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国60年来流行歌曲的代表1

建国60年来流行歌曲的代表1

建国60年来流行歌曲的代表1
建国60年来流行歌曲的代表1

建国60年来流行歌曲的代表作

岁月虽逝,世界已改,但只要歌声响起,我们便禁不住热血涌动,心中泛起无可争辩的波澜,因为这些旋律裹挟着我们一段宝贵的生命,承载着我们青春年华的无尽悲欢。朋友,你是否也曾从歌中的那段岁月走过来......

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通过了一个决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1950年《二泉映月》,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以研究保存民间音乐为目的,委派著名中国音乐史家、民族音乐家杨荫浏为首的采风小组,慕名找到了当时贫病交加且荒废音乐已达三年之久的阿炳,为其录制作下三首二胡作品和两首琵琶作品,《二泉映月》得以流芳后世。

1951年《歌唱祖国》,1950年《大众歌选》第三集在首篇的位置发表了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这是这首歌第一次面世,逐渐在华北地区的工人和学生中间流行开来。1951年9月15

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国庆节时,除唱国歌外,以《歌唱祖国》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为全国歌唱的基本歌曲。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1950年11月25日由新华社所发的电讯稿中,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部队连政治指导员麻扶摇所写的一首出征诗《打败美帝野心狼》。而当时的作曲家周巍峙受到其中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也迅速根据这首短促、铿锵的诗,谱写下了同样激昂、豪迈的曲,并最终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这首歌成了忠实再现那段历史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1953年《敖包相会》,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

1954年《我是一个兵》,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歌曲创作十分踊跃。这些作品大多继承了革命音乐的传统,以反映新中国建设面貌、鼓舞人民劳动热情为目的。《我是一个兵》荣获新中国举第一次优秀群众歌曲评奖活动一等奖,反映了建国初年的军旅热潮。它以音乐的形式,为新时代的中国军人树立一个相当鲜明和典型的形象。

1955年《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没有人想到,就是这么一首当年为电影《祖国的花朵》量身定造的电影插曲,竟然能传唱半个世纪,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并在他们成年后,又将接力的火种,传播给更新的下一代。1956年《我的祖国》,(故事片《上甘岭》插曲)乔羽词,刘炽曲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最真挚深沉的情感,加之优美动听的旋律,这首歌是中华儿女歌颂自己“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真实心声。又请郭兰英演唱,并在当时录音条件最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间塌台当时就把它作为一般歌曲(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没想到立刻就流行起来。后来到电影《上甘岭》播映时,很多人都会哼唱了。

1957年《婚誓》,《婚誓》由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创作,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的《芦笙恋歌》的插曲。作曲者雷振邦,来自我国满族。从小接触京戏的他,在成年后因为有感于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因此开始大量采集各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可以说,在中国民族音乐世界化、现代过的过程中,雷振邦是继王洛宾之后,又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1958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发表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因为其流畅动听的旋律与优美柔和的意境,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如今,这首歌曲已成为许多少年合唱团校内校际演出活动必选曲之一,但实际上它当年问世的背景却仍然和政治大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文艺政策下的命题作品。

1959年《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每当才旦卓玛深情的歌声响起,我都不由驻足倾听。60年代初,歌唱家才旦卓玛曾因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而红极一时。

1960年《红色娘子军连歌》,1960年,梁信编剧,谢晋导演,祝希娟、王心刚、陈强主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公映后,举国轰动,海南的蕉风椰雨,洪常青、吴琼花的飒爽英姿深入人心;《红色娘子军连歌》也不胫而走,“向前进,向前进”的旋律响彻大江南北。

1961年《洪湖水浪打浪》,1961年,改编自歌剧的电影《洪湖赤卫队》公映,而片中的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因为在当时革命歌曲的时代主题之外,还拥有非常优美的抒情旋律,也很

