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的矿山法施工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的矿山法施工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的矿山法施工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的矿山法施工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的矿山法施工

【摘要】盾构法隧道施工经常会遇到上软下硬不均匀地层,此时倘若隧道下穿既有线或建筑物不具备开舱换刀条件,将会导致盾构机无法正常掘进。在深圳地铁5号线盾构区间上软下硬地层中,局部改用矿山法开挖、初期支护后由盾构机拼装管片通过的施工方法,其经验可供地铁隧道施工参考。

【关键词】矿山法;台阶法;盾构区间隧道;上软下硬地层;长管棚;超前小导管;

1、引言

矿山法是传统的地下巷道施工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以钻眼爆破方式开挖土石。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提出了岩体自身具有承载能力的理论,给传统矿山法赋予了新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以保护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原则,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喷支护为主要支护措施,通过监控量测手段实现信息化动态施工的一种现代隧道施工技术。现代矿山法[1],即新奥法具有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造价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山岭隧道工程[2~4]。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期。地铁工程一般覆盖层较浅,大多处于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或砂卵石地层中(尤其是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地下水位通常较高,地层自稳能力差,周边环境复杂。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地表沉降、加快施工速度,地铁工程大多采用盾构法施工。但在复杂的地层环境中,盾构施工经常会遇到上软下硬等不均匀地层,在这样的地层中掘进会引起刀具严重磨损不能正常使用,假如此时地铁下穿既有线或其他建筑物、不具备开舱换刀条件,将会导致盾构机无法正常掘进。如何解决盾构区间隧道上软下硬地层中下穿既有线或其他建筑物的掘进问题,深圳地铁5号线所采用的矿山法为工程界提供了一个先例。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5号线民治—五和区间线路整体呈东西走向,区间起点位于民治大道东侧、平南铁路南侧的既有道路下方,出民治站后与平南铁路平行前进,经坂田火车站后向北偏转,四次下穿平南铁路后进入五和站,终点位于五和南路。左右两线总长4 061.59 m,线间距11.9~15.5 m。

隧道顶部覆土厚11.5~33.0 m。隧道主要穿越砾质粘土、砾砂、全风化花岗岩及少量强风化与中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圆砾层、坡积层、残积层、全风化花岗岩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强—中风化层中,略具承压性。地下水埋深1.22~17.8 m。区间隧道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盾构机外径6.28 m。隧道衬砌采用6块管片错缝拼装而成,管片环宽1.5 m,外径6.0 m,厚度0.3 m,隧道内径5.4 m。

2.2工程难点

线路条件复杂,隧道上覆地层薄,最小仅11.5 m,同时下穿运营铁路,地表沉降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隧道断面范围内地质复杂,存在上软下硬地层,尤其是在右线DK23+241.5~+292.4(50.9 m)段,有微风化岩层侵入隧道断面内2.8 m,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达到160 MPa,盾构机难以掘进,故区间隧道施工的难点是盾构机如何穿越硬岩侵入段。

3、施工方案

在饱和软土地区开挖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安全、快速、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4]。但是,对于硬岩及软硬差异大的上软下硬地层,采用盾构法施工会造成刀具严重磨损、需要多次更换刀具的现象[6]。该段隧道硬岩侵入断面2.8 m,侵入长度达50余米,若采用盾构法掘进,需要多次更换刀具,但由于隧道下穿运营中的平南铁路,不具备开舱换刀条件,因此采用盾构法无法掘进。

现代矿山法是以保护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原则,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喷支护为主要支护措施,通过监控量测手段实现信息化动态施工的一种现代隧道施工技术,该法与相应的地层预支护手段相结合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种地层。综合考虑隧道穿越硬岩侵入段的环境条件、施工安全及技术经济因素,拟采用矿山法开挖,初期支护后盾构机拼装管片通过。

为减小施工风险,将矿山法施工长度延长到54m,即对右线DK23+238.3~+292.3(54 m)段采用矿山法施工。具体方案是:在DK23+235处修建竖井作为矿山法施工通道,设置60 m长管棚超前支护配合小导管注浆;隧道开挖采用台阶法、控制爆破,初期支护采用锚网喷及钢拱架联合支护。矿山法隧道施工完成后,在隧道底部施作盾构导向平台,盾构机在导向平台支撑及引导下空载推进并拼装管片,从而通过硬岩侵入段。

此外,为保证矿山法隧道端头墙的安全及盾构机能顺利进入前方土体,采用C25素混凝土全断面封堵端头墙。

4、矿山法结构设计

4.1矿山法隧道结构设计

隧道断面为马蹄形结构,内部净空最小尺寸为6.4 m,采用复合式衬砌(图1)。初期支护由网喷混凝土与钢架组成支护体系,钢筋网间距为150mm×150 mm,喷混凝土等级为C25,钢架采用I20b格栅钢架(间距0.5 m);二次衬砌为盾构拼装式管片。

超前支护采用φ159 mm长管棚支护及φ42mm小导管注浆,管棚长60 m,间距250 mm,共37根;隧道开挖之前在长管棚之间设置φ42 mm、长4.0 m超前小导管,并通过小导管向围岩预注浆。

4.2竖井结构设计

在DK23+235处修建施工竖井,竖井断面为7.5 m×8.6 m。为保证盾构机能顺利到达竖井,在竖井小里程方向安装钢洞门及帘布板,竖井周边采用旋喷桩加固,加固范围为上下左右各3 m,隧道轴线方向5 m。

为了确保竖井施工安全,竖井井壁采用锚、网、喷及格栅钢架联合支护。锚杆为长度5.0 m、直径22 mm的砂浆锚杆,间距1.0 m,呈梅花形布置;喷混凝土等级为C25,厚度400 mm;钢架间距0.5 m,在钢架内外侧全环布设直径10 mm、间距150 mm的钢筋网。井底设置型钢钢架支撑及C25、厚400mm的网喷混凝土(图2)。

5、矿山法隧道施工

矿山法隧道施工工艺见图3。

5.1超前管棚施工

(1)管棚制作

管棚由φ159×8 mm热轧无缝钢管制作而成,为避免接头在同一断面上,钢管采用两种规格,奇数孔首根4.0 m,偶数孔首根6.0 m,其余的均为6.0 m。钢管采用丝扣联接,钢花管大样见图4。

