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 格式:docx
- 大小:17.14 KB
- 文档页数:3
手足口病标本采集方法
4.1 咽拭子: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4.2 鼻拭子: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
取另一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鼻孔。
上述两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4.3 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
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孩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4.4 咽漱液:用10ml不含抗菌素的采样液漱口。
漱口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在咽部转动。
然后将咽漱液收集于50ml无菌的螺口塑料管中。
无条件的可用平皿或烧杯收集咽漱液并转入10ml螺口采样管中。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一、引言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医学检测方法,用于采集咽部样本以进行病原体检测。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了极大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咽拭子标本采集法的步骤、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咽拭子标本采集法的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采集前洗手并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其次,准备好采样用具,包括无菌棉签或拭子、运输容器等。
2. 采集操作步骤(1)请被检测者张口,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轻轻刮擦咽部。
从扁桃体区域开始,沿着舌腺后部向下刮擦至喉咙。
(2)确保拭子完全接触到咽部的黏膜表面,并轻轻旋转数次,以确保充分采集样本。
(3)将采集的咽拭子放入运输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
(4)将标本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三、操作注意事项1. 采样者的操作要轻柔且熟练,以避免伤害到被采集者的咽部。
2. 使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进行采样,确保采样器具的无菌和一次性使用,以保持采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采集咽拭子时,被采集者应当尽量避免咳嗽、呼吸或吞咽,以免干扰采样。
4. 在采集咽拭子标本之前,应向被采集者详细解释采集过程,并获得其知情同意。
5. 采集过程中,应保持气氛轻松、愉快,以减轻被采集者的紧张情绪和不适感。
四、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1. 传染病的诊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广泛应用于多种传染病的诊断,例如流感、麻疹、百日咳等。
通过采集患者咽部的病原体标本,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感染,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咽拭子标本采集法被广泛用于新冠病毒的检测。
通过采集患者咽部样本,可以检测出新冠病毒的存在与否,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隔离治疗。
3. 细菌感染的检测某些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可以通过咽拭子标本采集法进行检测。
通过采集患者咽部的标本,可以迅速确定感染的种类,并进行相应的抗菌治疗。
感染科标本采集要点导语:在感染科的工作中,标本采集是确诊疾病和开展临床治疗的重要一环。
正确的标本采集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感染科标本采集的要点。
一、细菌学标本采集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细菌学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采集血液前,应事先消毒采血部位,并选择适当的静脉,确认患者无过敏史和凝血功能障碍。
采血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无菌器械,避免空气污染和静脉破裂。
2. 咽拭子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通常用于检测咽部细菌感染,如白喉、葡萄球菌感染等。
在采集前,需告知患者正确认识并积极合作。
选择干燥无菌的取样器具,深度插入患者喉咙,轻轻旋转数下并取出。
3. 粪便标本采集粪便标本采集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如细菌性腹泻、寄生虫感染等。
患者应接收适当的采样容器,并向其提供详细指导。
采集时应避免尿液、水或纸巾等杂质的污染。
二、病毒学标本采集1. 咽拭子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在病毒学检验中起到重要作用,可用于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采集时需向患者解释采样原则,并使用干燥无菌的取样器具,插入患者咽喉部轻轻刮拭,避免刮伤黏膜。
2.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用于检测鼻咽部病毒感染,如腺病毒、鼻病毒等。
采集时应事先告知患者采样原则,并使用无菌取样器,选择适当的深度插入鼻腔,轻轻旋转并取出。
3. 血液标本采集某些病毒感染的确诊需要通过血液标本采集进行病毒学检验。
同细菌学标本采集中的血液采集要点相似,需注意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
三、真菌学标本采集1. 血液标本采集真菌学血液标本采集通常用于检测血液真菌感染,如念珠菌血症等。
注意采集部位的消毒和静脉选择,使用无菌器械进行血液采集,避免污染。
2. 皮肤刮片标本采集皮肤刮片标本采集通常用于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等的检测。
在采集时,选择患者皮肤病变的部位,用无菌刮片轻刮取样,避免采集过程中的空气污染。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咽拭子标本采集概述•采集前准备•采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目•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录01咽拭子标本采集概述定义与目的定义咽拭子标本采集是指使用无菌棉拭子擦拭咽部粘膜表面,收集上皮细胞和分泌物等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的方法。
目的通过咽拭子标本采集,可以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采集部位及原理采集部位咽拭子标本采集的部位通常是咽部,包括咽后壁、扁桃体隐窝和咽侧壁等部位。
原理咽部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和寄生的主要部位之一。
