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与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8.32 MB
- 文档页数:60
Survey unit 4Government and politicsConstitutional monarchy君主立宪制and parliamentary democracy代议制民主800 years developing- power – monarch, lords领主,君主,贵族,上帝peopleConstitution1 constitutional monarchy2 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君主- unlimited to make or umake any law3 representitive democracy代议制民主- people voting rights4 the rule of lawAll flexible enough to evolve演变.MonarchyLongest reigning 统治in world. Now purely ceremonial仪式的functions PAGE 44ParliamentOne of oldest in world3 parts- 1 crown2 house of lords3 house of commonsJob is to create, abolish, ammend修改,修订laws, vote on taxation课税+expenditure花费, examin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debate issuesMax duration持续,持续的时间,期间of a government 5 yearsHouse of commons下议院(real power) read PAGE45billsoractshavetogothroughHOC3times,ifpassthisprocessisrepeatedfortheHOL-thenbecomesalaw.houseoflords下议院notdemocraticallyelectedhencepowerreduced-morefordebateandfunctionsashighestcourtofappeal'Governmentcentral/nationalgovernmentandlocal(countyanddistrict)HMgovernment,basedatWhitehalllondon.PMisleaderofthepoliticalpartythatholdsthemostseatsintheHOC,he/sheformsacabinetofministers(20mostimportantdepartmentleaders)departmentsstaffedbycivilservants(poiticallyneutral)localgovernmentanddevolution53counties,369districts.havelocallyelectedcouncilsBUTcontrolled by laws and policies of national government1990s – policy of devolution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sPresently 3 main parties- labour, conservative and liberal democrats BUT alsomanysmallerones.electionsUkdividedinto659constituencies,eachprovidesoneMP(whateverpartythepeoplevotefor)everyoneover18hasthevotevotingisnotcompulsorycandidates-anyoneover18-donotHAVEtojoinapartycanbeindependentcandidatewiththemostvoteselectedtoHOCtorepresenttheirparticularconstiuency5 judicaryVery old tradition of laws.Scotland wales n ireland and england= not the same BUT many laws incomonThe rule of lawRead page 53Sources of law3 main sources1 common law- developed through history by court decisions2 statute law- formal written laws pased by governments (superior to above)3 EU law- mainly economic and socail matters(sometimes superior to above)The court systemDivided into criminal and civil read page 54Criminal courtsMinor offences= local magistrates court ( magistrate is ordinary citizen advised by legal clerk)Serious offences= crown courts, judge and random juryCourt of appeals hears appeals from crown courtHouse of lords hears appeals from court of appealsCivil courtsMoney,contracts, property, family mattersMinor= county courtMajor= high courtHouse of lordsHighest court of appeal for criminal and civil courtsAppeals are about the meaning/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rather than evidence in a caseJudicial proceedingsRead page 57Criminal- 1 police charge 2 crown prosecution review and decide whether to proceedTrial open and public BUT media not allowed to prejudiceProsecution VS defenceAccussed has a right to employ a solicitor/barrister- if no money they are given legal aid by governmentRead page 57Civil courts- simplerLaw and orderCrime and punishmentBig problem in thenUK especially juvenile and drink/drug offences Biggest prison population in west europeDeath penalty abolished in 1965Police52 police authorities in UK, 126 000 police personsBobbies, fuzz, boys in blue, coppers, pigs,No guns。
英国政治经济学摘要:一、英国政治经济学的背景与历史发展1.英国政治经济学的起源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3.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二、英国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1.亚当·斯密与《国富论》2.大卫·李嘉图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3.托马斯·穆尼与《政治经济学原理》三、英国政治经济学对世界的影响1.英国政治经济学对其他国家的传播2.英国政治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四、英国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与应用1.当代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点2.英国政治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正文:英国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简要介绍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和当代的发展趋势。
一、英国政治经济学的背景与历史发展英国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初期阶段,经济活动日益繁荣。
这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从亚当·斯密开始,英国逐渐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
随后,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穆尼等学者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英国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1.亚当·斯密与《国富论》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