快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并在1962年获得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1962年《白毛女》,1962年,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由舒强导演又组织排了一次《白毛女》,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指导。而由郭兰英演唱的一曲《北风吹》,不仅为整部歌剧奠定了一个好的开头,更因为其借鉴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而为中国民族歌剧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1963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视剧《冰山上的来客》,邀请作曲家雷振邦之女雷蕾来担任音乐创作,雷蕾希望保留电影版中的经典歌曲以唤起大家的回忆,主题歌仍然使用了《怀念战友》,片尾曲则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版中的7首歌曲都将保留在电视剧中,而雷蕾在老歌的编曲中加入时尚的音乐元素。男声由塔吉克歌唱家阿洪尼克演绎,女声则是青年歌手张芯。

1964年《英雄赞歌》,《英雄儿女》是广大群众熟悉并喜爱的故事影片《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曲,也是中国电影音乐史上的经典歌曲之一。这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杰出作品,剧本由毛烽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而成。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965年《长征组歌》,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后,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河、迂秋等人选用了其中的10首谱上旋律,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1966年《我们走在大路上》,它是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1966年,他还亲自在天安门城楼上,边打拍子边指挥百万红卫兵演唱这首斗志昂扬,并让人意气风发的红色经典。

1967年《大海航行靠舵手》,1967年11月29日,林彪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同年12月26日,正值毛泽东74岁生日,这句题词经万维生设计,被北京邮票厂印成了面额8分的邮票。而“大海航行靠舵手”

正是文革中最经典的歌曲之一,甚至成为文革的一种音乐记忆点。

1968年《红灯记》,1968年,中国京剧团和中央乐团根据它改编创作了钢琴伴唱《红灯记》,由殷承宗演奏钢琴,庚金群打鼓,由于中西结合的大胆尝试,在当时经济上正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也引起了相当大的艺术轰动。

1969年《黄河协奏曲》,《黄河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黄河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了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1970年《东方红》,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继美国、法国、日本和前苏联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发成功人造卫星的国家,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而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核心部分的电子乐音发生器,通过

20MHz短波发射系统反复向地面播放的音乐,就是《东方红》的前八个小节。

1971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1971年,刚刚调入总政歌舞团的李双江,就以一首《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而广为人知。在那个艺术都被政治化的时代,他和这首歌曲的走红,除了预示着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松动外,也说明了人民群众对政治歌曲当道的审美疲倦,以及对旋律优美、歌声深情之音乐作品的一种渴望。

1972年《北京的金山上》,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西藏录音,为了表达西藏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歌颂之情,在为1964年版《北京的金山上》新增加一段歌词后,由当时年轻的女歌手才旦卓玛重新进行了这首歌曲的录制。

1973年《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同志们,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呀!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唱点抒情的歌曲呢?”这是周恩来总理在文革期间一台排红晚会后发出的一句感叹,也是对当时文艺发展状况不满的肺腑之言。正是有了这样的批评和指示,时任海政歌舞团独唱演员的胡宝善,很快就在一次出海拉练的过程中,以西方圆舞曲的作曲技巧,写下了一首极具抒情色彩的军歌《我守卫在海防线上》,后在改名为《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后,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深情,很快在全国范围传唱开来,成为文革期间红色歌曲盛行的那个时代,一道独特的蓝色音乐风景线。1974年《红星照我去战斗》,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全国公映。而电影中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则因为李双江悠扬和深情的演唱,也和那个时代许多的电影歌曲一样,迅速地在群众中间传播开来。

1975年《南京之歌》,此歌是文革期间流传最广的一首知青歌曲。它反映的是江苏南京知青下

乡之初万分复杂的心情,是对当时社会思潮最直接的一种呈现,具有广阔的社会心理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南京之歌》的出现,也是当时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抗。而歌曲也因为触动了当时无数知青内心暗涌的潜流,一时间以口口相诵的形式传遍大江南北. 1976年《绣金匾》,《绣金匾》是一首在甘肃庆阳民歌基础上改编的歌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流行于陕北,随着全国的解放,又很快地流传到全国各地。在1976年庆祝粉碎四人帮文艺晚会,和1977年纪念周总理逝世周年文艺纪念会上,经由郭兰英的重新演绎,一时间也再度传唱于神州大地,至今仍不绝于耳。

