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
- 格式:docx
- 大小:103.02 KB
- 文档页数:1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设计思路
根据《生命科学》课程标准,高中生命科学教学必须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命科学素养。
本节内容是介绍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极佳素材。
而在这节课中教师选用的知识、采用的教学方法、表现出的对待科学的严谨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态度以及今后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因此教师更应该从原先的“关注一堂课”,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感受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1.师生准备:阅读学生第一节的课后作业(记录一个你做过的或观察过的实验,写出简要过程及你认为可改进的地方),了解学
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和基础等信息,调整教学的难易度、切入点、教学方法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课时)一、教学目标:•描述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叙述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手段。
•说出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概述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现状和前景,关注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
重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和研究方法。
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预习与笔记1、我想知道:2、为什么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和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也将与一起成为现代高科技的两大支柱。
当今生命科学的研究体系是交叉、多种集成的全方位体系,它将对和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3、我国古代生命科学相关的著作《》、《》、《》。
4、生命科学发展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5、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的贡献成功合成和6、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7、生命科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的总称,它是研究活动及其的科学,并涉及到、、健康、等领域。
四、练习1.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是()A.孟德尔 B.达尔文 C.沃森和克里克 D.施莱登和施旺2.下列哪一位学者最先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定律()A.孟德尔 B.艾弗里 C.沃森 D.克里克3.下列哪一项主要不是反映我国古代在生物学方面的辉煌成就()A.《黄帝内经》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4.20世纪以前的生物学主要是()A.实验性生物学 B.描述性生物学 C.分子生物学 D.现代生物学5.实验生物学的标志是()A.孟德尔遗传学创立 B.细胞学说创立C.达尔文进化论创立 D.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6.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A.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B.1944年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D.1988年美国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7.目前一般认为,在21世纪,____ __科学和___ ____科学将是领先学科,在这两个科学领域内将有更多的突破。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 (1)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 (3)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5)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1)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15)第七章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生殖和生命的延续 (18)第八章遗传与变异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20)第九章生物进化 (28)第十章生物多样性 (28)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1.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随着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实验法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
3.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1953年__DNA双螺旋__________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4.生命科学的探究源自问题的提出,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假设,用观察、调查和实验来加以检验是否正确。
5.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并有运送物质、参与代谢、调节保持体温的作用。
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
2.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其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Ca 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现象;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内环境的稳定也很重要。
3.一般情况下,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一、本章教材分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
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
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
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
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
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
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设计思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生命科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生命科学知识。
为达到上述目的,通过讲课使学生逐步了解进行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岀结论、解答疑问等。
重点介绍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岀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何提出假设以及如何设计实验。
本课一方面是为以后的实验探究活动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例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渗透对学生科学品质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 能力与方法初步学会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提岀问题、假设、设计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
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细胞3. 态度、情感、价值观关注生命科学高中实验室的规则在讨论活动中,初步培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初步养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细胞的观察和测量难点: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何提出假设以及如何设计实验。
四、教学过程2、强调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的 重要意义,以及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导入仁介绍近年来诺贝尔生物学奖 的成果,引出问题,这些科学 家是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的呢?2、 引导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基 本步骤3、 讲述“库鲁病”病原体的发现。
1 >血弃说出料 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听讲。
回答问题。
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使学 生明确科学实验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在发现 问题以后,要大胆地提 岀假设,通过观察和实 验验证假设。
并用具有探究问题的来源的发现例子中你们得到了什么 启示?(可分组讨论)提问:科学的探究是从发现问 题开始的,那么问题来自于哪 里呢? 幻灯片:奇妙的大千世界 根据幻灯片中所看的图片,让 r=i 牡工」* 4 亠* 宀 一t 厶.、斗AA F观看录像,举例并 提出自己的疑问或 发现。
