daring thing to ask.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问题。 二、Scared——担忧类 初级词汇: confused(困惑的), rejected(拒绝的), helpless(无助的), submissive(顺从的), insecure(不安全的), anxious(焦虑的) 高级词汇: bewildered(不知所措的), discouraged(气馁的), insignificant(无足轻重的), inadequate(不充足的), embarrassed(尴尬的), overwhelmed(被征服的) 例句:

交谈沟通恰当表达情绪的方法

交谈沟通恰当表达情绪的方法 交谈沟通恰当表达情绪的方法 2020-11-12 在与人沟通中,情绪做为一种辅助方式对沟通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好自己的情绪表达,对沟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天范文大全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交谈沟通恰当表达情绪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谈沟通恰当表达情绪的方法一、了解情绪表达的几种基本类型 由于人们的情绪会对他人产生各种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影响,在交流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情绪表达规则。基本的类型有4种: (1)直接。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2)缩减。将某些情绪的外部表现减低到最低的限度。比如,与上级、长辈或某些客户交谈时,有时需压抑自己的情绪,缩减自己情绪的表现程度。 (3)夸张。有意突出、放大某些情绪,以获得某些好处。如运动员被撞后,跑到裁判员那里,故意做出夸张的痛苦表情,使裁判认为他收到严重的冲撞,从而判对方犯规。 (4)替代。如果某种情绪可能伤害到别人,将他掩饰起来,代之以其他直至相反的不具有伤害性的表情。例如,你接受了一件不喜欢的礼物,不能当着送礼人的面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而应有礼貌地面带微笑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交谈沟通恰当表达情绪的方法二、把握情绪表达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1)真诚坦率的表达情感 真诚坦率是表达情绪的根本原则。古人云修辞立其诚,真诚坦率的表达,并且语言和身态语言和谐统一,是获得最佳沟通效果的基本前提。除了某些场合的竞争和谈判博弈的交流中需要巧妙的掩饰和虚张外,去掉虚假做作的表情,大胆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总是受欢迎的。 (2)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表达情绪 在沟通中,一些不好的情绪常常会伤害别人。例如,当你需要礼节性的和别人沟通时,若果你对他的谈话不感兴趣,可能会无意识的表现出一些小动作,向打哈欠、看手表、或晃动身体等。这些小动作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真诚表达自我的情绪还应该一尊重别人为前提,当伤害到他人时,应该运用缩减和替代或其他的方式巧妙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使沟通讨论获得最佳效果。 (3)运用沟通艺术手法巧妙表达情绪 在沟通艺术中,我们创造的多种修辞手段,可以巧妙的表达真实的情感,恰当显现自己的各种情绪。如词语的感情色彩选择,夸张、避讳、委婉、比喻等辞格的运用等等。学会使用这些修辞手段,是适度表达情绪,会说巧说的重要能力。

情绪的自我调控

情绪简介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意识状态是情绪体验的必要条件。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情绪是信心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信心中的外向认知、外在意识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一种暂时的较剧烈的生理评价和体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意指情感及其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一系列行动的倾向。”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这就是情绪管理的基本范畴。[1] 情绪管理基本定义 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简单地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2] 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说,情绪固然有正面有负面,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制合体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情绪就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们形成的否定情绪和情感往往只是短暂的,痛苦一阵以后,强烈的体验随着刺激的消失而消失。情绪的长期压抑对个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因人而异。情绪最基本的4种表现: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痛苦是最普遍的消极情绪。“心境”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学习解决生活、工作和人际活动能力的人,他们的压力少,情绪也比较稳定、成熟。健康方面——愿意运动,注意饮食和生活。人际方面——能包容、互相支持和关爱。工作方面——不断求知和学习,不浪费时间,做有效的时间管理。生活的情趣——情趣和乐观。第一、体察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例如:当你因为朋友约会迟到而对他冷言冷语,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做?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察觉你已对朋友三番两次的迟到感到生气,你就可以对自己的生气做更好的处理。有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著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再以朋友约会迟到的例子来看,你之所以生气可能是因为他让你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婉转的告诉他:「你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好担心你在路上发生意外。」试著把「我好担心」的感觉传达给他,让他了解他的迟到会带给你什么感受。什么是不适当的表达呢?例如:你指责他:「每次约会都迟到,你为什么都不考虑我的感觉?」当你指责对方时,也会引起他负面的情绪,他会变成一只刺猬,忙著防御外来的攻击,没有