通过擦拭咽部粘膜表面,可以收集到含有病原体的上皮细胞和分泌物,进而进行病原学检测。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咽拭子标本采集适用于疑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同时,也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禁忌症对于有明显出血倾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近期接受过咽部手术的患者,应谨慎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
此外,对于不能配合采集操作或存在其他原因导致采集困难的患者,也应避免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
02采集前准备物品准备包含无菌咽拭子、采样管、生物安全袋等。
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隔离衣、护目镜或面屏等。
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手消毒剂等。
手电筒、压舌板、纸巾等。
咽拭子采集包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其他确认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确保采集正确。
核对患者信息解释采集过程指导患者配合向患者解释咽拭子采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告知患者采集过程中需保持头部不动,尽量放松,避免咳嗽、打喷嚏等。
030201患者准备选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室内环境进行采集,确保环境清洁、干燥。
室内环境如需在室外进行采集,应选择无风、无人员走动的开阔地带,避免污染。
室外环境采集前对操作台面、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操作。
消毒处理环境准备03采集操作步骤核对信息01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确保标本采集的准确性。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用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检测方法主要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标本,提取其中的病毒核酸,然后使用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感染。
以下是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的详细流程:1.标本采集: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主要是用于取样的棉签。
标本采集主要分为鼻咽拭子和深咽拭子两种方法。
采集时,操作人员需要确保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鼻咽拭子采集:操作人员用采样器具插入被测者的鼻孔,深入到取样部位,然后旋转几次,以收集鼻咽部位的上皮细胞。
-深咽拭子采集:操作人员用采样器具插入被测者的口腔,伸入深咽部位,擦拭咽部黏膜表面,收集到含有潜在病毒的标本。
2.标本保存和包装:3.标本送检:采集好并正确包装的标本需要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在送检之前,需要将标本的相关信息通过电子系统录入,并与标本进行匹配,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为每份标本提供一个唯一的样本编号,便于后续对标本进行追踪和管理。
4.标本处理:在实验室中,标本会进入到核酸提取的环节。
标本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离心、提取等,最终获得病毒核酸提取物。
核酸提取是为了将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PCR检测。
5.核酸检测:提取出的病毒核酸提取物会进入到PCR仪中进行检测。
PCR仪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核酸检测。
PCR反应中会加入特定的引物和探针,以扩增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并通过荧光信号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感染。
6.结果判读和报告:PCR仪会生成一个荧光曲线图,并根据荧光信号的阈值来判断是否阳性。
如果曲线图在阈值以下,则意味着样本中存在新冠病毒核酸,是阳性结果;如果曲线图在阈值以上,则意味着样本中不存在新冠病毒核酸,是阴性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实验室会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并将结果通知给医疗机构或病人,以便进行诊断和隔离。
呼吸道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要求1.采集标本的选择:常用的呼吸道标本有咽拭子、喉拭子、鼻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等。
对于喷嚏液或唾液等非特异性标本的采集,不推荐用于病原体的检测。
2.采集时间:最佳的标本采集时间是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采集,对于特定病原体如流感病毒等,应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采集。
3.采集方法:采用无菌的采集器具,如棉签、拭子等。
采集咽拭子时,应当将拭子的头部置于扁桃体和咽后壁的分泌物位置,不应担心引起患者咳嗽反射。
鼻拭子的采集方法是将拭子插入鼻腔内,盘旋擦拭鼻腔黏膜。
4.采集指导:采集者应经过专业培训并熟悉标本采集的技术要领。
采集过程中需要保持呼吸道的湿润,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
5.标本保存与运输:采集得到的标本应立即置于透明的标本袋中,封口完好。
若运输时间不长,可将标本放入4℃冰箱保存,不得冷冻。
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应采用冷冻方式运输(-20℃)。
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震动或损坏。
6.标本的处理:采集得到标本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
痰液在送往实验室前应保持在4℃存放。
对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标本,需要在接收实验室前制备样本。
7.实验室检测:送往实验室后,应当及时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如PCR)、真菌培养等。
根据病情需要,还可以进行药敏试验、抗体检测等。
8.结果解读与报告:实验室所得结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并及时生成报告。
报告应如实反映标本的检测结果,并提供相应的临床意义和建议。
在进行呼吸道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时,需要确保采集者具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严格按照采集与送检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最终的结果准确可靠,为诊治提供有力的支持。
新冠病毒咽拭子采样操作规范暂行规范:新冠病毒咽拭子采样操作1.采集对象该规范适用于肺炎疑似病例和疑似聚集性病例患者。
2.采集标本采集咽拭子(鼻拭子)、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和痰标本。