高中生物第一册知识点整理生物第一册复习资料【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第一节来到生命科学的世纪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1、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人工挑选、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2、李时珍《本草纲目》3、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解剖学4、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5、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两人明确提出了“细胞学说”。
6、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7、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微观领域,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明确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我国科学家顺利地制备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迁移核糖核酸。
8、1997年英国科学家顺利培育克隆羊“多利”。
9、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将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列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10、1990-2021年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顺利完成。
目标就是测量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
参予国有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中国。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1、20世纪关键性研究课题: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维护、脑科学。
2、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来到生命科学实验室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明确提出疑点明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行实验分析数据结论代莱疑点二、显微镜的使用【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生物体与其他物质一样都就是由化学元素共同组成的。
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通常就是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有。
1、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
水约占体重的70%,每天至少补水2000毫升。
2、水的促进作用:a.绝大多数细胞须浸润于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1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1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1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1。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2)列举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成果,能够简要描述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景;(3)理解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生命科学发展相互渗透,协同发展;(2)通过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现状,感受生命科学发展的巨大潜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与乐趣,体验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态度;(2)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感受生命科学的美好前景,树立投生科学研究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原理PPT教学内容教学引入同学们今天大家将开始学习高中的生命科学,在初中时我们对于生命科学就又了一定的学习,大家是否还记得初中的生命科学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呢?请学生回答初中学过的有关生命科学的内容。
通过回忆初中生命科学的内容,让学生对即将开始学习的高中课程有初步的概念思考生命科学包括哪些领域通过大家的回答,老师觉得大家已经学了不少有关的知识,那么通过我们所学的这些内容大家接的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什么内容的科学呢?或者说生命科学涉及到那些领域呢?学生回答。
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本章教材分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
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
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
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
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
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
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设计意图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到生物技术以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场篇,通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因此,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处理:介绍生命科学的发展简史、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新技术、展望后基因组时代。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科学的成就。
同时,在授课时还应紧紧把握开展人文教育的切入点,适时启发、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的贡献。
2、知道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景,以及生命科学的涵义。
3、理解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关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贡献的相关信息和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和乐趣,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用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2、感悟生命科学的价值和未来的美好前景,为初步形成投身科学研究的使命感打下基础.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2、生命科学的概念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四、教学准备:收集资料、制作ppt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导入简单介绍生命科学这门课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使学生对生命科学学科在高中阶段的要求有一个确切地认识。
上海生命科学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第一册)不含试验部分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18世纪瑞典林耐细胞分类法则1838-1839 德国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1859 英国达尔文物种来源20世纪奥地利孟德尔生物遗传基本规律1953 美国奥森、英国克里克 DNA分子模型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DNA旳碱基对排列次序后基因组学解读并深入探索人地构造和功能基因组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旳基因组启动环境基因组旳研究以及基因技术旳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地球生态系统旳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旳基本环节:提出疑问→提出假设→波及试验→实行试验→分析数据→结论→新旳疑问第二章生命旳物质基础(一)生物体中旳无机化合物1.水含量最多自由水/结合水旳比值越大,阐明新陈代谢越旺盛2.无机盐含量很少生物体需要适量旳无机盐:碘过多旳危害、锌过多旳危害(二)食物中营养成分旳鉴定(三)生物体中旳有机化合物1.糖类类别和作用糖类物质重要功能:重要旳能源物质构成元素:C,H,O2.脂类脂肪旳种类和作用构成元素:重要元素为:C,H,O有时尚有N,P 3.蛋白质(1)构成蛋白质旳基本单位—氨基酸①氨基酸旳构造通式:H|R—C—COOH|NH2②氨基酸旳种类大概有20种③氨基酸互相结合旳方式--------脱水缩合H H H H| | | |NH2—C—COOH+ NH2—C—COOH→NH2—C—CO —NH—C—COOH+H2O | | | |R1R2R1R2多肽:有3个或3个以上旳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旳物质(2)蛋白质旳构造蛋白质多样性旳原因:①构成蛋白质旳氨基酸旳种类不一样②构成蛋白质旳氨基酸旳数目不一样③构成蛋白质旳氨基酸旳排列次序不一样④多肽形成多肽链空间构造不一样(3)蛋白质旳功能:⑤构造蛋白:毛发,肌肉旳重要成分是蛋白质⑥催化作用:酶⑦运送作用:血红蛋白⑧调整作用:胰岛素⑨免疫作用:抗体(4)重要构成元素:C、H、O、N,还具有少许P、S补充: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肽链数4.核酸核酸旳构造核酸旳功能:绝大多数旳生物遗传信息就贮存在DNA分子中,部分病毒旳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 中,都携带遗传信息。