负面情绪需要恰当表达

负面情绪需要恰当表达 方旭《中国青年报》( 2014年01月14日 11 版)青春热线编辑: 我是一名大学生,在学校里,难免要和各色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我自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不错,遇到问题时还是能够在对方面前很理智地表达。只是懂得如何去合作是一回事,如何把自己的一些不满情绪发泄掉是另一回事。 比如,我虽然和一些同学能够合作得下去,可是在沟通时,对方的某些语言真的让我觉得很不舒服。表面上我可以很平静地和他求同存异,但是内心却在翻滚着:“这家伙怎么不从这地球上消失掉!”这时候,我该怎么办?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甚至是发泄不满,不过我不喜欢这么做。很多时候,我都是把这些情绪记入日记,爱怎么骂怎么骂,因为这样不会伤害任何人。 可是,有时候我和某个同学说话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曾在日记中写过他的坏话,现在却还和他有说有笑,觉得自己挺假的。还有就是老担心自己的日记被同学发现,怕大家知道原来我是个那么虚伪的人。 请问,我该怎么办? 小白兔奶糖小白兔奶糖: 你好。 你来信中所说的苦恼,相信很多初入大学的同学都有着类似的经历。我们从家乡来到学校,不同地方的同学汇集到一起,带来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做事风格甚至是文化,这些

不同交织在一起,会使彼此有很多碰撞,需要时间来磨合。在此期间产生不愉快是很正常的事。更何况,大学阶段,人的心理特点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不成熟的、看重权威的青少年模式转向较为独立的、注重平等的成年人模式,会有很多被尊重、要求独立和彰显自我的交往诉求,再加上同学之间的期待不同,发生冲突的几率就很大。 你在来信中说自己“沟通能力不错”,但是遇到对方言语让你不舒服时,比较不容易向对方“恰当地表达不满”。从你的言语中,我能感觉到你是个对自我有一定认识的人,这非常难得;同时也看到你有宣泄不满的途径——写日记,虽然这并不是直接向对方表达,但也不失为一种梳理和宣泄自己情绪的好方法。更难得的是,你认为负面情绪需要“恰当”表达,这是特别有建设意义的。 中国传统文化不鼓励表达情绪和感受,尤其是负面情绪。很多人为了表面和谐,回避表达真正的感受,造成表面和内在隔离很远,对人充满猜忌和误解,最终可能连表面的和谐都难以维系。但如果我们愿意冒一定的风险,尽可能向对方敞开真正的自己,最终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和亲密。 那么,怎样恰当地向对方表达不满呢? 在人类社会中,最被接受的交流方式是言语表达。有一种方法叫“我信息”表达法。“我信息”是指“用以‘我’开头的语句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感受、愿望、要求等”,比如“我生气了”、“我觉得很委屈”等。由于它只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求,听起来是希望、恳求、建议,而非命令、指责,因此,它不会激起对方的防御和反击——它既是内心感受的分享,也可增加双方的情感交流,是表达负面情绪的好方法。 与之相对的是“你信息”——用以“你”开头的句子表达:“你这样做也太过分了吧”、“你总是失信”、“你怎么会这么想”等,相信看了这样的句子谁都会感到不舒服,因为这听起来像在责备,极易引起对方的愤怒和反击,不仅达不到真正的沟通,还会使交谈

