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1. 引言外协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以委外的方式向外部供应商购买的部件或组件。
由于外协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确立一个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的相关要点。
2. 质量检验流程外协件质量检验流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2.1 接收外协件当外协件到达企业时,首先需要进行接收。
接收时应确认外协件的数量、型号和规格是否与订购要求一致,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是否有损坏。
2.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最基本、最直接的质量检验环节,用于检查外协件在制造、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是否有明显的表面缺陷、损伤或污染。
外观检验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 外协件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或变色等缺陷; - 外协件的涂层是否均匀、完整; - 外协件的打印、标识等是否清晰可见。
2.3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验证外协件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环节。
尺寸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长度、宽度、高度等线性尺寸; - 直径、孔径等圆形尺寸; - 平行度、垂直度等角度尺寸。
2.4 功能检验功能检验是验证外协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检验环节。
功能检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外协件的电气功能是否正常; - 外协件的机械运转是否顺畅; - 外协件的连接和配合是否良好。
2.5 性能检验性能检验是验证外协件在一定工作条件下是否能够满足设定要求的检验环节。
性能检验需要根据外协件的特性和具体要求进行,常见的性能检验项目包括: - 强度测试,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 - 耐久性测试,如使用寿命、耐磨损性等;- 环境适应性测试,如耐高温、耐湿度等。
2.6 记录和评估在每一次外协件质量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和不合格项。
对于不合格的外协件,应记录具体的问题,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
3. 质量检验标准为了明确外协件质量检验的合格标准,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标准,以便检验员能够根据标准进行判断和评估。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外购外协件的清单及其验收规则和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计划采购的种类及作为外购外协产品入库检验的依据。
2.外购外协产品的分类2.1外购外协产品分为A、B、C三类2.1.1 A类产品包括:插头电源线(内部导线)、塑料、驱动、灯珠、板金件。
2.1.2 B类产品包括:外包装袋、纸板箱.2.1.3 C类产品:除A、B类外的其它产品.3插头电源线(内部导线)3.1标识3.1.1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电线上应有认证标志、产品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等连续标志,标志可以是标志识别线或是制造厂名或商标的重复标志。
对于客户要求施加的标志应符合生产施工单要求。
标志可以用油墨印字或采用压印凸字在绝缘或护套上。
3.1.2标志耐擦性和清晰度以及芯线颜色的耐擦性芯线颜色和油墨印刷标志要进行耐擦性试验,试验时,用浸过水的一团脱脂棉或一块棉布;轻轻擦拭10次后,字迹仍应清晰可辨;芯线颜色不可掉色。
3.1.3 检查方法:目测法、水棉布3.2外观质量外观应光洁、无油污、疙瘩、绞距形。
3.2.1 检查方法:目测法。
3.3结构和尺寸检查3.3.1导体结构:单根铜丝直径和导体根数:单根直径偏差范围、导体根数应符合本标准中表A-1和A-2中相应规定。
表A-2 UL软线的数据表3.3.2多股导体必须绞合,其节距不作考核。
3.3.3线长:总长度必须控制在标准要求及客户要求长度的±1%3.3.4检查方法:目测法、千分尺、圈尺3.4电气强度应能承受2000V/2mA/1min电压不击穿3.4.1检查方法:耐压仪。
3.5验收规则:检验项目、检验水平、接受质量限AQL见表1并按转移规则要求评分和转移。
当发现不合格时,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4塑料4.1标识外包装上应印有生产厂名、塑料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净重、颜色、制造日期等标识。
4.1.1检查方法:目测法。
4.2 外观质量及塑化情况4.2.1塑料应塑化良好,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杂质,4.2.2 检查方法:目测法。
外协件检验规程(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宁波双诺电器有限公司外协件检验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进货检验作业程序,确保进厂物资质量符合要求,满足正常生产需要。
2、范围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直接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外协件及委外加工品。
3、相关定义及说明3、1进料检验进料检验亦称进料验收,是产品的生产者对采购的原材料及产品的组成部分等物资进行入库前的质量特性的符合性检查,证实其是否符合采购规定的质量要求的活动。
3、2全数检验全数检验亦称百分之百检验,是对全部单一成品的质量特性进行逐个检验的一种检验方式,检验后根据检验结果对单一产品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其适用范围为小批量、多品种、重要或价格昂贵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产品,抽样方案判为不合格批,需要重新检验筛选的产品。