他的《国富论》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市场价格、无形之手等理论,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大卫·李嘉图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对亚当·斯密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稀缺性、地租等理论,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托马斯·穆尼与《政治经济学原理》托马斯·穆尼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对李嘉图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
英国政治经济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英国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以供参考。
1. 政治制度:- 英国政府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政治党派:保守党、工党、自由民主党等- 选举制度:普选制、议会制- 司法体系:英国法系、普通法制度、法官制度2. 经济结构:- 英国经济体系:自由市场经济- 制造业:汽车、航空航天、金属、化工等- 服务业:金融、保险、零售、教育、医疗、娱乐等- 农业:小规模但多元化,主要产出为牛奶、肉类、小麦等3. 政府干预与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预算案、税收调整等- 货币政策:由英格兰银行负责- 劳动力市场政策:最低工资、劳动合同法等- 市场监管: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4. 英国的福利国家:- 公共服务:医疗(NHS)、教育(公立学校、大学补助)等- 社会保障:养老金、失业救济、残疾人津贴等- 公共住房:由政府提供和管理,以满足社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5. 英国的贸易与全球化:- EU(欧盟)成员:加入欧盟后与欧洲国家实施自由贸易- 脱欧:2016年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将重新调整与欧洲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6. 英国经济的挑战与变革:- 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与经济影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增强7.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合作协议- 政府向企业提供的资助与补贴- 政府规管下的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这些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关键内容和议题。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多样化,对于理解英国国家的运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正文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初,反映英国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
概念K。
马克思首创古典政治经济学概念,并对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哲学的贫困》(1847)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古典派”一词。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中,他明确地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41页)。
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和其第二版跋,及《反杜林论》(1877~1878)“批判史”章中,他又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过程,其存在的特殊时代条件,和其区别于继起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作了重要论述。
19世纪后期起,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承袭了马克思提出的这一名词,沿用至今,然而他们却变更了它的内容。
一般地说,他们都认为A。
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始;斯密和D。
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构成了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体系。
但他们否认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经历了古典和庸俗两个阶段。
他们把从18世纪末起即开始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在19世纪后期前继续发展的庸俗经济学,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因此,从斯密、李嘉图以后,T。
R。
马尔萨斯、J。
密尔、J。
R。
麦克库洛赫、N。
W。
西尼尔(1790~1864)、J。
S。
密尔、J。
E。
凯尔恩斯(1823~1875)都被称为英国古典经济学者了。
不过,在19世纪后期一些自命为传统经济学反对者的笔下,“古典政治经济学”不一定是一个赞词。
例如,德国新历史学派的L。
布伦塔诺(1844~1931)在他的《古典国民经济学》(1888)中,就曾批评古典经济学者们忽略了人的特殊性而只论述人的一般性,即抽象的人。
J。
M。
凯恩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他前辈的最广泛含义的规定。
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一章中说,马克思发明了“古典经济学家”一词,用以包括李嘉图和J。
英国政治经济学
英国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英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和分配的影响的学科。
它探讨了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如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经济指标。
英国政治经济学也涉及到对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研究,如企业、工会、金融机构等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还探讨了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经济目标,如减少贫困、提高福利、保护环境等。
在英国,政治经济学通常是在大学的经济学或政治学系开设的课程。
学生会学习各种理论和模型,如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制度主义等,以了解不同的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结果。
此外,学生还可能研究英国政府的决策制定过程和政策评估方法。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到许多重要议题,例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劳工关系、环境政策等。
研究者通过理论推导、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来探索这些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总之,英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对于理解和制定经济政策以及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政治经济学是指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价值、货币、价格、财富的一般理论和实现条件的一门科学。
以下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回答:一、定义英国政治经济学旨在揭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以及它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表现和应用。
它以商品、货币、价值、价格、财富等经济范畴为研究对象,同时关注经济制度的演变和社会阶级关系对经济过程的影响。
二、主要理论1. 劳动价值论:英国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即劳动价值论。
这一理论强调了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核心作用。
2. 货币理论:英国政治经济学探讨了货币的性质、职能、流通规律以及货币与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
