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骨骼分割与网格
- 格式:ppt
- 大小:7.70 MB
- 文档页数:54
介绍骨骼式版式设计骨骼式版式设计(Grid Layout Design)是一种以网格系统为基础的页面布局设计方法,通过将网格分割为一系列的列和行,来协调并组织页面元素,使页面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
骨骼式版式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统一且可重复使用的设计模式,使得页面更加易于浏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降低设计和排版的难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骨骼式版式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将页面划分为网格,通过将内容元素放置在这些网格中的一些位置,来实现整洁有序的页面布局。
网格可以是均匀分布的也可以是不同大小的。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媒体,如印刷、电子和互联网等。
骨骼式版式设计的优点之一是提供了一种一致性的视觉框架,使得内容元素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并为用户提供一种易于使用和导航的模式。
通过将内容组织在网格中,可以实现内容的层次化,并突出重点信息。
此外,网格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页面的比例和比例关系,使得整个页面看起来更加和谐和平衡。
骨骼式版式设计的另一个优点是提高了排版的效率。
通过将元素定位在网格中的位置,设计师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对页面进行布局,降低了设计和排版的难度。
此外,网格系统还可以帮助设计师控制内容的尺寸和间距,从而实现页面设计的一致性和干净整洁的效果。
骨骼式版式设计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网格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设计风格进行调整和自定义。
设计师可以根据页面的特点和内容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网格布局,从而实现页面布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此外,通过添加或删除行和列,设计师还可以在不破坏整体布局的情况下对页面进行扩展和调整。
虽然骨骼式版式设计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设计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才能正确地应用骨骼式版式设计。
其次,仅依靠网格系统并不能保证设计的成功,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色彩、字体、图像等。
最后,不同的设备和屏幕尺寸可能对网格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师需要经过一定的调整和测试,以确保页面在不同的设备上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平面构成骨骼的分类(一)平面构成骨骼平面构成骨骼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用来建立结构和组织视觉元素之间关系的基本形状和线条。
它在视觉设计中起到了承载、分割和连接的作用。
以下是对平面构成骨骼的分类和阐述说明:1. 网格结构•网格结构是由水平和垂直线条交叉而形成的平面构成骨骼。
它可以被用来划分布局空间,稳定页面结构,并指导视觉元素的排列。
•网格通常被分为等分网格和不等分网格,根据设计需求和风格选择合适的网格结构。
•网格结构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布局过程中保持一致性和平衡感,使网页更易阅读和导航。
2. 对齐线•对齐线是平行于页面边缘或与其他元素对齐的线条,它们帮助调整和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
•垂直对齐线可以用来控制文本和图像的位置,使它们在页面上垂直对齐,增强整体的稳定感。
•水平对齐线可以用来对齐和平衡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确保页面上的元素有一定的视觉连接。
3. 对称和不对称•对称是指将页面元素按照某种轴线进行完全对称排列,形成一种平衡和秩序感。
•不对称是指页面元素在设计上没有完全对称,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平衡和美感。
•对称和不对称的使用取决于设计的目的和风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对称性。
4. 比例和尺度•比例和尺度是指在设计中对元素的大小和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
•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大小、间距和位置的排列来传达信息,并影响用户对页面的感知和理解。
•合理运用比例和尺度可以增强设计的视觉吸引力和层次感。
5. 包围和包络•包围和包络是指将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通过边框、线条或背景来包围或包络元素。
