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验5数据库的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739.00 KB
- 文档页数:7
实验(四)数据库的视图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SQL Server中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的使用方法;(2)加深对视图和SQL Server图表作用的理解。
(3)掌握数据库安全性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基本操作实验(1)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调出Create View Wizard(创建图表向导),按下列Transact-SQL描述的视图定义,创建借阅_计算机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借阅_计算机图书AS SELECT 图书.*,借阅.*FROM 图书,借阅WHERE图书.编号=借阅.书号AND图书.类别=‘计算机’(2)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调出Create View Wizard(创建图表向导),完成在图书-读者数据库中建立一个图书_借阅图表操作。
要求该图表包括图书和借阅两个表,并包括图书与借阅之间的“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外码与被参照表之间的关联。
(3)查看上述实验结果。
如果结果有误,予以纠正。
2. 提高操作实验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用Transact-SQL语句描述下列视图定义。
(1)从学生表中建立查询所有男(女)生信息的视图STU_SEX。
视图的列名为SNO、SNAME、SSEX和SAGE。
(2)从课程表中建立查询所有课程先修课信息的视图课程_PRE。
视图的列名为课程号、课程名称和先修课名称。
(3)从选修表中建立查询成绩大于等于80信息的视图STU_CJ1。
视图的列名为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4)从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表建立查询学生选修情况的视图STU_CJ2。
视图的列名为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
(5)从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表建立查询学生选修情况并且成绩小于80的视图STU_CJ3。
视图的列名为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
(6)利用Transact-SQL命令修改视图STU_SEX。
把视图的列名改为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把加上“WITH CHECK OPTION”选项。
大连海事大学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大纲实验名称:实验五视图实验学时: 2适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141实验目的(1)掌握SQL视图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如CREATE VIEW、DROP VIEW。
(2)掌握视图更新、WITH CHECK OPTION等高级功能的使用。
2实验内容2.1 掌握SQL视图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1)创建视图(省略视图列名)。
(2)创建视图(不能省略列名的情况)。
(3)删除视图(RESTRICT / CASCADE)。
2.2 掌握视图更新和WITH CHECK OPTION的高级使用方法(1)创建视图(WITH CHECK OPTION),并利用INSERT、DELETE和UPDATE语句加以验证。
(2)创建一个行列子集可更新视图,并利用INSERT、DELETE和UPDATE语句加以验证。
(3)创建一个不可能更新的视图,并利用更新语句验证该视图不可更新。
3实验要求(1)深入复习教材第三章SQL有关视图语句。
(2)根据书上的例子,针对TPCH数据库模式设计各种视图语句,每种类型视图语句至少要设计一个,描述清楚视图要求,运行你所设计的视图语句,并截图相应的实验结果,每幅截图并要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也可以按照附1所列示例做实验。
(3)实验步骤和实验总结中要详细描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4)思考题:KingbaseES把视图的定义存储在那个系统表中?如何查看某个视图的定义?4实验步骤4.1 掌握SQL视图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1)创建视图(省略视图列名)。
(2)创建视图(不能省略列名的情况)。
(3)删除视图(RESTRICT / CASCADE)。
4.2 掌握视图更新和WITH CHECK OPTION的高级使用方法(4)创建一个行列子集可更新视图,并利用INSERT、DELETE和UPDATE语句加以验证。
(5)创建视图(WITH CHECK OPTION),并利用INSERT、DELETE和UPDATE语句加以验证。
数据库视图的设计与使用指南数据库视图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虚拟的表,由一个或多个基本表的数据衍生而来。
视图可以根据需要组合、过滤和展示数据,提供了对数据的更灵活和高效的访问方式。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视图的设计与使用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库视图。
一、数据库视图的设计原则1. 明确视图的目的和用途:在设计和创建数据库视图之前,需要明确它的具体目的和用途。
视图可以用来过滤数据、简化操作、提供数据的特定视角等,设计视图之前需要清楚地定义它的用途。
2. 结构简单清晰:视图的结构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不要包含过多的数据衍生和连结操作。
过于复杂的视图会增加数据库的负担,降低查询效率。
3. 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数据库视图设计应遵循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原则,确保触发器、约束等机制能够有效地应用在视图的数据上。
