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内控质量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九蒸九曝(《千金》)的方法。
宋代则有微炒、炒焦(《圣惠方》)等法。
清代增加了酒蒸晒(《解要》)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黑芝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时捣碎。
2、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逸出香气为度,取出晾凉。
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黑芝麻呈扁卵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纹。
一端圆,另一端尖,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
炒黑芝麻微鼓起,有香气。
【质量标准】黑芝麻、炒黑芝麻杂质不得过3%,水分不得过6.0%,总灰分不得过8.0%。
【炮制目的】黑芝麻味甘,性平。
归肝经、肾经、大肠经。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能。
生品现已少用。
古代医家认为生用滑痰,凉血解毒,可治小儿瘰疬,浸淫恶疮,小儿头疮等。
一般多用炒黑芝麻,炒后香气浓,能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燥通便,用于肝肾不足的头痛、头昏,眼花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等。
【应用选择】1、生用(1)瘰疬:治小儿瘰疬,可用本品与连翘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
(2)皮肤疮疡:《普济方》治浸淫恶疮,用本品生捣敷之。
治小儿头疮,本品生用嚼敷(《从新》)。
2、制用(1)肝肾不足或病后虚弱:可用黑芝麻(炒)、桑叶(去梗筋,晒枯)等分,为末,以糯米饮捣丸,常服,用于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皮肤燥涩等,有补益肝肾,养血润燥的作用,如桑麻丸(《医级》)。
若病后虚弱,眩晕乏力等,可与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同用。
(2)气虚肠燥便秘:可用炒黑芝麻(研末),与鸡蛋、蜂蜜,用沸水冲成蛋花糊,常服,治虚秘,对一般肾虚也有作用(《中药临床应用》)。
(3)乳汁缺乏:可用炒黑芝麻研末,加盐少许食之,治妇人乳少,有养血生乳的作用(《纲目》)。
xxx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黑芝麻炒黑芝麻1.2 汉语拼音:Heizhima Chaoheizhima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石油醚(60~90℃)、蔗糖、盐酸、乙醇、黑芝麻对照药材、芝麻素对照品、β-谷甾醇对照品、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硫酸乙醇、3%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烘箱、显微镜、水浴锅、马弗炉、硅胶G板、超声波清洗器、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 取本品l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l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7.4.3 取本品0. 5g,捣碎,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l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黑芝麻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芝麻素对照品、β-谷甾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µl、对照品溶液各4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20 :5.5 :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黑芝麻、炒黑芝麻7.5.1 水分不得过6.0%(附录15 第二法)。
7.5.2 总灰分不得过8. 0%(附录17)。
芝麻质量标准
芝麻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净籽纯质率:一级≥98%,二级≥96%,三级≥94%。
2.千粒重≥2.2g。
此外,芝麻的水分含量也是其质量标准之一。
芝麻按颜色可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黄芝麻等,颜色鲜亮均匀、香味浓郁、酸价适中、霉变少的黑芝麻品质较高。
同时,芝麻的香味、脂肪酸组成也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更多关于芝麻质量标准的信息。
另外,在购买芝麻时,建议选择信誉好、口碑佳的品牌,并关注产品的包装和标签,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芝麻调味(和)酱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芝麻调味(和)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芝麻、花生仁为原料,经清理、漂洗、炒籽、冷却、磨酱、分油后,辅以玉米淀粉、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中一种)、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磷脂、聚甘油脂肪酸酯),再经调配混合、熟化或不熟化、均质、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芝麻调味(和)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532 花生GB/T 1535 大豆油GB/T 1536 菜籽油GB 1886.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 1886.17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GB/T 10464 葵花籽油GB/T 11761 芝麻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4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LS/T 3220 芝麻酱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产品分类:按产品配方不同分为芝麻调味油和芝麻调和油3.1 芝麻调味酱:以芝麻、花生仁为原料,经清理、漂洗、炒籽、冷却、磨酱、分油后,辅以玉米淀粉、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中一种)、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磷脂、聚甘油脂肪酸酯),经调配、混匀、分装等工序制成的芝麻油含量为10%-50%的产品。
《黑芝麻糊》国家标准解读作者:张洁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5期黑芝麻糊作为中国传统特色食品,多年以来一直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是一种人人皆知的冲调类方便食品。