•包围和包络可以用来突出重点内容,划分不同的部分或模块,并增强视觉效果。
•使用不同的包围和包络形式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
以上是关于平面构成骨骼的基本分类和阐述说明。
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构成骨骼,在视觉设计中可以建立起稳定、平衡和有层次感的结构,使设计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版式设计的骨骼一、骨骼型骨骼型是一种规范的理性的分割方法。
常见的骨骼有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四栏和横向通栏、双栏、三栏和四栏等。
一般以竖向分栏为多。
在图片和文字的编排上则严格按照骨骼比例进行编排配置,给人以严谨、和谐、理性的美。
骨骼经过相互混合后的版式,既理性、条理,又活泼而具弹性。
二、满版型版面以图象充满整版,主要以图象为诉求,视觉传达直观而强烈。
文字的配置压置在上下、左右或中部的图象上。
满版型给人以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广告常用的形式。
三、上下分割型把整个版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上半部或下半部配置图片,另一部分则配置文案。
配置有图片的部分感性而有活力,而文案部分则理性而静止。
上下部分配置的图片可以是一幅或多幅。
四、左右分割型把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在左或右配置文案。
当左右两部分形成强弱对比时,则造成视觉心理的不平衡。
这仅仅是视觉习惯上的问题,也自然不如上下分割的视觉流程自然。
不过,倘若将分割线虚化处理,或用文字进行左右重复或穿插,左右图文则变得自然和谐。
五、中轴型将图形做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排列,文案以上下或左右配置。
水平排列的版面给人稳定、安静、和平与含蓄之感。
垂直排列的版面给人强烈的动感。
六、曲线型图片或文字在版面结构上作曲线的编排构成,产生节奏和韵律。
七、倾斜型版面主体形象或多幅图版做倾斜编排,造成版面强烈的动感和不稳定因素,引人注目。
八、对称型对称的版式给人稳定、庄重理性的感觉。
对称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
一般多采用相对对称。
以避免过于严谨。
对称一般以左右对称居多。
九、中心型重心有三种楷念。
1、直接以独立而轮廓分明的形象占据版面中心。
2、向心:视觉元素向版面中心聚拢的运动。
3、离心:犹如将石子投入水中,产生一圈圈向外扩散的弧线运动。
重心型版式产生视觉焦点,使强烈而突出。
十、三角形在圆形、四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态中,正三角形(金字塔形)是最具安全稳定因素的形态,而圆形和倒三角形则给人以动感和不稳定感。
版面设计笔记一、版面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的变迁注重:图形、文字、版式对画面进行分割、组织、按排的线条称为骨骼,它分为线骨骼、潜在骨骼。
二、东方古代书籍和印刷的编排设计中国的书籍装帧由于纸张和木板印刷技术上的原因造成了书籍的许多装饰线条,这些线条不仅分割画面使图形和文字按照其功能组合,同时也有着装饰画面的作用。
中国的书籍方法从封面到扉页从正文到插图、灵活多变即保持了书的整体性;又容纳了内容如形式的多样(中国画是有满的特点)封面、封底、封籍、扉页(过渡页)三、西方中世纪古代书籍印品编排设计的发展与演变西方世纪的平面设计主要体现在各种手工书写和绘制和宗教书籍上,当时由于纸张的制造技术还未从中国传到欧洲,人们主要运用十分珍贵的羊皮纸进行书写,在设计上,手工绘画的书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许多书籍运用了金银等贵重材料,如在染成深紫红色的羊皮纸上运用金色和银色描绘各种花卉或在人物背景上用金色或银色描绘各种图案或风景。
许多图案装饰华美刻画细腻,文字运用了各种装饰字体。
画面上十分注重文字和图形的色调对比特别是图案运用了植物的曲线组合,形成了一种色调匀称的肌理。
版式设计的形式:古典版式、网格版式、自由版式。
1.古典版式特点:文字与插图较为居中,周围大面积留白体现秩序美(主要用于画册)2.网格版式特点:整个版面以网格展现(主要用于报纸杂志)3.自由版式特点:首先由大卫·卡森沿用自由版式,代表作品《机关枪》四、工艺美术运动版式设计理论的形成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歌特风格的特点:复杂的矛盾和折衷的倾向巴洛克风格的特点:华丽、奢华五、新艺术运动与装饰风格对编排设计的影响新艺术运动源于法国,但在欧洲其他国家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德国的新艺术被称为“青年风格”,在奥地利则以“维也纳分离派”著称。
新艺术运到主张“新”提倡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在风格上强调装饰性象征性,在平面设计的完美性层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版式设计复习资料20世纪艺术主要经历的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以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装饰主义为代表。
第二个时期,以“一战”以后星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包豪斯三个重要设计运动为代表。