学会恰当的表达情绪

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首先要培养孩子对表情的识别能力。表情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取得相互理解的一种方式。学会识别别人的表情,才能准确理解对方表达、传递的信息,这也是进一步与对方交流交往的前提。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各种机会和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各种表情,知道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相对应的面部表情,正确对待别人各种不同的表情,培养起幼儿对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1、观察不同的表情。比如我们利用表情图片让幼儿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是高兴的还是怎么样的?然后再引导幼儿看不同的表情他们脸上的五官有什么不一样,如眉毛怎样,眼睛又是如何的等等。再让孩子照镜子做做各种表情,让孩子从大概的印象到个别细致地方的观察,从而感受到不同的人物表情代表了不同的情绪情感。 2、感受喜怒哀乐表现出的不一样的表情。我们让孩子回忆,当你画画得到大家夸奖时你的表情是怎么样的?(眉开眼笑)你被人家拒绝不和你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你又是什么样的表情,(难过沮丧);当小朋友要出去游戏你却还没有穿好鞋子的时候你的脸上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着急的)受到老师批评你脸上又会是怎样的。(不好意思,难受) 3、利用各种形式表现不同的表情。如通过添画五官可以请幼儿画出各种表情,还可以请孩子自由画一张表情图,让孩子

说说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在音乐游戏等活动中表现,如“可爱的小脸”、“我生气了”、“妈妈辛苦了”,等这些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在自我实践中发自内心的表现出脸部的表情;还有在故事诗歌儿歌中表现,如“爱发脾气的小丫丫”、“象小鸟一样飞”、“我怕。。。。。。”等,这些生动的故事儿歌不仅给幼儿以形象的感受体会,还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能充分让幼儿体验并表现这些不同情绪情感的表情。 二、让孩子学用较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情绪、情感过程包括表达和控制两个方面。表达就是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别人体验、感受;而控制则是当情绪、情感的不当表达会影响一些当前利益时,个体能暂时抑制冲动,表现出恰当的情绪行为。 1、对于幼儿来说,情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所以在让幼儿恰当表达时先要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外部的表情统一和谐起来,在识别各种表情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据此我们根据幼儿的特点,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心情墙”,让每个孩子每天来园时把自己的心情展示在心情墙中,你今天是高兴的还是难受的还是不开心的,让大家一起来听,一起来感受你今天的心情故事。如今天王成朋友不开心,他在心情墙上自己的照片旁边插上了一张生气的表情,我们就知道他今天有不开心的事了,在来园晨会时就让孩子说说遇到了什么不高兴,这不仅让孩子适时的宣泄自己的内心,还发展了

六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正确表达情绪》教案(赖祖祥)

正确表达情绪 执笔者:赖祖祥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消极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我们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能力目标:能运用调节情绪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知识目标:知道调节情绪的四种具体方法和宣泄情绪应注意的内容,在交流中再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控情绪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漫画导入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展示“哭婆婆”和“笑婆婆”的漫画。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二、出示“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调查表” 1、学生小组汇总,并思考回答学生表现的情绪有哪些。 2、教师小结归纳,学生表现得情绪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三、视频播放《小芳的故事》 1、说一说:这个故事中小芳身上有怎样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导致的不良行为? 2、教师引导后并出示表格,小结小芳的行为。 四、想一想:不良行为怎么办?用哪些办法来调节? 1、学生小组讨论,既然情绪是可以调控的,那么调控情绪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已读的《小芳的故事》把答案写在纸上。 2、学生完成后教师小结: (1)发泄法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喊大叫等。 (2)注意力转移法 改变注意焦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等。

