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星族1和星族2恒星的位置
- 格式:docx
- 大小:11.21 KB
- 文档页数:1
银河系十大恒星No.1 盾牌座UY对于盾牌座UY,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它是一颗位于盾牌座的红超巨星,半径是太阳的1708倍,体积约为太阳的45亿倍,是现人类已知最大的恒星。
盾牌座UY距离地球约12亿公里,它不仅在银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中排第一位,还在整个宇宙恒星中排第一。
No.2 大犬座VY大犬座VY是一颗位于大犬座的红特超巨星,它距离地球3820光年,*均质量为太阳的17倍,半径约为太阳半径的1420倍,体积约为太阳的28.6亿倍,是曾经宇宙最大的恒星,目前位列银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第二位。
No.3 心大星:心大星学名为心宿二,它是天蝎座的主星,质量为太阳的16.5倍,半径约为太阳的883-1200倍,体积约为太阳的6.9-17.3亿倍。
在银河系所有恒星中,心大星无疑是非常大而出名的存在。
No.4 参宿四:参宿四又称猎户座α星,是一颗处于猎户座的红超巨星(猎户一等星),质量为太阳的22.6倍,半径约为太阳的887-955倍,体积约为太阳的7-8.7亿倍。
No.5 参宿七:参宿七又称猎户座β,它距离地球距离地球约863光年,质量为太阳的16.5倍,半径约为太阳的77倍,体积约为太阳的456533倍。
在银河系所有恒星中,参宿四也是很大的存在。
No.6 毕宿五:毕宿五又称即金牛座α,它距离地球距离地球68光年,质量为太阳的22.3倍,半径约为太阳的38倍,体积约为太阳的54872倍。
在银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中,小编将其列为第六位,不过也有比它大的。
No.7 大角星:大角星是牧夫座的主星,它距离地球36.71光年,质量为太阳的1.04-1.16倍,半径约为太阳的21倍,体积约为太阳的9261倍。
No.8 北河三:在银河系十大恒星排行榜中,自然少不了北河三,它又称双子座β星,它距离地球33.78光年,质量是太阳的1.91倍,半径是太阳的8.8倍,体积是太阳的681倍。
No.9 天狼星:天狼星又称大犬座α星,它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距离地球8.6光年,质量为太阳的2.063倍,半径约为太阳的1.722倍,体积约为太阳的5倍。
银河系恒星名称银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其中包含数百亿颗恒星。
这些恒星都有自己的名称,下面将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银河系恒星名称。
1. 太阳太阳是我们所在的恒星,也是整个银河系中最为著名的恒星之一。
它位于银河系的中心位置,质量约为2×10^30千克,直径约为1,390,000公里。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存在的基础,它提供了光和热能。
2. 北极星北极星也称为天枢星或者极星,它是银河系中最亮的恒星之一。
北极星位于天空中北方向上,因此被用来导航和定位。
它距离地球约434光年,质量约为2×10^30千克。
3. 阿尔法·半人马座阿尔法·半人马座是银河系最接近地球的三颗恒星之一,距离地球约4.37光年。
它由三颗恒星组成:A、B、C三颗恒星,其中A和B两颗恒星非常接近,在天空中看起来像一颗恒星。
阿尔法·半人马座是银河系中最亮的恒星之一,质量约为2.2×10^30千克。
4. 天狼星天狼星也称为大犬座α,是银河系中最亮的恒星之一,距离地球约8.6光年。
它是大犬座中最亮的恒星,质量约为2.4×10^30千克。
天狼星在古代被用来预示夏季的到来。
5. 阿尔德巴兰阿尔德巴兰也称为双子座α,是银河系中最亮的恒星之一,距离地球约65光年。
它是双子座中最亮的恒星,质量约为1.7×10^30千克。
阿尔德巴兰在古代被用来预示春季的到来。
6. 天琴座α天琴座α也称为织女星,是银河系中最亮的恒星之一,距离地球约25光年。
它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质量约为1.8×10^30千克。
天琴座α在古代被用来预示秋季的到来。
7. 天王星天王星是银河系中的一颗行星,距离地球约19.2光年。
它是太阳系中第七颗行星,质量约为8.68×10^25千克。
天王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几乎垂直,因此它的极地区域会出现极长时间的白昼和黑夜。
8. 木卫二木卫二是木星的第四颗卫星,也是银河系中最著名的卫星之一。
银河系的恒星分布在广袤的宇宙中,银河系是我们所熟知且身处其中的星系。
银河系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天体构成,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恒星。
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之一,它们以其庞大的质量和强烈的辐射而闻名。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银河系中的恒星分布情况。
