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执笔及运笔训练.doc
- 格式:doc
- 大小:4.00 MB
- 文档页数:88
“基本笔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与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2.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三、导入新课。
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四、学习执笔方法。
手握在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
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五、练习写法。
1.点的写法(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
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
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
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
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
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2.横的写法"(1)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
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
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
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
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
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
收笔略顿,重而缓。
3.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
初级班硬笔书法教学第一讲书法常识
教学过程三、讲解并练习书写姿势
(过渡语)俗话说:“字如其人”。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写的字和我们一样漂亮呢?首先,我们的写字姿势很重要。
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是这样读书写字的。
请大家看,这样写字、读书、看报的姿势对不对呢?(生评议)
1.简介并示范书写姿势
教师出示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范的写字姿
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
点离笔尖3—4厘米”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
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
着摆好姿势。
③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
现问题予以纠正。
2.学生根据示范练习坐姿,注意事项如左图:
3.教师纠正不正确的坐姿。
五、讲解并练习执笔方法
(过渡语)要想写好字,握笔姿势也很。
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第一节、基本姿势一、坐法钢笔书写的姿势,通常采用坐姿,其方法要求头正、身直、脚平、挺胸,两肘平放,视线一尺,左手按纸,右手书写,力求自然。
二、执笔法通俗的钢笔书写执笔法为“三指虎口法”。
即以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的前端,从左右两面夹住笔杆;以中指第一关节的侧面,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笔杆尾端靠在虎口上。
无名指与小指虽不能触及笔杆,但须紧抵中指。
五个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弯曲,做到指实、掌虚,切忌紧握拳头。
三、指法合理使用指法,能写出各种不同粗细的笔画。
指法是以手指动作为主,手腕动作为辅来完成一个笔画或一个字书写过程的方法。
即指钢笔在书写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具体表现。
当书写前的执笔角度大约为45度时,五个手指的弯曲水准应保持适中。
书写时,手指当随笔画不时地向前后、左右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改变笔尖的角度和笔画的粗细等,从而求得字的"灵气"。
要掌握准确的指法,须在书写中尽可能以手指运动来减少手腕的动作。
第二节钢笔字的学习方法学习钢笔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
