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杆设计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55
钢管杆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引言钢管杆是一种常用的支撑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力线路、通信基站、道路照明等工程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钢管杆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效率。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 - 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环境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 检查材料、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并做好相应的清单和预算。
- 拟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队伍和责任分工。
施工方案1.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报告的结果,选择适合的施工方式和处理措施。
如果发现地质问题,如软土地质、地下水位较高等,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钢管杆的稳定性。
2.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包括: - 钢管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钢管杆。
- 混凝土:如果需要在地下进行固定,需要准备混凝土材料。
- 螺栓和紧固件:选择适合的螺栓和紧固件,用于连接钢管杆。
3. 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 - 挖孔法:在地下挖孔,然后将钢管杆置入孔内,用混凝土固定。
- 钻孔法:使用钻孔设备,在地下钻孔,然后将钢管杆置入孔内,用混凝土固定。
- 笔架法:在地面上搭建支撑结构,将钢管杆立起,然后固定。
4. 施工步骤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 1.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的位置和方向。
2. 进行地面、地下挖孔或钻孔。
3. 将钢管杆置入孔内,确保垂直度和水平度。
4.使用混凝土填充孔隙,固定钢管杆。
5. 进行杆顶部的调整和固定,确保杆的稳定性。
6. 进行必要的补强和加固措施,以提高杆的承载能力。
技术措施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效率,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并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2. 钢管杆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管杆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 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库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要求施工工艺要点成品示例020******* 杆塔组立工程020******* 杆塔分解组立020*******钢管杆分解组立(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2)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3)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4)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5)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6)吊装时应采取适当补强措施。
(7)不得强行安装。
(8)钢管塔组立后,其分段及整塔的弯曲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1/5OO。
(9)高强度螺栓安装应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10)法兰盘应平整、贴合密实,最大间隙不大于3mm.(11)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1)组装前应根据塔型结构图仔细地分段核对塔材,对塔材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塔材不得组装。
(2)分解组立可采用吊车吊装、座地抱杆、悬浮抱杆等方法施工。
(3)组立应有防止塔材变形、磨损的措施,严禁强行组装,临时接地应连接可靠。
(4)塔身分段吊装应采用专用吊具。
(5)杆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应浇注水泥砂浆。
杆塔经检查合格后可随即浇筑混凝土保护帽020*******—T1钢管杆成品(一)020*******-T2钢管杆成品(二)工艺编号名称工艺要求施工工艺要点成品示例020******* 单柱钢管塔整体组立(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2)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3)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4)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
(5)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6)吊装时吊点应经设计确认,并采取适当补强措施.(7)不得强行安装。
(8)钢管塔组立后,其分段及整塔的弯曲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1/5OO。