(2)钻孔

钻孔前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20 cm范围内画出钻孔位置,架设导向架,精确调整导向架后用MK-5型水平地质钻机钻孔。钻孔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钻孔孔径比钢管直径大30~40 mm,外插角1°~3°。每钻进5 m用仪器复核钻孔角度,并及时纠偏。

(3)下管

下管前预先对每个钻孔的钢管进行配管和编号,保证同一断面上的接头数不超过50%。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因此下管要及时、快速,以保证在钻孔稳定时将管子送到孔底。前期靠人工送管,当阻力增大、人力无法送进时,借助钻机顶进。

(4)注浆

钢管安装完后,通过钢管向地层内注浆。采用后退式注浆,顺序为先两侧拱脚、后拱顶。注浆分两步完成,第一次注入水泥砂浆,等浆液充分收缩后第二次注入水泥浆,以使管棚填充密实。注水泥浆时,水灰比为0.5~1.0,注浆压力为0.5~1.0 MPa;注水泥砂浆时,灰砂比为1∶2~1∶2.5,注浆压力为0.5~1.0 MPa。

5.2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

超前小导管布置情况如图5所示。

(1)小导管安装

小导管安设采用钻孔打入法,采用YT28型风枪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 mm。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并在工作面及附近5 m范围内喷射5 cm厚混凝土作为止浆墙。(2)注浆

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浆液扩散半径为1~1.5m;注浆终压为静水压力的1.5倍。采用全孔一次注浆方式。

(3)注浆结束条件

注浆结束条件根据注浆压力和单孔注浆量两个指标来判断。单孔结束条件为: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浆液注入量已达到计算值的80%以上。全段结束条件为:所有注浆孔均已符合单孔结束条件,无漏注。注浆结束后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如未达到设计要求,进行补孔注浆。

5.3台阶法隧道开挖

隧道依据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结合围岩条件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中严格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勤量测原则。

在竖井施工及地层加固完成后,沿区间隧道拱部打设管棚(37根60 m长),并通过长管棚注浆加固地层,待浆液凝固后按以下步骤循环开挖隧道:

(1)设置φ42 m m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地层;

(2)人工风镐开挖上断面土体,必要时进行弱爆破,并喷射5 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3)施作临时钢架仰拱;

(4)架立格栅钢架,打设锁脚锚杆;

(5)挂网喷射混凝土;

(6)控制爆破开挖下台阶石方,并喷射5 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7)接长格栅钢架,打设锁脚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

(8)重复以上(1)~(7)循环作业,每循环进尺0.5 m,台阶长度10~15 m。

施工中要求超前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5 m,隧道开挖面始终滞后于超前小导管注浆范围;爆破作业应在小导管注浆浆液完全凝固后进行;超前小导管与系统锚杆、钢架应牢固连接,确保初期支护的整体稳定性。

5.4端头墙施工

矿山法隧道端头全断面采用C25素混凝土封堵,做法是:先喷射厚度为150 mm素混凝土,然后浇注C25厚1 000 mm的素混凝土封堵端头墙,以防止其暴露时间过长出现塌方。

5.5导台施工

矿山法隧道施工完成后,在隧道底部施作导向平台,以保证盾构机能顺利通过。导向平台采用C30素混凝土施工,高度为50 cm,其上预埋2根P50钢轨。导向平台断面弧长与隧道中心夹角为60°,以保证盾体与导向平台有足够的接触面[7]。导向平台起点从竖井洞门开始,一直延伸至隧道端头墙前方,与端头墙之间预留1 m长的缺口,使盾构机刀盘在缺口处顺利旋转并切入端头墙。

6、施工监控量测

为了确保隧道开挖安全及平南铁路正常运营,施工中坚持勤量测原则,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环节,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指导施工和进行施工管理。量测主要项目如下:

(1)既有线位移监测

在掌子面前后50 m范围内沿平南铁路路肩及钢轨每隔5 m布设1个沉降观测点及水平位移观测点。(2)地面沉降点监测

每20 m设一断面,观测点间距2~5 m,分布于隧道两边45°扩散角范围内(图6)。地面沉降观测点采用φ25钢筋打入地下不小于80 cm,四周用C25混凝土围护。

(3)洞内监控量测

洞内监测项目主要有:洞内围岩与支护状态观察、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及钢格栅应力量测等。洞内围岩与支护状态观察在每一断面开挖后进行,其余测点布置见图7。

(4)量测频率

既有线位移监测在施工前取得初始数据,施工中每日进行1次,当沉降与位移变形加大时每2小时量测一次。

隧道施工地面沉降点监测及洞内监测在开挖初期每天1~2次,中期每2天1次,后期每周1次。监测期直到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之后2~3周。

7、结语

(1)在盾构区间隧道硬岩侵入段,采用矿山法施工具有安全、经济、快速等特点。该隧道应用的成功案例对其他盾构区间隧道在上软下硬地层中下穿既有线或其他建筑物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在复杂环境下,矿山法必须与长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等预支护手段或地层加固手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地层沉降和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3)为了确保隧道端头安全及盾构机顺利通过,盾构区间隧道的部分矿山法施工地段的端头墙应予以加固。参考文献

[1]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黄成光.公路隧道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李德武.隧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4]郭陕云.再议隧道工程新奥法[J].隧道建设,2007,(8):1~4

