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脐尿管囊肿的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0
超声诊断脐尿管囊肿表现1例脐尿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也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属脐尿管畸形,本文介绍1例1岁3个月的男患儿,超声诊断:肚脐皮下无回声区,性质待定(不除外脐尿管囊肿可能)。
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经手术证实为脐尿管畸形-脐尿管囊肿。
脐尿管囊肿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超声能明确囊肿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尤其高频探头对确定脐尿管囊肿定性有很大帮助。
同时本病应与腹壁疝,肠系膜淋巴管囊肿,皮脂腺囊肿,肠套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相鉴别,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灶中的特点,在临床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标签:脐尿管囊肿;超声;诊断1 病例介绍患者男,1岁3个月,因哭闹时发现脐部肿物伴发热,来我院就诊。
体检:脐部可见隆起,直径约4cm,未见皮肤破溃,脐内发红,表面少许清亮渗出,肿物触痛明显。
彩超检查:脐周皮下组织回声增强,结構紊乱,肚脐皮下见无回声区,范围约6.6×1.6cm,其内透声欠佳,此回声与腹腔肠管不相通,此回声向下延续至膀胱端。
CDFI:内部未见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肚脐皮下无回声区,性质待定(不除外脐尿管囊肿可能)。
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经手术证实为脐尿管畸形-脐尿管囊肿。
2 讨论脐尿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也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属脐尿管畸形,约30万出生儿有中1例,多见于男性[1]。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膀胱自脐部沿腹壁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因脐有一细管与膀胱相连,出生后退化成一纤维索,脐尿管属于腹膜外组织,沿腹壁走行,脐尿管参与脐带组成,而脐带主要由脐动脉、脐静脉、卵黄管和脐尿管组成,脐动脉和脐静脉于出生后因内皮增生而闭塞,卵黄管、脐尿管出生后随即完全闭锁,若出生后脐尿管两端关闭而中间管腔残存易形成囊肿,并易在脐正中壁与两条脐内侧壁之间生长膨大,形成脐尿管囊肿[2]。
B超能明确显示囊肿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尤其高频探头对确定脐尿管囊肿定性有很大帮助。
需要与本病鉴别的有:①腹壁疝,异常回声为肠内容物,异常回声内见蠕动肠腔和肠腔气体;②肠系膜淋巴管囊肿,发生部位位于腹腔内,与脐尿管囊肿分布于下腹部不同,且与肠同向运动;③皮脂腺囊肿,位于腹壁,但囊肿不会与脐孔相连;④肠套叠,在套叠部位探及肿物,横切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纵切呈”套筒”征;⑤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手术史,与月经同步变化,内能探及血流信号。
脐尿管囊肿
男性,50岁,平素肚子疼,间歇性,没查出原因。
今天体检。
如图:
膀胱的右上方
囊性结构
脐和膀胱之间,CDFI:未见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脐尿管囊肿建议专科诊治
发病原因
脐尿管囊肿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膀胱自脐部沿前腹壁下降,脐部有一细管(脐尿管)两端闭合而中间形成一腔,其内为上皮的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碎屑所充满。
临床表现
脐尿管囊肿表现为在下腹正中,囊性包块,不随体位变动,位置表浅与腹壁关系密切。
可出现疼痛,压痛。
辅助检查
对疑有脐尿管囊肿者,超声检查为首选。
合并感染者囊内透声差。
鉴别诊断
下腹部正中线有深部肿物时应考虑脐尿管囊肿可能性,需与阑尾肿胀、美克尔憩室、卵巢囊肿、结核性腹膜炎等鉴别,B超及X线侧位片可以协助诊断。
治疗方法
常规方法为切除囊肿,如并发有炎症应先行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后再行切除。
手术时尽量避免切开腹膜,以免发生腹膜炎。
相关知识
胚胎时期,膀胱自脐部沿前腹壁下降过程中,脐尿管与膀胱相连,后退化为纤维索。
若退化不全时,两端均未闭合为脐尿管漏,表现为脐部泌尿。
若脐端闭锁而与膀胱相通为膀胱憩室,较大时腹壁可触及包块,
可有疼痛,压痛。
若脐端未闭合,膀胱端闭合为脐尿管窦,表现为脐部粘液或者脓性分泌物。
发病率约为三十万分之一,多为男性。
位于膀胱壁及脐尿管走行部位,常合并下尿路梗阻。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