它提出了货币流通理论,解释了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3. 市场机制:英国政治经济学关注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它强调市场竞争和价格形成,以及市场在推动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4. 阶级关系与财富分配:英国政治经济学关注社会阶级关系和财富分配问题。
它分析了不同阶级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妥协。
5.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英国政治经济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规律和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它强调了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历史发展英国政治经济学起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重商主义时期,当时人们对货币和财富的追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兴起,其中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贡献最为突出。
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市场机制理论,奠定了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进入20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将马克思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相结合,强调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互补性。
此外,新自由主义学派也发展了英国政治经济学,强调了市场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四、现实意义英国政治经济学对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系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的发展知识点总结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英国经历了许多风雨,但它始终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英国发展的知识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总结。
一、政治1. 英国的政治体系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英国君主。
英国的政治体系基于议会制度,议会由两个议院组成: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是贵族院,下议院是民选议会。
英国的首相是由下议院多数党的党魁担任,是政府的首脑。
2. 英国的政党制度英国主要的政党有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
保守党一直是英国政治上的重要力量,工党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两党轮流执政,自由民主党在某些地方也有一定的选民支持。
3. 英国的殖民主义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之一。
它曾经殖民了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
殖民主义对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英国政治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英国的政治改革英国进行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通过的《大选法案》。
该法案取消了一些地方的选区,增加了其他地方的代表人数,使英国政治更加民主化和公平。
二、经济1. 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了著名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 英国的金融体系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英国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银行业。
英国的金融服务业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作用,是英国经济一个重要支柱。
3. 英国的贸易英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尤其是在其殖民时期。
直到现在,英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国家,贸易额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
4. 英国的经济改革英国进行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政策到布莱尔时代的劳动力市场改革,都对英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社会1.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医疗保健、教育、住房等。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空想主义是西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和代表性思想。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涌现,并影响着并塑造着西方世界的思想理论和现实政治经济生活。
本文将对这三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和比较,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德国古典哲学1. 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
这一时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与德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有着密切的通联。
2. 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对自由、理性、人性和历史的思考,德国古典哲学认为人类的理性和自由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人的理性和自由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理性自由的实现和展现的过程。
3. 德国古典哲学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德国和欧洲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现代西方哲学的面貌。
二、英国政治经济学1.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英国政治经济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一种政治经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这一思潮的兴起与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有着密切的通联。
2.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对劳动价值论、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思考,英国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自由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
3. 英国政治经济学对现代世界的影响英国政治经济学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英国和欧洲政治经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的面貌。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1.引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而劳动价值论是其核心概念之一。