[5]周文波.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陈馈,洪开荣,吴学松.盾构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7]汪茂祥.盾构通过矿山法隧道施工段关键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08,45(2):67~70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发表时间:2018-11-15T09:38:32.4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韩燕[导读] 摘要:新时期地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摘要:新时期地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现代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地铁属于万众瞩目的工程,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和极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准确分析城市地铁施工期间风险事故原因,研究其结构的可靠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事故风险;评价引言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城市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日益受到各方面重视。隧道工程作为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风险高、风险因素众多以及客观条件复杂等特点。 1安全事故统计自我国1965年第一条地铁一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以来,截至2016年末,共有3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其中地铁里程3168.7km,获得批复的城市共有58个,规划线路总长为7345.3km,总投资超过37000亿元。相比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百年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经验还很不足,虽然我国60年代就开始了地铁建设,但是大规模建设也就是2000年以后至今十几年的时间。加之城市地铁建设多位于城区密集区,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与之相应的施工及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因此,在我国地铁高速发展的近一段时期内施工事故频频发生。 我国在煤矿事故、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等统计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在隧道施工尤其是地铁施工事故方面统计较少,有关隧道事故统计大部分仅限于运营阶段和火灾事故等。针对地铁隧道施工事故的事故类型、风险源指向、发展趋势等数据分析不系统,事故发生的原因、类型、条件等对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新建隧道施工有极大的参考意义,通过对历史事故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事故发生特征和规律,同时可以为避免事故和提高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供指导。 通过分析我国近10年来100起地铁隧道矿山法建设施工期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样本发现,该样本包含坍塌事故55起,由各种机械伤害引起的事故11起,火灾与水灾诱发事故各7起,坠物击打引起事故6起,模板坍塌造成事故5起,爆炸引发事故4起,由其他方面原因导致事故5起,如图1所示。对于各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方面,坍塌占总伤亡人数的55.9%,通过对上述各类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坍塌是地铁隧道工程建设期的多发多害事故,是重点防备的事故类型。 图1安全事故统计 2工程实例分析 2.1事故概况 2012?04?25凌晨突降大雨,某市地铁3号线某区间由于雨水渗入掌子面前方的土体,引起掌子面涌水、涌砂、突泥,进而发生隧道坍塌冒顶事故。此事故诱发地面坍塌范围约15m×15m,坍塌深度约为8m,并且造成4条高压电缆受损,部分砂土、各种杂物涌入隧道,造成大面积浸水。 由于工作人员发现较早,抢险及时,未引起人员伤亡情况,但坍塌段位于某市交通干道,人流量较大,引起较多市民围观,产生极坏的社会负面影响。 事故原因如下:坍塌区隧道围岩为富水砂层,在其开挖前已经布设降水井进行降水,并且降水后地下水位已降至隧道底部以下,确保隧道开挖在无水环境下进行,但由于突降大雨,排放雨水的暗渠无法大量排水,导致暗渠转折处(即塌方位置)产生破裂,暗渠中的大量雨水涌入隧道上方土层,在雨水浸泡下,原来无水的隧道周围砂层内黏聚力下降、内摩擦角变小,整体强度变弱,自稳能力下降,掌子面发生涌水、涌砂现象,并导致地面发生冒顶事故。 2.2坍塌事故可靠度分析 塌方处隧道埋深约8m,穿越地层岩性以砂土为主,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方法开挖,数值计算模型分为回填土、砂土、上台阶、下台阶、核心土、上下台阶衬砌、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等9种模型单元,模型范围为52m(横向)×10m(纵向)×31m(竖向),对其四周进行水平约束,底面竖直方向约束,上边界为自由边界,模型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即τ=c+σtanφ,f=tanφ,其模型如图2所示。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 术方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流程图 1.1盾构法隧道施工流程图 图1盾构隧道施工流程图 1.2盾构始发流程图 图2 始发流程 图 2.盾构机下井 盾构机从盾构工作井吊入,每台盾构机本身自重约200t ,分解为 5 块,最大块重约60t 。综合考虑吊机的起吊 能力和工作半径,安排1 台200t 和一台40t 汽车吊机进行吊入任务。盾构机下井拼装顺序见图3。 图3盾构机下井拼装示意图 在吊入盾构机之前,依次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将测量控制点从地面引到井下底板上; 2.铺设后续台车轨道; 3.依次吊入后续台车并安放在轨道上; 4.安装始发推进反力架,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见图4; 5.安装盾构机始发托架,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见图5。 图4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 掘进

图5 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 3.盾构机安装调试 3.1盾构机的安装主要工作 1.盾构机各组成块的连接; 2.盾构机与后续设备及后续台车之间各种线路、管线和机械结构的连接。 3.盾构机内管片安装器、螺旋输送器、保园器的安装; 4.台车顶部皮带机及风道管的连接; 5.刀盘上各种刀具的安装。 3.2盾构机的检测调试主要内容 1.刀盘转动情况:转速、正反转; 2.刀盘上刀具:安装牢固性、超挖刀伸缩; 3.铰接千斤顶的工作情况:左、右伸缩; 4.推进千斤顶的工作情况:伸长和收缩; 5.管片安装器:转动、平移、伸缩; 6.保园器:平移、伸缩; 7.油泵及油压管路; 8.润滑系统; 9.冷却系统; 10.过滤装置; 11.配电系统; 12.操作控制盘上各项开关装置、各种显示仪表及各种故障显示灯的工作情况。 盾构机在完成了上述各项目的检测和调试后(具体应遵照盾构机制造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即可判定该盾构机已具备工作能力。 4.盾构进洞 1.盾构进洞前50 环进行贯通测量,以确定盾构机的实际位置和姿态。此后的掘进不允许有大的偏差发生,逐渐按偏差方位调整盾构机姿态和位置,满足盾构进洞尺寸要求。这一调整应在盾构刀盘进入洞前加固土前完成,以避免盾构进洞发生意外。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探析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地铁高速发展,盾构法具有不影响地面 交通、对周围建(构)筑物影响小、适应复杂地质条件、施工速度快等众多优点而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但盾构法隧道工程是在岩土体内部进行的,无论其埋深大小,开挖施工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土层产生扰动,从而引起地面沉降(或隆起),危机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道等设施的安全。因此,施工能产生多大的沉降或隆起, 会不会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是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最关键的问题。要在地铁工程施工前对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有所估计,就首先需要了解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一般规律和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安全判别标准和控制原则,达到 事先防控的目的。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法;地面沉降 引言 随着城市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地铁施工中盾构施工最为普遍,地铁施工引发的地面 沉降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怎样对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和防范,成为了地铁盾构施工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 面沉降问题研究。 1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1覆土厚度H和盾构外径D的影响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隧道盾构技术非常重要,盾构外径越大,由盾构施工引起的单位长度的 地层损失就越大,在相同地面沉降槽宽度下,最大地面沉降也随着增大;而隧道覆土厚度越大,则 最大地面沉降值就会越小,但地面沉降槽宽度会越大。最大地面沉降随覆土厚度H与盾构外径 D的比值即H/D的增大而减小。 1.2盾构到达时的地层沉降,开挖面前的沉降或隆起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沉降是非常重要的,自开挖面距观测点约3m-10m时起,直至开 挖面位于观测点正下方之间所产生的隆起或沉降现象。实际施工过程中设定的盾构土压舱压 力很难与开挖面土体原有土压力达到完全的平衡,多因土体应力释放或盾构反向土仓压力引起 的土层塑性变形所引起。 1.3盾构穿越土层性质 隧道开挖在软土层中,主要的土层性质有砂质粉土、淤泥质粘性土、砂土层以在不同的 土层穿越中对地面沉降也有不同的影响。在保持其他工艺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穿越砂土层 相对于黏土层来说,其沉降槽宽度的系数也更小,因此沉降量也是最大的。设地层损失率为2%,盾构埋深为 10m,盾构半径为 3.2m,计算分析穿越不同土层的宽度系数与沉降量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后可知,在穿越不同土质时地面沉降效应也不同,穿越黏土时的沉降槽宽 系数最大,对地面沉降影响的范围也最大,穿越砂质粉土层,宽度系数比黏土层小,沉降量 显著,在穿越砂土地面时沉降量最大。 1.4盾尾间隙沉降 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是由于地铁盾尾通过测点后产生的,一般的范围约在后尾通过 测点后0-20m范围。由于盾构外径大于管片外径,管片外壁与周围土体间存在空隙,往往因注 浆不及时和注浆量不足,管片周围土体向空隙涌入,造成土层应力释放而引起地表变形,这一期 间的地表沉降约占总沉降的40%-45%。 2盾构隧道的地面沉降机理 在盾构隧道施工开挖的过程中,地面沉降是由于面的附加应力、应力释放等引起地层产 生的弹塑性变形。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包括开挖卸载时开挖面周围土体向隧道内 涌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支护结构背后的空隙闭合所引起的地面沉降,管片衬砌结构本身变形 所引起的地面沉降以及隧道结构因整体下沉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可称为开挖地面沉降。盾构法 隧道在施工期的地面沉降可认为主要由开挖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组成,而次固结沉降