第三个时期:“二战”以50年代至70年代的国际主义主导的设计风格第四个时期为60年带开始的后现代主义片面设计表现形式以电脑、网络多元化媒体传达。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重要的运动,也是平面设计形式基础。
它主张不模仿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的特征。
表现为对版面构成的分析组合和理性的规律探索。
未来主义是源于20世纪初意大利在绘画、雕刻和建筑上的一场设计运动。
在版面编排上提出反对严谨正规的编排方式,提倡自由组合。
即编排无重心无主次、杂乱无章、字体各异的散构甚至完全散乱的无政府主义形式。
达达主义是有人们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战后社会前途的失望与迷惘,在欧洲与美国表现出来的高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艺术运动。
在艺术观念上,强调自我,反对理性,认为世界没有任何规律性,表现为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和偶然性、荒诞和杂乱。
在编排上是一种无规律化、自由化、相互矛盾化。
超现实主义“一战”后由于人们普遍的悲观和茫然的情绪而出现的虚无主义思想,认为社会的表象是虚伪的,创作的目的是在于中心寻找和了解社会实质。
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在于对人类意识形态和精神领域方面的探索。
现代主义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主张"少则多".它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
现代主义的贡献1.创造了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体的新字体体系,并得以广泛的运用.2.在平面设计上开始对简洁的集合抽象图形进行了探索设计,3.将摄影作为平面设计插图的形式进行研究.4.将数学与几何学应用于平面的设计分割,为骨骼法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俄国构成主义为现代主义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版式设计;是指书籍正文的全部格式设计。
一般而言。
除封面、环衬和扉页之外,前言也包括在其中。
立体主义具有主张模仿客观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的特征未来主义;即编排无重心无主次、杂乱无章、字体各异的散构,甚至完全散乱的达达主义;强调自我,反理性,认为世界没有任何规律可遵循,所以表现出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和偶然性,荒诞与杂乱。
超现实主义;认为社会的表象是虚伪的,创作的目的是重新寻找和了解社会的实质,认为无计划的,无设计的下意识或潜在思想机动更真实,如用写实的手法描绘、拼合荒诞或虚无的幻觉。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
现代主义最鲜明的主张是:“少则多”。
它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
构成主义;构成主义设计将抽象的图形或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构成设计,版面编排常以几何的形式构成,同时也带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自由拼合、无序的特点。
但在整体上构成主义更讲究理性的规律,强调编排的结构、简略的风格以及空间的对比关系。
风格派;荷兰风格派的思想和形式来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
他以高度理性、数字化的逻辑思维来创造和谐的新秩序,画面上简洁到只有纵横的几何形方块和鲜明的色块。
包豪斯;包豪斯的平面设计思想及风格具有强调科学化、理性化、功能化,减少主义和几何化的特点,注重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想象力,注重字体设计,采用无线装饰字体和简略的编排风格。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在平面上的贡献是研究出了骨骼排版法,即将版面进行标准化的分割,将字体、插图、照片等按照划分的骨骼编排在其中,取消编排的装饰,采用朴素的无线装饰字体,采用非对称的版面编排。
特点是高度的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
其反装饰的排版风格,简明扼要的视觉形式,有利于国际化的视觉传达功能,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思想体系是全面的否定与反讽传统的一切文明,主张强调自我感受。
简述版式设计中常见构图类型及其特点一、中心型版式概念:文案和主体居页面中心靠拢,利用视觉中心,突出想要表达的对象。
特点:突出主体/聚焦视线,背景色多为渐变色/纯色。
场景:制作没有太多文案,主体尽可能出彩。
二、对称型版式概念:在页面中同等同量的平衡排版形式。
特点:画面规整,醒目大方,讲究平衡和呼应的布局。
场景:项目气质表达稳定/庄严/整齐/安宁/沉静/古典三、分割型版式概念:利用分割线/文字/色块分割。
特点:视觉隔断,元素独立,具有较好的对比性。
场景:图片和文字较丰富,使画面中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存在。
四、S型版式概念:文案或图形放在线条转折的地方,整体呈一个S型。
特点:视觉引导性很强,灵活,有趣。
场景:图片和文字较丰富,需凸显元素细节。
