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的运行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55
汽机除氧给水系统讲解一、除氧器除氧器是大型火电机组回热系统中重要的辅机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凝结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非冷凝气体,其次将凝结水加热到除氧器运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加热汽源是四抽及其它方面的余汽,疏水等,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经济性,并将达到标准含氧量的饱和水储存于除氧器的水箱中随时满足锅炉的需要,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二、除氧器工作原理热力除氧原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正比于该气体在水面的分压力,水中气体分压力的总合与水面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相平衡,当水加热至沸腾时,水面各蒸汽的分压力接近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其它气体的分压力接近零,故不能溶解的其它气体被排出水面。
三、除氧器的运行1.除氧器滑压运行时,应保证除氧器水汽侧压差的大小与机组需要凝结水流量大小(及喷嘴流量大小)相匹配,才能使喷嘴达到最佳的雾化效果从而保证凝结水在喷雾除氧器段空间的除氧效果。
2、除氧器在安装投运前和大修后应进行安全门开启试验。
3、除氧器安装后投运、大修或长期停机后投运应对除氧系统进行除铁冲洗。
合格指标是:含铁量≤50μg∕l;悬浮物≤10μg∕L4、正常运行中的监视1)除氧器运行中应注意监视压力、温度要与机组运行工况相对应,温度变化率不能太大,压力不能超过额定值。
2)正常运行时,水位应投入自动,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3)正常运行时,辅助蒸汽供除氧器主、旁路压力控制投入自动,定值在0.147MPa。
4)正常运行时,溶氧量要合格,如含氧量超限,应调整除氧器电动排气门开度,使除氧器溶氧合格。
5)除氧器正常运行中应对就地水位计和远方水位计进行校核;对水位保护进行试3佥,保证其动作正常。
6)正常运行时应对各阀门、管道经常检查,不应有漏水、漏汽、汽水冲击振动等现象。
四、设备参数概述1.型式:卧式。
2、设计压力为:≥1.23MPa(g);最高工作压力1.081MPa(a)r额定工作压力1.029MPa(a)β3、设计温度:≥392.2°C;最高工作温度368.7°C,额定工作温度362.1。
锅炉除氧器工作原理
锅炉除氧器是一种常见的锅炉辅机设备,主要用于去除锅炉补给水中的氧气,以防止锅炉水中氧腐蚀对设备和管道造成损坏。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补给水进入除氧器:锅炉补给水首先进入除氧器。
补给水中所含的氧气通常来源于空气和化学药剂。
2. 氧气和水的接触:补给水经过除氧器内部的设备和结构,使补给水与除氧器内部的气体接触,从而使氧气溶解到水中。
3. 溶解氧的排除:通过适当的操作和设计,除氧器内部的气体与水发生反应,使溶解氧气体被转化为可排出的气体形式。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气泡合并和形成微小气泡来实现。
4. 气体排出:除氧器中排除的气体通过适当的管道排出系统,确保锅炉补给水中的氧气浓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步骤,锅炉除氧器能够有效地去除锅炉补给水中的氧气,并防止氧腐蚀的发生,从而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的安全性能。
除氧器的工作步骤详解
中国整理:除氧器的运行须根据一定的步骤进行,那究竟是如何的步骤呢?本文将详细介绍除氧器的工作过程。
⑴确认除氧器启动排气电动门、连续排气旁路门在开启位置。
⑵当凝结水系统冲洗合格后,开启除氧器冲洗放水门,除氧器上水冲洗.