劳动价值论旨在解释商品价值形成的机制,引起了经济学家们长期以来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深入探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从简入深地解析其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概述在探讨劳动价值论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亚当·斯密、大卫·里卡多等经济学家的作品为这一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3.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些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而大卫·里卡多则通过劳动价值论解释了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劳动价值论的内涵涉及到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劳动力价值等多个方面,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4.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对于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劳动价值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生产关系、经济增长、社会分配等诸多领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5.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劳动价值论在揭示商品价值形成机制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其理论内涵深刻而丰富,对于我们理解现实经济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然而,在应用劳动价值论时也需要审慎思考,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着商品的价值形成,劳动力价值只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6.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到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这一理论为我们解释商品价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而在应用劳动价值论时,我们也需要充分考虑现实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便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有哪些?第一,它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第三,古典经济学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剩余简直的起源。
第四,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第一,他们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第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
3、《手稿》中劳动异化的内容第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其生产者相对立。
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4、《手稿》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了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了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吗,朝着发现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第二,《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就为马克思后来全面系统地创立唯物辩证的实践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理论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第四,《手稿》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仅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还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涉及到了生产劳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像话关系,从而为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詹姆斯·斯图亚特、李嘉图、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等多位学家。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系。
一、思想意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系。
它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以生产领域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资本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初期。
他们摆脱晚期重商主义的影响,力图寻求经济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探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同时,也由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居各国之首,因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资产阶级立场更为鲜明。
二、代表人物基本介绍(1)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赋税论》,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献给英明人士》、《政治算术》、《爱尔兰政治剖析》、《货币略论》等。
马克思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2)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为世界经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布阿吉尔贝尔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重农学派的先驱。
生于法国鲁昂。
曾任鲁昂地方议会的法官和路易十四的经理官。
英国文化的政治和经济影响英国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仅包括了文学、电影、音乐等方面,还涉及到政治和经济。
本文将分别探讨英国文化在政治以及经济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一、英国文化对政治的影响1.民主制度的发展英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君主专制的时期,不过在17世纪英国发生了一次大革命,导致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
此后,英国逐渐发展出了一种成熟的民主制度。
这种制度着重强调法律平等、公民权利和选举制度等方面。
英国政府的运作不仅遵守着立法、执行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而且还注重国会的角色。
英国文化的影响之一就是对这种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延续至今。
2.政治参与度高英国人对政治的热情和参与度是非常高的。
在英国,政治议题时刻都在人民的讨论之中。
无论是在街头、酒吧、还是在家里,人们都在讨论政治议题。
各种形式的政治运动和抗议活动也时有发生,如反对核武器、环保等方面的行动。
英国人通过集会、请愿以及写信给议员等方式,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去,对英国的政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3.民族主义的反弹近年来,民族主义在英国政治中的影响日益增大。
由于对经济繁荣和国民福利的不满,一些人开始怀疑英国是否应该继续留在欧盟。
2016年英国公投的结果显示,51.9%的英国选民支持脱欧,即英国退出欧盟。
这一结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如今,英国正处于谈判的关键时期,如何平衡百姓生活和国家战略需要,会影响到英国未来的发展。
二、英国文化对经济的影响1.金融和商业中心英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它在全球金融和商业中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伦敦股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
英国金融业已经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除此之外,英国商业和服务业也很发达,英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BP、渣打银行和英国航空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是源自英国。
2.创新和技术英国一直对科学和技术有着非常高的重视。
从森尼尔到牛顿,英国一直是重要的科学中心。
英国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和科技密不可分。