该类产品市场覆盖面很大,生产企业众多,全国几乎绝大多数省份都有黑芝麻糊产品的生产企业及消费市场,且在冲调类方便食品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此外,因黑芝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黑芝麻糊产品常被百姓作为一种营养食品来购买,并用于馈赠老人、儿童或病患人群。
但是,市场上购得的黑芝麻糊究竟由哪些原料加工而成,其真实的属性究竟是什么,一直都没有相应的标准来明示和规范。
由于该类产品缺少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范,导致企业的生产在配方、投料、添加剂的使用、产品卫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会出现为了降低成本而投工减料的情况,在产品中尽可能少加黑芝麻,降低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为了规范市场,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组织起草,编写了《黑芝麻糊》国家标准,将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该项国家标准是指导黑芝麻糊系列产品生产的技术依据,并用于对该类产品的检验,标准对于规范产品的生产及其质量水平,扶优治劣,让消费者吃到安全、营养的黑芝麻糊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用者对《黑芝麻糊》国家标准更好地理解,现对标准的重点条文进行如下介绍。
一、定义标准中“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黑芝麻糊产品的定义为:以黑芝麻(添加量不低于10%)、大米、小麦粉、白砂糖或淀粉糖(添加或不添加)等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食品。
鉴于黑芝麻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黑芝麻的添加量一直缺少行业规范,从而导致了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尽可能少加甚至不添加黑芝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广大百姓对于黑芝麻糊中黑芝麻的含量存在着模糊概念,因此,经综合国内大中小企业的产品情况以及对添加黑芝麻的设备要求和工艺特点,在产品定义中特别明确了黑芝麻糊在生产投料时黑芝麻的添加量不得低于10%。
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编号:CZ/HJC—10—2009编制:缪翠翠审批:发布日期:2009年3月发放号:受控状态: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1、原辅料的质量监控标准1。
1 以水果蔬菜(主要有青椒、红椒、冬瓜、南瓜、胡萝卜、黄桃、苹果、甘薯、草莓、甜玉米、青刀豆、大蒜、菠菜、西兰花、白花菜、圆葱等)为原料及以芝麻、板栗、松子、红枣、核桃、江米、色拉油、香油、白糖、红糖等作为冷冻调理食品的辅料,其农药残留监控标准如下:1。
2 以植物油为辅料的质量监控标准表22、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监控标准主要包括速冻水果、蔬菜的半成品及成品;速冻面米食品的半成品及成品;水果、蔬菜脆片的半成品及成品以及肉食产品的半成品及成品。
2。
1 速冻水果、蔬菜的质量控制标准速冻水果、蔬菜有冷冻青刀豆、速冻甜玉米、冷冻胡萝卜、速冻草莓、冷冻黄桃丁、速冻白花菜、速冻西兰花、冷冻混合菜等.2。
1。
1 半成品微生物的质量监控标准表32。
1。
2 成品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的质量监控标准2。
2 速冻面米食品的监控标准(主要指冷冻米饭)2。
2.1 速冻面米食品半成品监控标准表52.2。
2 速冻面米食品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的监控标准表62。
3 水果、蔬菜脆片的监控标准包括什锦果蔬脆片、苹果脆片、黄桃脆片胡萝卜脆片、无核脆枣、黄秋葵、甘薯脆片、蜜桃脆片、香芋脆条、冬瓜脆片等VF水果、蔬菜脆片.2.3.1 水果、蔬菜脆片的半成品监控标准表72。
3。
2 水果、蔬菜脆片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监控标准表82。
4 肉食的监控标准2.4.1 肉食半成品的监控标准表92.4。
2 肉类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监控标准表103 车间生产用水和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监控标准3.1车间生产用水的质量监控标准表113.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标准依据GB15979—2002) 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500 cfu/m3;工作台表面、内包装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大肠菌群MPN〈2.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附表1: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检测计划88附表2:产品执行标准清单附表3:规范性引用标准清单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附表4:产品卫生标准清单11。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制定芝麻原料的检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芝麻原料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
3.0职责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0控制要求4.1 外观与性状检验: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观察有无异物。
4.2 芝麻素含量测定4.2.1 仪器和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1525输液泵;Waters 2489紫外检测器;Empower3色谱数据工作系统超声波清洗仪:功率250W,频率40KHz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 容量瓶(50mL)芝麻素对照品(纯度99%)重蒸水甲醇(色谱级)乙醇(分析级)微孔滤膜(0.45μm)4.2.2 色谱条件色谱柱:Germsil C4.6×250mm 5μm18检测波长:290nm流动相:甲醇:水(80∶20,V/V)流速:0.8mL/min灵敏度:0.01AUFS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4.2.3溶液制备4.2.3.1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称取芝麻素对照品约1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80%乙醇超声溶解定容。