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概述

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概述 目前国内外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盾构法等。主要阐述了修建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的原理、施工流程、优缺点,为我国各大城市修建地铁车站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还在增加、再加上机动车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为了改善交通环境,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兴建地下铁道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如最近几年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便兴建了大量的地下铁道。由于在城市中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将就城市地下铁道施工方法分别加以介绍。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面和地下障碍物、施丁设备、环保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明挖法 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是各国地下铁道施工的首选方法,在地面交通和环境允许的地

方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施工属于深基坑工程技术。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十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常被作为首选方案。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明挖法施工程序一般可以分为4大步:维护结构施工→内部土方开挖→工程结构施工→管线恢复及覆土,如图1。 上海地铁M8线黄兴路地铁车站位于上海市控江路、靖宇路交叉口东侧的控江路中心线下。该车站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长166.6m,标准段宽17.2m,南、北端头井宽21.4m。标准段为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结构,端头井部分为双柱双跨结构,共有2个风井及3个出人口。车站主体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在标准段深26.8m.墙体厚0.6m。车站出人口、风井采用SMW桩作为基坑的维护结构。2盖挖法 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以逆作。 在城市繁忙地带修建地铁车站时,往往占用道路,影响交通当地铁车站设在主干道上,而交通不能中断,且需要确保一定交通流量要求时,可选用盖挖法。 2.1盖挖顺作法

浅论上海地铁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后期变形

浅论上海地铁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后期变形 摘要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M8线淮海路站~复兴路站区间隧道的施工为例,对引起隧道施工后期变形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盾构法隧道后期变形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1 概述 在上海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已拼装成环的隧道在刚离开盾尾或脱离盾尾3~4环后,就发生环面不平整现象,即D块管片滞后于B1、B2块管片,B1、B2块管片滞后于L1、L2块管片,从而产生管片角部碎裂,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 通过对环缝错位现象的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成环管片在出盾尾后发生了隧道的后期变形(上浮或沉降)而导致的。以上海轨道交通M8线复兴路站~淮海路站区间隧道施工的有关数据为依据,阐述影响隧道后期变形的各种因素,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M8线复兴路站~淮海路站区间隧道起始于复兴路站北端头井,止于淮海路站南端头井,推进里程为SK20+236.595~SK19+409.846,全长826.749 m,在SK19+785.640处设有1条联络通道。土压平衡盾构机由复兴路站北端头井下井,出洞后上行线沿西藏南路往北推进,途径自忠路、方浜路、浏河路、会稽路、寿宁路、桃源路、淮海路,穿越众多管线后到淮海路站南端头井。盾构机在淮海路站端头井内调头后,下行线沿西藏南路往南推进到复兴路站北端头井(见图1)。 图1 区间隧道示意图 3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是影响隧道后期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工程隧道穿越的土层为④淤泥质粘土层、⑤1粉质粘土层,各土层性能指标及特征见表1。

4 影响隧道后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分析 4.1 设计轴线 复兴路站~淮海路站区间隧道最大坡度为-11.675‰,隧道顶覆土厚9.0~16.3 m。上、下行线隧道推 进竖向轴线坡度见表2。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 导语:盾构法施工是一种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隧道掘进施工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城市地铁和大型城市排水隧道施工。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在城市地铁隧道、越江越海隧道、取排水隧道施工中采用此项技术,以替代原来落后的开槽明挖或浅埋暗挖等劳动密集型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盾构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测量点击进入VIP充值通道 地铁盾构机分类及组成 地铁盾构机根据其适用的土质及工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压缩空气式、泥浆式,土压平衡式等不同类型。盾构机主要由开挖系统、推进系统排土系统管片拼装系统、油压、电气、控制系统、资态控制装置、导向系统、壁后注浆装置、后方台车、集中润滑装置、超前钻机及预注浆、铰接装置、通风装置、土碴改良装置及其他一些重要装置如盾壳、稳定翼、人闸等组成。海瑞克公司在广州地铁使用的典型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为主机结构(盾体及刀盘结构)断面形状:圆形、用钢板成型制成,材料为:S335J2G3。主要由已下部分构成:刀盘、主轴承、前体、中体、推进油缸、