一、恒星的定义和分类恒星是由气体和尘埃形成的球状天体,其内部核心处于恒定的核聚变状态,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恒星通常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包括主序星、巨星、超巨星等。
这些类别的划分依据包括恒星的质量、温度、光度等特征。
二、银河系的结构银河系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盘状结构和球状结构。
盘状结构是由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其中恒星的分布更为密集。
球状结构则主要由老年恒星组成,呈现出球状的分布形态。
银河系的结构是由恒星的动力学效应以及银河系内部和外部引力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三、银河系中的恒星分布银河系中恒星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盘状结构中,大部分恒星聚集在一个称为银道的环状结构上。
恒星在银道上的分布不均匀,存在着密度波的形成。
这些密度波的存在使得恒星在银道上形成了臂状结构,我们通常称之为银河系的“螺旋臂”。
银河系中的另一个特殊结构是“银心棒”。
银心棒是指位于银道中心的长条形结构,其中也包含大量的恒星。
这些恒星在银心棒中呈现出密集聚集的分布,形成了特殊的几何形状。
除了盘状结构外,球状结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恒星。
球状结构中的恒星多为老年星体,由于其分布在银河系的球状区域内,因此被称为球状星团。
球状星团通常形成于早期银河系形成的过程中。
四、恒星的演化和迁移银河系中恒星的分布也受到恒星的演化和迁移过程所影响。
恒星在其演化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主序阶段、巨星阶段等。
这些演化过程会导致恒星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
恒星也会经历迁移过程,即从诞生地逐渐迁移到不同区域。
这种迁移可能是由于恒星间的相互引力、银河系内部的动力学效应以及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所致。
恒星的迁移导致了银河系中恒星分布的变化,形成了如今的状态。
银河系的结构银河系是地球所在的《天空蓝》腕部弧星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所知宇宙中距离最近的星系。
目前,科学家研究认为银河系是一个由数百亿颗恒星和大量行星、气体、尘埃、暗物质等组成的大型星系,形成于大约130亿年前。
银河系的结构是相对复杂的,包括盘部、球部、极部和外部。
以下将对银河系的各部分进行详细介绍:盘部:银河系的盘部是由银河系中心旋转的盘状结构,包括银盘和棒状结构。
银盘是由成千上万颗年轻热亮恒星组成的,其中大部分相互之间通过尘埃和气体云彼此联系。
我们所认知的太阳和地球也是位于银盘的一部分。
银盘的中心是银河系中心黑洞所在的区域。
此外,银河系还有一个大的棒状结构,它是由盘部中的恒星和尘埃团聚形成的,从银河系的中央一直延伸出去,其长度超过2万光年。
球部:银河系的球部是位于盘部外围的、呈球形状的部分,包括了数十亿颗年老的恒星,其中有许多是红巨星。
球部形成于银河系初期,最早的恒星和气体云在这里形成,因此球部中的恒星是银河系中最老的恒星。
球部还包括一些星系核,它们在银河系中心之外延伸的区域。
极部:银河系的极部是位于银河系的极区,由两个相对的结构组成:银河系极盘和银河系极晕。
银河系极盘是银河系盘部最外围的部分,由极ls作为主导的尘埃和气体云团组成,它们向上和向下径直延伸,形成了银河系的盘状结构。
银河系极晕是银河系周围最大的恒星球状集合体,由几乎不活动的星系核和红巨星等构成。
外部区域:银河系的外部区域即银河系外低温介质,由低密度、高温的气体云和较稀薄的尘埃云组成。
这些云朵中含有大量轻元素,可能是从银河系形成时期的初期星系爆炸中形成的。
银河系的外部还存在天体物理学上的捕获卫星星系,这些星系因为被银河系引力捕获而围绕银河系运行。
综上所述,银河系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由盘部、球部、极部和外部区域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结构。
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控制着整个银河系,影响着银河系中的恒星和气体云团的分布和运动。
百科全书-天文篇-银河系简介
银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也是人类所知道的最大星系之一。
它是由数百亿颗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银河系的形状类似于一个扁平的旋转盘,中心区域比较厚实,向外逐渐变薄,直径约10万光年,厚度约2千光年。
银河系中心区域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4百万个太阳质量。
银河系中还有许多星云、星团、超新星遗迹等天体,这些天体的研究对于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学界对于其形成和演化的机制还存在争议。