4.2.3.2样品溶液制备称取芝麻原料样品50g左右于1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倍量80%甲醇80℃加热回流2h,过滤,滤渣加入8倍量80%甲醇加热回流1.5h。
过滤,合并滤液,量取体积,用0.45μm滤膜过滤测定含量。
4.2.4 样品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芝麻素保留时间分别约为8min 。
4.2.5含量计算 采用外标法计算芝麻素含量。
100%100101⨯⨯⨯⨯⨯⨯=W V A KV W A )含量(其中 A 1:样品溶液中芝麻素的峰面积 A 0:对照品溶液中芝麻素的峰面积 W 1:样品的称样量 mg W 0:对照品的称样量 mg V 1:样品的体积 mL V 0:对照品的体积 mL K : 对照品的纯度样品含量结果取两个平行样品含量的平均值。
4.3水分4.3.1. 仪器和试剂: 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 、电热鼓风干燥箱、 平皿、 干燥器 4.3.2 测定步骤取供试品混合均匀,称取约20g ,(精确至0.01g )置于预先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平皿中,于105℃干燥箱中干燥2小时。
1目的规范芝麻进料的检验流程,明确芝麻进料的抽样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结果判定,确保芝麻检验结果的准确。
2适用范围适用于芝麻进料检验和在储存、使用过程中的抽查检验。
3定义:3.1芝麻:是胡麻的籽种,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温带地区。
芝麻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2杂质:除芝麻外的不可利用的有机和无机杂质。
3.3纯质率:净试样质量减去1/2不完善粒,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4职责4.1品保部:负责对芝麻的进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判定;参与物料评审。
4.2生产部:负责对芝麻进料通知取样和进行检验状态标识和储存。
负责芝麻使用过程进行抽查;参与物料评审。
4.3采购部:负责芝麻进料检验异常时与供应商进行反馈;主导进行物料评审。
4.4技术研发部:负责制定芝麻质量标准;参与物料评审。
5内容5.1抽样方法5.1.1芝麻进料到厂后,生产部仓管员开《进料请验单》发品保部,品保部进料检验员按每一批次交货的芝麻为一个检验批,根据来货数量进行随机抽样检验。
5.1.2每5袋抽取1袋,每袋取样50g左右,整批来货共取样200g左右;取样完成后对芝麻包装袋进行封合和标识。
5.1.3将芝麻混合均匀,送与化验室进行检测。
5.2检验方法5.2.1感官检验5.2.1.1包装:包装袋外面应注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和规格,观察其是否清晰、完整、洁净和规范。
5.2.1.2杂质:打开包装袋,带上一次性手套,翻看芝麻内杂质情况。
5.2.1.3感官:取100g样品置于白色磁盘中观察其感官:白芝麻:种皮为白色,乳白色的芝麻在95%及以上,有芝麻的香味,无异味,无虫蛀及霉变。
黑芝麻:种皮为黑色的芝麻在95%及以上,有芝麻的香味,无异味,无虫蛀及霉变。
5.2.2干燥失重检测取10g左右芝麻,粉碎成芝麻粉末,并称取5g左右芝麻粉末,用红外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其干燥失重率。
5.2.3试味取适量样品,送与技术部进行试味,结果反馈给品保部进料检验员,并出判定结果。
黑芝麻验收方案
一、目的
明确检验标准,快速准确地对黑芝麻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检验方案。
二、抽样方法
按照兼前顾后的原则,随机多点取样。
五、拒收条件
1. 品种不符,整批拒收;
2. 在抽检时发现有明显霉味或结团现象,整批拒收;
3. 如在抽检时未发现有明显霉味或结团,而在生产使用时发现有明显霉味或
结团的现象,经品控确认后,未经使用的原料全部退货,已经使用的全部作报废处理。
4. 抽检时发现含有所列的异物或与所列异物类型相同的异物,则整批拒收;
5. 抽检时发现包装被有毒有害物污染,整批拒收;
6. 运输车辆运输过有毒有害物品的,整批拒收。
芝麻质量标准发布日期:[10-03-10 19:28:32]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市场上市交收商品芝麻的特征指标、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场上市交收商品芝麻。
2 引用标准GB 5490-1985粮食、油料检验的一般规则GB 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 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 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 5494-1985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 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 5512-1985粮食、油料检验粗脂肪测定法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3 名词术语3.1 纯质率:净试样重量减二分之一不完善粒,占净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3.2 不完善粒:籽粒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3.2.1 未熟粒:籽粒不成熟,瘪缩,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3.2.2 虫蚀粒:被虫蛀食,伤及子叶的颗粒。
3.2.3 破损粒:籽粒压扁、破裂的颗粒。
3.2.4 霉变粒:粒面生霉或子叶变色的颗粒。
3.3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食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3.3.1 筛下物:通过直径l.0mm圆孔筛的物质。
3.3.2 无机杂质:砂石、泥土、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3.3.3 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芝麻粒、异种粮油籽粒以及其他有机物质。
3.4 含油量:芝麻中的粗脂肪含量百分率。
3.5 色泽、气味:一批芝麻的综合色泽、气味。
4 分类本市场上市交易商品芝麻品种分三类:4.1.1 出口一级白芝麻(交易代码:ZM1):种皮为白色、乳白色的芝麻在98%及以上不允许有黑芝麻。
4.1.2准出口一级白芝麻为出口一级白芝麻的替代品:种皮为白色、乳白色的芝麻在95%及以上不允许有黑芝麻。
4.2.1 出口二级白芝麻(交易代码:ZM3):种皮为白色、乳白色的芝麻高于93%以上不允许有黑芝麻。
黑芝麻糊质量通则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芝麻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芝麻糊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 5009.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GB/T 11761 芝麻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3 术语和定义0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黑芝麻糊 black sesame paste以黑芝麻(添加量不低于10%)为主要原料,添加一种或几种其他原料,经加工制成可冲调的食品。