3、3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按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产品中抽取少量个体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判定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其适用范围是某些不可能实现全数检验的项目(如破坏性试验、采用化学反应的试验等),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检验费用昂贵的产品,其它不适用于全数检验或全数检验不经济的场合。
3、4免检免检就是对某一种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项质量特性免除检验,其适用范围是供方质量相当稳定或是由于公司技术、测量设备有限不能或者无法对其实施检验,可以由检验员申请,经主管核可后可对其实行免检。
3、5检验批是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通常检验批应由同型号、同等级和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组成。
3、6紧急放行采购物资、物品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验证而需要放行,在对该产品做出明确标识,做好记录,经规定的授权人员签字核可后,并在检验证实不符合质量要求时能及时追回和更换的情况下,允许将其放行,投入作业过程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
外购件入厂验收标准及规程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亚洲富士长林电梯(新余)有限责任公司所涉及的曳引机、限速器及其他外购件及企业自行提供图样,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购产品的验收。
二、目的为了对入厂外购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验收、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以确保入厂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范。
三、验收规则物品进厂验收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各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凡未经进厂质量验收或进厂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外购产品一律不得入库,更不能擅自使用。
四、外购件进厂验收说明(一)物品进厂验收的依据依照外协、外购物件的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
1.外购产品由供应商提供型式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验收单、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要求、质量应具备的文件。
2.没有质量证明文件的外协、外购产品,采购部门必须与技术、外协、外购件入厂验收规范品质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取得相应的质量文件后才能交检,否则不予验收。
3.对产品品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验收外购件:曳引机等安全部件进行全检。
4. 首次签订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购件进行全检。
5.技术质量部门应做好质量验收记录,并将各种质量合格资料收存归档,保证其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检索性。
(二)外购件进厂验收程序1.外协件入场后,由采购部门人员填写《报检单》(一式三份)向技术质量部验收人员进行报检,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2.报检时,由采购部门将质量证明书及技术要求的相关的材质、型式试验等报告提交验收人员审核。
3.凡没有生产厂家验收合格证明书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其他质量凭证不合格的产品验收员不予受理,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
若有特殊情况,应由采购部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者批准后,方可进厂验收。
4.原始凭证审核合格后或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后,验收人员应立即按照“外购件进厂验收说明、要求”并依据本公司产品设计样图、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及合同规定进行验收,采购部应予以配合。
外购、外协件进货检验标准**-JW-05-05一、检验目的:对于外部供方提供的物料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能满足生产预期要求。
二、检验依据:各有关物料标准和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质量检验项目。
本检验标准所采用的抽样方案为GB/T 2828.1-2003标准中AQL为1.5,一般检查水平Ⅱ,实施抽样判定。
三、检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件。
四、检验程序:1、供方所供物料在入库前,首先应及时通知外检员进行检查确认;2、外检员依据本标准中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核查;3、检验合格后出具检验报告单;4、仓库凭此检验报告单方可办理入库手续;5、检查时发现不合格,外检员出具不合格品处臵报告单,上报主管领导。
五、检验项目:(一)圆钢:1、对质量证明书的审核:检查原材料的化学成份、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等要求应符合该类别材料标准所列的标准规定。
供方所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必须是经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的原件或传真件。
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的原材料,要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
2、原材料标记检验:材料明显部位(两端面)至少应标有材料牌号、规格、炉(批)号等,且与材料质量证明书一致。