---------献给强大的经本班第四讲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形成一、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获得较大的发展..成立巨大的贸易公司;摧毁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赶走“海上马车夫”荷兰;对外贸易取得显着进展;商业资本投向工、农业;促进产业资本逐渐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政治上;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出现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两次“革命”;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其中一个相对成熟而另一个刚刚开始;对古典经济思想起到了特别重要的影响..1、科技革命1687年;艾萨克.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包括行星在内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在古典学派的思想中可以看到牛顿的影响:按照古典主义者的观点;逗留着的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的严格限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自由放任就是处理社会事务的最高形式的智慧..自然规律将引导经济体系和人们的活动..这些观点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具有革命性的:第一;人们不再毫无疑问地接受古代的真理;诸如利益是罪恶的、地位可以继承等..如果人们自由遵循自我利益的自然法则;那么社会将变得更好..第二;古典经济学中牛顿式的思想提供了判断财产收入是否合法的观念体系..既然自然规律完全不受阻碍;私人的节约和谨慎对社会利益有所贡献;那么地租、利息和利润就是对所有者和生产性财富的使用的公平回报..2、工业革命:启动阶段--分工专业化程度提高;技术发明增多;机械和机器采用日益增加;手工技术逐渐向机器生产过渡;英国成为工业效率最高、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英国的企业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不再依赖政府补贴、垄断、特权和关税保护;竞争越来越依靠产品的低价格和高质量;许多重商主义的措施逐渐被废止..--圈地运动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大农场的普遍建立;也促使了大批自由廉价劳动力的出现..--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外贸和殖民强国;推动了资本积累..--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流通变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而占据统治地位..--工业的增长导致了时下的思想对经济生活中工业方面的关注更多了;由此产生了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二、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1、经济自由主义其基础是个人自由、私人产权、个人主动权、私人企业以及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2、自利的经济行为3、所有的经济资源和经济活动都很重要4、经济规律三、古典学派对谁有利从长期看;古典经济学为整个社会服务;因为对它理论的应用促进了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商人和企业家作为国家财富的促进者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利益与新的地位和尊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平等地从古典主义的观念中获益;工人通过长时间在低酬劳下劳动;分担了工业化的最主要成本..四、古典学派的哪些信条具有长远贡献1自由竞争机制2比较优势理论3收益递减规律4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威廉·配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1.生平与着作 W. William Petty 1623~1687博学多才;既想登“科学之殿”;又想进“财神之庙”;“几乎任何事都能做成功、甚至转败为胜的人”..在政治上;缺乏政治品德;是一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 ..在经济学上;是“政治经济学之父” ;“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经济着作:赋税论1662献给英明人士1691爱尔兰政治解剖1691政治算术1690货币略论16952.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政治算术法、价值理论、分配理论1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政治算术法政治算术:即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从大量的具体的统计资料和经验事实中去得出一般的和真实的结论..这是对科学抽象方法的初步运用;是经济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由此;配第就把政治经济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因而被称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也使得配第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见解;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2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萌芽配第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主张用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比较量来确定商品的价值;在历史上第一次将商品的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商品的价值和劳动时间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价值理论的缺点和错误:认为只有与开采金银的劳动相交换的商品才具有交换价值..始终没有科学地解决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问题..3分配理论配第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土地价格等范畴;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a.关于工资工资论是配第分配论的基础;也是其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其目的是从理论上论证国家规定的工资水平的适度性..“生存工资”理论..配第认为工人的工资是由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种接代”所必需的东西决定的..即工资应当等于维持工人最低限度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如果给工人过高的工资就会造成产品生产损失..实际上把工资归结为必要劳动;而把工人被迫超过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劳动;即剩余劳动;看作是社会收入的源泉..b.关于地租和土地价格在配第看来;地租实际上被看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地租包括利润;因此;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得到的价值的差额构成地租实际上也就是剩余价值;揭示地租来源于剩余劳动;这表明配第已经接近于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的性质..他认为;总收获=种子+工资+地租..其中;种子代表生产资料;工资代表生活资料;地租实际上是全部剩余价值..配第的观点的正确性在于:他是从劳动引出了地租;而不是从土地引出地租..事实上;他把地租看作了劳动创造的;超过工资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还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配第还探讨了土地价格问题;指出土地价格等于预买一定年限21年的地租..c.关于利息关于利息的来源:配第从土地的租金中引申出利息是货币的租金;是一定期限内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关于利息量的大小:配第认为利息量至少要等于借到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土地产生的地租..分配论存在的缺陷:配第不懂的资本主义地租、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从而也无法揭示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错误地把利润包括在地租内;只从地租这个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而没有对剩余价值的更一般的形式即产业利润加以考察.. 