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话本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14
宋元话本小说一、话本小说的产生•(一)什么是“说话”•“说话”即叙说故事。
话,即故事。
话本,说话的底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
(三)、“说话”的家数•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瓦舍众伎”条记载:“说话”有四家。
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
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合生,与起今随今相似,各占一事。
•据此,“说话”四家为:一、小说;二、说经,包括说参请;三、讲史;四、合生。
二、小说话本(一)小说话本的体制:•入话(头回),正话,结尾(话本说彻,权作散场)。
(二)小说话本题材:•以爱情、公案为主。
•①爱情,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反映了当时市民的向往。
代表作《碾玉观音》璩秀秀、崔宁《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快嘴李翠莲》。
•②公案,反映民众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当时官僚机构膨胀,官场黑暗。
代表作《错斩崔宁》•③神怪类:《西山一窟鬼》•④人物佚事类:《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三、宋元讲史话本•(1)、平话:讲史话本又称“平话”。
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
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也有人说平,通“评”,评论。
(2)、讲史话本体制的特色•①篇幅较长,分卷分目。
成为后来章回小说回目的滥觞;②开端有“开场诗”,末尾有“散场诗”;③采取断代编年的叙事方法。
讲史话本的故事情节,基本都依正史,以某个封建王朝,或某些帝王将相的活动为中心,进行讲述,所讲的故事是断代的。
叙述时,是采用编年体,标出故事发生的年号、月份,按时间发展顺序讲述故事情节。
④语言半文半白。
三、宋元说经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残本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元话本小说:宋代话本1.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
宋朝的话本
宋元话本,是起源于宋朝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主要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
这些“话本”不仅是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人演讲故事的底本,还包括诸宫调、影戏、傀儡戏和杂剧的脚本。
其特点是善用诗词和口语,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塑造人物性格,并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多用谚语借喻比拟。
这种文学形式在宋代逐渐盛行,并开始有刻本流传,被视为评书的开端。
其中,《碾玉观音》是宋元话本的代表作,它描绘了一个爱情婚姻的悲剧,反映了宋人话本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和社会内容。
宋元话本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以广泛传播,既因为其娱乐性让人们拍案惊奇,也因为其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民众具有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作用。
这种文学形式不仅为后续的章回体小说、世情小说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还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内容举要鲁迅说,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鲁迅《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见《中国小说史略》第28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充分肯定了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代是古代小说的空前繁荣期。
这一时期,不仅小说门类齐全,流派众多,而且由民间讲故事形成的话本盛况空前,一枝独秀,占尽风流,余韵悠长,甚至独领风骚,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主流。
宋代小说主要分三类:话本、传奇志怪和历史琐闻;其中以话本为主流。
古代小说就是起源于民间讲故事,话本是在民间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中国古代下层人民没有文化,所以许多民间讲故事的资料失于记载,但民间故事作为古代小说的一支生力军,一直潜流暗滚,汹涌奔腾于社会底层。
小说的领地一直被属于统治阶级的野史笔记、志怪传奇所占领。
到宋元时代,市民阶层逐渐掌握了文化,民间讲故事才得以出头露面,登堂入室。
宋元话本与明清拟话本体制基本相同,故将间杂话本的《三言》、《二拍》等拟话本与话本一并加以论述。
第一节话本和拟话本说话,就是说书,就是演唱故事。
其内涵有不同见解,比较带有倾向性的观点是:话本,就是说书艺人说书的底本,属于通俗文学,市民文学。
说话的底本称做“话本”,但“话本”的涵义并不限于“说话”。
作为“说话”底本的“话本”,只是一个笼统的称谓。
从现在能见到的话本来看,“小说”的话本一般称为“小说”,如《京本通俗小说》;“讲史”的话本一般称为“平话”,如《秦并六国平话》;“说经”的话本有时称为“诗话”,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宋元话本数量相当可观,但绝大多数亡佚,流传下来的不多。
宋元话本成就最高的是小说,话本成为小说的主流,标示古代小说的繁荣。