配网改造工程钢管杆基础工程(灌注桩、钢管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XXXXXX有限公司2019年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2)3.1、简言 (2)3.2、施工组织架构 (2)3.3、施工组织人员职责: (2)四、施工方案 (8)(一)灌注桩基础普通土基坑的开挖与施工 (8)1、施工前准备 (8)2、施工方法及步骤 (9)3、基坑开挖 (10)4、质量控制及验收 (13)5、打垫层、浇筑砼基础 (14)6、钢筋施工 (14)7、支模板 (14)8、安装地脚螺栓 (15)9、砼基础施工 (15)10、土方回填 (17)(二)钢管桩基础施工方案 (18)1、钢管桩的施工 (18)2、钢管桩施工技术措施: (21)五、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风险识别及预控措施 (24)六、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28)1、文明施工 (28)2、环境保护措施 (30)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 XXXXXXXX 工程2、工程内容:钢管杆基础施工共计XX基,其中灌注桩基础制作XX基,钢管桩基础XX基:3、施工地点: XXXXXXX4、计划开工时间:2019年08月15日5、计划竣工时间:2019年11月30日6、设计单位: XXXXXXX电力工程有限公司7、建设单位: XXXXXXXXXX局8、监理单位:XXXXXXXXX公司9、施工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二、编制依据1、内蒙古鲁电蒙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贫困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一、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纸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 5009.2—20133、DL/T5130-2001《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4、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5、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6、察右后旗贫困旗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第一、二部分)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报告批复文件(内电配网[2018]9号)7、《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 875-2004)11、我公司对本工程现场调查资料和以往工程经验。
第六篇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无冰区钢管杆部分)第1章设计说明概述1.1气象条件35kV线路是最基本的配电线路,在全国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气象条件变化较大。
为了简化设计,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 m/s、30 m/s 和35 m/s;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以及钢管杆在城网使用中的特性,钢管杆的设计不考虑覆冰的工况。
35kV配电线路标准设计共分为A、B、C、D、E、F 、G等7个气象区,钢管杆的标准设计只取其中E、F、G 三种气象条件。
具体标准设计气象组合如表1.1-1所示。
表1.1-1 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条件气象组合条件 A B C D E F G大气温度(0C)最高气温40 40 40 40 40 40 40 最低气温-10 -10 -20 -20 0 0 0 最大风速-5 -5 -5 -5 20 20 20 设计覆冰-5 -5 -5 -5 0 0 0 安装-5 -5 -10 -10 5 5 5 大气过电压15 15 15 15 15 15 15 内部过电压15 15 15 15 20 20 20 年平均气温15 15 15 15 20 20 20风速(m/s)最大风速25 25 25 25 25 30 35设计覆冰10 10 15 15 0 0 0安装情况10 10 10 10 10 10 10大气过电压10 10 10 10 10 10 15内部过电压15 15 15 15 15 15 18设计覆冰(m m) 5 10 20 30 0 0 0冰的密度(g/cm3) 0.9 0.9 0.9 0.91. 2 导地线1.2.1导地线截面本次标准设计导线选用LGJ—150/25、LGJ—240/30型两种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铝包钢绞线LBGJ-50-27AC和LBGJ-55-27AC。
第六篇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无冰区钢管杆部分〕第1章设计说明概述1.1气象条件35kV线路是最基本的配电线路,在全国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气象条件变化较大。
为了简化设计,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标准》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 m/s、30 m/s 和35 m/s;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以及钢管杆在城网使用中的特性,钢管杆的设计不考虑覆冰的工况。
35kV配电线路标准设计共分为A、B、C、D、E、F 、G等7个气象区,钢管杆的标准设计只取其中E、F、G 三种气象条件。
具体标准设计气象组合如表1.1-1所示。
表1.1-1 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条件1. 2 导地线1.2.1导地线截面本次标准设计导线选用LGJ—150/25、LGJ—240/30型两种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铝包钢绞线LBGJ-50-27AC 和LBGJ-55-27AC。