练习钢笔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训练要从楷书入手楷书体现了汉字的结构和运笔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楷书的书写技能,才能由慢到快,由熟生巧,为写好行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挑选一本好字帖怎样选择字帖,能够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所喜爱的,这样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适合自己书写特点的,这样练起来随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临帖的方法临帖的最好方法是读帖——摩帖——临帖——背帖。
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
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摩帖就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印着写。
这样练习,能够初步掌握点画的写法,控制字型的大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
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帖照写。
硬笔书法教案优秀7篇篇一:硬笔书法教案篇一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1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
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
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篇二:硬笔书法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是字旁和走字旁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观察是字旁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是字旁,左伸右缩,捺画伸展。
)二、学习“题”和“匙”的书写1.“题”的写法:是的捺画要伸展,页写得窄长。
硬笔书法练习三步法
总结起来,大体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执笔方法不对、写字姿势不当、缺乏点画应有的形态、写不好部首字、结构松弛不注意组合、笔顺写错、字形不挺、用仿宋体书写、阿拉伯数字和符号书写不工整、写字潦草存在差错不规范简化,如此等等,如何能写得好硬笔字,遑论书法。
因此,凡有志学好硬笔书法的人,必须掌握一些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
硬笔书法学习的方法可以采用“三步法”。
一、规范入门所谓汉字书写规范是指汉字书写要正确,它包括汉字笔画、笔顺和结构,也包含行款格式和整篇的章法布局。
具体说来,汉字的规范化可以从坐姿、执笔、笔画书写、笔顺、结构、文面格式等方面进行。
学习书法必须从楷书学起,而学习硬笔楷书应该先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
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由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个笔画组成。
要写好基本笔画,必须学会运笔规则和书法口诀。
运笔规则就是笔在纸上运行写出笔画的规则。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笔画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效果,因此,必须学习写各种笔画的运笔规则。
硬笔楷书的运笔规则可以归纳为四点:一是有轻有重;二是有快有慢;三是有起有止;四是方向明确。
书法口诀指楷书汉字书写的技巧及规范。
具体如下:点中周旋运笔锋,欲右先左横无平;欲下先上坚无直,悬针垂露两分明;撇勿过弯如劲啄,一波三折捺始成;钩挑顿处忽迅出,心手相应百日功。
二、循序渐进学习硬笔书法的一般顺序是先基本笔画,后结体成行,再连绵成篇;先正楷,后行草;先继承,后创新。
正楷是汉字手写的标准字体,学习硬笔书法宜先从楷书入门。
楷书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连笔和省笔练习行草。
硬笔书法控笔训练-40页,下载后直接打印展开全文
控笔就是控制住笔,再配合好的握笔姿势,能够起到对笔画书写有较大帮助。
练字时确实也能练习控笔,但是练字是一个同时要考虑:
坐姿
握笔
运笔
笔画质量
笔画位置
用笔力度/速度
起笔方法/转折方法
结构
章法
书写提速
其实上边这些在不断的练习中,是逐渐需要拧成“一股绳”的,上边这些东西,久而久
之就通过书写练习,逐渐演变成了所谓的“书
写习惯”。
但是很多人都不会去和你分享他的书写习惯,因为这是一个庞杂的内容,说也说不清楚。
所以,控制笔的方法和控笔的熟练度的练习,就只能由“控笔练习”来代替了。
成人其实练的不必太多,成人的控笔练习可以在笔画中练习,就像是书法老师是用字来
进行控笔练习一样。
儿童练习控笔练习还有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儿童进入“书写状态”。
就像是下棋一样,棋手可能能够考虑到五步甚至十步之后的事情,而普通人可能就只能想到一两步之后的事情。
也是促进肌肉记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进行控笔练习时所写的线有多工整,那么他这节课的字就会有多工整,这也是一种试探性的练习。
的一个综合的运动,所以,单纯的控笔练习就是增强书写者与工具之间的默契度的一个方法。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一、写字姿势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如(图一)所示。