铰接油缸、盾尾、管片安装机。主机外形尺寸:7565mm(L)X6250(前体)X6240(中体)X6230(盾尾)。 ①压缩空气式盾构 1886 年Greatbhad 首次在盾构掘进隧道中引了这种工法,该工法利用压缩空气使整个盾构都防止地下水的侵入, 它可在游离水体下或地下水位下运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用压缩空气来平衡水压和土压。传统的压缩空气式盾构要求在隧道工作面和止水隧道之间封闭一个相对较大的工作腔,大部分工人经常处于压缩空气下, 这会对掘进隧道和衬砌造成干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出现了用无压工作腔及全断面开挖的压缩空气式盾构和带有无压工作腔及部分断面开挖的压缩空气式盾构等。 ②土压平衡式盾构 20 世纪70 年代日本就开发土压平衡式盾构,不用辅助的支撑介质,切割轮开挖出的材料可作为支撑介质。该法用旋转的刀盘开挖地层,挖下的渣料通过切割轮的开口被压入开挖腔,然后在开挖腔内与塑性土浆混合。推力由压力舱壁传递到土浆上。当开挖腔内的土浆不再被当地的土和水压固化时就达到平衡。如果土浆的支撑压增大超过了平衡,开挖腔的土浆和在工作面的地层将进一步固化。与泥浆式盾构相比优点在于:无分离设备在淤泥或粘土地层中使用,覆盖层浅时无贯穿浆化的支撑泥浆泄露的危险。 ③泥浆式盾构 1912 年,Grauel 首次建造了泥浆式盾构。该法可以适用于各种松

地铁隧道施工方法全解

地铁隧道施工方法全解 明挖法 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施工属于深基坑工程技术。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土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等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盖挖法 01 顺作法 盖挖顺作法是在地表作业完成挡土结构后,以纵、横梁和路面板置于挡土结构上维持交通,往下反复进行开挖和加设横撑,直至设计标高。依序由下而上,施工主体结构和防水措施,回填土并恢复管线路或埋设新的管线路。最后拆除挡上结构外露部分并恢复道路。 02 逆作法 盖挖逆作法是先在地表面向下做基坑的维护结构和中间桩柱,和顺作法一样,基坑维护结构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或帷幕桩,中间支撑多用主体结构本身的中间立柱。随后开挖表层土体至主体结构顶板地面标高,利用未开挖的土体作为土模浇筑顶板。待回填土后将道路复原,恢复交通。之后的工作都是在顶板覆盖下进行,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并建造主体结构直至底板。 盾构法 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钢筒的前端设置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中段安装顶进所需的千斤顶,尾部可以拼装预制或现浇隧道衬砌环。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装或现浇一环衬砌,并向衬砌环外围的空隙中压注水泥砂浆。盾构施工前应先修建一竖井,在竖井内安装盾构,盾构开挖出的土体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 盾构按断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圆形、拱形、矩形、马蹄形4种。盾构法的主要优点是除竖井施工外,施工作业均在地下进行,既不影响地面交通,又可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土方量少;盾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主要工序循环进行,易于管理;施工不受风雨等气候条件的影响。 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即松散地层的新奥法施工,新奥法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作为主要支护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浅埋暗挖法是针对埋置深度较浅、松散不稳定的上层和软弱破碎岩层施工而提出

深圳地铁矿山法隧道二衬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 xx地铁2号线工程土建2202标段的施工及设计图纸。 2 xx地铁2号线工程土建2202标段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相关行业的施工规范和标准、xx市相关规程规范及标准。 4 工程现场调查资料及周边建筑物基础资料。 5 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定额,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6 根据我局现有施工水平、技术、设备、施工经验、科技进步、施工能力和资源配置等施工要素。 1.2 编制原则 确保工期目标的原则 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充分考虑了实现关键工期及总工期目标所必须预留的“抢工”条件;从施工顺序安排上也充分考虑了各工期目标的需要。 技术进步原则 施工方案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技术进步原则。 成本最优化原则 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精细组织、技术创新使得成本最优。进而使得工程自始至终保持质量、成本、安全良性循环的有序状态。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范围 xx隧道处于xx地铁2号线工程土建2202标段沙世区间,位于xx市南山区世界之窗景区下。 2.2设计概况 沙世区间xx隧道分左、右线,左线ZDK14+245.857~ZDK14+759.000,长513.143m,右线YDK14+252.15~YDK14+759.000,长506.850m,单线总长1019.993m。 全隧道按浅埋暗挖法及喷锚构筑法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隧道埋深13~28m左右,围岩为Ⅲ~Ⅵ级,Ⅲ级长70.7m,Ⅳ级长208.2m,Ⅴ级长397.8m、Ⅵ级长343.293m (处于砂质粘性土),暗挖隧道断面单线A、单线B、单线C、单线D型及小间距隧道5种。单线隧道直线及曲线段内净空均为5200mm。 2.3二衬施工主要工程数量表 ]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艮丿丿架安■ 苗沟机就位调试 --------- A 丿- 达- 止加掘逬 洒门螯封陽住妓 盾构札托歆- iVt 汕 涧门处牟站) 1 隆护舞曲除1 头 再次琥程啊试 期门篷刘圈安寢 — "L J V 割门处牢站 再就解1 側护堆凿陈■ 图1盾构隧道施工流程图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流程图 1.1盾构法隧道施工流程图 初蜡掘it 到ii 终点

1.2盾构始发流程图 图2始发流程图 2.盾构机下井 盾构机从盾构工作井吊入,每台盾构机本身自重约 200t ,分解为5块,最 大块重约60t 。综合考虑吊机的起吊能力和工作半径,安排 1台200t 和一台 40t 汽车吊机进行吊入任务。盾构机下井拼装顺序见图 3。 始 发 准 备 拆 除 临 时 墙 掘 进

图3盾构机下井拼装示意图 在吊入盾构机之前,依次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将测量控制点从地面引到井下底板上; 2.铺设后续台车轨道; 3.依次吊入后续台车并安放在轨道上; 4.安装始发推进反力架,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见图4; 5.安装盾构机始发托架,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见图5。