4货币理论在本质上;配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作用..配第已经认识到货币的一些基本职能;特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配第认为一国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全部商品的价格总和与货币流通速度..5经济增长理论的萌芽配第的经济增长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国家财富的看法和对于影响财富增长的因素诸如资本、劳动、生产力、财政赋税政策等因素的分析上..在财富观念问题上;其观点还没有摆脱重商主义的影响..这也反映了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过渡和古典经济学初创时期的特点..--认为金银是永久的财富;主张多积累金银--重视商业;认为商业比工农业能赚取更多的财富..--主张发展对外贸易;坚持外贸出超原则..后来;配第逐渐摆脱重商主义的影响;把对社会真正有用和珍贵的物品都看成财富;货币只构成国家财富的一少部分..他提出的“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表明他把对财富源泉的分析;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把劳动看作财富的主要源泉..增进财富的因素劳动生产率..劳动生活率的提高是促进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劳动生产率愈高;产品成本就愈低;利润就愈大..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配第把人口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大类;要增进一国财富;就必须增加生产性人数;减少非生产性人数..赋税..配第认为赋税可以对国家财富增进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配第极力反对对资本征税;主张向土地所有者和贵族课税..3.总体评价散见于赋税论中的这些中肯的见解;已形成了某种有联系的整体..配第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工资理论;从而把地租即剩余价值归结于剩余劳动;并进而把地价归结为资本化的地租;把利息作为地租的派生形式引出来..这已经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接触到了各种收入的统一的源泉..但是配第远远没能建立起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他只是在研究具体问题时涉及一些理论原理;同时他的理论论述也有些杂乱无章;甚至自相矛盾;这反映了古典经济学初创的特点..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建者一生平与着作 Adam Smith 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斯密出生于苏格兰;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获硕士学位;并被推荐去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1748~1763年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任教任职..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莱克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月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1767年他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写作..1773年 5月斯密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76年3月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生前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后人在斯密去世后;先后出版了他的哲学论文集1795和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亚当·斯密着作和通信集..2地位该书从人类利己之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该书对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1776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国富论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着作”、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该书作者亚当·斯密因此获得了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创立者”的称号..从大约1790年起;亚当·斯密就成了专业人员特别是教授们的导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勒曾经写过一篇亦庄亦谐的文章;列举参加学术研讨会时;经常听到的语录;其中有两则是:“这个亚当·斯密早就说过”和“亚当·斯密才没说过这个”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把亚当·斯密当成是判别是非的指标..3篇章内容全书共分五篇;三十二章..第一篇;他从分工开始进而论及与之有关的交换货币、价值、分配工资、利润、地租等问题..这一篇实际上围绕着提高劳动生产力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第二篇论资本的性质、资本积累和资本的用途..第三篇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最早的理论概括..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属于财政学问题..(4)方法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简介..简称国富论..1776年在伦敦出版..19世纪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为中文;译名原富;1902年出版..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上、下..34二理论体系理论体系1.价值与货币理论2.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3.经济增长理论4.经济机制与经济政策1、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1分工和商品交换——价值理论的提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劳动生产力的增进劳动分工第一;分工能够提高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第二;分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某种工作;可以避免因置换工作而浪费时间;从而增加劳动时间..第三;分工能够引起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由于这三个原因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的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广狭的限制思考:“水和钻石;哪个价值大”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水和钻石的悖论”斯密认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交换价值;这是正确的;但他认为有交换价值的东西可以没有使用价值是错误的..斯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他提出他的价值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思考:“是因为人们潜入水中找到珍珠;所以珍珠又有价值;还是因为珍珠有价值;人们才潜入水中寻找珍珠”斯密的基本回答是珍珠具有价值是因为人们需要潜入水中才能获得它们..价值尺度——劳动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一个人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他还认为;“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是用劳动购买的而不是用金银购买的..”价值尺度的二重性斯密认为价值尺度具有二重性;即是作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也是购买或支配的劳动..由此;我们认为亚当斯密的价值论具有两重性;即耗费劳动论和购买交换来的或购买的劳动论..1原始社会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早期野蛮社会;劳动是唯一的资源资本和土地是免费品;从生产角度来看;一种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数量决定..