据目前的研究结果,银河系大约形成于130亿年前,形成的原因可能与宇宙初期的物质密度扰动有关。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银河系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星系,这些星系的物质和能量丰富,对于银河系的形态和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银河系的星际介质中含有大量气体和尘埃,这些物质是新恒星形成的原料,也是太阳系中行星和卫星形成的原料。
银河系的观测和研究是天文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已经有多个天文望远镜和探测器对银河系进行了观测和研究。
通过这些观测和研究,人类对于银河系的结构、演化、恒星形成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
银河系中的恒星分类恒星,作为银河系中最基本的天体,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给宇宙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
在科学家们的研究中,恒星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性和演化过程。
一、光谱分类法光谱分类法是最常用的恒星分类方法之一,它以恒星的光谱特征为基础,将恒星分为七个主要类别:O、B、A、F、G、K和M型。
这些类别按照表面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每个类别又细分为10个亚类。
例如,O型恒星是最热的恒星,温度可以高达数万度,而M型恒星则是最冷的,温度只有几千度。
光谱分类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恒星的温度、化学成分以及其它基本特性。
这对于理解恒星的演化过程以及它们对宇宙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亮度分类法除了光谱分类法外,亮度分类法也是常用的恒星分类方法之一。
亮度分类法根据恒星的表面亮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1. 超巨星和亮巨星:这些恒星通常是质量较大、亮度较高的恒星。
它们的光度可以是太阳的几千倍甚至几百万倍。
超巨星和亮巨星在宇宙中相对较为罕见,但它们在恒星演化的末期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主序星:主序星是大多数恒星所属的类别。
它们处于恒星的稳定演化阶段,通过核聚变反应将氢转化为氦,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 亚矮星:亚矮星通常是质量较小、亮度较低的恒星。
它们的光度明显低于主序星,但它们的数量却非常庞大。
亮度分类法使我们能够对不同亮度的恒星进行区分,了解它们的质量、半径和演化状态。
三、双星分类法双星是一对共同围绕质心运动的恒星。
双星分类法基于恒星之间的关系类型,将双星分为几个主要类别:1. 紧密双星:也称为物理双星,两颗恒星非常接近,它们的引力相互牵引,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2. 离散双星:离散双星是由两颗恒星组成,它们之间的距离较远,在观测上往往难以看出它们的相互作用。
3. 多重星系统:多重星系统包含三颗或更多的恒星,它们在空间中以不同的轨道进行运动。
多重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们仍在不断研究中。
银河系恒星名称集合银河系恒星名称集合引言:银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也是我们所知的宇宙中最大最复杂的星系之一。
在这个庞大而神秘的星系中,有各种各样的恒星,每个恒星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
本文将带您一起了解银河系中一些著名的恒星名称集合,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关知识。
一、北斗七星1. 北斗七星的介绍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星宿,它由七颗较亮的恒星组成。
这七颗恒星分别是:斗柄三星(斗柄),斗柄与斗座之间的距离为三倍斗座与斗尾之间的距离,斗座中央的窄长星被称为斗柄二星,斗柄末尾的星是斗柄一星,斗尾是北斗七星最亮的一颗星。
北斗七星常用来辅助导航和测定方向。
2. 北斗七星的文化意义北斗七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和象征。
它被视为幸运和吉祥的象征,人们相信北斗七星能够带来好运和指引。
古人常用北斗七星的方位来导航和定位,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引路人”。
二、猎户座1. 猎户座的介绍猎户座是银河系中一个非常明显和容易辨认的星座,由七颗明亮的恒星组成。
猎户座中最亮的三颗星分布在一直线上,称为猎户三星,它们代表了猎人手中的剑。