3、外观质量:对材料表面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外翘皮等缺陷。
4、几何尺寸:外形尺寸、长度尺寸利用游标卡尺、卷尺进行抽样检查。
外形尺寸D ±1,长度尺寸L +50 0;5、化学成分:利用现有检测条件进行化学元素成分检测,必要时可委外进行光谱检测。
6、其它补充:圆钢物资到货后可先卸货,后检验。
发现质量问题,外检员及时通知供应部门,联系供应商处理相关问题。
(二)外加工毛管:1、产品标识:外加工毛管两端应放臵产品加工合格证,合格证中应注明钢号、规格、重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
2、外观质量:对材料表面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内外翘皮、导板印、滑道等缺陷。
4、几何尺寸:外径、壁厚尺寸利用游标卡尺、壁厚千分尺进行抽样检查。
四.外协件检验:编号:QW-SJSH-GF-04工序岗位检验规范检测器具四.外协件一般要求1.外协件机加工的检验,除按照本规范要求执行,并参照机加工检验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2.未注公差结构零部件相关形位尺寸按公司《通用部件与附件检验规范》(SH/QC-011-10)企业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3.重要件、主关件的外协件,要求外协厂提供加工质量检测资料(并对外协厂的检测数据进行复核确认检查);4.对重要的外购、外协加工产品有必要进行外检时,应出差外检;5.做好外协件、外购品的检验记录;6.经过检验的外协品需拍照留证,并将照片附在检验报告上;7.合格的外协、外购品的检验单要及时返给外协、外购经办人,以便其办理入(成品或半成品)库手续。
实施细则1. 外协资料验收:(1)外协加工须在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厂家;(2)外协加工件进厂时,由外协人员通知品质部,并随同合格证、质保书、图纸及工艺卡、技术协议、外协厂质检记录等有关资料一起进行验收;(4)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的外协件(调质、淬火、回火、镀铬、镀锌、镀镍、渗碳、渗氮及表面阳极等)须有外协厂件的检验记录资料。
(5)锻件、铸件(铸钢、铸铁)外协件,外协单位必须提供铸件的材质成分单;(6)锻件、铸钢、铸铁外协件的铸件的机加工裕量,应在工艺加工裕量的范围之内;(7)报检的外协件,按合同规定外协单位提供资料不全、不正确者,外协经办人联系外协单位补齐后再进行报检;2. 外协件入厂检验:检验员依据图纸、工艺、技术协议进行如下工作,并填写相关记录;(1)清点数量:来料数量应与图纸和工艺卡、物料清单等数量一致;(2)外观检验:加工件的应保护好工件,不能有碰、拉伤等缺陷;(3)对产品进行形位公差、技术要求或镀层厚度等的测量;(a)外协加工件要选用合适的检测、量器具,按照图纸技术要求,逐一对形位公差进行测量(具体参照机加工检验细则);(b)表面表面粗糙度,采用表面粗糙度检测仪或表面粗糙度对比样块进行检验;(c)进行表面处理外协件(油漆、烤漆、镀铬、镀锌、镀镍、渗碳、渗氮)不能有局部或部分没有进行处理(或色差等)的缺陷;(d)使用镀层测厚仪进行镀层厚度检查;(e)复验硬度(有硬度要求时)并填写相关检测数据。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验收的依据和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对采购的物资及外协产品的检验。
3、职责机电物资部对所采购物资的特性(技术要求)的完整性、符合性及质量证明书的完整、可靠性负责。
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采购物资、外协产品的检验和记录的保存。
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编制采购物资的采购规范。
经营合同部负责编制外协件的技术协议。
机电物资部仓库负责外购产品的储存管理。
4、原材料的检验检查验收依据1)有关的国家标准;2)产品专用标准、图纸;3)订货合同或技术、工艺部门提供的有关采购规范或技术协议;材料进厂验收质量证明书的审查、确认材料检验员在接受检验任务后应在二日内完成材料质量证明书的核实工作。
核实内容如下:1)核实供货方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内,材料质量证明书印章与其单位名称一致,且印章应清晰。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所列项目和数据必须符合相应标准、技术协议及合同的要求;2)核实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原则上应是原件,当供方只能提供复印件时,必须加盖供方红色印章,供方经办人姓名、日期,且复印件上原钢厂的质量专用章应清晰可辩、不得有涂改,否则为质证书不合格;3)根据的规定,确定复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并及时开出《取样通知单》,以便取样。
编写材料检验号材料检验员对材料质量证明书审查合格后,按材料炉批号编制材料检验号填写在质量证明书上。
实物验收材料检查员应在材料到货后两日内完成以下工作:1)查验实物的钢号、规格和数量要与材料质量证明书、合同一致;2)检验实物外观质量及几何尺寸。
当发现与质量证明书及有关标准要求不符时,按《不合格品处理单》处理;3)对钢板应逐件书写检号、材质、规格。
其它材料按批(或捆)在码垛材料出头处标注检号、材质及规格;4)经判定合格的材料,检查员应及时在材料验收单上填写检验号标记,做为合格确认。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标准旨在规范外协加工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适用于公司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二、引用标准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6-2008《热轧型钢》。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4、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毫米,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三、原材料检验标准3.1 金属材料3.1.1 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3.1.2 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3.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3.1.4 成份:钣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致,出示材质单。