24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5考虑,15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0考虑。
本次设计中导线安全系数按10.0考虑,地线安全系数按12.0考虑。
杆塔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如表1.2-1所示:表1.2-1 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1.3 绝缘配合1.3.1 绝缘配合原则依照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标准》和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进行绝缘设计,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情况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一般35kV线路的绝缘设计上,以防污染设计为主,由于35kV主要用于城郊,大量的线路处于Ⅱ级污秽区,考虑到环境日益恶化的实际情况,对于本次35kV无冰区钢管杆标准设计我们选择处于Ⅲ级污秽区进行绝缘配合设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爬电比距不小于3.2㎝/kV〔对应系统额定电压〕,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取上述值1.2倍。
钢管杆系列讲座之二:钢管杆规划上一篇(钢管杆结构形式简介,查阅公众号:输配电线路阅读)给大家介绍了钢管杆的一些基本的构造要求。
在本篇及以后逐步给大家介绍一下钢管杆的设计。
本篇介绍一下钢管杆的规划,以下接受亦可用于铁塔规划。
1.计算档距(又称标准档距),在杆塔形式确定后,可按平地计算该杆塔所能放到的档距大小。
在杆塔定位时杆塔的定位高度(详见图1)如下:H D=H-d-λ-δ (式1)式中:H--表示杆塔呼称高;d--表示导线对地的安全距离;λ--表示绝缘子串的长度,耐张串取0;δ--表示勘测、设计和施工误差。
图1 杆塔定位高度定位高度H D≧f max=γl2/(8σ0) (式2),整理式1、式2可以得出计算档距(标准档距)的计算公式如下式:计算档距是杆塔规划中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以及代表档距的计算基础。
2.水平档距 (又称风力档距)用来计算杆塔风荷载,一般取1.1~1.4,对于钢管杆一般取值为1.1。
3.垂直档距(又称垂直档距)用来计算杆塔垂直荷载,一般取1.2~2.0,对于钢管杆一般取值1.2;在工程实际当中也有取水平档距增加50~150米作为垂直档距。
4.代表档距一般取0.7~0.8,本人一般取值为0.8。
钢管杆绝大多数应用在城市及郊区的道路边,因此地形一般为平地或起伏较为平缓的地形中,能够更好地符合上述的档距规划。
5.安全系数是确定杆塔受力及定位弧垂的重要依据。
对于角钢铁塔或钢管塔导线安全系数一般为2.5;根据本人的工程实践钢管杆的安全系数不宜小于4;国家电网公司的110kV通用设计钢管杆的地线安全系数为7.0~8.0。
钢管杆安全系数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取值2.5(本人在迁改工程中有采用),但对于孤立档在紧线过程中无法达到架线弧垂的要求,根据本人分析原因应为:钢管杆横担为悬臂结构,横担与杆身连接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即使理论上强度满足要求,但横档刚度上未必满足;关于的横担刚度的要求规范尚未给出明确要求,在视觉及感官上以不发生形变为依据。
第四篇10kV钢管杆1、 10kV钢管杆的选取和使用1.1 耐张杆采用钢管杆。
1.2杆高选择 钢管杆杆杆高分12.4米、12.7米和15.2米。
1.3使用档距 标准化设计中水平档距为60米、垂直档距为80米、最大档距为70米进行设计。
1.4 钢管杆横担与杆型配套,详见钢管杆制造图。
1.5 考虑到杆型分类表中对外荷载作了简化处理,使用者如需对特定的外荷载作进一步校验,可将计算的钢管杆根部弯距的标准值(计算时需考虑附加弯距的影响,将计算总弯距的标准值乘1.15得最终计算的钢管杆根部弯距的标准值)和下表提供的钢管杆根部许用弯距的标准值数据进行比较(并严格控制在下表许用范围之内),或将计 算的钢管杆根部弯距的设计值(计算时同样需考虑附加弯距的影响,将计算总弯距的设计值乘1.15得最终计算的钢管杆根部弯距的设计值)和下表提供的钢管杆根部许用弯距的设计值数据进行比较(并严格控制在下表许用范围之内)。
1.6 钢管杆主杆均选用Q235钢板。
1.7 所有钢管底部均设有调节螺母,可以调节电杆预偏值。
为考虑钢管杆在受外力时保持直立,钢管杆在施工时杆梢应向受力反侧预偏,并根据逐渐积累的施工运行经验(预偏值一般为1/2杆梢~1杆梢)确定预偏数值。
1.8 钢管杆设计依据《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0-2001)1.9 钢管杆加工制造时需符合《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DL/T 646-2006)及相关行业规范。
1.10 本次标准设计将多边形钢管作为基本杆型,且要求主杆钢板整体卷制,杆身不允许有环向焊缝。
表4-1转角钢杆规划条件一览表序号 杆塔名称 水平档距(m) 垂直档距(m) 转角度数(°)呼高(m)备注1 10SJG1A 60 80 0~30 11.752 10SJG1B 60 80 0~30 10.553 10SJG2A 60 80 30~60 11.754 10SJG2B 60 80 30~60 10.555 10SJG3A 60 80 60~90 11.756 10SJG3B 60 80 60~90 10.557 10DJG1 60 80 0~30 12.15/14.258 10DJG2 60 80 30~60 12.15/14.259 10DJG3 60 80 60~90 12.15/14.25表4-2 地脚螺栓参数表序号 杆塔名称 根径(mm) 螺栓圆直径(mm) 螺栓数量/规格 螺栓等级1 10SJG1A 720 915 20M48A Q2352 10SJG1B 690 860 16M56A Q2353 10SJG2A 760 985 20M56A Q2354 10SJG2B 760 930 16M56A Q2355 10SJG3A 880 1105 20M56A Q235序号 杆塔名称 根径(mm) 螺栓圆直径(mm) 螺栓数量/规格 螺栓等级6 10SJG3B 890 1060 20M56A Q2357 10DJG1 820 990 20M56A Q2358 10DJG2 890 1295 20M72A Q2359 10DJG3 990 1345 20M68C 45号钢1.11 基础基础大小由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110KV双回路架空线钢管杆通用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及范围1.设计依据1.2 规程、规范:《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2.设计内容110KV架空送电线路双回路钢管杆以及与杆型对应的基础、绝缘子串、金具的通用设计及概算编制。
