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生产过程的核算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课题序号授课班级13会计对口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新课授课章节名称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使用教具投影教学目的熟练掌握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教学重点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教学难点生产过程设置主要账户的核算内容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复习回顾 二、生产过程业务核算的财务处理(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假设企业生产AB 两种产品,本月产品的生产业务如下:材料耗用汇总表项目甲材料 乙材料 合计 生产产品耗用其中:A 产品B 产品40000 26000 14000 20000 13000 7000 60000 39000 21000 车间一般耗用600 600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300 300 合计 4060020300 60900借:生产成本 ----A 产品 39000----B 产品 21000制造费用 600管理费用 300贷:原材料 60900 直接人工 计入成本的费用 不计入成本的费用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生产费用(二)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和分配企业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如下:生产工人工资 42000 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 24000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 18000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2000行政人员工资 16000合计 60000借:生产成本——A产品 24000——B产品 18000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16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60000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360——B产品 2520制造费用 280管理费用 224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8400(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一是制造费用归集过程,即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机物料消耗、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车间的水电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记入“制造费用”账户;2、二是制造费用分配结转过程,即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月末将“制造费用”账户分别转入“生产成本”各明细账中,“制造费用”账户期末无余额。
生产过程核算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生产过程核算教案昆池职中孟小敏一、教学内容:生产过程的核算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2)理解生产过程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3)掌握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账户的运用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习的乐趣(2)增强自信心(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2、运用账户进行生产业务的账务难点:设置的主要账户的性质和结构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回顾:供应过程核算所涉及的主要账户及相应处理(二)情景导入技工杨师傅的创业故(三)讲授新课【一】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1、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生产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可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借生产成本贷2、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借制造费用贷3、管理费用――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期末无余额。
借管理费用贷4、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应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各种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贷5、累计折旧――资产类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借累计折旧贷【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材料费例1:本月领用材料价值4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10000元,乙产品20000元,车间一般耗费5000元,销售部门耗费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0000-----乙产品 20000制造费用 5000销售费用 5000贷:原材料 40000【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人工费例2:分配本月工资5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15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生产过程的核算-教学设计生产过程的核算是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重点章节,也是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最主要的会计活动之一。
本节课将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向同学们灌输产品成本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学案由小企业经济业务导入本节课,由同学们寻找成本项目,再由老师具体讲解,辅以练习!对于该部分的难点内容——制造费用的分配,则以课后拓展的形式展现,在练习部分留有悬念,引导学生发现制造费用存在分配这一环节,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铺垫,为生产过程的核算第二步打下基础。
教学案的小结部分是对该部分内容做一全面的归纳,该学案突破陈规,采取填空的形式先让学生自我小结,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经济业务串联起来,将本节课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就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再有教师强调,加深其印象!生产过程的核算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2.掌握生产过程中设置的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3.能够正确编制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基本会计分录重点、难点:理解生产过程账务处理的要点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学习方法:发现法、探究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一、导学案例:技工王师傅加工厂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越办越红火,越办越正规,王师傅也被人们称为企业家了。
最近,他们又获得了加工一批办公桌的订单。
为此,加工厂购进了一批原材料,当月立刻开始了办公桌的生产。
生产过程中,领用了一批木材,共计10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4,000元;根据有关计算,本月应付生产工人的工资6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8,000元;加工车间固定资产折旧15,000元;另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车间水电费等2,000元。
月末,该批办公桌全部完工,验收入库。
思考:1. 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预习)2.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有哪些?从性质、核算内容、结构、明细核算四个方面掌握各个账户。
(预习)3.如果你是该加工厂的会计人员你会做些什么呢?分析: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制作会计分录 1.领用材料 2.分配工资3.计提折旧4.支付或计提其他费用5.结转制造费用6.完工产品入库,结转成本二、课中尝试(1)阳光公司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 本月领用原材料共计6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领用4000元,生产b产品领用5000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1000元,车间一般领用1000元。
生产过程核算教案昆池职中孟小敏一、教学内容:生产过程的核算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2)理解生产过程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3)掌握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账户的运用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习的乐趣(2)增强自信心(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2、运用账户进行生产业务的账务难点:设置的主要账户的性质和结构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回顾:供应过程核算所涉及的主要账户及相应处理(二)情景导入技工杨师傅的创业故(三)讲授新课【一】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1、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生产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可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借生产成本贷2、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借制造费用贷3、管理费用――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期末无余额。
借管理费用贷4、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应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各种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贷5、累计折旧――资产类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借累计折旧贷【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材料费例1:本月领用材料价值4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10000元,乙产品20000元,车间一般耗费5000元,销售部门耗费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0000-----乙产品20000制造费用5000销售费用5000贷:原材料40000【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人工费例2:分配本月工资5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15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5000-----乙产品20000制造费用10000管理费用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的损耗例3: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6000元,其中: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4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