3.2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3.2.1 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3.2.2 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3.2.3 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四、加工件检验标准4.1 外观:加工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
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
4.2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国标执行。
4.3 螺纹、孔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准底孔的0.1毫米。
4.4 方向:加工件成品方向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若出现看图错误,按残次品处理。
五、喷涂件检验标准5.1 外观检验(检测方法:目测、手感)5.1.1 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瓦下观测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5.1.2 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a) 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B) 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C) 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D) 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E) 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F) 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G) 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H) 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I) 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J) 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共5则)第一篇: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1.0适应范围本公司生产的架桥机、起重机、挂车、平板车等外协加工部件,如平衡臂、盖板、线盒等需涂装底漆以达到防锈目的的各部件。
2.0涂装前处理的要求2.1钢材表面应除去油污、杂物和水份(高于露点3℃以上)。
2.2 焊缝周围无熔渣、飞溅物;无焊疤、毛剌等异物。
2.3 除锈后,在湿度低于85%以下时要求4小时内涂装,不允许出现返锈后,不加任何处理而进行涂装作业。
2.4表面处理后需达到的标准 2.4.1抛(喷)丸处理2.4.1.1钢材表面经抛(喷)丸处理后,应达到ISO8501-1:1988标准中的Sa2.5级,其文字描述: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表面应无可见油脂和污物,并且没有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物。
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2.4.1.2钢材表面经抛(喷)丸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应达到ISO8503《钢材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中级,范围在40-70um较为合适,并吹净滞留在表面的丸粒、灰尘、杂物等。
2.4.2 打磨处理打磨至ISO8501-1:1988标准的St3级,其文字描述为: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物,并且几乎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物,表面应具有金属底材的光泽。
用排扫或吸尘器清除表面垃圾和灰尘,并对表面的油渍,应用带有溶剂的抹擦除去。
3.0涂装要求3.1 涂料:环氧富锌底漆(双组分涂料),干膜后锌粉含量大于50%。
3.2外观:喷涂后的漆膜表面应光滑平整,均匀,无流挂、皱皮、针孔等弊病;表面无明显的油污、灰尘。
3.3膜厚:干膜厚度控制在20-30um。
3.4 涂覆方式:空气喷涂,刷涂,辊涂等。
4.0涂装检验标准4.1涂装的漆膜厚度20-30um。
(凹槽处不做膜厚管控)4.2油漆表面必须达到漆膜均匀、无露底、无针孔、无皱纹、无漏涂、无裂缝,表面无严重流挂等,无错喷、漏喷、过喷现象,表面无明显油污、灰尘。
昆山联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外协机加工验收检验标准1、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外协加工件加工技术要求、检验标准,使检验验收有章可寻,特制定本标准。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协加工件的加工要求和验收。
3、定义无4、职责4.1设备部负责外协加工件的图纸设计、修改及工件验收。
4.2供应链负责外协加工件供应商的选定,工件加工的跟踪及完成。
5、流程仓库生产车间供应链业务部总经理6、内容6.1外协机加工零件检验验收内容6.1.1尺寸精度:零件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公差要求,零件加工表面与基准面间尺寸误差不得超过图纸规 定范围。
6.1.2形位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机加工表面宏观几何形状公差,误差,如:圆度,圆柱度,平面度, 直线度等是否在图纸要求控制的范围内。
6.1.3位置精度:机加工零件表面与基准面间的相互位置,公差。
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 圆跳动等是否在图纸要求控制的范围内。
6.1.4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包括零件的材料,表面光洁度,热裂变形,表面层力学物理特性,表面波度, 去毛刺,钻孔后倒角,棱角倒钝及表面晶粒不均不良等。
6.1.5硬度检测:对零件表面硬度的检测。
如轴承位,刀刃等。
6.2公司常用机加工零件检验项目,测量工具及检验方法6.2.1刀具类1)外观用显微镜目测反馈 申购单申购单 供应商 到货验收 审批 供应商选择 入库a)刀具表面是否有划痕,磕碰等现象。
b)刀具表面是否清洁无污渍,锈斑,焊斑等。
c)刀具光洁度是否达到图纸要求,各倒角部位是否倒角,去毛刺。