⑶除氧器水质合格后,将水位降至-900mm,关闭除氧器冲洗放水门。
⑷投除氧器辅汽加热,开启辅汽至除氧器调门前后隔离门,缓慢开启辅汽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控制除氧器给水温升率不大于4.26℃/min,加热过程中注意除氧器振动情况,如振动大时,应减缓加热速度
⑸除氧器投加热过程中,继续用凝结水泵将除氧器上水至正常水位。
⑹当除氧器水温达到100℃以后,关闭启动排气电动门,将辅汽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投入自动,检查除氧器温升率不大于4.26℃/min,除氧器压力逐渐上升到0.147MPa。
⑺辅汽加热过程中,应控制除氧器水位,如凝汽器未建立真空,禁止开启溢流、放水至凝汽器电动阀
⑻凝结水系统启动后,根据需要,除氧器水位调节投自动。
⑼当四抽压力达到0.147MPa,检查除氧器压力、水位正常,开启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阀,除氧器由辅汽切至四抽供汽,辅汽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关闭,除氧器由定压运行变为滑压运行。
⑽当四段抽汽电动阀后逆止阀已开后,应检查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阀前气动疏水阀关闭。
⑾根据给水含氧量调节除氧器的连续排气电动门。
除氧器操作规程《除氧器操作规程》一、前言除氧器是一种用于除去水中氧气的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安全运行和有效的除氧效果,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除氧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无任何异常情况。
- 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装备,确保安全帽、工作服等配备完善。
-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并具备操作资格。
2. 启动除氧器- 按照设备启动程序,逐步启动除氧器设备。
- 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 运行除氧器- 在运行过程中,定期检查氧气排放口是否畅通。
- 关注氧气浓度指示器的读数,确保氧气浓度符合要求。
- 定期清理除氧器设备,防止积灰、杂物影响除氧效果。
4. 停止除氧器- 根据设备停机程序,逐步停止除氧器设备。
- 检查设备是否完全停止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
5. 紧急情况处理-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除氧器设备,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 所有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变更操作程序。
2.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或掩饰。
3. 操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除氧器设备的维护保养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不得马虎处理。
四、总结除氧器是一项关键设备,其安全运行和有效运行对于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保障生产安全。
一、填空题1、电厂中的除氧器是(混合式)加热器。
2、除氧器的方式分为:(物理除氧)和(化学除氧)。
3、电力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
4、除氧器以压力来划分,分为:(真空式)、(大气式)、(高压除氧器)。
5、在中、低发电厂中,一般都采用(大气式)除氧器。
6、除氧器从理论意义上讲是把(给水)加热到除氧器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除去给水中的(氧气)及其它气体的目的。
7、淋水盘式除氧器主要由(除氧塔)和下部的(贮水箱)组成。
8、物理除氧是利用除氧器将(凝结水)用(抽汽)加热达到除氧目的。
9、除氧器水箱的作用是(贮存给水)平衡各给水泵的供水量。
10、给水泵的作用是连续不断可靠地向(锅炉)供水。
11、给水泵出口逆止门是防止(压力水)倒流,引起给水泵(倒转)。
12、大气式除氧器的溢流装置一般为(水封筒)。
13、并列运行的除氧器必须装设(汽、水)平衡管。
14、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扬程)、(流量)、(转速)、(轴功率)(效率)。