二、执笔方法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
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如(图二)所示。
书写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练习钢笔字的主要工具有钢笔、墨水和纸张。
一、钢笔钢笔的种类和型号很多。
根据钢笔笔尖的成分不同,可分为金笔、铱金笔两种。
金笔的笔尖含金量高,笔尖较软,弹性较小,书写时笔尖流畅,手感舒适。
但金笔的价格昂贵,且笔尖软,不好掌握,初学者不宜使用。
铱金笔尖含金量少,笔尖较硬,弹性好,经久耐用,而且物美价廉,是初学写字比较合适的工具。
挑选钢笔时要看笔尖是否圆滑和流畅,这可通过试笔检验,即将新笔蘸上墨水在纸上写些笔画及阿拉伯数字沟”,如笔尖不拉纸,出水均匀,那么笔尖就是圆滑、流畅的,合乎使用要求。
钢笔的笔尖有粗细之分,练字应使用笔尖稍粗一些的钢笔。
如果需要写字形较小的钢笔字,可挑选笔杆上注有“特细”字样的钢笔书写。
钢笔要注意保养。
写字时,应在纸下垫一些稿纸,以增强笔尖的弹性,减少磨擦。
硬笔书法运笔方向
《硬笔书法运笔方向》
在学习硬笔书法的过程中,正确的运笔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运笔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字迹的美观程度和书法作品的质量。
硬笔书法的运笔方向分为横、竖、撇、捺、提、点六种。
在书写汉字时,每个笔画都有其对应的运笔方向。
比如,横是由左到右运笔,竖是由上到下运笔,撇是由上到下向左斜着运笔,捺是由上到下向右斜着运笔,提是由右到左向下右斜着运笔,点是由上到下运笔。
要想写好硬笔书法,首先要严格掌握各个笔画的运笔方向。
在练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每一笔的开始和结束,不能横生歪曲,更不能出现断笔。
只有笔画的运笔方向正确,才能使汉字的结构准确无误,遒劲有力,让人一目了然,字迹美观大方。
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运笔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逐渐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向,从而写出漂亮的字迹。
可以通过描红或跟随教材上的示范,进行反复的练习。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每一笔的方向,慢慢地加以掌握。
总之,硬笔书法的运笔方向对于书法作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运笔方向之后,才能够写出流畅、美观的字体。
因此,我们在学习硬笔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运笔方向的练习,力求做到标准、准确。
硬笔书法运笔训练教程(一)
硬笔书法运笔训练教程
1. 准备工作
•准备一支硬笔书法专用字帖
•准备一支硬笔书法专用毛笔
•准备一张硬纸板作为书法练习垫
2. 基础训练
笔法练习
•练习直线: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练习横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练习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练习捺: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练习提: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基本组字练习
•练习点画横
•练习点画竖
•练习点画捺
•练习点画提
3. 运笔技巧训练
运笔速度控制
•缓慢运笔练习
•逐渐加快运笔速度
运笔压力控制
•轻按笔尖练习,产生细线条•适度加大运笔压力,产生粗线条运笔起落控制
•练习直线起落
•练习曲线起落
•练习组字起落
4. 技巧进阶训练
书法字体练习
•练习楷书
•练习行书
字体结构训练
•练习笔画搭配
•练习字形结构
•练习字体间距
5. 独立创作与提高
创作主题练习
•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书法创作
•注重表达情感和意境
资深书法家指导
•参加书法培训班或请书法家指导
•学习他们的技巧和经验
反复练习与积累
•多次反复练习同一字帖
•累积运笔经验和技巧
以上是一份详细的硬笔书法运笔训练教程,希望能帮助你提高硬笔书法的水平。
记住,锻炼需要持之以恒,多练多看,相信你会取得进步的!。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二)立书姿势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
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
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
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
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
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
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如何练习硬笔字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训练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之一。