此外,视图中的数据应该与基本表保持一致,及时更新和维护。
4. 命名规范与规则: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数据库视图的命名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与规则。
可以采用清晰的命名方式,如"V_视图名"来区别于基本表,同时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视图名称。
5. 数据权限控制:视图可以用于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在设计视图时,需要考虑好不同用户角色的权限需求,合理控制他们对视图的访问与操作权限。
二、数据库视图的使用方法1. 查询数据:数据库视图最常见的用途就是查询数据。
通过创建视图来对用户开放特定的数据集,用户可以直接查询视图而不需要了解底层表的结构和关系。
视图还可以在查询时进行过滤和排序,提供更加方便和灵活的数据访问方式。
2. 简化操作:数据库中的视图可以对复杂的操作进行封装,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
例如,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视图,将多个表的数据联合展示,避免用户频繁地进行表连接操作。
3. 数据安全性:通过使用视图,可以保护敏感数据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通过限定视图中展示的数据字段和查询条件,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查询和篡改数据。
实验名称:实验五视图、索引与数据库关系图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所在院系指导老师成绩一、试验目的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中的视图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的方法;索引的创建和删除的方法;数据库关系图的实现方法。
加深对视图和SQL Server数据库关系图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视图。
(2)创建、删除索引文件。
(3)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三、试验步骤1)视图操作(1)创建视图。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直接创建,步骤如下:1.单击数据库前面的+号,然后再单击“学生选课”数据库前面的+号,右击“视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视图”命令,弹出“添加表”对话框。
如图5.1所示图5.1 “添加表”对话框2.在“添加表”对话框中,添加视图数据来源的表,这里添加三张表,分别是student、course和sc表。
添加表后,单击添加表对话框中的“关闭”按钮,出现创建视图界面。
如图5.2所示图5.2添加字段前的效果图3.如果要在视图中显示某些表的某个字段,只需单击其字段前的复选框即可,同时在中间列中会显示该字段,在代码区中会看到具体实现的代码。
4.如果要查看视图,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执行”按钮,就可以看到视图的数据显示,如由字段student.sno、sname、cname、grade生成的视图效果。
如图5.3所示图5.3 生成视图效果图5.在创建视图中还可以为字段添加列名、进行排序、添加多个筛选条件。
6.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就可以弹出保存视图提示对话框,输入视图名字即可,为view_stu_grade。
(2)修改视图。
视图创建好后,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查询信息了。
如果发现视图的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还可以对它进行修改。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直接修改,步骤如下:1.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选择服务器、数据库、并使数据库展开,再单击“视图”前面的+,就可以看到已存在的视图了。
实验5 索引和视图1.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 TE INDEX创建索引的方法。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查看索引的方法。
(3)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INDEX删除索引的方法。
(4)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 TE VIEW创建视图的用法。
(5)了解索引和视图更名的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的用法。
(6)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VIEW修改视图的方法。
(7)了解删除视图的Transact-SQL语句DROP VIEW的用法。
2.实验内容及步骤说明:在SQL Server2005中,有三种视图:标准视图、索引视图和分区视图。
标准视图:组合了一个或多个表中的数据,用户可以获得使用视图的大多数好处。
包括将重点放在特定数据上以简化数据操作。
索引视图:适合聚合多行的查询,不太适合经常更新的基本数据集。
分区视图:支持大型多层网站的处理需要。
SQL Server2005提供了两种创建视图的方法。
SSMS和T-SQL语句。
create view语法形式:create view 【数据库名.】【拥有者.】视图名【(列名1,列名2【…..n】)】AS<select 语句>【with check option】其中,各参数说明如下:数据库名:当前数据库名称拥有者:当前数据库的拥有者,在绑定架构时不可缺。
视图名:用于指定包含的列名,符合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列名:视图中包含的列名。
若使用与源表或视图中相同的列名时,则不必给出列名,如果是计算得到的值则必须指定列名。
select语句:定义视图的select语句。
在视图中可以使用的select语句有一些限制。
with check option:强制针对视图执行的所有数据修改语句都必须符合在select语句中设置的条件。