15、为防止除氧器的满水事故,在除氧水箱上应安装(溢流装置)。
16、为了防止给水的汽化,应使给水泵的(进口)压力大于除氧器的(工作)压力。
17、进入除氧器内的水主要有:(主凝结水)、(化学补充水)、(疏水)。
18、加热除氧过程是个(传热)和(传质)的过程。
19、喷雾填料式除氧器由(喷雾层)、(淋水盘或填料层)组成。
20、除氧器的运行主要包括(启动前)的准备、(启动)操作、(运行中)的监视调整、(停止)操作四部分。
21、造成除氧器水、汽冲击的主要原因是进水温度(低)。
22、热力除氧的原理是建立在气体的溶解定律—(亨利)定律的基础上的。
23、按照《火力发电水、汽监督规程》规定:对工作压力为6.0Ma以下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15ug/L)24、除氧器在运行中它的出水含氧量与负荷、进水量、进水温度、补充水量、排汽量的关系,称为除氧器的(热力特性)。
25、根据水在除氧器中散布的形式不同,可分为(淋水盘式)、(喷雾式)和(喷雾填料式)。
除氧器工作总结
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氧气的设备,它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都起着
重要作用。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化学方法将水中的氧气去除,从而保持水的纯净和无氧状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吸附和再生。
在吸附阶段,水通过除氧
器的吸附床,床内的吸附剂会吸附水中的氧气。
通常,吸附剂是一种特殊的树脂或者金属氧化物,它们具有很强的亲氧性,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氧气。
一旦吸附床饱和,就需要进行再生。
在再生阶段,除氧器会通过加热或者通入惰性气体的方式,将吸附剂中的氧气释放出来,从而恢复吸附床的吸附能力。
除氧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除氧器常常被用于锅炉给
水系统中,去除水中的氧气可以有效地防止锅炉的腐蚀和水垢的形成。
此外,除氧器还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加工、化工等行业,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水质纯净。
在实验室中,除氧器也常常用于实验室水的制备,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氧器的工作总结就是利用吸附和再生的原理,去除水中的氧气,保持水的纯
净和无氧状态。
它在工业和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保证生产过程和实验的准确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除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氧器工作原理
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氧气的装置,常见于水处理、制药、饮料生产等行业。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水进入除氧器: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除氧器,进入后会形成水封的状态,阻止氧气进一步溶解到水中。
2. 驱除溶解氧:通过加热水体,可以减少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水中溶解氧的溶解度与温度呈反比关系,当水温升高时,溶解氧的溶解度会减小。
3. 连续排气:通过除氧器底部设置的气体排放口,将从水中驱除的溶解氧以气体形式排出。
4. 水排出:经过去除氧气处理的水体,排出除氧器。
综上所述,除氧器通过将水体加热并驱除其中的溶解氧,从而实现去除水中氧气的目的。
这样可以减少氧气对水质和水处理工艺的影响,提高水的纯度和质量。
除氧器操作规程《除氧器操作规程》一、前言除氧器是一种用于去除水体中氧气的装置,常用于水族箱、水产养殖等领域。
正确的操作除氧器能够有效地维护水质,保持水中动植物的生命健康。
为了确保除氧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了以下操作规程。
二、操作步骤1. 接通电源:将除氧器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电压稳定。
若使用电池供电的除氧器,需确认电池电量充足。
2. 调节气泵功率:根据水体容量和动植物需氧量,适当调节气泵的功率,确保产生适量的气泡。
3. 放置气泡石:将气泵与气泡石连接,并将气泡石置于水中,确保气泡充分与水体接触。
4. 检查气泡输出:观察气泡是否均匀并稳定输出,调节气泵功率或气泡石位置,直至输出适量气泡。