写一手好的硬笔字,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教学的需要,是考试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
1.训练眼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训练眼力,就是要善于观察,知道什么样的字好看,什么样的字不好看,要有基本的字体审美眼力,要有把丑字变美的基本意识和标准。
否则,不辨美丑,安丑若素,无从训练。
2.训练手力书写为思维服务,书写必须达到自动化,成为手部的肌肉记忆。
握笔姿势,基本笔画,基本部首,基本结构,基本运笔,所有这些要反复训练,成为手上功夫。
3.训练心力练字本质上是练心,知道何为字体美,知道如何传达字体美,知道如何创造字体美,更会静心享受书写美。
4.方正原则汉字的基本样式就是方正。
方正的基本要求就是横平竖直,点画居中,撇捺支撑。
写字如同盖房子,写字如同搭积木,这样书写虽然显得有些拘谨呆板,但结构严谨,可以有效纠正几乎所有不良书写陋习。
— 1 —5.变化原则练楷书尤其是行楷的时候,在方正严谨的基础上加上一点变化——同笔有变化,可以让字更好看。
主要的变化有:横画有一点点斜,斜中取平;横画和撇画同时出现时,有长有短;竖画同时出现时,有高有低;点画同时出现时,角度各异。
立足方正之美,融入变化之美,更美。
6.顿挫原则顿挫显示字体骨力。
顿挫让字有棱有角,有骨有筋,刚劲有力,富有骨力美。
顿挫的主要技巧:横画、竖画、撇画,能顿则顿,能挫则挫;点画和长捺,能挫则挫。
多用顿挫,善用顿挫,可以有效纠正柔弱无骨的不良书写习惯。
7.居中原则汉字的大小、笔画无论有怎样的变化,都要追求重心平稳。
这就要求书写时遵守居中原则。
同一个字的所有笔画,上下要居中,左右要居中,整体要居中,立足居中,笔画尽管千变万化,字都是稳的,都是美的。
8.对齐原则对齐就是某些笔画上下要写在同一条线上,这也是方正原则的一个要求。
比如上面的点与下面的竖要对齐,比如三撇的起笔要对齐。
9.等距原则相同的笔画之间距离要相等,比如三个点画,比如三个撇画,— 2 —比如三个竖画,比如若干个横画。
运笔是硬笔书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大方书写教室通过多年的习字和辅导,认为很有必要加强运笔的单独训练。
其训练内容:能大能小的运笔范围;能快能慢的运笔速度;能轻能重的运笔力度;能正能斜的运笔方向。
能大能小的运笔范围。
未经过运笔训练之人的手,执笔后运笔范围不大,尤其是中小学生,其手指肌肉骨骼未完全发育,错误的握笔姿势
五花八门,或是五指死死紧握笔杆,
或是三指捏笔成向内紧缩状,或是
握笔后食指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成
90°,或是手腕向内弯曲,造成运笔
范围极其小,从而使错误的执笔造
成不规范的坐姿,既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又影响书写的流畅。
针对中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大方书写教室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手指活动范围尽可能得到极大扩展。
比如在书写练习前,用正确的执笔,以大拇指、食指、中指的屈伸(指动腕不动)来画一些尽可能大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等几何图形以及平行排列的横、斜直线。
接下来练习一些短小的笔画,如点画练习。
点画虽然短小,其运笔是在笔尖触纸后极短的距离内完成起、形、收“三步曲”的,这就要求手指有极强的微控能力。
也可以练习一些尽可能小的几何图形和平行排列的横、斜直线,做到熟能生巧,从而体会运笔的微妙动作和细微之处的神奇效果。
能快能慢的运笔速度。
作为书法,不掌握能快能慢的书写技巧,便无从形成节奏,更谈不上神韵,也就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
钢笔书写,是墨水随着笔尖在纸上的接触移动,流渗入纸形成线条的。
行笔快,线条劲键飘逸。
然而,纸吸墨较少,易流于浅薄浮滑,实为书法之大忌。
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在“赶作业”时,运笔速度飞快,转折处一绕而过,这样的线条软弱乏力,给人以轻飘浮滑之感;行笔慢,线条厚重稳健,有立体感,耐看。
而过于慢,纸吸墨过多,线条凝滞呆板,没有神韵,也是不可取的。
由此可见,加强运笔快慢的练习是硬笔书法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若行笔速度能快能慢,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可臻佳境。
譬如起笔、驻笔、蓄势稍慢,行笔较快,收笔时又略减慢;撇画的节奏比写捺画快;写挑画的节奏比写横画、竖画等笔画快;写钩、捺、折等笔画,顿笔蓄势时慢;写较长的笔画行笔慢;写较短的笔画时快。
就是如此快慢、轻重有节奏的反复,直至一字、一行、一幅的完成。
能轻能重的运笔力度。
由于硬笔笔尖的特殊性,提按程度远不及毛笔明显,因而在硬笔书法书写中不能过于强求运笔提按的效果。
然而,在钢笔书法练习中,行笔时出现轻微的提按是必要的。
但一定要掌握好“度”,既在提不离纸,按不破纸的“力”的范围内尽量表现出用笔提按的艺术效果。
能正能斜的运笔方向。
汉字笔画的行笔方向,在
实际书写中是难以计数的。
粗分起来“横”有平横、
斜横。
“竖”有左倾竖、中竖、右倾竖。
“撇”有斜撇、平撇。
“捺”有斜捺、
平捺等等。
所以平时书写练习时,多做运笔方向的训练,可以使运笔游刃有余,意到笔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