1977年《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提起草原歌曲,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由阿拉腾奥勒作曲、火华作词、德德玛演唱的草原赞歌创作于1977年,1979年开始风行全国并且多次获奖,1980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优秀歌曲选入教材并收入《亚太歌曲集》,这至今依然是内蒙古自治区歌曲创作中惟一的一首。

1978年《龙的传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台湾和美国“断交”等等政治事件的发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岛内,一时间也陷入了当局沮丧、民众恐慌的境地。这种动荡的政治格局,很快也影响到当时刚刚发轫的“中国现代民歌运动”,并因此诞生了诸如《我们拥有一个名字——中国》《壮士行千里》等歌曲。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创作《龙的传人》。1979年《甜蜜蜜》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人的家里开始出现邓丽君的大幅海报。人并不怎么漂亮,但温柔婉转,一如她的歌声。很多年之后,陈可辛拍了一部叫做《甜蜜蜜》的电影,当熟悉的音乐再次响起时,有多少人在黑暗中泪流满面……

1980年《乡恋》1979年12月31日的晚上八点,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后播放了旅游风光片《三峡传说》,片尾曲《乡恋》在第一时间首先是赢得了细腻的上海观众的喜爱。次日,即1980年1月1日,《文汇报》发表文章对此曲进行了正面报道。2月,《乡恋》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的推广,从此唱遍全国。

1981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981年,蒋大为第一次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由于当时正值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初期,歌曲意境中那种无比温暖的春天氛围,也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各界解放思想、走向繁荣的标志。尤其是随着198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更让演唱者蒋大为与这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深受群众喜欢的歌唱家而名扬一时。

1982年《在希望的田野上》1982年,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歌手彭丽媛,因为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而一举成名。彭丽媛的演唱风格端庄、大气并饱含热情,与歌曲中那种对祖国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可谓不谋而合。当一个全新的艺术家碰上了一种崭新的新气象,歌手和歌曲也因为与时代气质的无比合拍,很快便深入人心。

1983年《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是1983年台湾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由于女歌手苏芮颠覆传统的唱腔,歌曲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氛中,以其彰显的个性迅速流传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歌曲的传播影响深远,歌名“酒干倘卖无”更因此成为许多华人学会的第一句闽南话。1984年《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央视春晚的一首歌不仅让张明敏一夜之间成为全民偶像,更让众多海外游子为此改变了选择,纷纷回归故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了这首歌,张明敏可以在歌坛“永垂不朽”了。

1985年《万里长城永不倒》霍元甲!陈真!随着雄壮激越的旋律,霍元甲和陈真迅速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偶像。很多人为此去学武,还有人为此产生了当一个演员的梦想。

1986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首唱是前进歌舞团的董振厚,真正把这首歌唱红的是蒋大为。1986年,蒋大为[1]带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首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1987年《冬天里的一把火》当年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的?看看费翔就知道了。就是因为这首歌,费翔成了“阳光”,成了天使”,成了无数少女、少妇的“梦中情人”。

1988年《大约在冬季》有这么一种说法:没有听过齐秦歌的人,是可怜的;而听不懂齐秦歌的人,是可悲的。这首歌的流行几乎就是这种说法的标尺 .