本次通用设计共完成13种杆型的设计,其中悬垂型3种、耐张型10种,详见下表:二、气象条件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选取钢管杆线路在各运行状况下的气象参数。
对于最大覆冰的取值,由于钢管杆线路一般都处于平地,故按轻冰区取值。
其它气象参数采用浙江省输电线路设计第Ⅰ气象区参数。
最大风速取V=33m/s,导线覆冰值C=5mm,地线覆冰取值C=10mm。
各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详见下表:注:上表中基本风速高度均取离地10m、括号内为地线覆冰值三、导地线1.导地线选型根据最近几年来我省110KV线路最常用的导线型号,选择钢管杆通用设计导线型号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
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中导地线配合标准且结合“两型三新全寿命”理念,避雷线选用JLB20A-80铝包钢绞线。
2. 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最大使用应力3. 设计档距根据钢管杆线路特征,设定导地线使用档距:水平档距Lp=150米,垂直档距Lv=160米,最大档距Lmax=190米。
四、绝缘配合设计1.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文件(浙电生【2008】363号):关于印发《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执行规定》的通知,通用设计钢管杆线路按《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版)》中的Ⅲ级污秽区设计,导线绝缘水平须满足泄漏比距大于2.8cm/kV的要求。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钢管杆设计的准则,及提出了制造安装的主要要求。
适用于新建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无拉线钢管杆结构设计。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GB2694—1981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700—1988 碳素结构钢GB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986—19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3098.1—1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1591—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3098.2—1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5117—1995 碳钢焊条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GB/T9793—1997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GBJ17—1988 钢结构设计规范DL/T5092—1999 110~5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46—1998 输电线路钢管杆制造技术条件总则•本规定遵照GB50061、DL/T5092中有关杆塔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编制。
•钢管杆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可靠度指标度量钢管杆的可靠度。
在规定的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或变形的限值条件下,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
•钢管杆的设计应考虑制造工艺、施工方法(包括运输安装)以及运行维护和环境等因素。
•钢管杆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稳定、刚度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采用新理论或新结构型式,当缺乏运行经验时,应经过试验验证。
•在进行钢管杆设计时,除应按本规定执行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有关规定的要求●术语和符号●术语●重冰区(Heavy ice area)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地区。
110KV双回路架空线钢管杆通用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及范围1.设计依据1.2 规程、规范:《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2.设计内容110KV架空送电线路双回路钢管杆以及与杆型对应的基础、绝缘子串、金具的通用设计及概算编制。
本次通用设计共完成13种杆型的设计,其中悬垂型3种、耐张型10种,详见下表:二、气象条件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选取钢管杆线路在各运行状况下的气象参数。
对于最大覆冰的取值,由于钢管杆线路一般都处于平地,故按轻冰区取值。
其它气象参数采用浙江省输电线路设计第Ⅰ气象区参数。
最大风速取V=33m/s,导线覆冰值C=5mm,地线覆冰取值C=10mm。
各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详见下表:注:上表中基本风速高度均取离地10m、括号内为地线覆冰值三、导地线1.导地线选型根据最近几年来我省110KV线路最常用的导线型号,选择钢管杆通用设计导线型号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