实验四数据库的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实验课时安排:2课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中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的使用方法,加深对视图和SQL Server图表作用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 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视图。
2 创建、编辑和删除数据库图表。
三、实验方法1 创建视图假设在图书.读者数据库中已经建立了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它们的结构为图书(书号,类别, 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借阅(书号,读者书证号,借阅日期).读者(书证号,姓名, 单位,性别,电话).如果要在上述3个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视图取名为读者--VIEW、其操作用SQL语句表示为:CREA TE VIEW 读者-VTEWAS SELECT图书.*借阅.*FROM图书,借阅,读者WHERE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借阅.读者书证号=读者书证号;下面利用SQLServer2000中提供的视图创建向导,来创建读者--VIEW视图。
l)打开企业管理器窗口确认服务器,打开数据库文件夹。
选中新视图所在的数据库。
2)选择菜单“工具”“向导’。
3)在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数据库左边的”+’号,使之展开。
选择“建视图向导”项,单击“确定”按钮4)进入创建视图向导后,首先出现的是欢迎进入创建视图向导对话框,其中简单介绍了该向导的功能。
单击“下一步”按钮后就会出现选择“数据库名称”对话框。
5)在“选择数据库名称”对话框中选择视图所属的数据库。
本例的数据库为“图书-读者”。
单击“下一步按钮,则进入选择表对话框。
6)在选择表对话框中列出了指定数据库中所有用户定义的表和视图。
用户可以从中选择构造视图所需的一个表或多个表(或视图)被选中的表成为构造视图参考表。
选择构造视图参考表的方法是:用鼠标单击表名后的“包含在视图中”列,使复选框为选中状态,本例的数据库中的3个表都应当被选中。
单而“下一步”按钮.则进入选择列对话框。
7)列选择对话框中以表格形式列出了创建视图参考表的全部属作为个属性表的一行、创建视间的参考属性可以分表格中选出、选择视图参考属性的方法是用鼠标单地属性名后边的‘选择列’.使其复选框为选中状态。
数据库原理视图的创建与使用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上机实验报告《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题目实验六视图的创建与使用姓名*** 班级*** 日期***实验环境:SQL Server 2000实验内容与完成情况:一、实验目的1)理解视图的概念。
2)掌握创建视图的方法。
3)掌握更改视图的方法。
4)掌握用视图管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创建视图是数据库应用中的常见需求,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创建、管理视图,也可以用T-SQL语言创建、管理视图。
1、用创建视图向导创建视图使用视图向导创建一个名为studview1的投影视图,该视图从student表中查询出CS系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系别。
(提示:分别进入企业管理器,再分别单击“工具”、“向导”、“数据库”、“创建视图向导”,然后一步一步地创建视图。
)创建视图:显示结果:2、用企业管理器创建、管理视图(1)创建视图A、使用企业管理器在表teacher上创建一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视图teacherview视图,该视图中需包括以下信息:姓名,系别,职称,工资。
1)依次进入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GL库,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视图”。
2)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新建视图”,出现“新建视图”窗口。
B、使用企业管理器在表student、course、sc表上创建一个能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名及课程成绩的视图,视图名为S_C_VIEW。
(2)修改视图stuview1将视图studview1的定义修改为从student表中查询出MA系学生的学号,姓名,系别。
(提示:修改视图:在企业管理器中选中视图后->击右键->按设计视图->进行修改)(3)管理视图中的数据1)查看视图stuview1中的数据。
(提示:用鼠标右键单击要管理的视图stuview1,单击“打开视图”,再单击“返回所有行”。
)2)将视图stuview1中学号为“*********”的学生姓名改为“许华”。
数据库实验五:视图的应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1)理解视图的概念;(2)掌握视图的使用方法。
(3)理解视图和基本表的异同之处。
2.实验要求(1)参照实验五中完成的查询,按如下要求设计和建立视图:1)基于单个表按投影操作定义视图。
2)基于单个表按选择操作定义视图。
3)基于单个表按选择和投影操作定义视图。
4)基于多个表根据连接操作定义视图。
5)基于多个表根据嵌套操作定义视图。
6)定义含有虚字段的视图。
(2)分别在定义的视图设计一些查询(包括基于视图和基本表的连接或嵌套查询)。
(3)在定义的视图上进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分情况讨论哪些操作可以成功完成,哪些操作不能完成,并分析原因。
(4)在实验报告中要给出具体的视图定义要求和操作要求,并针对各种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1)视图是用SQL SELECT查询定义的,创建视图命令格式如下: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查询块>(2)删除视图的命令格式如下:DROP VIEW <视图名>2、实验步骤与结果(1)调出SQL Server2005软件的用户界面,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2)输入自己编好的程序。
(3)检查已输入的程序正确与否。
(4)运行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是否合理和正确。
在运行时要注意当输入不同的数据时所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