1989年《爱的奉献》这首歌最初是为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孩子而唱响的。后来,每次有灾难来临的时候,这首歌都会再次响起,包括汶川大地震。

1990年《亚洲雄风》刘欢那会儿还没有“亚洲雄风”般的体魄,但是中国确实因此在亚洲一举雄起,冲向世界了。

1991年《好人一生平安》一个善良的祝福,却有一个悲伤的旋律,难道是因为这个希望其实本来就很绝望?伴随着电视剧《渴望》的热播,这个稍带哀婉祝福的电视剧主题曲,逆流行趋势

而红遍全国的城市和乡村。

1992年《我不想说》“我不想说,我很纯洁。”那一年,红遍中国的“玉女”杨钰莹在歌里这样唱道。这句话也很快就随着这首歌曲成为年轻女孩们的代言。

1993年《涛声依旧》悠扬、典雅,一首歌红了毛宁。走红之后的毛宁,是非多,但娱乐圈还是涛声依旧。

1994年《春天的故事》1994年10月董文华演唱此歌后在大江南北到处传唱,红遍中国。后来,此歌被选入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获得了1995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以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音乐奖等奖项,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金曲”。1995年《弯弯的月亮》据说当年这首歌写出来后,刚开始时没有一家音乐公司肯接受,没有一个歌手肯演唱,认为旋律与歌词都太“土”。后来,事业正走下坡路的吕方,在把歌词中的“阿娇摇着船”改成“你我摇着船”的前提下,勉强同意唱这首歌,就此咸鱼翻身。不仅吕方借助它在当时登上一线歌手的位置,这首歌在中国流行歌曲史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996年《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由张千一作词作曲的一首雅俗共享的通俗民族歌曲。1997年,这首歌曲一经推出,特别是歌手李娜的演绎,把通俗的演唱风格与藏族的民间演唱风格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加上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演唱,更是深深地打动了听众,使这首作品家喻户晓。

1997年《东方之珠》此歌原为罗大佑所唱,1997年,在迎接香港回归中,成了献礼歌后,极受广大观众喜爱.

1998年《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许多人一听到这首歌立刻就会想到,这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此歌自被歌手刘欢成功演绎后,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1999年《常回家看看》曾经一曲《常回家看看》回荡大街小巷,着实让人心里热乎乎的,眼角酸酸的。孝敬父母要体现在生活中的件件小事上,表现在多个方面,要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孝敬父母要付出代价,可能是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甚至委屈自己。

2000年《至少还有你》似乎是最流行的情歌,情侣们无论是热恋之中还是吵架之后,都会哼起。不知道林忆莲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有没有想着谁.

2001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曾几何时,一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引发了网络上的FLASH动画风潮,这股风潮迅速成树冠状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而其始作俑者便是一位普通的音乐人雪村。2002年《Ibelieve》一个苦熬多年的女演员,搭上了“野蛮女友”的顺风车,大红大紫了一把。当然这首歌跟着走红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不过让人神伤的是,当年的“野蛮女友”后来居然就一天天的变成了胖子。我想,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美女变胖子这种事了吧。

2003年《东风破》此前好几年就有人预言说,周杰伦将会成为台湾继罗大佑之后的又一个“现象级”人物。如果不错,当《东风破》这首歌流行之后,世间再无罗大佑,人们似乎就只知周杰伦2004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将新疆民乐融于各种流行元素中,这首歌曲调悠扬,歌词优美,节奏突出,配器也细致到位,听这首歌的时候会感到有一种浓郁的思念情怀紧紧围绕在周遭,它能深深的勾起听者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好像每一个音符都在心里跳动,能轻轻的触动某个伤感的神经。

2005年《老鼠爱大米》就是这首歌,滥觞出了多少网络歌曲啊。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没有听到过一个人说这首歌好听,鬼知道这首歌到底是怎么“红”起来的,流行得让人避之唯恐不及。2006年《吉祥三宝》2006年春晚之前,《吉祥三宝》一直是在网上流传,借助春晚的平台,这首简单却不失温馨的歌曲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连带吉祥一家人也大红一阵。

2007年《不怕不怕》郭美美“昙花一现”,但这首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众多女生的最爱,可见,歌曲无论是哪种类型,只要大家喜欢,就会流行。

2008年《北京欢迎你》2008年奥运盛会的主人是中国,百年奥运史中的新成员。作为古老又现代的传统文明大国,中国人向世界敞开自己的愿望无比迫切。于是,一句普通的“北京欢迎你”、一段亲切口语化的歌词加上一个悠扬上口的旋律,组合成一首让亿万人张口就来的流行歌曲。于是,老年版、网络版、国足版,眼花缭乱的版本让满世界都知道了,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世界!