8储口F诧 5*注腿諜 >—£ L27KW 图4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 3盾构机安装调试 3.1盾构机的安装主要工作 1?盾构机各组成块的连接; 2.盾构机与后续设备及后续台车之间各种线路、管线和机械结构的连接 3.盾构机内管片安装器、螺旋输送器、保园器的安装; 4?台车顶部皮带机及风道管的连接; 5?刀盘上各种刀具的安装。 3.2盾构机的检测调试主要内容 1?刀盘转动情况:转速、正反转; 2?刀盘上刀具:安装牢固性、超挖刀伸缩; 3.铰接千斤顶的工作情况:左、右伸缩;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现状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现状 发表时间:2019-04-26T15:54:01.1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作者:张磊翟宝伶[导读] 利用盾构法进行地铁工程建设有利于进行隧道挖掘,而隧道挖掘工作是地铁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天津国际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天津市 300191 摘要: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难题之一,空气质量也受之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在低碳环保,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之下,必须行,绿色出行为前提下,乘坐公共交通地铁的出行为交通拥堵疏解了巨大的压力。截止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已经有了正式的轨道交通,并且各种线路在逐渐的发展和扩大,地铁轨道的运行在我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地铁轨道的优点较多,例如地下轨道交通快捷,节约资源,对环境破坏较小,以及可以抵抗自然风雪的伤害,安全舒适。当然地铁的运行离不开地下隧道,盾构法作为地铁工程建设的常用方法,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盾构法进行地铁工程建设有利于进行隧道挖掘,而隧道挖掘工作是地铁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1盾构的分类 盾构机按其适用的地质情况不同主要分为泥水式盾构机、土压平衡式盾构机等类型。下面简单介绍通用的两种:泥水盾构机是在盾构机前面设置挡板,与刀盘泥浆槽之间形成稳定的开挖面,泥土进入泥浆仓内,形成一个不透水的薄膜在掌子面以此为张力来保持水压力,与开挖面的土压和水压之和保持平衡。挖出的土泥以泥浆的方式运输到地面,然后泥浆和水通过处理设备将泥土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泥水经过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到开挖中。 土压平衡盾构机是当盾构机向前推时,通过前面刀盘旋转切削土体切下来的土被运到土仓。当土仓被削下来的土填满时,被动土压力与开挖面上的土压和水压力之和保持平衡,因此实现掌子面平衡。 2盾构法施工的原理 盾构法开挖隧道本质上就是在盾构机开挖的过程中同步进行管片的拼装和盾尾注入浆体。根据开挖面所处的土层条件等状况,选择相应的盾构机机型。现在常见的形式包括密闭式、敞开式、土压式、泥水式等类型的盾构机。盾构机开挖隧道的施工过程:1.在隧道两端各建造一个盾构工作井:2.在两端的工作井处分别安装盾构设备;3.当盾构区间较长时宜进行设置中间维修井并在起始工作井处由千斤顶来提供推力使盾构机从开孔位置顶出;4.盾构机进行掘进时是根据设计位置来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管片安装和土体的排出同步进行;5.对盾尾的注浆必须及时用以固定衬砌管片的位置和减小土体的变形。盾构机在开挖的整体流程下存在的重要技术分为四块:1刀盘切入土层过程2开挖土层过程3盾构时管片衬砌的安装过程和最后的盾尾同步注浆过程。 (a)切入土层:盾构顶推力的大小是由本身存在的千斤顶来进行支持,当盾构的切口环进入到土体所顶进的长度和千斤顶所顶进的距离相对等。 (b)土体开挖:相对应地区的地质特性和机械的类型不同所进行的开挖方式也会有着千差万别。具体开挖方式有:网格式机械切削式敞开式和挤压式等开挖方式。 (c)衬砌拼装:在地质情况或承载力较小时一般会使用衬砌管片预制拼接来施工,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存在其他的衬砌施工方法例如现浇式和复合式。 (d)盾尾同步注浆:在实际盾构开挖过程中盾构机开挖出的洞口大小比要拼接管片外径还要大一些,所以在盾构继续开挖时前期拼装好的管片会受到周围围岩作用并在盾尾通过后形成盾尾空隙。这种空隙在盾构施工中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对空隙及时的进行填充就会严重影响到管片的整体安全性。 3盾构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3.1盾构机进出洞时作业控制 地铁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盾构机的进出洞操作时,必须对作业、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利用盾构机挖掘隧道,必然会涉及到盾构机的进出洞,而这一过程的作业控制直接关系到盾构法的施工质量。如果盾构机进出洞操作出现问题,则整个地铁工程建设都有可能失败。为此,施工人员必须充分重视盾构机的进出洞作业控制。通常情况下,盾构机首先进行进洞作业,而后再进行出洞作业。在盾构机进行进洞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地铁隧道的作业路线,避免出现较大的轴线误差。同时,施工人员还应仔细勘察施工路线周围的环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如果存在威胁盾构机施工作业的潜在因素,则必须在作业前制定好预防措施以及应急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干扰盾构机的顺利施工。在进行盾构机的出洞作业前,施工人员需彻底审查各项工作,避免存在漏洞影响出洞作业。 3.2盾构机挖掘施工时作业控制 盾构机的挖掘作业是地铁施工盾构法的主要工作,此项作业在地铁工程建设的盾构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盾构机进行挖掘施工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挖掘施工对周边土层产生较大影响,以保证开挖土层的稳定性。要减少盾构机挖掘施工对周边土层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施工人员必须在挖掘作业前科学合理地调整盾构机的参数。同时,在挖掘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员应注意盾构机的姿态,避免盾构机因姿态问题影响挖掘工作的顺利进行。盾构机的姿态不仅会影响挖掘工作的进行,还会影响管片作业的拼装质量。为此,在盾构机的挖掘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姿态。盾构机的姿态控制与注浆方式、盾构坡度等各项参数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控制好各项参数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对盾构机姿态的有效控制。盾构机各项参数量的控制需要建立在可靠的测量工作之上,在进行可靠性的测量之后,才能实现对盾构机各项参数量的精准控制。此外,要将土体压力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还需严格调控盾构机的前进速度和排土容量。 3.3推进操作和纠偏 盾构在实施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围岩的范围进行观察,以此确保实施的安全性,实时对千斤顶的行程和推力进行观察,沿既定路线方向准确掘进。因此,有必要正确推进盾构的运行,随时纠正偏差。盾构掘进过程中,为了保证盾构掘进功能在计划路线上的正确性,防止偏移、偏转和俯仰,应适当调整千斤顶行程和推力,破坏不方便掘进面的稳定性。一般采用开挖后立即推进。或者一边挖一边推。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正确操作屏蔽体,任何时候都要进行纠偏的路线。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14-99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即新奥法施工。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简称为NATM。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教授于二十世纪50年代提出的。我国近40年来,铁路、交通、水利与市政等部门通过科研、设计、施工实践,在许多隧道修建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成功地应用了新奥法,取得了较多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新奥法在市政地铁建设中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在许多省市地铁建设的应用正日益广泛,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技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下面结合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要点,介绍地铁隧道矿山法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的矿山法施工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的矿山法施工 【摘要】盾构法隧道施工经常会遇到上软下硬不均匀地层,此时倘若隧道下穿既有线或建筑物不具备开舱换刀条件,将会导致盾构机无法正常掘进。在深圳地铁5号线盾构区间上软下硬地层中,局部改用矿山法开挖、初期支护后由盾构机拼装管片通过的施工方法,其经验可供地铁隧道施工参考。 【关键词】矿山法;台阶法;盾构区间隧道;上软下硬地层;长管棚;超前小导管; 1、引言 矿山法是传统的地下巷道施工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以钻眼爆破方式开挖土石。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提出了岩体自身具有承载能力的理论,给传统矿山法赋予了新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以保护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原则,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喷支护为主要支护措施,通过监控量测手段实现信息化动态施工的一种现代隧道施工技术。现代矿山法[1],即新奥法具有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造价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山岭隧道工程[2~4]。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期。地铁工程一般覆盖层较浅,大多处于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或砂卵石地层中(尤其是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地下水位通常较高,地层自稳能力差,周边环境复杂。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地表沉降、加快施工速度,地铁工程大多采用盾构法施工。但在复杂的地层环境中,盾构施工经常会遇到上软下硬等不均匀地层,在这样的地层中掘进会引起刀具严重磨损不能正常使用,假如此时地铁下穿既有线或其他建筑物、不具备开舱换刀条件,将会导致盾构机无法正常掘进。如何解决盾构区间隧道上软下硬地层中下穿既有线或其他建筑物的掘进问题,深圳地铁5号线所采用的矿山法为工程界提供了一个先例。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5号线民治—五和区间线路整体呈东西走向,区间起点位于民治大道东侧、平南铁路南侧的既有道路下方,出民治站后与平南铁路平行前进,经坂田火车站后向北偏转,四次下穿平南铁路后进入五和站,终点位于五和南路。左右两线总长4 061.59 m,线间距11.9~15.5 m。 隧道顶部覆土厚11.5~33.0 m。隧道主要穿越砾质粘土、砾砂、全风化花岗岩及少量强风化与中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圆砾层、坡积层、残积层、全风化花岗岩中。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强—中风化层中,略具承压性。地下水埋深1.22~17.8 m。区间隧道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盾构机外径6.28 m。隧道衬砌采用6块管片错缝拼装而成,管片环宽1.5 m,外径6.0 m,厚度0.3 m,隧道内径5.4 m。 2.2工程难点 线路条件复杂,隧道上覆地层薄,最小仅11.5 m,同时下穿运营铁路,地表沉降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隧道断面范围内地质复杂,存在上软下硬地层,尤其是在右线DK23+241.5~+292.4(50.9 m)段,有微风化岩层侵入隧道断面内2.8 m,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达到160 MPa,盾构机难以掘进,故区间隧道施工的难点是盾构机如何穿越硬岩侵入段。 3、施工方案 在饱和软土地区开挖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安全、快速、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4]。但是,对于硬岩及软硬差异大的上软下硬地层,采用盾构法施工会造成刀具严重磨损、需要多次更换刀具的现象[6]。该段隧道硬岩侵入断面2.8 m,侵入长度达50余米,若采用盾构法掘进,需要多次更换刀具,但由于隧道下穿运营中的平南铁路,不具备开舱换刀条件,因此采用盾构法无法掘进。 现代矿山法是以保护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原则,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以锚喷支护为主要支护措施,通过监控量测手段实现信息化动态施工的一种现代隧道施工技术,该法与相应的地层预支护手段相结合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种地层。综合考虑隧道穿越硬岩侵入段的环境条件、施工安全及技术经济因素,拟采用矿山法开挖,初期支护后盾构机拼装管片通过。