5. 定期清洗:除氧器内的气泡石和气泵需要定期清洗,以防止氧气输出不均匀或堵塞。
6. 定期更换气泡石:气泡石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气泡输出不均匀,定期更换气泡石可确保除氧器正常运行。
三、注意事项1. 防水电源:除氧器必须使用防水电源或在水族箱外部设置插座,以防止发生漏电事故。
2. 定期检查:除氧器的电源线和气泵需要定期检查,确保无线路老化或漏电现象。
3. 稳定放置:除氧器和气泵需要稳固地放置于水族箱外部,以防意外摔落或碰撞。
4. 采用原装配件:更换气泡石或其他零配件时,应使用与除氧器配套的原装配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四、结语除氧器是维护水质、促进水中生物健康的重要设备,正确的操作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并确保水质清洁。
制定的操作规程能够帮助使用者了解并掌握除氧器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上就是关于除氧器的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及运行 [ 日期:2005-01-22 ] [ 来自:本站原创]除氧器在运行中,不同工况下它的出水量(负荷)、给水含氧量、迸水量、迸水温度、排汽量、给水泵可靠的运行和具有较高的回热经济性等,都与除氧器热力系统的设计拟定和正确的运行方式有关。
一)除氧器热力系统拟宝和运行中主要注意的问题1.低负荷汽源切换及备用汽源的设置除氧器在低负荷运行时本级抽汽压力降低,定压运行除氧器为维持恒定压力应切换到一级抽汽;滑压运行除氧器为保证自动向大气排气,也需改变运行方式及切换汽源。
一般在上一级较高抽汽管至本级抽汽管上装设自动切换阀,当除氧器工作压力降至某一最低值,本级抽汽满足不了除氧器压力,自动切换至上一级抽汽而停止本级抽汽。
在锅炉开始启动而汽轮机未投运前,或锅炉需要清洗、点火上水时,其用水都必须经过除氧,为此应该设置备用汽源以代替汽轮机抽汽向除氧器供汽。
对母管制电厂可以利用母管上运行的其他机组抽汽作为备用汽源。
而单元制机组,一般设置辅助蒸汽联箱(称厂用蒸汽联箱),用辅助蒸汽联箱的蒸汽作备用汽源。
向辅助蒸汽联箱供汽的汽源,运行机组一一般取自高压缸排汽(即冷再热蒸汽),新建电厂来自启动锅炉,扩建的老厂可用老机组抽汽。
2.除氧器的冷态启动除氧器冷态启动时应注意壳体预热,避免除氧器和给水箱左右及上下壁之间因温差过大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该热应力可引起除氧器振动。
现代大型电厂除氧器体积很大,如600MW机组2 400t小除氧器及给水箱,除氧器卧式壳体长15m,直径2. 5m,壁厚25mrn,给水箱长26. 0 4m,直径3. 8m,壁厚32mm,水箱重125.45t。
冷态启动宜采用先送汽后上水的方法,用辅助蒸汽预热壳体20min,使除氧器压力达到0. 1196~0. 149MPa,然后将除盐后的水送人除氧器,逐渐开大迸汽阀,并保持以上压力,使水温达到104~110℃进行大气式除氧。
随机组负荷上升,供除氧器运行的机组抽汽压力超过0.149MPa后,停止辅助蒸汽切换到相应抽汽管上,随机组滑参数启动的要求升压至额定工作压力。
汽轮机介绍之除氧器的运行除氧器是汽轮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进入锅炉水循环系统中的溶解氧,防止锅炉金属部件氧腐蚀和水垢形成。
下面将从除氧器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运行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1.除氧器的工作原理除氧器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去除水中的溶解氧,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稳氢温度来降低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通常,锅炉给水在除氧器中加热至饱和温度进行蒸发,同时用脱氧剂与水进行接触,将氧气与脱氧剂发生反应,生成较不溶于水的氧化物,从而实现除氧。
2.除氧器的结构除氧器通常由上部分、混合部分和下部分组成。
上部分是进水处,用于将锅炉给水引入除氧器。
混合部分是将锅炉给水与脱氧剂进行充分接触和混合的区域,通常采用雾化器将脱氧剂雾化喷入除氧器中。
下部分是出水口,用于将除氧后的水排出除氧器。
3.除氧器的运行过程除氧器的运行过程通常分为进氧段和出气段两个阶段。
(1)进氧段进入除氧器的锅炉给水经过预热后,通过进水口进入除氧器。
在进氧段,水被加热至饱和温度,并与雾化器喷入的脱氧剂进行充分混合。
脱氧剂中的活性氢通过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从而去除水中的氧气。
(2)出气段除氧后的水进入混合区,由于饱和水温度的升高,水中的溶氧溶解度减小,氧气开始从水中脱出,并被带出除氧器。
