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6)《建筑制图》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了解制图工具及用法,学习绘图的一般步骤及要求、制图标准以及在图纸绘制中的应用;了解投影方法和分类、建筑上常用的图示方法、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区别、组合体的分类;2.掌握平面图、立面图、轴测图、透视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房屋的基本组成、房屋建筑图的组成及分类、建筑施工图中的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建筑施工图和装饰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含义。
3.掌握制图知识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具备空间想象力,掌握立体的投影和组合体的投影绘制和识读,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绘制和识读。
4.平面图、立面图、轴测图、透视图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运用、透视图画法;掌握建筑施工图和装饰施工图在室内设计中的绘制。
5.备基本的从事环境设计专业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统地掌握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进行设计创作。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1金方著.《建筑制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三版;2.金方著.《建筑制图习题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三版;3.马志超编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1版;4.司徒妙年陈星铭编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年第1版5.主要参考书1钟训正等编著.《建筑制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三版2.于春艳、胡玉珠编著,《建筑工程制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版;3.于春艳、胡玉珠编著,《建筑工程制图习题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版;4.孙世清著,《建筑制图与识图》,科学出版社发行部,2016年第2版;。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建筑制图》是研究建筑图样的识图方法和绘制的一门学科,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施工等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该课程是工程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本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图示、图解、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二、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画法。
了解工程图的形成方法及表达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并要求能识读和绘制本专业的一般建筑工程图,并了解其它专业施工图。
所绘图样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绘图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开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用投影理论表达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工具绘图的方法;掌握制图标准的一般规定。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画法几何画法几何属于几何学范畴的,比较抽象,系统性很强。
它是制图部分的理论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空间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平面,一个几何形体如何在平面上表达,通过对它的学习,能使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加强。
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起三维的空间。
具体包括点、线、面及形体的投影关系等内容,主要介绍两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形体之间相交相贯概念、形体分析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让初学者对画法几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画法几何的概念、内容、目标和原则,熟悉提提之间的投影关系。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086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平面与某投影面平行,则在该投影面上投影为. B. 一直线.平面实形.其他.一斜线2、正等测轴侧图的轴向缩短系数正确的是. 0.5. 0.82. 1.0. 1.23、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应满足的投影规律。
.高平齐.宽相等.长对正.长、宽、高都相等4、A2幅面图纸尺寸b×l(单位:毫米)正确的是. 841×420. 420×594. 420×297. 594×8415、工程图纸一般是采用原理绘制。
. A. 平行投影法. C. 正投影图.中心投影法.斜投影图判断题6、总平面图是画在有等交线或坐标方格网的地形图上。
. A.√. B.×7、断面图是假想用一剖切形体,画出剖切面切到部分的图形和末剖切到面可见部分的图形。
. A.√. B.×8、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2Φ16”表示2根HPB235 级钢筋直径为16mm. A.√. B.×9、一般来说,被剖切到的主要建筑构造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 A.√. B.×10、钢筋标注2Φ18中的2表示钢筋的编号. A.√. B.×11、建筑图上的标注不是都以毫米作为单位。
. A.√. B.×12、标高是表示建筑物各部分或各个位置相对于±0.00的高度。
. A.√。
建筑制图教案第一篇:建筑制图教案课程:《建筑制图》、课题:三面投影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第二课时)一、教案背景11级建筑班学生课程:《建筑制图》课前准备:(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投影法的概念。
(2)多媒体课件、3D形体模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三面投影的概念;(2)掌握三面投影成图原理及规律;(3)掌握三面投影一般绘图规则。
2、能力目标(1)掌握简单的三面投影图的绘制;(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目标(1)让学生学会关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形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建筑工程意识。
(2)通过学习中互联网搜寻与探究等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三面投影的成图原理和规律;(2)简单的三面投影的绘制。
2、教学难点(1)三面投影的成图原理和规律。
四、教材分析本节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8年5月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建筑制图》第二章《正投影与三面投影》第二节《三面投影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三面投影的形成、三面投影的关系及投影规律的知识,教材从内容上与前面所学的投影法的概念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过渡连接,非常符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一节讲解了投影法的概念,本节又通过物体的正面投影形成了三面投影。
接着,教材安排了几个组合体的三面投影,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得出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
这样,就从实际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法,轻松地总结得出三面投影的成图原理和规律。
这种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十分便于教学的开展。
五、教学方法1、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丰富的互联网络资源,学习三面投影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自建三投影面体系,利用3D演示,观察体验、研究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采用由简单物体三面投影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
1086 20192单项选择题1、平面与某投影面平行,则在该投影面上投影为.B. 一直线 . 平面实形. 其他 .一斜线2、正等测轴侧图的轴向缩短系数正确的是. 0.5 . 0.82. 1.0 .1.23、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应满足 的投影规律。
. 高平齐 . 宽相等. 长对正.长、宽、高都相等4、A2幅面图纸尺寸b×l (单位:毫米)正确的是. 841×420 . 420×594.420×297.594×8415、工程图纸一般是采用原理绘制。
.A. 平行投影法. C. 正投影图.中心投影法.斜投影图判断题6、总平面图是画在有等交线或坐标方格网的地形图上。
. A.√. B.×7、断面图是假想用一剖切形体,画出剖切面切到部分的图形和末剖切到面可见部分的图形。
. A.√. B.×8、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2Φ16”表示2根HPB235 级钢筋直径为16mm. A.√. B.×9、一般来说,被剖切到的主要建筑构造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 A.√. B.×10、钢筋标注2Φ18中的2表示钢筋的编号. A.√. B.×11、建筑图上的标注不是都以毫米作为单位。
. A.√. B.×12、标高是表示建筑物各部分或各个位置相对于±0.00的高度。
. A.√. B.×13、剖面图和断面图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 A.√. B.×14、梁内的钢筋是由主筋(即受力筋),架立筋和箍筋所组成。
. A.√. B.×15、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是一样的。
. A.√. B.×16、平面图定位轴线的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其中的I、Q、J不得用作轴线编号。
. A.√. B.×17、梁内箍Φ6@200表示为HPB235级钢筋直径为6mm,钢筋中心距为200mm.. A.√. B.×18、建筑立面图是平行于建筑物各方向外表立面的正投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