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网格拘束率备课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26.82 MB
- 文档页数:40
《版式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版式设计》的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版式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版式设计技巧和方法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和技巧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版式设计技巧进行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设计实例、设计软件。
学具:笔记本、彩笔、设计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优秀的版式设计案例,让学生感受版式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基本原则讲解:介绍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原则、重复原则、对齐原则等。
3. 构成要素讲解:讲解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如文字、图片、颜色、布局等。
4. 技巧和方法讲解:介绍版式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如运用网格系统、字体搭配、间距调整等。
5.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版式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版式设计练习。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和技巧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杂志封面。
答案:杂志封面应包含、副、图片、颜色、布局等构成要素,运用对比原则、重复原则、对齐原则等基本原则,以及字体搭配、间距调整等技巧方法。
2. 作业题目:分析一篇报纸文章的版式设计,阐述其优点和不足。
答案:报纸文章的版式设计应注重、副、段落、图片、颜色、布局等构成要素的搭配,运用对比原则、重复原则、对齐原则等基本原则,以及字体搭配、间距调整等技巧方法。
优点可以是版式清晰、阅读顺畅等,不足可以是布局不合理、颜色搭配不协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和技巧方法,能够在实际设计中运用所学知识,但在创意设计方面还需加强。
网格系统版式设计中的网格大家在学习这个章节的时候,有些概念可能在前面章节的知识点中会提到,这个章节任然会再次做简要解释,原因是本章是一个较为独立的介绍网格系统的章节,其中涉及到行数的计算,仅仅通过视频较为难以理解,所以为了帮助理解,对于部分关键的概念,本章我会任然会花少量的文字强调。
本知识点我们主要是围绕:网格系统、单元网格、度量系统,这三个部分展开学习。
首先,何为网格系统?如图1所示,在版面设计中,网格是被当做一种秩序系统来进行使用的。
它是设计师的某种特定的精神和态度的表达,因为它展示出了设计师是以一种结构性、预见性的方式来进行构思和设计的。
图1那么使用网格系统会为我们的设计过程带来什么好处呢?约瑟夫•米勒在其《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一书中对网格设计进行了阐释,此举使其成为平面设计史上的先驱。
约瑟夫•米勒帮我们总结到,网格系统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1.更加系统化和清晰化的理清设计思路;2.集中精力看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所在;3.以客观取代主观;4.理性地去看待创造和制造产品的过程;5.学会将色彩、形式和材料进行结合;6.尝试从建筑的角度来驾驭内外空间;7.设计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前瞻。
这是设计师一种职业信仰的体现,经由这个过程,设计师的作品才能变得更加易懂、客观、具有功能性且富有逻辑美感。
那么单元网格有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示意图,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图2),网格将二维平面的版面空间划分成为了这些更小的空间,这些划分后得到的小空间就叫做单元网格,这些单元网格的大小既可相同也可不同。
图2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基本规则。
1、如图3所示,单元网格的高度相当于这个单元网格内文本的整行数。
2、单元网格的宽度与文本栏的宽度相当。
3、通常,网格中的各个单元网格之间会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图片之间互相不受干扰,保证了文本的易读性;另一方面也为插图的注释预留出一定的空间。
这些间隙的纵向高度为正文的一行、两行或者更多行,横向的间隔则取决于正文字体的字号大小和插图的尺寸。
版式设计的说课稿版式设计的说课稿篇一:精美的报刊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通过对设计精美的报刊、杂志、画册、挂历、招贴、网页、唱片封套的鉴赏,了解版个领域中的运用,以及版式设计所包含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采用设计制作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感恩节剪报、自我宣传手册等方法,探索版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动力,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意识与能力,初步形成设计方面的基本素养。
活动一:“欣赏与了解”通过欣赏优秀的报刊杂志等版式设计作品,认识版式设计中图片、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了解标题、栏目、文章、图片等各构成要素在版式设计中的编排处理方法。
活动二:“体验与实践”运用所学的版式设计知识,分组自拟主题尝试用拼贴、手绘等方式,设计制作一份感恩主题的校园剪报,和自我宣传手册。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设计制作的学习,培养其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报刊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报刊的设计及制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从设计报刊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掌握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报刊版面设计创意。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本课教学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尽可能地使课堂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
本课主题是围绕报刊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让学生看、听、想、赛、练等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了解报刊设计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欲望。
三、教法学法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求知,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比较分析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理解空间,进而有创造性地表现空间。
在学法上,由教师引导通过学生欣赏、比较、感受、思考、讨论、动手实践等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版式设计经典教案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掌握版式设计的常用技巧和手法。
4. 能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版式设计实践。
三、教学内容1. 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版式设计的定义版式设计的原则(如对比、统一、重复、对齐等)2. 版式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创意构思与草图版式布局与排版设计细节处理3. 版式设计的常用技巧与手法文字排版技巧图片处理与搭配颜色搭配与运用版式设计的创新与突破4. 版式设计实践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版式设计案例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5. 版式设计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的版式设计软件(如Adobe InDesign、Photoshop等)基本操作演示与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经典版式设计案例,分析与讲解。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版式设计练习。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点评,教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练习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版式设计练习的质量与创意。
3. 作品展示与点评: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和改进程度。
4. 软件操作能力:学生掌握版式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版式设计基础教材或相关书籍。
2.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版式设计案例,包括书籍、杂志、海报等。
3. 设计软件:Adobe InDesign、Photoshop等版式设计软件。
4. 教学PPT:制作详细的版式设计教学PPT,包含知识点、案例分析等内容。
5.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PPT。
七、教学安排1. 课程时长: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按照教案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长和练习时间。
3. 实践环节:每个章节安排一定时间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
八、课程作业与练习1. 作业:布置与章节内容相关的版式设计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后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