(5)输出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
(1)参照实验五中完成的查询,按如下要求设计和建立视图:1)基于单个表按投影操作定义视图。
create view v asselect教师编号,姓名from教师create view v_order asselect*from教师where职称='教授'3)基于单个表按选择和投影操作定义视图。
create view v_cuss asselect教师编号,姓名,职称from教师where职称='教授'4)基于多个表根据连接操作定义视图。
实验一数据库表和视图的基本操作一、实验大纲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库表和视图的概念2.熟练掌握创建、修改、删除表的方法3.熟练掌握创建、修改、删除视图的方法4.掌握表和视图的区别5.熟练掌握单表和视图的各种查询操作6.掌握空值的概念7.了解别名的概念8.掌握不精确查询的操作方法9.熟练掌握数据插入、修改、删除的概念10.熟练掌握INSERT、UPDA TE、DELETE命令的实现方式11.掌握将子查询嵌套在INSERT、UPDA TE、DELETE中的操作方法12.掌握分别用T-SQL语言和企业管理器两种方法进行以上各种操作实验要求:1.创建表表1结构为Employee(eno(职工编号),ename(职工姓名),esex(性别),address(家庭住址),sdept(所在部门),eyear(工龄),title(职务))表2 结构为Dept(dno(部门编号),dept(部门名称),header(部门领导))表3结构为Salary(eno(职工编号),ename(职工姓名),dept(所在部门),sal(基本工资),btsal(基本津贴),sdbt(水电补贴),shbt(生活补贴),yjjt(业绩津贴),bybt (边远补贴),kfz(扣房租),kgjj(扣公积金),sybx(失业保险),ylbx(医疗保险))表4结构为Header(hno(领导编号),hname(领导姓名),dept(所在部门),title(职务))2.修改表结构向Employee表中加入sage(年龄)字段,tel(联系电话),将字段名sdept改为dept。
将表Salary中的eno数据类型由原来的数值型改为字符型将表Salary中字段sdbt删除。
3.删除表Header。
4.分别向表Employee, 表Dept和表Salary中加入数据,至少10条记录。
5.创建视图建立只包含职工编号,职工姓名,工龄和职务的视图E_view1建立工龄在10年以上且职务为总经理的员工的视图E_view2。
实验视图的定义和操作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了解SQL Server 2005 的启动,熟悉如何使用SSMS 和SQL 建立数据库和表,并加深对于完整性的理解。
...二、背景知识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数据库中的表。
表是数据存储的地方,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部分,管理好表也就管理好了数据库。
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
创建表的过程主要就是定义表的列的过程。
表的列名在同一个表中具有唯一性,同一列的数据属于同一种数据类型。
除了用列名和数据类型来指定列的属性外,还可以定义其它属性:是否为空、默认值、标识符列、全局唯一标识符列等。
约束是SQL Server 提供的自动保持数据库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定义了可输入表或表的单个列中的数据的限制条件。
在SQL Server 中有5 种约束:主关键字约束(Primary Key Constraint)、外关键字约束(Foreign Key Constraint)、惟一性约束(Unique Constraint)、检查约束(Check Constraint)和默认约束(Default Constraint)。
...三、实验内容1.对应HRM 数据库,参照前面实验中完成的查询,按如下要求自行设计视图:1)基于单个表按投影操作定义视图。
举例:定义一个视图用以查看所有员工的编号、姓名和出生日期。
2)基于单个表按选择操作定义视图。
举例:定义一个满足sex=’true’的员工的所有信息的视图。
3)基于单个表按选择和投影操作定义视图。
举例:定义一个视图用以查看部门号码为‘2’的所有员工的姓名、电话和邮件地址。
4)基于多个表根据连接操作定义视图。
举例:定义一个视图用以查看所有员工的姓名、部门名及工资。
5)基于多个表根据嵌套查询定义视图。
举例:定义一个比所有财务部的雇员工资都高的雇员的信息的视图6)定义含有虚字段(即基本表中原本不存在的字段)的视图。
举例:定义一个视图用以查看所有雇员的编号、姓名、年龄。
了解MySQL数据库视图的作用与用途引言:在现代的信息化社会中,数据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据库视图作为MySQL的核心功能之一,对于数据的查询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介绍MySQL数据库视图的作用与用途,并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限制。
一、MySQL数据库视图的基本概念1.1 视图的定义数据库视图是基于表(或其他视图)构建的虚拟表,是一种逻辑结构,而不是物理结构。
它是一个包含查询的命名结果集,可以像操作表一样对其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1.2 视图的创建创建视图的语法为:CREATE VIEW view_name AS 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其中,view_name为视图的名字,column1, column2为要选择的列,table_name 为要选择的表,condition为视图的过滤条件。
1.3 视图的分类根据视图的创建方式和更新规则,视图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1. 普通视图:基于一个或多个表创建的视图,用于简化数据查询和提供安全性。
2. 可更新视图:可以被更新的视图,可以对其进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3. 聚合视图:基于聚合函数和GROUP BY子句创建的视图,用于快速生成统计报表。
二、MySQL数据库视图的作用2.1 数据安全性视图可以限制用户对表的访问权限,只暴露部分数据。
通过视图可以隐藏敏感字段,防止用户或程序直接访问。
例如,一个员工信息表包含员工的工资信息,但希望普通员工只能查看自己的工资而不能修改,可以创建一个基于员工ID和工资字段的视图,并将修改权限授予管理员。
2.2 数据抽象视图可以屏蔽底层表的复杂性,提供简单、易懂的数据模型。
通过视图,可以将多个表的数据整合成一张表,简化数据查询的过程。
例如,一个电商平台涉及多个表,包括用户表、订单表和商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