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标准及审核概论(内审员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424.50 KB
- 文档页数:133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教材内部审核员部分TQC推进部爱普生精工(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2月1日第一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教材内部审核员部分顾问:刘志峰、北原克典编辑:陈艳霞、平庆杰TQC推进部爱普生精工(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2月1日第一版********目录********ISO9000 (1)********目录******** (1)第一章 ISO9001标准的审核要点 (1)第二章质量体系审核概论 (20)第三章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24)第四章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 (42)第五章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质量审核 (45)附录1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38)附录2 ISO10011-1 (44)附录3 ISO10011-2 (52)GB/T 19021.2---93idt ISO 10011-2:1991 (52)附录4 ISO10011-3 (57)附录5 案例分析 (60)ISO9000 (62)用心、精心、决心、匠心第一章 ISO9001标准的审核要点1 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皆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审核要点:组织应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目的的阐述的证据。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皆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审核要点:1.组织必须提供适用范围,特别是体系覆盖产品的表述证据;2.应提供关于标准第七章条款要求的删减(无论有无)说明及详细理由的证据。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GB/T19001-2008第1章 ISO 9000族标准概论第1节 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进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3月颁布ISO9000系列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进行了第一次修订,颁布ISO 9000族标准的1994版。
●2000年12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进行了第二次修订,颁布ISO 9000族标准的2000 版。
●2008年11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进行了第三次修订,颁布ISO 9000族标准的2008版。
●ISO 9000族由ISO/TC 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 9000族(2000版)核心标准包含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 19011 质量与(或者)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2008版ISO 9000族标准修改的的目的与范围●2008版ISO 9000族标准的相容性●2008版ISO 9001标准与ISO9004的协调一致●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ISO 9000标准在中国第2节 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现状●A类管理体系要求标准●B类管理体是指导标准●C类管理体系有关标准二、ISO 9000族标准介绍●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内容包含: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2个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84个有关术语及其定义。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紧供组织证实其具有稳固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与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
●GB/T 19000/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表达了建立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的12个方面的基础◆确定了有关质量的术语共84个词条●GB/T 19001/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稳固地提供满足顾客与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能力◆增进顾客满意◆适用于各类类型、不一致规模与提供不一致产品的组织◆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者合同目的●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帮助组织用有效与高效的方式识别并满足顾客与其他有关方的需求与期望,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获得成功。
一、质量审核1、定义质量审核的定义(ISO9000:2000):为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审核的类型审核的类型将由审核员和被审核组织的关系来确定。
因此有—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由供方组织内人员或某此专门情况下聘请分包人员来完成。
—第二方审核:—通常由客户或客户指定的一方对供方或可能的供方进行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授权机构或其它认可的第三方来进行。
3、内部审核目的—内审是ISO9000系列以及所有其他的质量保证标准的要求,依照标准,质量体系要定期地同意审核即内审。
—内审是质量体系自我完善的一个特不有力的工具。
通过内审来保证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有效运行,通过纠正措施的执行来确保消除不合格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内审是在外部发觉体系不合格之前自己先发觉并加以改正的最好方法。
二、内审准备1、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由企业治理层依照其需要来决定审核的目的,范围。
在策划审核时期,还需确定审核依据的文件。
—早期目标企业的质量手册首次公布时,最初的审核目标是验证文件的执行人员是否理解文件的要求;作为操纵手段,文件是否可行并得以持续执行。
因此将会用检查表把程序中的要紧要求记录下来;—体系变更当组织,工序,设备,产品或人员有变更时,部门的质量体系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些变更。
关于这些变更实施的有效性的验证必须包括在下一次的审核中,也能够对这些变更安排附加审核;—问题区域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和决定纠正措施之前,内部审核可用来作为工序调查的一部分以确定问题的范围和根源;—体系改进质量体系完全建立以后,内部审核的重点也随着之改变,审核的要点将会是如何改进体系并使之运行的更加有效。
2、预备检查表—检查表是保证审核顺利进行的最要紧的条件,应认真预备。
能够预备检查表以列出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检查点尽管能够对程序实施情况的要点进行重复性的审核,然而仍然不建议使用标准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