从交换角度来看;商品的拥有者想用它来交换其他商品;那么这种商品的价值就“等于这种商品使他能够买到或可支配的劳动的数量..”斯密认为在原始经济中;劳动既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劳动成本理论;也是交换价值的尺度可支配劳动理论;为劳动决定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1 :2耗费劳动2个小时1个小时答案是:2头鹿或2小时的劳动..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用这头海狸来交换2头鹿;或者可以用这头海狸来获得支配2小时的劳动服务..那么海狸的交换价值是多少呢2发达经济中的收入价值理论在资本投资和土地资源变得很重要的时候;一件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换的数额要足够高;要包含工资、地租和利润;商品的真实价值不再以其中包含的劳动来衡量;但仍然可以用可支配的劳动的数量来衡量..这是一件商品能够购买的劳动数量要超过体现在它生产中的劳动的数量;因为其中包含总利润和地租..价值=工资+利润+地租“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由此;斯密由劳动决定价值论转向收入决定价值论..矛盾的解决:马克思认为用“劳动力”概念来替代“劳动”概念;有了劳动力学说;利润就能在价值规律基础上得到说明..价值=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斯密教条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颠倒了价值存在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应该是价值决定在前;价值分配在后;不能用价值分配来说明价值的决定..斯密把商品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v+m ;丢掉了不变价值部分c..讨论:“斯密教条”是谬误还是科学商品价值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之外;确实还有一部分是不能被分解为收入的生产资料..斯密也曾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举例说:“也许有人认为;农业家资本的补充;即耕畜或他种用具消耗的补充;应作为第四个组成部分..但农业上一切用具的价格;本身就由上述那三个部分构成..就耕马说;就是饲马土地的地租;牧马劳动的工资;再加上农业家垫付地租和工资的资本的利润..因此;在谷物价格中;虽必须以一部分支付耕马的代价及其维持费;但其全部价格仍直接或最后由地租劳动及利润这三部分组成..”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Ⅰ 4 000C + 1 000V +1 000m =6 000Ⅱ 2 000C +500V+500m=3 000“斯密教条”对后世的影响“斯密教条”对以后的经济学家影响很大;这一点从马克思的评论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斯密的混乱思想一直延缓到今天;他的信条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正统信条..”时至今日;“斯密教条”乃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货币理论1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整个商品世界还没有一个共同的和统一的价值标准a. 商品种类增多;繁多的交换价值不易记忆..b. 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货币形式:最终人们把金银确定为一般交换媒介;金银成为最合适的价值尺度..2货币的职能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货币能够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够作为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劳动生成物;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金银对其他货物价值的比例取决于一定数量金银上市所需要的劳动量对一定数量他种货物上市所需要的劳动量的比例..”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斯密认为货币方便了商品流通;但货币本身并不增加一个社会的产出或财富;是非生产性的;创立了不强调货币的重要性这一古典传统.. 货币流通规律:铸币量受国内以借助铸币流通商品的价值的支配纸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全部纸币金额决不能超过其所代表的的金银的价值..三、理论体系 1.价值与货币理论 2.三种收入理论 3.经济增长理论4.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1三种收入与三个基本阶级土地的私有和资本的积累认识到利润和地租不过是对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及其价值的“扣除”;实际上掌握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自然价格: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或价格..市场价格:取决于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斗争;最终取决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斯密的高工资与效率工资背景:1762年英国取消对工资的管制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低工资信条;力主给劳动者较高的工资..高工资对社会有利;体现了社会公正..高工资可以增强工人们的健康与体力;可以激励工人们努力工作;即高工资效率或效率工资..效率工资下;雇员偷懒和离职的减少;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效率工资能够很好地解释周期性失业和工资刚性问题..效率工资理论与斯密“自我调节”思想相互矛盾工资变动的规律工人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斯密的工资结构理论斯密认为在一个完全自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和改变职业的情况下;每种工作的利与弊都相等或趋向于相等..在这种“差异均等化”理论下;不同工作的实际工资率将随五种因素而改变..工作的舒适性受教育和训练的程度工作的规律性信任与责任水平成功的可能性3利润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利润的两种规定----从劳动决定价值的见解出发;把利润看作是劳动超过工资之上的余额即剩余劳动..----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见解出发;把利润当做是价值的源泉之一;是生产费用的一部分..斯密把剩余价值的源泉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最早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余剩余劳动;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基础..4地租理论地租的两种规定----从劳动决定价值的见解出发;把地租视为地主阶级凭借土地私有权无偿地占有工人一部分剩余劳动的特殊收入..----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见解出发;把地租当做是价值的源泉之一;是使用地主土地的自然报酬..a. 斯密的第一种地租理论从本质上看;地租是土地成为私有财产后;耕种者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代价..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单纯结果..批评了地租是用于改良土地的资本的利润或利息的观点;揭示了地租的剥削本质..从量的角度看;自然的地租是租地人所得农产品总额扣除农业资本用于补偿种子和购置耕畜及其他农具的耗费;支付工资;并提供当地农业资本的普通利润后剩余的份额..综上所述;从劳动价值论来看;斯密关于三大阶级和三种收入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正确地描述了这个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并且在实际上触及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及其来源和本质问题..从要素贡献论看;斯密关于工资、利润和地租的这些观点;是阐述收入的分配功能要素份额理论的一种尝试;尽管不完整;但已远远超出前人..三、理论体系1.价值与货币理论2.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3.经济增长理论4.经济机制与经济政策资本理论资本的性质: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一部分财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才出现的;把生产资本范畴一般化;比重农学派前进了一步..资本的来源:认为资本来源于节俭;混同了资本与财产..生产劳动理论劳动的社会规定性:----生产劳动是同资本相交换并生产利润即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如制造业工人的劳动..----非生产劳动是同收入相交换不生产利润即不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