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课程设计计算书

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00页) 姓名杨均 学号 070849 导师丁文琪 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10年7月

1. 设计荷载计算 1.1 结构尺寸及地层示意图 ?=7.2 ?=8.9 2 q=20kN/m 图1-1 结构尺寸及地层示意图 如图,按照要求,对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上层厚度进行调整: mm 43800 50*849+1350h ==灰。 按照课程设计题目,以下只进行基本使用阶段的荷载计算。 1.2 隧道外围荷载标准值计算 (1) 自重 2 /75.835.025m kN g h =?==δγ (2)竖向土压 若按一般公式: 2 1 /95.44688.485.37.80.11.90.185.018q m KN h n i i i =?+?+?+?+?==∑=γ 由于h=+++=>D=,属深埋隧道。应按照太沙基公式或普氏公式计算竖向土压:

a 太沙基公式: )tan ()tan (0010 ]1[tan )/(p ??? γB h B h e q e B c B --?+--= 其中: m R B c 83.6)4/7.75.22tan(/1.3)4/5.22tan(/0000=+=+=? (加权平均值0007.785 .5205 .42.7645.19.8=?+?= ?) 则: 2 )9.8tan 83.68 .48()9.8tan 83.68 .48(11/02.18920]1[9 .8tan ) 83.6/2.128(83.6p m KN e e =?+--=-- b 普氏公式: 2 012/73.2699.8tan 92.7832tan 32p m KN B =??== ?γ 取竖向土压为太沙基公式计算值,即: 2 1/02.189p m KN e =。 (3) 拱背土压 m kN R c /72.286.7925.2)4 1(2)4 1(2G 22=??- ?=?- =π γπ 。 其中: 3/6.728 .1645.11 .728.10.8645.1m KN =+?+?= γ。 (4) 侧向主动土压 )2 45tan(2)245(tan )(q 0021? ?γ-?--?+=c h p e e 其中: 21/02.189p m KN e =, 3/4.785 .5205 .41.7645.18m KN =?+?= γ 0007.785.5205.42.7645.19.8=?+?=? kPa c 1.1285 .5205 .41.12645.12.12=?+?= 则:

(整理)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

一、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 1地铁车站的分类 1.1 按照车站埋深分:浅埋车站、深埋车站 1.2 按照车站运营性质分: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 1.3 按照车站结构断面形式分: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其他 1.4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 2 地铁车站建筑及平面布局 2.1 地铁车站的组成 地铁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生产、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厅等三大部分组成。 车站建筑又可概括为以下部分组成:乘客使用空间、运营管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辅助用房。 2.2车站总体平面布置 按照以下流程确定:前期工作(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调查、构思),确定车站中心位置及方向,选定车站类型,合理布置车站出入口、通道、通风道与地面通风厅。 3 车站建筑设计 3.1 车站设计 3.1.1 设计原则 (1)根据车站规模、类型及平面布置,合理组织人流路线,划分功能分区。 (2)车站一般宜设在直线上。 (3)车站公用区间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4)隔、吸声措施。 (5)无障碍通行。 3.1.2 平剖面设计 (1)车站规模确定。确定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和站房面积,确定车站规模大小。 (2)车站功能分析。确定车站乘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以便于合理进行车站平剖面布置。

(3)站厅设计。主要解决客流出入的通道口、售票、进出站检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站厅与站台的上下楼梯与自动楼梯的位置等。 (4)站台设计。确定站台形式、站台层的有效长度、宽度和站台高度,然后进行站台层公共区(上、下车与候车区及疏散通路)的设计。 (5)主要房间布置。包括变电所、环控用房、主副值班室、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等,一般设置在站厅和站台层的两端。 (6)车站主要设施布置。包括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售检票设施等的布置和各部位通过能力的设计,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3.1.3 消防、安全与疏散 主要考虑建筑防火与防水淹问题。 3.2 车站出入口及出入口通道 3.2.1 普通出入口的设计 (1)出入口数量的确定。一般情况,浅埋地下车站的出入口不少于4个,深埋车站不少于2个。 (2)主要尺寸的确定。出入口的宽度总和应大于该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客流量所需的总和,可按照公式计算。 3.2.2 出入口通道 包括出入口通道宽度的设计、埋深、楼梯踏步和自动扶梯的设置等,出入口通道地面坡度等。 3.3 车站通风道 3.3.1 车站通风道 确定地铁车站内的通风方式、环控设备的布置等来确定车站内通风道的布置。 3.3.2 地面通风亭 根据风量及风口数量确定通风亭的大小,根据实际环境和设备的条件确定通风亭的位置。 3.4 残废人设施 考虑残废人专用电梯和站内盲道的设置。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 要点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一、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即新奥法施工。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NewAustrianTunnellingMethod,简称为NATM。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教授于二十世纪50年代提出的。我国近40 年来,铁路、交通、水利与市政等部门通过科研、设计、施工实践,在许多隧道修建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成功地应用了新奥法,取得了较多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新奥法在市政地铁建设中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在许多省市地铁建设的应用正日益广泛,目前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技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下面结合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和要点,介绍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原理及要点。 新奥法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施工方法,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新技术的标志之一。新奥法技术摒弃了以整体式混凝土衬砌被动地支撑洞室围岩的传统做法,改由柔性、薄壁、能与围岩紧密帖合的锚喷网支护保

护、加固围岩,从而发挥围岩的自承与自稳能力形成天然承载结构,从而达到省工、省料和降低造价的目的。 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可归纳如下: 1.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 2.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帖、及时筑砌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闭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 3.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另外,隧道断面形状应尽可能圆顺,以避免拐角处的应力集中。 4.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

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 【摘要】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实例,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型式的设计,以用于指导建设实践。 【关键词】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目前主要的设计方案有暗挖马蹄形断面隧道、圆形盾构断面隧道、明挖矩形断面隧道。每种型式各有优缺点,在设计中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和周边环境加以选择。 1、设计结构型式的选择 1.1 明挖矩形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明挖法施工工艺成熟,方法简单、可靠,施工风险小,容易控制;工程进度快,根据需要可以分段同时作业;浅埋时造价及运营费用低;对地质条件要求不高;防水处理容易。但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有一定影响,在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在明挖影响范围的地下管线需拆迁;需较大的施工场地。对于跨度大、埋深浅、地质条件差且地面环境允许,有施工场地的区间段,应优先考虑使用,以减少施工的风险和减少工程造价。 1.2矿山法马蹄形结构 1.2.1矿山法优缺点分析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是为适应城市浅埋隧道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施工方法,也称浅埋暗挖法。在我国地铁区间隧道建设中已广泛采用。它是采用信息化设计和施工,可以根据施工监测的信息反馈来验证或修改设计和施工工艺,具有适应城市地下工程周围环境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埋深浅、地面沉降控制严格及结构防水要求高等特点。矿山法施工除在施工竖井或洞口位置需占有一定的施工场地外,对地面交通、管线等干扰较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废弃土石方量少;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及施工方法,针对性强;对软硬不均地层,可以采用不同的开挖方式进行处理,处理方便容易。矿山法也有自身的弱点:在施工中容易引起地下水流失,从而引起地面沉降或隆起,在重要管线和房屋周边需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在施工中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地面坍塌,从而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引发事故。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工作。跨度大时,需分多步进行开挖施工,工序之间干扰大,施工组织麻烦,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论证和考虑隧道周边的环境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和施工工艺之后,以上弱点才可以弱化并避免的。因此采用矿山法设计和施工时,必须从隧道施工方法、施工程序、辅助工法的采用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 1.2.2计算简图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平面杆系有限单元法。选取地质条件最差、最不利典型横断面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简图和计算结果见图1~图3。 1.3盾构法圆形结构 1.3.1盾构法优缺点盾构法施工不仅施工进度快,而且无噪音,无振动,对地面交通及沿线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居民生活等影响较少。由于管片采用高精度预制构件,机械化拼装,因而质量易于控制。地铁工程建设经验表明,由于采用高精度管片及复合防水封垫,单层钢筋混凝土管片组成的隧道衬砌可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不需要修筑内衬结构。盾构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泥水式、复合式土压平衡式盾构的开发,使之在含水砂层以及砂质黏性土层等地层中进行开挖成为可能,所以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情况等难以用矿山法和明挖法施工时,盾构法是较好的选择。而且采用盾构法施工下穿房屋筏板基础时,能较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房屋的破坏。因此,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技术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盾构法较矿山法施工有施工风险相对较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工程投资较省等优点。盾构法施工也有一定的弱点。盾构机在匀质地层中施工是顺利的,但是地层软硬不均,尤其是在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