而猎户座最醒目的恒星则是猎户一,也被称为大犬星。
2. 猎户座的科学价值猎户座不仅在文化和民间传说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天文学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猎户座中有多颗年轻的恒星,以及一些星云和星团。
科学家通过观察猎户座的星系和星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演化和恒星的形成。
三、仙王座1. 仙王座的介绍仙王座是银河系中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星座,它代表了中国传说中仙女的形象。
仙王座的名称来源于古代天文学家将它与仙女相联系的想象。
仙王座中亮度比较高的恒星是仙王一,它是仙王座中最亮的一颗。
2. 仙王座的传说与文化仙王座在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意义与传说。
人们认为仙王座是一位美丽而神秘的仙女居住的地方,并把仙王座视为幸福和美好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仙王座经常被描绘成吉祥、美好的象征和幸福的象征。
结论:银河系中众多的恒星拥有丰富多样的名称和意义。
银河系十大恒星名称
1、盾牌座UY
盾牌座是宇宙上体积最大的恒星,是一颗位于盾牌座的红超巨星,它的体积是太阳的50亿倍。
由于其基地的密度和不稳定性,暂时无法确定它的具体大小。
2、天鹅座NML
天鹅座NML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恒星之一,半径为1640R,也是一颗光度最高的恒星之一,天鹅座的聚变还会产生氧元素,是最像地球的行星。
3.、WOH G64
WOH G64是一颗在大麦哲轮星系发现的一颗红特超巨星,它距离地球有16万光年,其体积是太阳的70多亿倍。
4、维斯特卢1-26
维斯特卢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恒星之一,大约有1530倍太阳半径,是一个温度非常地的超巨星,是人类史上发现的第一颗强烈的电波源变星。
5、人马座VX
人马座是一颗脉动变形,位于人马座的红超巨星,其直径达到了太阳1520倍,其体积很大,但密度很小,只有太阳的12倍。
6、天鹅座KY
天鹅座是现宇宙最亮的恒星之一,亮度达到太阳的27万倍,半径约为1420R,距离地球大约5153光年。
7、大犬座VY
大犬座VY是一颗位于大犬座的红特超巨星,距离地球3900光年,其质量约太阳的17倍,半径为太阳的1069倍。
8、天蝎座VH
天蝎座VH是一颗位于天蝎座中的红超巨星,它的半径在太阳半径的1287-153之间。
9、仙王座RW
仙王座RW是仙王座中的一颗恒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特超巨星,其半径在981-1758R间不断变化,它的光度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最亮的时候用肉眼可以勉强看到。
10、仙后座PZ
仙后座PZ是一颗位于仙后座的红超特巨星,也是红超特巨星中最亮的恒星之一,其半径约为太阳半径的1790-1940倍之间,距离地球17800光年。
银河系知识点银河系,指的是一群通过引力相互牵引的恒星、星际介质和暗物质等组成的系统,是宇宙中规模最大、质量最大的天体系统之一。
人们对银河系的研究已经超过了几个世纪,而现在,我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银河系的知识点。
一、银河系的形状在过去,许多人认为银河系的形状是一个圆盘形的结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银河系地图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发现银河系的形态其实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近年来,科学家们采用了多个天文学领域的技术手段,比如测量红巨星的光度前后的变化以及暗物质引力微弱影响等,来获取大量测量数据,然后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出更准确的银河系形态和结构。
现在的研究认为,银河系的形态近似于一个弯曲的西瓜形,中间比两端粗,银河系的中心区域是囫囵饼状的,周围是一层倾斜的盘状结构,而整个银河系则呈弯曲的棒状结构,这个棒状结构在银河系的中心区域上下延伸,这个结构在整个银河系中的比重是最大的。
二、银河系的大小在2005年,通过太阳系天外行星探测器的卫星测量,科学家们估算出了银河系的大小。
结果显示,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也就是说,银河系的大小约为100万亿个行星的尺寸。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人类难以想象,但它告诉我们,银河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
三、银河系的质量在银河系的情况下,质量往往与大小相关。
根据最新的资料,银河系的质量是太阳系的2380倍,约为1.3万亿个太阳的质量。