2)尺寸精度a)长度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时考虑到端面与轴线垂直度误差,在测量长度时至少应在周向两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重点检测总长度,两端轴承长,同步轮位置等。
b)外径测量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前需校对量具测量时外径千分尺应在外径上轻松摆动,轻松用力旋转尾端微调手柄。
在直径方向找出最小值为外径的最终尺寸。
c)内径测量用游标卡尺、内径百分尺,刀具的孔精度要求不高,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很多的机械加工企业,在外协加工生产的零件入库时,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只有达到其规定的标准后,才可以入库。
这个检验标准涉及到机构件、锻造件、机加工件等多个方面。
那么,机械加工外协加工件入厂检验标准有哪些呢?一、明确外协加工件入厂检验标准目的为了让入厂的外协加工件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和加工,为了保证入厂的外协加工件最大程度满足公司主产品的质量要求,因此需要制定本规则。
二、外协加工件入厂检验标准内容1、质量保证部门制定外协件的检验人员,并配备外协件检验相关知识工程技术人员。
(1)外协件检验人员对于外协件的结构特点以及技术性能需要有足够的了解。
(2)外协件检验人员对于公司近年来的外协件品种、特点、性能有一定了解。
2、外协件入厂标准检验需要依照Q/BGG0803-2003相关规定。
(1)外协件入场后需要企划部门的人员来填写《材料报检单》送至质量部门。
(2)报检时,企划部外协人员应该将产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凭证提交检验人员审查。
(3)质量部门的检验人员按照Q/BGG0705-2003《供方评价控制程序》中的规定对于外协件进行检验。
有不合格的要做好退货。
3、对入厂的外协件检验时要按照机械加工图纸要求进行全项、全数检验。
(1)入厂的外协件如果对产品品质性能以及使用安全性能影响很大一定要根据加工图来进行检验。
(2)对于首次合作的供方生产提供的外协件需要按照机械加工图纸来进行检验。
4、对于大批量的通用型外协件要进行入厂检验。
例如外协件为螺母、螺栓等对产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机加工零部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应该运用适当的检验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选择抽样样品。
5、如果公司现有的检验方法无法满足外协件的入厂检验标准,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检验。
\\标题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范QH长远第 1版编号HNCJ/ZD -17—2016讲解权办公室执行主体所有任职人员督查主体各部经理考评主体办公室序言此检验规范为本公司所有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规范的汇编,依照相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拟定而成。
此规范删除了老版本不适用的内容,纠正了老版本有误的内容,增加了老版本所不足的内容;完满了抽样标准;一致了格式,改变了装订方法,一致了弊端分类的名称。
1、弊端分类说明:1.1 严重弊端(致命CR):单位产品的深重要的质量特点不吻合规定,以致出现火灾、电击、人身伤害、尖锐噪音、污染环境、死机等危险或不良产生,此类缺陷归类为严重弊端 .1.2 一般弊端(MA) :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点不吻合规定,以致产品某项使用性能受损也许丧失,也许以致产品使用不便,此类弊端归类为一般弊端。
1.3 略微弊端( MI) :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点不吻合规定,以致产品规格同原定规格稍有差异,但对于产品使用性能并无影响,此类弊端归类为略微弊端。
2、因受本公司检验手段和检验设备的限制,特规定以下产品为免检产品:塑胶原粒、保险丝、绝缘漆、磷化药水、二甲苯、三氯甲烷、酒精等化学药品,乙炔、氧气等气体类,以及低值易耗品。
以上的免检产品经过本质使用考据其质量的好\\坏,对不吻合使用要求的产品按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件办理。
说明检验程序:1.1 依照来货数量,按GB/T 2828.1-2003 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检验水平Ⅱ,严重弊端 (CR):0/1;一般弊端 (MA) :;略微弊端 (MI) :2.5 的标准进行检验 (有特别指出除外 ),并依照包装的箱数或包数开平方抽取样本数,依照检验规范和产品规格书来检查样本数,最后将结果记录于报表,合格品入库,不合格品或经品保经理赞成后作退步接受 (特裁 )办理,或作退供应商办理。
2、外观检查环境:2.1 视觉检定距离为12 英寸,约。
2.2 环境以自然光或一般荧光灯光度。
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若干要求为有效进行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并尽可能的在事前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确保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外协加工产品过程质量控制的控制要求、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品的质量控制、不合格的控制、质量情况的统计分析和改善等内容,并针对于每一过程所需要形成的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对具体的操作与执行作出了指导。
一、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1.对外协加工厂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认定,认定合格后方可承担公司产品的加工任务。
认定的内容主要从原物料采购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能力和检验控制等方面着手,同时还需进行以下的审定。