提示:情绪发泄,转移时应注意事项。 (3)理智控制法 战国时期孙膑被砍去双脚后,怒而发奋,写出《孙膑兵法》,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贝多芬在遭受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塞翁失马”塞翁用的是理智控制法中的自我安慰。“卧薪尝胆”勾践用的是理智控制法中的自我激励。廉颇用了换位思考法和蔺相如和好,维护了国家利益。 五、还有哪些办法来调节和缓解自己的情绪? 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做(轻音乐响起),调节呼吸法。 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做,肌肉放松法。 3、活动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4、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知识进行小结。情绪调节方法很多,还比如幽默化解法(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昨天的忧伤已经过去了,我要开开心心地度过今天。”爱迪生在致力于制造白炽灯的时候,有人取笑他说:“先生,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爱迪生回答道:“我的成功就是发现了1200种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说完,他自己先放声大笑起来。),自我暗示法(当你发怒时,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等,合理运用这些方法,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六、合理宣泄情绪 1、情绪需要宣泄,但宣泄情绪还要守规矩,这个规矩就是: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并且不得妨碍他人,不得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3、名句赏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结束学习。 七、作业 1、课后实践:与父母交谈,搜集他们调控消极情绪的好方法2-3例,适时在全班交流。 2、课后检测: (1)“自古人生多风浪,何须愁白少年头”告诉我们() A、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B、要树立远大理想 C、要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D、要丰富课余生活,拓展兴趣爱好 (2)“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这句话告诉我们() A、情绪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B、情绪调节与外界环境无关 C、应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D、调节情绪有正确的方法 (3)下列体现“合理发泄法”这一情绪调节方法的是()

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 1、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 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都是社会人,都是在相 应的社会文化下成长,所以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我们都要遵守相应 的社会风俗和规则。因此,我们的情绪表达方式也会受到社会的情绪表达规则的影响。 (1)Ekman & Friesen(1969)最早提出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他们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这里 的情绪表达规则,侧重于强调内部情绪体验与外部情绪表达的不一致。 (2)Jones(1998)从情绪表达规则的组成成分出发,认为情绪表达规则包括两种成分表情 调节知识和目标。表情调节知识是指根据情境要求调节面部表情的指示,目标是决定表达规 则使用的一个重要成分,因为人们表达与内部心理状态不一致的情绪时,都是有一定的动机 的。相较于和对内部情绪与外部表情的不一致性的强调来说,进一步研究了情绪表达规则的 目标。 (3)Saarni提出,情绪表达规则是个体调节和管理自身情感表达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达到控制表达行为的适宜性,是个体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4)Southam等人认为,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规则,儿童的任务 是不断对其进行意义建构,并最终内化为其自身信念的一部分(Southman,2002)。Ekman, Friesen& Saarni的观点注重情绪表达规则的功能性,而Southman等人的概念则侧重从建 构主义的角度解析情绪表达规则。 (5)综合几个不同概念我们发现,情绪表达规则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行为层面:个体表 现出与真实情绪体验不一致的外显情绪表现;认知层面:个体有意识地对自身情感表达进行 调节和管理,以达到符合特定文化背景、社会规则和社会期望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符合自身 年龄的情绪建构水平。 总之,情绪表达规则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规则。它规定了个体在 什么情境下,对谁、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而不管个体内心真正的情绪状态如何。情绪表 达规则受到约定俗成的文化影响,更多是一种存在于外部世界中的规则。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需要学习这套规则,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与他人交往的效率。 2、情绪表达规则的的内涵 (1)情绪表达规则的知识 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就是个体根据情绪所产生的情境来调节自身情绪表达的一系列知识。Saarni(1984)提出,情绪表达规则知识以对他人情绪表达的觉察为前提,它形成的基础是一 定的社会认知水平,良好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充分的个体经验。Harris(1986)和Ruffman(1999) 等人的观点,情绪表达规则知识必须以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为前提,它以儿童能够对内在的 心理领域和外在的行为表现进行区分为基础。当儿童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过渡到基于信念 的情绪理解时,儿童就逐渐能够将情绪与个体内在的信念状态而不是直接的外部事实联系在 一起,并将这一区分扩展到对外在情绪表现与内在真实的情绪体验的区别性理解上,从而逐 渐掌握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由此可见,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直接反映着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同 时也是折射个体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情绪表达规则的目标 情绪表达规则目标是指个体使用情绪表达规则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使用表达规则调节自身情绪的动机Saarni(1999)根据情绪表达规则的动机因素提出了,文化表达规则和和自我保护的表达规则,而前者具有亲社会性,指情绪表达要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共同遵守的社会规则、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而后者具有自我保护性,指情绪表达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Jones 和 Gnepp(1986)等人把情绪表达规则目标具体分成三类:亲社会目标指考虑到他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