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中导地线配合标准且结合“两型三新全寿命”理念,避雷线选用JLB20A-80铝包钢绞线。
2. 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最大使用应力3. 设计档距根据钢管杆线路特征,设定导地线使用档距:水平档距Lp=150米,垂直档距Lv=160米,最大档距Lmax=190米。
四、绝缘配合设计1.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文件(浙电生【2008】363号):关于印发《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执行规定》的通知,通用设计钢管杆线路按《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版)》中的Ⅲ级污秽区设计,导线绝缘水平须满足泄漏比距大于2.8cm/kV的要求。
浅谈钢管杆结构设计黄文芳【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电需求逐步加大,高压输电线路进入城市已成为趋势.而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造型美观、加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少、运输和安装方便省时、运行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的钢管杆,无疑与现代化城市发展最为协调.本文根据笔者以往工程中常见钢管杆的设计经验,来探讨钢管杆的结构设计内容.【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5(000)025【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钢管杆;荷载;工况组合;结构设计;挠度计算;材料选择【作者】黄文芳【作者单位】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5钢管杆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可靠度指标度量,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采用荷载标准值、材料性能标准值、几何参数标准值以及各种分项系数等表达。
结构的极限状态应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临界状态。
极限状态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的变形、裂缝等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规定限值。
(1)永久荷载:导线及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杆塔结构、各种固定设备、基础以及土体等的重力荷载;拉线或纤绳的初始张力、土压力及预应力等荷载。
(2)可变荷载:风和冰(雪)荷载;导线、地线及拉线的张力;安装检修的各种附加荷载;结构变形引起的次生荷载以及各种振动动力荷载。
钢管杆应计算线路正常运行情况、断线(含分裂导线时纵向不平衡张力)情况、安装情况、不均匀覆冰情况下的荷载组合,必要时尚应验算重冰区不均匀覆冰等稀有情况。
4.1 稍径稍径的大小对钢管杆的挠度控制有较明显的作用。
在根径相同的情况下,扩大稍径尺寸,可使钢管杆的整体刚度提高。
若稍径过大,在同样的坡度下又导致根径过大,既浪费材料又影响美观。
根据以往钢管杆设计经验及对典型设计钢管杆的统计,稍径按表1取值并结合实际荷载大小,可在合理杆重范围内取得较优的杆身刚度。
2016 NO.05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动力与电气工程3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输电线路也在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电器逐渐出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能,对电力的质量和需求量逐渐提高。
输电线路钢管杆作为电网的基础设施,不仅影响着电能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角钢塔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广,但是现代化城市征地紧张,这种角钢塔不符合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准。
目前,很多城市开始采用钢管杆,钢管杆强度比较大,体积比较下,安装使用方便。
但是其造价比较昂贵,必须优化钢管杆的结构设计,缩小成本,多方面考虑综合因素,分析钢管杆结构的各个参数,保障钢管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
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和钢管杆的概述在电网系统中,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主要部分,其中包括了杆塔、杆塔基础、电缆、导地线等,施工难度比较大。
需要计算出电缆、导线和杆塔之间的安全距离,杆塔起到支撑导线的作用,保障地面和导线以及相间之间的安全距离。
杆塔结构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
建设输电网络的效率、成本、运行和后期维护都与杆塔结构存在主要的联系,所以在设计杆塔结构时,必须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杆塔。
钢管杆是目前输电线路杆塔中常用的材料,其根据截面形式分为环形、多边形两种。
环形的钢管杆可以相互套接,在安装成杆塔时,可以分段进行焊接,但是焊接的接头防腐蚀能力比较差。
多边形的钢管杆可以在几段之间套接,可以分段进行镀锌热浸工艺,防腐蚀的能力非常好,而且在现场安装起来简单、方便。
环形钢管杆和多边形钢管杆在外线上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多边形钢管杆的造型比较美观,尺寸和结构比较匀称,线条优美,所以在钢管杆的实际使用中经常运用多边形的钢管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