——外协加工厂的组织结构,主要是组织的“规模”和质量管理机构的“独立自主性”;——是否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需提供有效的体系认证证明及相关的体系运行情况记录;——产品的质量认证情况,是否通过产品质量认证,包括产品的品牌、产品的知名度等;——资源配置情况,主要是质量管理 (或者控制人员) 的资质与能力,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的提供与管理;——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操纵情况,主要是如何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和依据、检验能力和检验控制、生产操作人员的技能、生产设备的性能、维护和保养、产品的防护等等;——质量异常情况的处理,主要是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处理方式;——质量异常的纠正和预防,针对不良问题采取的控制措施;——数据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分析方式等。
2. 采购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产品外协加工厂进行技术、质量等管理能力检查。
——检查不合格时,被查工厂应在规定时间内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
——连续两次检查不合格时,应住手加工本公司产品,整改达到要求后,才干恢复加工公司产品。
——必要时,经公司领导批准,可取销其加工本公司产品的资格。
3.外协加工本公司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辅料事先必须经本公司认可后定点采购。
外协加工检验标准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外协加工检验标准这事儿。
咱就说啊,这外协加工就好比是咱家里请了个帮忙做饭的,你得看看他做的饭合不合口味,卫不卫生吧!这检验标准呢,就是咱判断好坏的尺子。
先来说说外观吧,这东西就跟人的脸一样重要。
你想想,要是一件产品表面坑坑洼洼的,或者颜色都不均匀,那能行?咱得要求它光滑平整,没有啥瑕疵。
这就好比去相亲,谁不希望对方长得顺眼呀!要是看到个歪瓜裂枣的,你心里能舒服?然后就是尺寸啦!这可不能马虎,大了小了都不行。
就像你买双鞋,大了不跟脚,小了挤得难受,合适的尺寸那才穿着舒服呢!要是零件尺寸不对,组装起来能合适吗?那不是一用就出问题呀!再讲讲性能。
这可太关键啦!就好比一辆汽车,外表再好看,跑不起来有啥用?产品的性能得过硬,该结实的结实,该灵活的灵活。
要是轻轻一弄就坏了,那咱不是白花钱啦?还有啊,材料也很重要呢!你总不能拿纸糊个东西就当宝贝吧?得用合适的材料,质量好的材料。
这就跟盖房子一样,你得用坚固的砖头水泥,不能用烂泥巴吧!检验的时候可得仔细喽!不能走马观花地看一眼就完事。
要像挑刺儿一样,一点点地找问题。
这可不是为难人家外协厂,这是为了咱自己好呀!咱花了钱,就得买到好东西不是?咱中国人讲究个实在,这外协加工也得实实在在的。
不能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
就好比咱吃饭,菜得有真材实料,不能光好看不好吃。
你说要是不严格按照标准来检验,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到时候用起来出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啦!所以啊,这检验标准可得牢牢记住,严格执行。
咱不能当冤大头,花了钱还买不到好东西。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总之,外协加工检验标准就是咱的宝贝,咱得好好对待它。
只有这样,咱才能拿到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用得放心,用得舒心。
可别小瞧了这标准,它可是关系到咱的切身利益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XXX─2011 外协件检验规程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外协件检验的要求。
2 引用标准XXXXX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XXXXX 采购控制程序GB/T1391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XXXXX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3 职责本规程由质量部负责归口实施,采购部门配合实施。
4 外协件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外协件按照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的要求分为A﹑B﹑C三级。
5 检验内容及方法5.1 A级外协件或工序外协加工件必须有供方质检部门的合格证明及必要的检测数据报告,如图样有要求时应附有有关记录(如热处理记录等)和报告(如硬度检测报告及材质证明书等有关数据报告)。
5.2 外观质量检验5.2.1 外协件内外表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铁屑﹑油污等杂物和锈蚀﹑磕碰划伤等缺陷。
5.2.2 焊缝表面应无气孔﹑夹渣﹑裂纹﹑焊瘤﹑未熔合以及较严重的咬边等缺陷,焊缝外观成形良好。
5.2.3铸件表面应无气孔﹑飞边﹑砂眼和裂纹等缺陷。
5.2.4 所有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5.2.5 对于上述外观质量的检验,检验方法全部为目视方法。
5.3 性能检验5.3.1 对于有热处理要求的外协件,应检查其热处理记录是否符合图样的要求。
5.3.2 对于有硬度要求的外协件,应检查其硬度检测数据是否符合图样的要求并用硬度计检测外协件的表面硬度。
5.4 尺寸检验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 2011-XX-XX批准 20XX-XX-XX实施共 3 页第 2 页按照图样要求,用适当的检具检测外协件的主要尺寸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5.5其它项目验证对于图样的其它要求项目,按照图样的要求验证其是否满足要求。
6 抽样方法A﹑B级外协件,可按表1进行抽样检验。
C级外协件的抽样检验数量由负责外协件检验的进货质检员自行确定。
表1 样本抽取要求7 判别标准7.1 如全部样本的检验均符合图样及本规程的要求,则本批外协件判为合格。
很多机加工企业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会通过外协加工来完成生产工作。
在完成外协加工之后,外协加工件入厂需要遵循一些检验标准。
这个标准涉及到机构件、锻造件、机加工件等等。
那么,外协加工件入厂的检验标准都有哪些呢?一、制定外协加工件入厂检验标准的目的为了对入厂外协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投入使用和加工,确保入厂外协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主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本项规则。
二、外协加工件入厂检验标准应用文件· Q/BGG0705-2003 供方评价控制程序。