2009《流行什么?》

今年最流行的歌曲是什么,哪首歌可以代表2009?还真的不太好说,朋友们,你们认为哪首歌最适合呢?

改编与创作的民歌民乐

改编与创作的民歌民乐 教学目标: 1、感受在现代艺术中民族音乐所处的不可缺少的地位,重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2、通过欣赏与对比的教学方法,对我国传统独奏民族乐曲与改编和创作的民乐有一个比较与认识,提高独立欣赏的能力。 3、学生通过改编与创作为单旋律加入伴奏,感受有伴奏的乐曲 教学内容:歌曲《彩云追月》,民乐合奏《彩云追月》,二胡加伴奏《赛马》琵琶曲《送你一只玫瑰花》 教学重点:学生感受通过自己改编后,旋律的改编,做出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通俗歌曲《彩云追月》 思考: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曲? 2.这首歌曲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它加入了一些民族音乐的元素。这是一首根据我国传统的广东音乐《彩云追月》为素材改编而成的通俗歌曲) 二.民族乐器的认识 2011年10月11-14日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开展了国际音乐博览会 介绍民乐馆中的民族乐器(实物展示) 1.葫芦丝 2.陶笛 3.竹笛 4.二胡 5.古筝 二、由上面的欣赏引出本节课题——改编与创作的民歌民乐 1、欣赏与思考: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彩云追月》 (1)听辩这首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2)我国的民族管弦乐团与西洋管弦乐团在乐器的组成和分类上有什么异同?

(它们都是由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这几大类组成的) 2、欣赏与了解不同风格特点的传统民乐 (1)打击乐合奏《喜庆锣鼓》片段 (2)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片段 (3)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片段 (4)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片段 三、由传统民乐团的民乐演奏谈及到新民乐的演奏与创作: (一)欣赏:女子十二乐坊作品《阿拉木汗》 思考: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乐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的音乐里面加入了很多流行音乐的元素,是一种民乐的改编与再创作;而且在舞台的布置,灯光音响的使用与处理上也运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在演奏方法上也有较大差异,例如:传统民乐是坐着演奏的,而新民乐是站着的,并带有很多的身体语言的表演;在乐队组成上新民乐除了有传统民乐外还加入了现代的一些乐器如:架子鼓、吉他、电吉他等。) (二)欣赏女子十二乐坊作品《新古典主义》 思考:这首作品的风格有什么特点? (这首作品是由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中的一些名段改编而成的,它带有很浓郁的西方音乐的特点,却以中国民乐演奏的方式呈现,所以很特别。) 四、民乐在电影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一)欣赏电影:《十面埋伏》片段 思考:1、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是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琵琶) 2、背景音乐选自哪首曲子?(《十面埋伏》) 3、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描写了重重的杀机和埋伏,是一种在战场上的场面) (二)介绍琵琶曲的分类: 琵琶曲分为文曲与武曲两种,文曲曲风以抒情为主,武曲曲风以为主。

民歌鉴赏-答案

` 民歌鉴赏答案 民歌的产生 1“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 1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正确答案:× ! 4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民歌鉴赏尔雅满分答案

————————————————————————————— 民歌的产生已完成 1 “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在中国,关于民歌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 A、唐代之后 B、宋代之后 C、元代之后 D、明清之后 正确答案:D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正确答案:× 4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已完成 1 ()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大理寺 B、光禄寺 C、太常寺 D、太仆寺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4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 正确答案:× 5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已完成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通过学习民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在音乐表现方式上的特点。()正确答案:√ 5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已完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已完成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C、天津 D、北京 正确答案:C

