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DP的临床意义

FDP的临床意义

FDP的临床意义
FDP的临床意义

FDP的临床适用性

概要: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最大的区别之一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以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而D-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物,因此,在原发性纤溶时D-二聚体水平并不增高,而FDP水平增高。在其它一些病理情况下,诸如DIC时,两种的变化基本平行。

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被凝血酶水解后,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FPA)A和肽B(FPB),剩余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经凝血因子XIIIa和钙离子的作用后,形成不溶性稳定的纤维蛋白,继而血液凝固。其过程是在经过一系列交联后完成,此后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性质稳定,一般不再溶解,即真正意义上的血栓。但可被纤维酶所降解,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生多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即为FDP,其中一种就是D-二聚体。它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标志物之一,是确定体内有无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的指标。

FDP对肝脏疾病测定的意义:(注3)

国外有报道肝脏疾病患者血浆纤溶激活物抑制剂(PNI)活性下降,PNI主要在肝脏合成,PNI活性下降,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反馈性增多,进一步降解纤维蛋白原,从而使血浆中FDP进一步增高,因

此,肝脏疾病对PNI合成有一定的影响,并随病情的加重而加大,肝脏与纤溶关系甚为密切而肝脏疾病致使平衡关系改变较为复杂,但临床发现肝脏疾病伴发纤溶亢进者多见,其原因可能因应激状态或淤血而引起血管内皮释放大量的纤溶激活物,一般在短时间内被肝脏清除,而肝脏疾病患者对纤溶酶类激活物清除障碍,致使纤溶亢进,而纤溶亢进引起FDP在血液中剧增,抑制血小板的集聚和释放。很早以来就发现肝硬化患者存在纤溶亢进表现在优球蛋白溶介试验(ELT)缩短,血清FDP水平增高,纤溶酶原激活剂,其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增高,原因可能是肝脏对TPA的清除功能降低,而PAI特别是PAI1未能相应增高,这种纤溶系统平衡紊乱纤溶酶原降低,FDP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水平增高以及出现高溶状态。本组病例测定表明各类肝脏疾病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现象,其肝硬化的阳性率及概率高达到84.8%、P<0.05,其半定量值远远高达正常人。肝脏疾病出血是多因素的,当肝脏疾病患者出血及波及组织或手术后出血,特别是在输注新鲜血浆及血小板等不能奏效时,应注意到肝脏疾病伴纤溶亢进,其中检测患者血浆FDP对肝脏疾病引起的纤溶亢进可严重程度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FDP对原发性纤溶亢进诊断的意义:(注3)

脏器移植,手术创伤,胎盘早期剥离等均可引起纤溶激活物大量产生,诱发原发性纤溶亢进,但这些病因同样可诱发DIC,所以有必要进行鉴别,原发性纤溶亢进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区别就在于前者FDP阳性

而D二聚体阴性,继发性纤溶亢进时两者皆为阳性。此外,血小板计数,3P试验等也是鉴别的重要项目。

三,有关FDP和D二聚体检测的问与答:

1,问:同样一标本,使用血清和使用血浆检测值有时出现差异是为什么?

答:以往大多用血清来检测FDP和D二聚体,现在大多数采用较为方便的血浆检测,由于使用了单克隆抗体减少了和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单体的交叉反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达到了和血清检测的同样效果。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和血清检测出现偏差的情况,这主要是在FDP检查中,大多数表现为血浆的检测结果大于血清的结果,其理由为:标本中纤维蛋白形成时,容易将FDP 吸收,最终导致血清结果偏低。另外,在抽血时如果损伤了血管内皮就会引发纤溶反应,导致FDP值升高,所以,在抽血时加强注意应能避免数据偏差。(注7)

2,问:纤溶检查取样时的注意点?