唐传奇是古代小说的定型、成熟时期,但其形式上主要是人物传记,语言用文言骈语,阅读面不广,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层面和上流社会流传,下层市民少有问津,据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宋元话本本质是讲故事,听众以下层小市民为主,其内容则多写下层民众生活,以描写人物为中心,情节曲折,故事性强,语言是白话口语;而下层小市民在数量上占了压倒多数。
宋元话本名词解释
宋元话本是中国明朝、清朝早期流行的一种通俗小说形式,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流派。
宋元话本由于取材广泛,文笔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话本一词最早见于《红楼梦》,原义指的是小说的本子或版本。
宋元话本则是指在宋代末期到元代初期,以述说民间传说故事或记录民间趣闻为主的小说形式。
宋元话本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名人传记、宫闱之事等各个领域。
这些故事内容独具特色,情节曲折离奇,吸引了大量读者的关注。
宋元话本的文风通俗易懂,语言质朴生动,很好地符合了当时读者的口味。
相比于以古代传奇、文学作品为主的唐宋小说和元明小说来说,宋元话本更加平易近人,更能让普通百姓所接受和欣赏。
宋元话本的作者也是各个阶层的人,有文化人,有民间的讲故事的人。
他们通过口述和记录的方式,将各种文学、历史、传说故事编成书本,再加以改编和丰富,形成了后来的宋元话本。
宋元话本的影响非常深远。
一方面,它为后来的明清小说打下了基础,奠定了小说作为重要文学形式的地位。
另一方面,它也影响了戏曲、评话等文艺形式的发展。
很多戏曲曲目和评书内容都是以宋元话本为基础,经过改编而来的。
总的来说,宋元话本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流派,它通俗易懂、文风优美,内容丰富多样,深受读者喜爱。
同时,它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后来的小说、戏曲等多个艺术形式。
简述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
宋元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
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1)注重趣味性和虚构
“说话”是“说话人”赖以养家活口的职业,所以必须尽一切可能来吸引听众。
而听众听“说话”是为了娱乐,要讲得有趣味才拉得住他们。
因此,趣味性就成了“说话”的第一原则。
“说话”主要是叙述故事,而事实不一定有趣味,更不可能有充分的趣味性。
“讲史”所说,有许多都出于虚构,其故即在于此。
所以,“说话”的追求趣味性是以虚构为基础的。
(2)思想感情与市井民众相通
由于要使听众——市井民众感到兴趣,“说话人”不但不能采取说教的态度,并且不能使话本中人物的言行、感情“高雅”得让市井民众无法理解和接受,而必须使听众对话本里的人物产生深刻共鸣,感同身受地关注其命运,从而兴味盎然地倾听“说话人”的演述。
因此,话本中人物的言行、感情也正是市井民众在类似情况下所可能产生或向往的言行、感情。
(3)叙事描写趋于细腻
现在所见元代刊印或编定的话本,有的叙事粗疏,只能勉强达意甚或词不达意;有的则能显示出大致的轮廓,偶尔也注意到细部;有的描写相当细腻,但可能已经过明代人的加工。
宋元话本的分类
宋元话本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小说类
小说类话本以叙述故事为主,以人物形象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致的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小说类话本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讲史类
讲史类话本以讲述历史事件为主,通过讲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故事,展现出历史的真实性和传承性。
讲史类话本在宋元时期也非常流行,如《岳飞传》、《杨家将》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3.讲经类
讲经类话本以讲解佛教经典为主,通过讲述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引导人们修行成佛。
讲经类话本在宋元时期也有一定的流行,如《大藏经》、《华严经》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4.讲笑话类
讲笑话类话本以讲述幽默故事为主,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笑话和幽默故事,让人们娱乐放松。
讲笑话类话本在宋元时期也有一定的流行,如《笑林广记》等作品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以上是宋元话本的分类,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些话本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遗产,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宋元话本名词解释
宋元话本是指中国南方地区在宋、元时期流行的一种小说体裁。
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情节曲折、幽默风趣,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风俗和社会现象。
下面对宋元话本中一些常见的名词做出解释:
1. 『话本』:指短篇小说集,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
2. 『妓女』:指以卖淫为职业的女性。
3. 『武林』:指江湖上的武术界,包括各种武术门派和武林人士。
4. 『官府』:指官方机构,包括地方官、官员和官府机构。
5. 『状元』:指科举制度中考取进士第一名的人,是社会上的高级知识分子。
6. 『贪官』:指官员中的腐败分子,以滥用职权和贪污受贿为主要特征。
7. 『恶霸』:指社会上的强势者,以欺压弱小、暴力行为为手段。
8. 『阎王』:指道教中的神祇,掌管冥府,管理人间和阴间的生死轮回。
9. 『龙女』:指神话传说中的女性龙,是水族的一种。
10. 『瞎子』:指失明的人。
以上是对宋元话本中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