· Q/BGG0805-2005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 Q/GBB0712-2005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 Q/BG13-94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 Q/BG12-90 机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 Q/BG9-92 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 Q/BG8-92 铸钢件通用技术条件。
· Q/BG10-90 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 BG5779.1-86、GB5779.3-86、GB/T3098.12-1996紧固件表面缺陷。
三、外协加工件入厂的检验标准内容1、外协件的检验人员应该由质量保证部门制定,并且具备外协件检验相关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1)外协件检验人员应该熟悉并掌握外协件的结构特点以及技术要求相关知识。
(2)外协件检验人员对于公司近年来的外协件品种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2、外协件入厂标准检验需要依照Q/BGG0803-2003中相关规定执行。
(1)外协件入场后,需要有企划部外协人员填写“材料报检单”送至质量部门进货检验人员检验。
(2)报检时,企划部外协人员应该将产品质量证明书等相关凭证提交检验人员审查。
(3)未按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Q/BGG0705-2003《供方评价控制程序》中的规定原则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进行选择,检验人员则应不予受理,并实施退货。
外购外协件检验标准一、目的对来自于外部供方处的物料进行检验或试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是满足预期要求的。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组成最终产品的物料,包括采购的生产物资和委外加工的物资等。
三、职责1.质量部检验员负责对所有进料物资进行验收。
2.质量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对所有进料物资验收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确认和维护。
四、程序1.检验作业流程a)仓库管理人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b)上述信息经确认无误后,仓库管理人员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c)仓库管理人员将“送货单”交检验员确认,检验员在“送货单”上签名确认;d)检验员应对物料名称、牌号、型号、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依据检验结果编制《进料检验记录》表;e)对于经检查确定合格的物料,检验员以“合格”产品标示单予以标识,并在《进料检验记录》表结论栏注明“合格”结论;f)仓库管理人员凭“合格”产品单办理物料入库;g)对于经检验确定不合格的物料,检验员立即以红色的“不合格标签”予以标识;h)仓库管理人员要协助检验员对不合格物料进行隔离;i)检验员在对物料进行有效隔离后,立即发布《品质异常联络单》,经部门主管人员批准后将副本发放到采购部,采购部收到此信息单后,进行退货或换货手续。
1j)出现异常时经技术鉴定确定物料能够使用时,采购部以“特采标签”对物料进行标识,并予以隔离;k)生产管人员指定部门作业人员对特采物料进行挑选或修整或克服使用或请供应商全检后使用;l)经挑选或修整后的物料必需由质量部门(或生产线巡检员)重新进行验收;m)仓库凭“特采标签”及签有“特采”结论的《进料检验记录》表办理物料入库;n)经确认不能使用的物料,仓库管理人员予以拒收;o)检验员对拒收的物料进行有效隔离;p)采购部凭拒收结论通知供应商退回物料;q)采购部要及时将协调一致后的结论传递到供应商处,供应商必须在被要求或指定的日期内针对不合格现象分析原因关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规范外协加工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二.引用标准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6-2008《热轧型钢》。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4、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三.原材料检验标准
3.1金属材料
3.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3.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3.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3.1.4 成份:钣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直,出示材质单。
3.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3.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3.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3.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四.加工件检验标准
4.1 外观:加工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
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4.2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国标执行。
4.3螺纹、孔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准底孔的0.1mm。
4.4方向:加工件成品方向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若出现看图错误,按残次品处理。
五. 喷涂件检验标准
5.1 外观检验(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5.1.1 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w下观测无明显