生产过程核算教案昆池职中孟小敏一、教案内容:生产过程的核算二、教案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2)理解生产过程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3)掌握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账户的运用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习的乐趣(2)增强自信心(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案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产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2、运用账户进行生产业务的账务难点:设置的主要账户的性质和结构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案过程:(一)教案回顾:供应过程核算所涉及的主要账户及相应处理(二)情景导入技工杨师傅的创业故(三)讲授新课【一】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1、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生产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可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借生产成本贷2、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借制造费用贷3、管理费用――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期末无余额。
借管理费用贷4、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应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各种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贷5、累计折旧――资产类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借累计折旧贷【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材料费例1:本月领用材料价值4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10000元,乙产品20000元,车间一般耗费5000元,销售部门耗费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0000-----乙产品20000制造费用5000销售费用5000贷:原材料40000【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人工费例2:分配本月工资5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15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管理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5000-----乙产品20000制造费用10000管理费用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的损耗例3: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6000元,其中: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4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
生产过程的核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产过程核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
3、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对生产过程中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4、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核算。
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2、难点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产过程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账务处理。
3、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费用,以及如何对这些费用进行核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产过程的核算。
2、知识讲解(30 分钟)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介绍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的核算:讲解直接材料的领用、归集和分配,举例说明如何根据领料凭证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的核算:说明直接人工的构成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直接人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的核算:解释制造费用的范围和常见项目,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水电费等,重点讲解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如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等。
3、案例分析(20 分钟)给出一个具体的生产企业案例,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账务处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答疑。
4、练习巩固(15 分钟)布置一些与生产过程核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课堂总结(5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产过程核算的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布置作业(5 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生产过程核算练习题,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生产过程的核算【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一书中第四章第四节中的内容。
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可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生产过程”处于整个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这过程中主要是为了生产产品,而生产产品必然要发生各种耗费,如:材料的耗费、支付工人工资等,实质上是将储备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这些耗费最终应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去,构成产品成本。
产品完工入库后,转入了销售过程,生产资金又转化为成品资金。
所以这节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知道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理解“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知识;掌握生产过程发生的料、费的账务处理。
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的性质、结构及核算内容,并能运用账户工具对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料、工”等费用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学生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区分的理解。
【授课对象】该班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会计科目、简单会计分录的编制。
而且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所以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差异性。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练习讲义【课前准备】请学生搜集身边所熟悉的工业生产企业,了解该企业主要生产什么产品?其生产的流程是怎样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上课开始后,教师提出问题,以五常葵花药业生产小儿止咳糖浆为例,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第五节 生产过程业务核算导入新课:企业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了运行的资金,就可以进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了。
接下来分别介绍企业在不同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业务处理。
首先来看生产过程的业务核算。
新课讲授:一、生产成本及其计算 (一)产品生产成本构成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企业为了准确地记录和反映生产加工业务,正确计算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将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在本期销售产品和库存产成品以及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期间费用则在发生费用的期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重点)1、常用的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有关消耗定额等。
2、以工时为例,制造费用的分配过程(1)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工人工时总数(2)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3、举例:见教材二、账户设置(重点)1、“生产成本”账户该账户为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借方登记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以及从制造费用账户转入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如果有余额应在借方,反映在产品实际生产成本。
该账户按照产品的种类或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借生产成本贷期初余额归集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结转完工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期末余额:在产品成本2、“制造费用”账户该账户为成本类账户,核算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借方登记月份内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贷方登记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制造费用;期末一般无余额(季节性生产企业可能有余额)。
【课题】生产过程的核算——举例说明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其他费用核算、结转制造费川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木核算)。
【教材版本】张玉森,陈伟清.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张玉森.屮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川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张玉森.中等职业教冇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中等职业教冇国家规划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企业生产过程核算的账务处理(其他费用核算、结转制造费用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核算)。
2.能力冃标:能正确对上述棊木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加深对记账程序中“登记账薄” 环节作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n1.教学重点:掌握其他费川的核算——办公费的核篦、差旅费的核算、水电费的核算;掌握结转制造费用的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木的核算。
2.教学难点:差旅费报销业务核算的三种不同情况;结转制造费用的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1•教学媒体: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六章第三节。
2.教学方法:釆用将理论融入实际的方式讲授,讲练结合;把发生的零星、杂乱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学牛回答:1.牛产过程发牛的主要经济业务有哪些?——领用材料业务核算、工资业务核算、计提折旧业务核算、待摊费用业务核算、预提费用业务核算、其他费用业务核算、结转制造费用业务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业务核算。
2.生产过程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我们已经学习了前五项,请同学们编制这些业务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略)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其他费用核算、结转制造费用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