答:比起凝血检查,FDP和D二聚体检测一般受取样影响较小,止血带扎绑5分以内所测定的值几乎没有影响,只是在采血

容器方面,FDP检测时,使用一般采血管要比专用采血管(凝

血酶-抑肽酶)具有低值的倾向,另外一般采血管在长时间室

温下保存,其值会偏高。D二聚体检测时使用专用采血管和

柠檬酸室温保存对结果没有影响,但用一般采血管在长时间

室温下会使检测值偏高。(注:用血浆检测时无需专用采血

管)

FDP标本取样保存方法:最好是采样后立即离心分离,当天测定。当天无法检测的时候,冷藏保存(4-8℃)可保持一天,

或冷藏保存(-80℃)可保持一个月。(注8)

3,问:为什么检测同一标本,不同试剂会出现偏差较大的结果?

答:FDP和D二聚体由于其分子量的关系,目前几乎都是用免疫学方法,也就是说是使用抗体进行检测的,出现试剂间差异

的最主要原因大致有三种:(1)各试剂的抗体识别部位不同,

(2)各试剂对高分子FDP和低分子FDP的亲和力不同,(3)

各试剂使用的标准物质不同。由于以上原因也使得FDP和D

二聚体的标准化很难实现。所以对临床上来说除了检测值以

外,还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注9)

4,问:FDP值越高,是否能代表DIC重症度?

答: FDP,D二聚体对DIC及血栓症的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FDP的上升程度并不能代表DIC的重症度,急性早幼细胞性白血病所引发的以纤溶为主的DIC时FDP有明显的上升,但像由败血症等引发的以凝血为主的DIC时FDP的上升并不明显,这时需要通过FDP/D二聚体的比值来确认纤溶的程度,当处于重

度纤溶状态时FDP/D-D的比值变大,当处于轻度纤溶状态时,FDP/D-D的比值接近于1,所以在进行DIC检查时,FDP,D-D两项组合检查是必要的。(注9)

5,问:在深静脉栓塞症诊断中,D二聚体检测,静脉造影检测,CT 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测有哪些特点,D-二聚体检测和这些检查相比有哪些优势?

答:深静脉栓塞症中有80%是发生在下肢,一般深静脉栓塞并不是一个急性致密的疾病,但如栓子进入肺静脉导致栓塞的话,将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对静脉栓塞的及时诊断是极其必要的,现在临床上检测方法最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静脉造影检查: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能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位置,范围,形态和侧枝循环的情况。其缺点是侵

袭性和需使用造影剂,碘过剩和肾功能不全者不能施行此项检

查。

2)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波检测:简单,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对血栓的检测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但由于超声探头缺乏充分

压力,故作为单一可靠的诊断尺度尚嫌不足。此外,该方法对

下肢远端DVT的灵敏度较低。

3)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对疑有血栓部位进行扫描,可显示血栓与侧支血管。螺旋CT的临床应用,使诊断静脉栓塞的阳性率更高,但费用昂贵。

4)D二聚体检查:作为辅助的筛查方法被广泛使用,也就是说D 二聚体为阳性不能马上诊断为静脉栓塞症,但如为阴性则可以排除静脉栓塞的可能,并且没有必要进行超声波,CT等检查,节省费用,缩短检查时间。(注3)

参考文献和资料:

注1:《临床诊断学》郑州大学出版社

注2:《D-二聚体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解放军302医院临床检验中心文献

注3:《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注4:《D二聚体检测对排除长期卧床患者的重要意义》北京丰台医院检验科文献

注5:《宁夏医学杂志》2003年第25卷第08期

注6:《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解放军第252医院检验科首席医学网

注7:《FDPやD-ダイマーの測定法がいくつかありますが、血栓症やDICではどのように用いたらよいのでしょうか》横浜市市立大学附属病院臨床検査部

注8:《血液検査学(凝固、線溶検査を中心に)-適正なサンプリングによる検査結果を臨床に活かす》市立岸和

田市民病院医療技術局中央検査部

注9:《線溶系マーカー》群馬大学医学部保健学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