其中,主要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其质量占据了银河系总质量的4/5以上,而银河系中的可见物质则仅仅占据着其总质量的不到20%。
四、银河系的年龄银河系的年龄是令人困惑的问题。
一般认为,银河系的年龄约为130亿年,但也有其他推测,比如,一些研究认为,银河系的年龄可能超过了140亿年。
无论银河系的年龄是多少,这个数字都超出人类借助科技手段推测出的年龄,也因此银河系成为了研究宇宙年龄、宇宙演化的重要基准。
五、银河系的演化银河系的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银河系详细资料大全银河系(英语:TheMilky Way,别名银汉、天河、银河、星河、天汉等),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
总质量约为太阳的1.5万亿倍,隶属于本星系群,最近的河外星系是距离银河系4万2千光年的大犬座矮星系。
银河系呈扁球体,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由明亮密集的核心、两条主要的旋臂和两条未形成的旋臂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
太阳位于银河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
银河系的中央是较大质量的黑洞(人马座A*),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
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为主),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
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著十几个卫星星系,其中较大的有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
银河系通过缓慢的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
2015年3月,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体积比之前认为的要大50%。
2019年3月,科学家估算出银河系质量约为1.5万亿太阳质量。
基本介绍•中文名:银河系•外文名:The Milky Way•形状:椭圆盘形•类型:Sb、Sbc、或SB(rs)bc•直径:100~180 kly(31~55 kpc)•质量:4.1771×10^41 kg•中心厚度:12,000 ly•薄盘面厚度:≈2000 ly(600 pc)•恒星数量:2.5×10^11±1.5×10^11•角动量:≈1×10^67 J s•旋臂公转周期:220–360 Myr•棒模公转周期:100–120 Myr•套用学科: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天体概述,天体结构,结构研究,发现进程,银盘,银心,银晕,银冕,太阳系,银河系波浪,星系年龄,推测方法,推测结论,星系全景,主要星座,全天88星座,星系全图,伴邻星系,伴星系,麦哲伦星云,起源演化,宇宙起源,质量减小,重要事件,矮星系,观测伴星,奇特聚星,生命诞生,宇宙膨胀,真实地图,观测特点,研究历史,研究年表,背景知识,穿过空间,第四宇宙速度,未来情况,常用数据,银河全景图,银河系质量,天体概述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5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黑洞,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5万亿倍。
银河系各类名称银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它包含了无数的恒星、行星和星云。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描述银河系,科学家们给银河系的各个部分、结构和特征都起了不同的名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银河系各类名称。
1. 银河系银河系是整个星系的总称,它是由数十亿颗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巨大星际系统。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厚度约为1千光年。
它呈盘状结构,中心有一个巨大的星云,被称为银河系的核心。
2. 银河系中心银河系中心是指银河系的核心区域,也被称为银心。
它位于银河系盘面的中央,距离地球约2.6万光年。
银河系中心有一个巨大的质量超过4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被称为银心黑洞。
银心黑洞是银河系中心的重要特征之一。
3. 银河系盘面银河系的盘面是指银河系呈盘状的部分。
它是由大量的恒星、行星和星云组成的。
银河系盘面呈现出螺旋状结构,其中包括四个主要的螺旋臂:外螺旋臂、旋臂、内螺旋臂和外旋臂。
这些螺旋臂上有大量的恒星和星云,形成了银河系盘面的特征。