浅谈歌曲改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发展

引言 1 一、歌曲改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1 (一)对音乐形式的改编 1 (二)对演唱技巧的改编 2 (三)对舞台表现的改编 2 二、歌曲改编原则 2 (一)准确把握歌曲创作时代背景 3 (二)尊重保留原有歌曲风格 3 (三)延续歌曲内在艺术价值 4 三、歌曲改编实例 4 (一)传统民歌的流行新唱 4 (二)通俗流行作品的二次创作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流行音乐的种类和内容逐渐细化和丰富,其创作素材已经涵盖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法,其中对于经典歌曲的改编和翻唱则是流行音乐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和翻唱不仅可以让经典音乐作品重新焕发生机,同时还可以让音乐创作人从经典作品中获取给养,来丰富歌曲的内涵。此外,由于经典作品普遍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可以让经典作品重新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喜爱。流行歌曲作为当前最为主流的音乐形式之一,其具有影响范围广、受众人群多、通俗易懂等特点,将经典作品改变为流行歌曲,可以让原有歌曲同时兼具经典歌曲和流行歌曲二者的共同特征,从而形式对经典歌曲的传承和创新。 一、歌曲改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一)对音乐形式的改编 对于同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人或演唱者都有各不相同的感受和理解,这是其生长环境和文化积淀所决定的。而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也是音乐人根据自身的理解去对作品进行改编和创作,在改编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想法和改编目的各不相同,从而使改编歌曲的形式和特征也各不相同。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普及和推广,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流行歌曲的种类的和形式,也拓宽了音乐人和观众对于流行歌曲的获取来源,许多歌手和音乐人在聆听经典作品时,自身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和灵感,而这种感受和灵感则有助于其音乐演唱和创作之路的发展和延续。现在流行的《好声音》、《歌手》等音乐综艺节目中,许多歌手所演唱的歌曲就是将经典作品中的元素用全新的流行音乐形式重现展现出来,如2017年的《歌手》节目中,袁娅维将羽泉的作品《开往春天的地铁》进行改编和创作,《开往春天的地铁》原唱中温婉柔情的旋律音乐形式,袁娅维在改编时,歌曲刚刚开始的几个小节采用气声的演唱方式,尝试给观众营造一种空灵、舒缓而又亲近、细腻的感受,而后,立刻以一个f6的头声完成前两段的演唱,与前面气声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从而加深观众的视听感受。在之后的段落中,袁娅维将格莱美的经典作品《Kiss from a rose》与《开往春天的地

超星泛雅网络选修课民歌鉴赏答案

民歌的产生已完成成绩:100.0分 1“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2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相和歌》出现在()。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我的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凤阳花鼓》源于()。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我的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我的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已完成成绩:100.0分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我国由于各民族众多,所以民歌不仅数量庞大且各具特色。()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同一首《茉莉花》,在各地演唱的风格区别不大。() 我的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二):经典赏析已完成成绩:100.0分1

民歌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1、《脚夫调》是一首:A、青海民歌B、山西民歌C、陕西民歌D、江西民歌 2、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A、音的高低B、音的长短C、音的强弱D、音色 3、民族五声调式是:A、宫B、徴C、微D、商E、羽F、角G、工 4、《辽阔的草原》是一首:A、内蒙古民歌B、西藏民歌C、新疆民歌D、青海民歌 5、《宗巴郎松》是一首:A、内蒙古民歌B、西藏民歌C、新疆民歌D、青海民歌 6、《牡丹汗》是一首:A、内蒙古民歌B、西藏民歌C、新疆民歌D、青海民歌 7、属于长调歌曲的是:A、《辽阔的草原》B、《宗巴郎松》C、《牡丹汗》 D、《嘎达梅林》 8、《沂蒙山小调》是一首:A、山东民歌B、河南民歌C、河北民歌D、山西民歌 二、填空题: 1、常见的民歌体裁有 2、西北民歌以和两中形式最具代表性。 3、蒙古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以和最具代表性。 4、唱名“6”,它的音名是 测试一答案: 选择题:1、C 2、ABCD 3、ABDEF 4、A 5、B 6、C 7、A 8、A 填空题:1、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2、花儿、信天游 3、长调、短调 4、A 中国民歌练习题 1、下列哪首民歌是“花儿”?() A.《脚夫调》B.《下四川》C.《刨洋芋》D《兰花花》 2、流行于广大城镇的民间歌曲称()