1) 咽拭子采集应使用带有保存液的病毒采样管;血液标本采集应使用带分离胶的促凝管(黄帽);痰标本直接放置于清洁、无菌、干燥的密闭内。
2) 在采样外规范注明姓名、采样日期等信息。
3.采集人员由发热门诊人员进行采集。
4.采集人员个人防护采集人员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双层乳胶手套和工作鞋或防水鞋套。
必要时可加穿防水隔离衣。
如接触了待检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应及时更换外层手套。
5.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步骤1) 完整填写《样本基本信息表》和《北京市疾控系统呼吸道标本送检表》(一式两份),各相关项目应填写准确,无遗漏。
2) 撕开采样器外包装,取出采样拭子。
3) 取样咽拭子:将拭子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
4) 拭子取样后迅速将其垂直插入装有保存液的样本管中。
5) 将拭子高于采样管的部分折断。
6) 拧紧螺旋盖,使得拭子被完全浸润。
7) 在采样管标签上标注相应信息。
8) 装入密封袋。
注意:拭子放入管中时应垂直放入,不要擦到瓶口,以免污染。
6.标本包装1) 样本包装三层:首先将密闭后的样本管放入密封袋内密封(每袋一份标本)。
2) 将密封好的标本放入密封罐内,注意:标本不可倒置。
3) 用消毒液对密封罐进行消毒。
4) 最后将密封罐放入标本转运箱密封。
5) 竖立存放,防止漏出。
7.标本转运完成采样后应尽快安排转运。
指定人员转运,专人专车运送。
区疾控中心安排上午、下午、晚间三批次集中检测(今后可能根据疫情进展和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调整)。
8.运送人员防护运送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和工作帽。
运送注意:1) 小心运送,保持标本箱平稳,避免剧烈震荡、颠簸,防止漏出。
2) 运送人员严禁途中自行打开标本箱。
9.标本交接送检标本同时送交附件《样本基本信息表》(可提前发送电子版)和《疾控系统呼吸道标本送检表(一式两份)》。
咽拭子采集标本的步骤如下:
1.核对个人信息,做好准备。
2.先让受检者用清水漱一下口,然后让受检者张开嘴巴,发“啊”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压舌板。
3.将咽拭子取出,擦拭咽部、扁桃体、腭弓等部位,可以收集这些部位的分泌物。
4.将咽拭子重新插入试管中,标注时间后,送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后,就可以知道是否感染新冠状病毒。
如果发现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就可以认定感染新冠状病毒。
此时,需要进行隔离治疗,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
第1 页共1 页。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支原体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属于常规实验室检测中的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支原体检测,是快速准确检测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方法。
支原体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原理是通过咽拭子采集支原体并在实验室下进行检测和鉴定,分析检测结果确诊感染。
先洗手:采集前先将双手用80%乙醇进行消毒清洗,使用消毒湿纸巾擦拭双手表面,确保手洁净无污染物。
操作标本:将采集的标本放置在紧急准备的大孔平盘上,并用手持拖把将标本静止5-10秒,使样本表面充分接触台面,以消除潜伏支原体污染。
容器消毒:将采集容器部分在95%以上酒精中消毒15-30秒,并用消毒纸增加滴策多次消毒,再将容器放置于消毒剂无剩液的地方。
采集咽拭子:使用双手捏住拖把的把手部分,另一手手指拇指可以迅速而大幅度地拿取咽部拭子,在15秒内快速将拭子卷取至容器。
完成后,将咽拭子容器送至实验室,立即进行学问。
支原体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在临床上检测支原体感染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保证操作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或错误操作,增加了医生的诊断难度。
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下是关于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鼻咽拭子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患者应该坐直或卧床,头后仰约70度,保持舒适的姿势。
2. 采用无菌的棉签,握住棉签的一端,患者张开嘴巴,将棉签快速插入鼻咽部,插入深度约为10-15厘米。
3. 保持棉签在鼻咽部停留5-10秒,旋转棉签2-3次以充分搜集样本。
4. 慢慢取出棉签,避免与患者的口腔接触。
5. 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一支装有适当保存液的管子中,尽快送至实验室。
二、咽拭子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患者应该坐直或卧床,头后仰约70度,保持舒适的姿势。
2. 采用无菌的棉签,握住棉签的一端,用力打开患者的嘴巴,将棉签快速刮取患者咽部的分泌物。
3. 刮取时要保证棉签的所有部分都接触到咽部的黏膜表面。
4. 刮取的次数和力度要足够,以保证采集到足够的样本。
5. 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一支装有适当保存液的管子中,尽快送至实验室。
三、痰液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患者应该清晨起床后,用温水漱口,以清洁口腔。
2. 患者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力咳嗽,将咳出的痰液吐入干净、无菌的容器中。
3. 确保采集到的痰液足够量,一般要求5-10毫升。
4. 避免将唾液混入痰液中,以免干扰后续实验室检测结果。
5. 将采集好的痰液标本密封好,尽快送至实验室。
四、气管刷检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采集者需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确保个人和患者的安全。
2. 患者应该坐直或卧床,头后仰约70度,保持舒适的姿势。
3. 采用无菌的气管刷,握住刷柄,将刷头插入患者气管。
4. 旋转刷子2-3次,确保刷子与气管壁充分接触,搜集到足够的样本。
5. 慢慢取出气管刷,避免对患者的气管造成刺激。
6. 将采集好的气管刷标本放入一支装有适当保存液的管子中,尽快送至实验室。
五、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采集者需戴上手套,确保个人和患者的安全。
2. 选择合适的抽血部位,常用的有肘部的静脉或手背的静脉。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相关知识]
(一)目的
从咽部或者扁桃体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协助临床诊断。
(二)基本原则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动作迅速敏捷。
(三)注意事项
1.做真菌培养时,必须在口腔溃疡面上采集分泌物。
2.棉签不要触及试管口及其他部位,避免标本被污染,影响检验结果。
3.采集过程中,容器应保持无菌。
4.避免交叉感染。
5.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取标本,动作敏捷而轻柔,避免刺激咽部引起呕吐。
6.最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