4. 银河系中的恒星银河系中有大量的恒星,它们是银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恒星根据质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巨星、主序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不同的类型。
这些恒星的存在和运动对于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过程非常重要。
5. 银河系中的行星银河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行星,它们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
根据位置和性质的不同,行星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如地球、金星、火星等)和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
行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中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6. 银河系中的星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物体,是恒星形成的重要环境。
在银河系中,有各种各样的星云,如发射星云、反射星云、行星状星云等。
星云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7. 银河系的伴星系除了银河系本身,还有一些与之相邻的星系,被称为银河系的伴星系。
最著名的伴星系包括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
这些伴星系与银河系之间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对彼此的形态和演化产生了影响。
第一级、地球:尺度1.3*10^4KM;孤单的地球,毫无目的地航行在“黑暗森林”当中。
第二级、地月系统:尺度4*10^6KM,包含了地球和月球。
第三级、太阳系:尺度1*10^11KM(4光年),太阳系是我们所处的恒星系,主要包含了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组成的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一颗行星。
第四级、银河系:尺度1*10^19KM(10万光年),银河系包含2000~4000亿颗恒星,而我们的太阳,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其中的一颗。
第五级、本星系群:尺度1*10^22KM(1000万光年),星系分布并不均匀,部分星系会因为引力作用,形成群落,我们所处的叫做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包含了约50个星系,其中仙女座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银河系排第二,本星系群的中心在仙女座和银河系之间,本星系群占据1000万光年的区域。
第六级、室女座超星系团:尺度2*10^23KM(2亿光年),星系群在更大尺度上,将形成分布明显的超星系团,我们所处的超星系团,以超大星系——室女座为中心,室女座超星系团包含100多个星系群,我们本星系群位于室女座超星系团的边缘。
第七级、宇宙网:尺度1*10^25KM(100亿光年)无数星系团连绵不断,形成巨大的宇宙网,尺度从千万光年到百亿光年。
第八级、可见宇宙:尺度0.96*10^26KM(960亿光年),如果宇宙大爆炸理论正确,那么可见宇宙将是我们可观察的极限,再远的地方发出的光,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地球,随着宇宙继续膨胀,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到达地球。
第九级、多重宇宙:尺度未知,或许我们能见到的宇宙,只不过是多重宇宙中的
一个。
第十级、终极宇宙:尺度无限,包含所有宇宙的终极宇宙。
银河系中星族1和星族2恒星的位置
星族1分布在银河系和其他旋涡星系的盘状部分和旋臂上,主要是青白色星、主星序里的星和疏散星团里的星。
星族1恒星的金属含量比星族2多,可能较年轻。
在太阳附近,星族1恒星主要是沿圆形轨道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而星族2恒星的轨道主要是椭圆形的。
星族1,就像太阳包含丰富的比氢和氦重的元素;星族2,相对较少且仅含有少量的重元素。
天文学家称它们为贫金属星,它们都很古老,但仍旧含有源自第一代恒星的少量碳、氧、硅以及铁。
星族2分布在球状星团里、椭圆星系里和旋涡星系的核心部分,包括红巨星、天琴RR型变星和亚矮星。
星族Ⅰ恒星的金属含量比星族2多,可能较年轻。
在太阳附近,星族1恒星主要是沿圆形轨道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而星族2恒星的轨道主要是椭圆形的。
星族1,就像太阳包含丰富的比氢和氦重的元素;星族2,相对较少且仅含有少量的重元素。
天文学家称它们为贫金属星,它们都很古老,但仍旧含有源自第一代恒星的少量碳、氧、硅以及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