在出气段,除氧器内部通入适量的空气,以增大水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氧气的脱除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水中氧气的含量。
4.除氧器的性能评价除氧器的性能通常包括溶解氧含量、活性氢浓度和除氧率等方面的评价。
其中,溶解氧含量是除氧器去除溶解氧的效果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其在锅炉给水中的含量不超过0.02mg/L。
活性氢浓度是评价脱氧剂对溶解氧的去除能力的指标,一般要求其浓度不低于2.0mg/L。
除氧率则是评估除氧器综合除氧性能的指标,一般要求其在95%以上。
总之,除氧器在汽轮机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物理方式去除水中的溶解氧,保护锅炉金属部件不受氧腐蚀和水垢的影响。
高压加热器投、停操作及注意事项一.高加投停原则:1.加热器投运时,应先投水侧再投汽侧,投入顺序为由低到高,停运时,应先停汽侧再停水侧。
高压加热器在锅炉上水时应投入水侧,完成低压下注水投运。
2高加水侧投入是应先全开高加出口门,再开启进水三通,防止锅炉断水。
3.高加水侧停运步骤与投运步骤基本相反。
4.严禁将泄漏的加热器投入运行。
5.高加必须在就地水位计、水位开关、水位变送器完好,报警信号及保护装置动作正常的情况下才可以投入运行。
6.高压加热器在机组负荷达25%额定负荷,除氧器倒至本机四段抽汽供汽后投入。
投高加时应遵循从低压到高压的原则,停时相反。
7.高加投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升率:高加温度变化率≤55℃/h,高加出水温度变化率≤110℃/h。
二.高加运行方式:依据高压加热器疏水从高到低逐级自流至除氧器的原则,在正常运行中只允许#1、2、3高加同时运行;当高压加热器汽侧出现异常或有检修工作时,允许#2、3高加同时运行或#3高加单独运行共三种方式;如锅炉上水需要#1高加出口电动阀参与调节时高加水侧保留运行。
三.投运操作(一)投运高加时应按照从低至高的原则进行。
先投水侧。
1.确认高压加热器全部工作结束,联系热工投入高压加热器保护,2.开启#1高加水侧出口排空阀。
3.开启高加注水阀,待#1高加水侧排空阀见水后关闭。
4.高加注水,控制高加温升率≤55℃∕h,最大不允许超过110℃∕h5.高加定压后,关闭注水门,稳定5分钟,高加压力不应有明显下降。
同时观察各加热器水位计水位无明显升高,如发现水位升高,严禁投入高加,应注水查漏。
6.检查高加水侧压力表指示与给水泵出口压力之差<0.5MPa;开启#1高加出口电动阀,开启高加入口三通阀。
(二)汽侧投运按照从低至高的原则进行#3高加汽侧投运操作步骤如下:1.按照系统启动前的阀门检查卡检查阀门在启动前状态。
2.高压加热器投入前,运行当值人员应联系热控人员确认高压加热器水位保护正确投入。
1.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水中溶解的氧和二氧化碳对热力设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因此必须把它们除掉。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温度和水而上的压力有关。
温度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小,水温升高到饱和温度时,水中溶解的气体就会全部放出。
水面上的气压越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越小,水而上的气压降低到当时水温所对应的饱和气压时,或由于气压降低而使水沸腾,溶解的气体也全部放出。
2.除氧器的启动
1)打开除盐水进除氧器总阀,把水液位控制50%,投用_控状态。
2)打开加热蒸汽阀,再缓慢打开减压阀前后隔离阀进行暖管疏水。
3)缓慢打开蒸汽旁路进行加热除氧。
当压力达到0.012M-0.015MPa (表压)时,投入自控,将蒸汽调节阀前后隔离阀全开,同时关闭旁路阀,将压力控制在0.2MPa。
4)待除氧器水箱液位至2/3水位时,打开除氧水箱放水阀,排除锈水和杂质。
3.除氧器运行中的检查与维护
1)严格控制各运行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2)各阀门应开关灵活,并在丝杆处常加油,填料处不泄露。
注意各种仪表的运行工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有关人员处理。
4.除氧器的停运
当给水泵停止运行时,除氧器也应停止运行,其步骤如下:
1)关闭蒸汽调节阀前后边阀。
2)关闭除氧器进水调节阀前后边阀。
3)关闭除氧器出口阀。
4)当除氧器全停,应将汽水总阀关闭,打开有关的疏水阀,使其处于
准备启动状态。
5)若需检修时应将水箱的水放掉。
6)在冬季应做好设备,阀门,管道和仪表的防冻工作。
5.除氧器的故障处理
1)除氧器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