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5.1.2 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a)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
绒毛现象;
b)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
c)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
d)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e)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
f)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
g)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
h)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
i)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
j)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评价方法: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1M处观测。
判定:可见的缺陷为不可接收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为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
八.装配通用检验标准
8.1装配通用要求
8.1.1总要求
装配应保证实物与装配图一致。
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必须经我方设计批准,否则生产厂家自行更改替换一律不予接收。
所有材料、机械和电器零部件、外购件均应符合现行标准、设计要求及有效期要求。
所有零部件生产方需向我方提供生产型号及厂家。
不允许在装配过程中对被装配件造成任何损坏和降低其性能。
8.1.2机械装配的一般要求
机械零部件装配前必须清洁。
对非金属材料的部件,清洗所有溶剂不应影响零件表面质量和造成形变。
相同的机械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也允许装配过程中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修配调整。
只有在图纸有规定时才允许对外购件进行补充加工。
机械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不允许产生裂纹、凹陷、压伤等可能影响设备性能和外观的其它操作。
因装配原因导致涂复层有局部损伤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更换。
弹性零件(如弹簧、簧片、卡圈等)装配时不允许超过弹性限度的最大负荷而造成永久性变形。
有锁紧定位装置的零部件,在调整完毕后应锁定。
锁定时,变化不应超过允许范围。
对要求完全固定的结构应当装配牢固,不允许有歪斜、摆动、转动、位移等现象。
各种橡胶、毛毡及其它非金属材料衬垫均应紧贴装配部件,不允许有裂纹或皱折。
经氧化或氮化处理的钢制件,装配前应采取防锈措施。
机械安装完毕后,不允许有残留金属屑及其它杂物。
8.1.3对可拆卸连接的装配要求
各可拆卸连接(螺钉、螺栓、销等)均应连接可靠,拆卸方便,无坏丝滑牙现象。
螺钉装配后端面平齐工件基面,末端突出部分不超过4扣。
九.焊接件检验
9.1焊接过程的要求
9.1.1、按图纸、技术、工艺要求制作焊接,因看图纸有误,导致工件焊错,需重新焊割的,该件按次品处理。
9.1.2、焊接时,要求该坡口的地方必须坡口,加工周转件没有坡口的、或者焊接型材等,应根据情况用磨光机进行坡口。
需机加工坡口的应进行加工坡口处理。
9.1.3、焊接时应保证工件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非加工面形位公差按IT15级执行,保证型钢、钢板对接时错位量不超过厚度的2%。
9.1.4、焊接时需要代料的,未经我司技术部门的书面同意,不能代料。
9.1.5、焊接时的焊缝严格按图纸要求,该连续焊的连续焊,该断续焊的一定要断续焊。
如图纸没有要求的断续焊尺寸长度,则每间隔150mm焊50mm。
点焊时各焊点距离必须均匀一致。
9.1.6、连续焊缝要求平直光滑,不能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不能有焊穿、焊偏、焊疤、气孔、咬边等现象。
焊缝的焊角以图纸要求为准,无要求的保证焊角为相临件的最小厚度。
9.1.7、焊后:每道焊缝应清根处理,清除焊渣,去掉周边毛刺。
9.1.8、图纸上要求折弯的零件,没有我司的书面同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
9.1.9、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
9.1.10、图纸要求去应力退火的零件,焊接完毕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去应力退火;并且零件放入炉里的时候,一定要放平,各支撑点都要贴实,不能有缺少重力支撑的地方,防止退火后工件的变形。
9.2焊接公差要求
9.2.1、线性尺寸公差见下表一所示。
表一、焊接件线性尺寸公差(mm)
9.2.2角度尺寸公差见下表二所示。
表二、角度尺寸公差
2、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下表三所示。
表三、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
9.3焊后处理要求及标准
9.3.1、焊缝平滑,曾现鱼鳞状;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的现象。
9.3.2、工件焊接完毕后,外观应用砂布重新打磨一遍,不能有手感刺边角的存在;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
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包括工件上开口边缘的垂直平行度。
9.3.3、箱体类工件平面上焊缝不得比平面高,原则上打腻子后应该能掩盖住,看不出焊缝。
9.3.4、工件在喷漆前应清除锈层、氧化皮、焊渣等杂物,对能经过喷丸处理的工件,必须经过喷丸处理。
9.3.5、对于周转件,尤其是焊接后不再进行加工的平面,在焊接时必须严加防护,避免电弧损伤或焊渣损伤且焊缝均匀的前提下不能随便进行打磨。
9.3.6、工件喷漆时,保证漆膜均匀无流挂,无漏喷现象。
9.3.7、喷完漆后的钣金件在转运过程中,防止划伤大平面,防止工件存放变形,如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漆处理。
9.3.8、对于焊接后需进行发蓝、电镀的钣金件,焊接完毕达到相关要求后,统一喷砂处理。
周转过程中应严加防护,避免磕碰划伤,不得再进行打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