A.劳动号子B.山歌C.小调D.风俗歌 3、下列民歌与其民族相匹配,正确的是() A.《掀起你的盖头来》——朝鲜族B.《北京有个金太阳》——彝族 C.《阿细跳月》——维吾尔族D.《嘎达梅林》——蒙古族 4、下面民歌的体裁和歌种中,陕北的()最为流行 A.花儿B.信天游C.山歌D.小调 5、在青海、甘肃、宁夏地区流行的山歌歌种是() A.开花调B.绣荷包调C.信天游D.花儿 6、流传在山西省的民歌歌种是() A.绣荷包调B.孟姜女调C.剪靛花调D.山曲 7、在山间旷野之地即兴演唱的民歌体裁是() A.小调B.山歌C.号子D.风俗歌 8、阿宝是我国著名青年农民歌手,他的演唱方法属于() A.民族唱法B.美声唱法C.原生态唱法D.通俗唱法 9、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脚夫调》、《弥渡山歌》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山歌?( ) A.云南西藏湖北B.河南内蒙古浙江 C.山东陕西云南D.山东新疆河北 1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歌,如:《掀起了你的盖头

中国民歌

多彩的民歌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性所致的发挥,有所变化,有所创新。民歌的体裁多样,大体可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仪式歌曲、乡村或城镇生活歌曲和叙事歌曲。 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的结晶。故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因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风格相互交融。 民歌的八块色彩区:东北、西北、华北、西南、江浙、江淮、闽粤台、湘鄂。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丰富。 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民歌鉴赏2019尔雅答案100分

。。。。。。。。。。。。。。。。。。。。。。。。。。。。。。。。。。。。。。。。。。。。。。。。。。。。。。。。。。。。。。。。。。。。。。。。。。。。。 。。。。。。。。。。。。。。。。。。。。。。。。。。。。。。。。。。。。。。。。。。。。。。。。。。。。。。。。。。。。。。。。。。。。。。。。。。。。。 民歌的产生 1 【单选题】“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出自()D ?A、德彪西 ?B、斯美塔那 ?C、德沃夏克 ?D、格林卡 2 【单选题】在中国,民歌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是在()。C ?A、宋代之后 ?B、唐代之后 ?C、明清之后 ?D、元代之后 3 【判断题】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大部分民歌的作者都被大家熟知。()错误 4 【判断题】口头传播是民歌的传承方式。()正确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 1 【单选题】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兼管雅乐和俗乐。A ?A、太常寺 ?B、大理寺 ?C、太仆寺 ?D、光禄寺 2 【单选题】《相和歌》出现的年代是()。B ?A、魏晋南北朝

?C、唐代 ?D、宋代 3 【单选题】()是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D ?A、《乐记》 ?B、《离骚》 ?C、《乐章集》 ?D、《诗经》 4 【判断题】“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正确5 【判断题】我国最早是用曲谱记录民歌的。()错误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 1 【单选题】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的()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C ?A、《绣荷包》 ?B、《孟姜女》 ?C、《茉莉花》 ?D、《康定情歌》 2 【单选题】《凤阳花鼓》来自于()。A ?A、安徽 ?B、河南 ?C、湖北 ?D、河北 3 【单选题】《凤阳花鼓》最初是由()二人配合演唱。C ?A、夫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