4 要求原辅料要求4.1.1 黑芝麻应符合GB/T 11761的规定。
4.1.2 其他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净含量预包装产品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5 试验方法感官检验5.1.1 取两个以上最小独立包装样品,将样品倒入清洁的白瓷盘中,在光线充足柔和的环境中用目测观察样品的色泽、组织形态及杂质,鼻嗅其气味,品尝其滋味。
5.1.2 取一个最小独立包装样品,倒入透明玻璃容器中,先加入少量温开水搅拌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80℃以上的开水,充分搅拌均匀,观察其冲调性。
水分按GB 5009.3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总糖5.3.1 原理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再将样品中的蔗糖和其他糖类经盐酸水解全部转化为还原糖后,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即为总糖。
坚果炒货企业食品安全内控规章一、背景介绍食品安全是坚果炒货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制定并执行食品安全内控规章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坚果炒货企业食品安全内控规章的制定和执行。
二、食品安全内控规章的制定1. 内控目标设定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坚果炒货企业食品安全内控目标。
目标应明确、具体,包括食品质量控制、卫生安全管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
2. 内控流程设计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和食品安全要求,设计食品安全内控流程。
包括原材料入库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产品追溯等环节,确保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控制。
3. 内控制度建立制定相关的内控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包括员工培训制度、卫生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规范等,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内控制度。
4. 内控监测与评估建立食品安全内控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内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包括食品安全检测、内部审核、第三方认证等,确保内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食品安全内控规章的执行1. 原材料采购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明,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2. 生产加工控制制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包括员工的个人卫生要求、设备的清洁消毒、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等。
3. 质量检测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抽检。
包括原材料的检测、生产过程的监控、成品的检验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产品追溯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记录和追溯。
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到具体的产品批次和生产环节。
5. 内部培训与宣传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包括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操作规程的宣传、食品安全案例的分享等。
6. 内部审核与改进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内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一)黑芝麻内控质量标准
内容:
1来源
Heizhima
SESAMISEMENNIGRUM
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2性状
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
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
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3鉴别
3.1粉末灰褐色或棕黑色。
种皮表皮细胞成片,胞腔含黑色色素,表面观呈多角形,内含球状结晶体;断面观呈栅状,外壁和上半部侧壁菲薄,大多破碎,下半部侧壁和内壁增厚。
草酸钙结晶常见,球状或半球形结晶散在或存在于种皮表皮细胞中,直径14~38μm;柱晶散在或存在于颓废细胞中,长约至24μm,直径2~12μm。
3.2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l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3.3取本品0.5g,捣碎,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黑芝麻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芝麻素对照品、β-谷甾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
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20:5.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检查
4.1水分
杂质不得过3%(附录ⅨA)。
水分不得过6.0%(附录ⅨH第一法)。
4.2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饮片
5炮制
黑芝麻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
6性状
同药材。
7鉴别
同药材。
8检查
同药材。
(水分总灰分)同药材。
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黑芝麻,微鼓起,有的可见爆裂痕,有油香气。
9鉴别
同药材。
10检查
(水分总灰分)同药材。
11性味和归经
甘,平。
归肝、肾、大肠经。
12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13用法与用量
9~15g。
14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