五、对角型版式概念:主体或文案摆放在版面的对角线方向。
特点:动感与活力,给次要信息留有创作空间。
场景:项目需要凸显律动性、冲击性、不稳定性、跳跃性等气质。
六、满版型版式概念:大面积的元素平铺或堆叠,文案布局在上下、左右、中间的位置。
特点:直观、大方、舒展、视觉冲击力强,元素丰富。
场景:通用。
七、放射状版式概念:点缀元素围绕中心的文案或者图形发射。
特点:中心的视觉元素易聚焦,冲击力极强。
场景:促销活动,热闹,奔放…八、骨骼型版式概念:将具有重复性与组合性的画面,运用网格划分区域,每个区域的功能不同。
特点:画面具有秩序感、条理化、规范化、安全性。
场景:正式、严谨、条理、规范、理性、稳定…等项目气质。
版式设计的十三种基本版面类型版式设计的十三种基本版面类型一、骨骼型 骨骼型是一种规范的理性的分割方法。
常见的骨骼有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四栏和横向通栏、双栏、三栏和四栏等。
一般以竖向分栏为多。
在图片和文字的编排上则严格按照骨骼比例进行编排配置,给人以严谨、和谐、理性的美。
骨骼经过相互混合后的版式,既理性、条理,又活泼而具弹性。
二、满版型 版面以图象充满整版,主要以图象为诉求,视觉传达直观而强烈。
文字的配置压置在上下、左右或中部的图象上。
满版型给人以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广告常用的形式。
三、上下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上半部或下半部配置图片,另一部分则配置文案。
配置有图片的部分感性而有活力,而文案部分则理性而静止。
上下部分配置的图片可以是一幅或多幅。
四、左右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在左或右配置文案。
当左右两部分形成强弱对比时,则造成视觉心理的不平衡。
这仅仅是视觉习惯上的问题,也自然不如上下分割的视觉流程自然。
不过,倘若将分割线虚化处理,或用文字进行左右重复或穿插,左右图文则变得自然和谐。
五、中轴型 将图形做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排列,文案以上下或左右配置。
水平排列的版面给人稳定、安静、和平与含蓄之感。
垂直排列的版面给人强烈的动感。
六、曲线型 图片或文字在版面结构上作曲线的编排构成,产生节奏和韵律。
七、倾斜型 版面主体形象或多幅图版做倾斜编排,造成版面强烈的动感和不稳定因素,引人注目。
八、对称型 对称的版式给人稳定、庄重理性的感觉。
对称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
一般多采用相对对称。
以避免过于严谨。
对称一般以左右对称居多。
九、中心型 重心有三种楷念。
1、直接以独立而轮廓分明的形象占据版面中心。
2、向心:视觉元素向版面中心聚拢的运动。
3、离心:犹如将石子投入水中,产生一圈圈向外扩散的弧线运动。
重心型版式产生视觉焦点,使强烈而突出。
十、三角形 在圆形、四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态中,正三角形(金字塔形)是最具安全稳定因素的形态,而圆形和倒三角形则给人以动感和不稳定感。
设计必看:详解版式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版式设计作为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可以对视觉传达效果的改善提供重要帮助。
而网格系统作为版式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具有自身的形式与特征,其实网络在版式中是隐形,但是却真实存在的,可以理解为版式设计参考或规范。
网格系统与版式设计:版式设计亦称版面排版。
所谓编排,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等诸因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
版面设计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施展的大舞台,被广泛地应用于报纸广告、书刊、包装装潢、企业形象(CI) 和网页等领域。
一、栅格的概念在进行版式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和认识一个新的概念——栅格。
栅格设计(Grid) 又叫标准尺寸系统、程序版面设计及瑞士版面设计,是一种运用固定的格子设计版面的方法,即利用页面上预先确定好的网格,按照一定的视觉原则在网格内分配文字、图片、标题等元素。
英语中“Grid” 一词源自“Gridiron”的简写,意为格栅、网栅或网格。
栅格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文字、图片等要素并置,而是遵循画面结构中的相互联系发展出来的一种形式法则。
它的特征是重视比例、秩序、连续感和现代感。
栅格设计成功的关键是,在仔细的计划内,纵横划分版面的关系和比例。
当我们把技巧、感觉和栅格这三者融合在一起灵活而创造性地进行设计时,就会产生精美大方,令人印象深刻的版面,并在整体上给人一种清新感和连续感,具有与众不同的统一效果。
同时,设计工作也因此更加方便,设计者不会再因图与图之间的距离,文字与图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原因而伤脑筋。
我们在版式设计中使用的所有元素都是按照这些格子的划分有序分布、组织的。
在栅格系统中,对齐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包括竖向对齐——栏的划分、图片和文字与栏的竖向对齐,同时也包括横向对齐——对开页面中图文的左右横向对齐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