期中复习要点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1.生命科学起源于生产实践中2.生命科学发展史:古代生命科学:贾思勰《齐民要术》、李时珍《本草纲目》近代生命科学:17世纪显微镜发明——标志生命科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19世纪施来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孟德尔揭示生物遗传规律,被誉为遗传学奠基人现代生命科学:20世纪生命科学向“微观”和“宏观”两大方向发展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标志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3.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实验法4.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产生新的疑问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 H O N2.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第一节:生物体内的无机化合物生物体内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水: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3)功能: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调节体温、维持体温恒定✧无机盐:1)含量很少(1%)2)存在形式:离子状态3)功能:①参与组成生物体内重要化合物如: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Ca是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Mg是叶绿素分子的重要成分I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②参与代谢活动,调节内环境稳定(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度)第二节: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1)糖类:含有C H O 三种元素分类:单糖:葡萄糖(动植物)、果糖(植物)、核糖(动植物)、脱氧核糖(动植物)双糖:麦芽糖(植物)、蔗糖(植物)、乳糖(动物)多糖:淀粉(植物)、糖原(动物)、纤维素(植物)功能:糖类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葡萄糖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2)脂类分类:脂肪:组成:由甘油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所含元素:C 、H、O 功能:生物体内最好的储能物质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磷脂:组成:亲水头部+疏水尾部简单示意图:构成细胞膜等膜结构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胆固醇:功能: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某些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原料维生素D合成的原料3)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所含元素:C、H、O、N,有些蛋白质含S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肽键的结构式:多肽链的形成方式:脱水缩合反应(属于合成反应)计算公式:1)氨基酸的数目—肽链的数目=该多肽链中肽键的数目=形成肽键过程中脱下的水分子的数目2)n条多肽链中至少有n个氨基和n个羧基例:由1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4条肽链的过程中,脱水12份,形成肽键12个,完整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有4个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形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的多样性。
最新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这份总结涵盖了高中一年级生物学的主要知识点,力求全面、系统,并辅以必要的解释和联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内容涵盖必修一和必修二的主要章节,并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生物圈,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理解各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至关重要。
例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应激性、适应性等基本特征。
理解这些特征是理解生命现象的基础。
例如,新陈代谢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总称,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步骤。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并进行科学研究。
例如,对照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排除干扰因素,更准确地得出结论。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例如细菌;真核细胞结构复杂,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例如动植物细胞。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
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则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例如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内质网合成蛋白质和脂类,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蛋白质,溶酶体分解废物,液泡储存物质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DNA 分子上储存着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生命科学进展简史:古代生命科学成就: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进展:要紧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90年人类基因组打算启动2021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养出了克隆羊“多利”2021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2021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打算全部目标达成(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进展的早期,要紧采纳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要紧是实验法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经历相关的年代、国籍、奉献,经常显现排序题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完全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打算: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打算”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目标:测定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我国加入时刻2021年9月,任务1%,即3号染色体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1、生命科学探究的差不多步骤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2、生命科学实验设计的差不多原则对比原则:设立对比组和实验组(注意实验组可能不止一组,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阻碍实验等)单一变量原则:依照阻碍因素确定,注意表述用语:适量的,等量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3、细胞的观看和测量3.1 显微镜结构: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调剂器9、细调剂器10、弹簧夹片11、通光孔12、光圈和聚光器13、载物台14、反光镜使用方法及步骤: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调剂反光镜,左眼凝视目镜,使视野变明亮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下方;眼睛从侧面凝视物镜,转动粗调剂器,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用左眼观看,同时转动粗调剂器,上升镜筒,直到看清物像,再用细调剂器,使视野中物像清晰;将要观看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到位;转动细调剂器,直到物像最后清晰。
哈佛北大精英创立1 / 1 高中生命科学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1.生命科学是研究 的科学,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 和 进行研究,随着生命科学与
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 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
3.17世纪 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1953年 ______
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4. 生命科学的探究源自问题的提出,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 ,用 、 __________和 来加以检验是否正确。
5.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 和 两个方面发展:在 方
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 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 方面, 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答案】
1. 生命活动及其规律
2. 描述法;比较法;试验法
3. 显微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
4. 假设;观察;调查;试验
5. 微观;宏观;微观;分子;宏观;生态学
知识梳理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