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

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

------------------------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

不b ù学xu é------------------------9 玉y ù

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弟d ì子z ǐ规ɡu ī

------------------------15 父f ù母m ǔ呼h ū

------------------------16

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

------------------------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

目录

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亲qīn有yǒu过g uò-----------------------20 亲qīn有yǒu疾jí------------------------21 兄

xiōng

道dào友yǒu------------------------22 或h uò饮yǐn食s hí------------------------23 称

chēng

尊zūn长

zhǎng

------------------------24

第三单元古诗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望

wànɡ

天tiān门mén山shān------------------------26 绝jué句jù------------------------28

四sì时shí田tián园

yuán

杂zá兴xīnɡ---------------30

乌wū衣yī巷

xiànɡ

------------------------32

咏yǒnɡ柳liǔ------------------------34

山shān行xínɡ----------------------------36

暮mù江

jiānɡ

吟yín------------------------38

鹿lù柴zhài------------------------40

jiānɡ

雪xuě---------------------------42

惠huì崇

chónɡ

《春chūn江

jiānɡ

晓xiǎo景jǐnɡ》-------------44

(节选)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望w àn ɡ天ti ān 门m én 山sh ān

天ti ān 门m én 中zh ōn ɡ断du àn 楚ch ǔ江ji ān ɡ开k āi

,碧b ì水

shu ǐ

东d ōn ɡ流li ú至zh ì此c ǐ回hu í

两li ǎn ɡ岸àn 青q īn ɡ山sh ān 相xi ān ɡ对du ì出ch ū

,孤ɡū帆f ān

一y ì片pi àn 日r ì边bi ān 来l ái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

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作品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第二课

绝ju é句j ù

迟ch í日r ì江ji ān ɡ山sh ān 丽l ì

,春ch ūn 风f ēn ɡ花hu ā草c ǎo 香xi ān ɡ

。 泥n í融r ón ɡ飞f ēi 燕y àn 子z ǐ

,沙sh ā暖nu ǎn 睡shu ì鸳yu ān 鸯y ān ɡ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

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

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

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第三课

四s ì时sh í田ti án 园yu án 杂z á兴x īn ɡ

昼zh òu 出ch ū耘y ún 田ti án 夜y è

绩j ì麻m á

, 村c ūn 庄zhu ān ɡ儿ér 女n ǚ各ɡè当d ān ɡ家ji ā。 童t ón ɡ孙s ūn 未w èi 解ji ě供ɡōn ɡ耕ɡēn ɡ织zh ī, 也y ě傍b àn ɡ桑s ān ɡ阴y īn 学xu é种zh ǒn ɡ瓜ɡu ā。

次句“村庄

儿女各当

家”,“儿

女”即男女,

全诗用老农

的口气,“儿

女”也就是

指年轻人。

“当家”指

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范成大

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范成大(1126-1193),字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第四课

乌w ū衣y ī巷xi àn ɡ

朱zh ū雀qu è桥qi áo 边bi ān 野y ě草c ǎo 花hu ā,

乌w ū衣y ī巷xi àn ɡ口k ǒu 夕x ī阳y án ɡ斜xi é。

旧ji ù时sh í王w án ɡ谢xi è堂t án ɡ前qi án 燕y àn ,

飞f ēi 入r ù寻x ún 常ch án ɡ百b ǎi 姓x ìn ɡ家ji ā。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

(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

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第五课

咏y ǒn ɡ柳li ǔ

碧b ì玉y ù妆zhu ān ɡ成ch én ɡ一y ì树sh ù高ɡāo ,

万w àn 条ti áo 垂chu í下xi à绿l ǜ丝s ī绦t āo 。

不b ù知zh ī细x ì叶y è谁shu í裁c ái 出ch ū,

二èr 月yu è春ch ūn 风f ēn ɡ似s ì剪ji ǎn 刀d āo

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

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

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

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第六课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

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

林。

11. 红于:比……更红,

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⑷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第七课

暮m ù江ji ān ɡ吟y ín

一y í道d ào 残c án 阳y án ɡ铺p ū水shu ǐ中zh ōn ɡ,

半b àn 江ji ān ɡ瑟s è瑟s è半b àn 江ji ān ɡ红h ón ɡ。

可k ě怜li án 九ji ǔ月yu è初ch ū三s ān 夜y è,

露l ù似s ì真zh ēn 珠zh ū月yu è似s ì弓ɡōn ɡ。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

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

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

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①鹿柴(zha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②但:只。闻:听见。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之影,古时同"影"。

第八课

鹿l ù柴zh ài

空k ōn ɡ山sh ān 不b ú见ji àn 人r én ,

但d àn 闻w én 人r én 语y ǔ响xi ǎn ɡ。

返f ǎn 景j ǐn ɡ入r ù深sh ēn 林l ín ,

复f ù照zh ào 青q īn ɡ苔t ái 上sh àn ɡ。

④照:照耀(着)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

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世称"王右丞"。被后人称为“诗佛”。早年信

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第一节传承古训(增广贤文) 内容提要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这部数千字的妙文,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读书的情趣,告诫后辈勤奋有志向。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第1课 勤奋与志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 ●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 ●不怕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怕少年时代不发奋刻苦。 ●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不要以为容易得到,就把它视为等闲之 文意详解 品味经典

物。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孔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看来志向与勤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陈胜的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 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会(互相)忘记。”雇工们笑着回 答 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 贵呢? "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故事长廊 心灵驿站 你知道陈胜是谁吗?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小学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目录 国学篇: 第1课勤奋与志向 第2课读书与情趣 第3课人际交往 古诗词篇: 第4课《观沧海》 第5课《己亥杂诗》 第6课《雨霖铃》 第7课《龟虽寿》 第8课《渔家傲》 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现代诗词篇:

国学篇——传承古训(增广贤文) 内容提要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这部数千字的妙文,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读书的情趣,告诫后辈勤奋有志向。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第1课 勤奋与志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 作等闲看。 ●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 ●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 ●不怕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怕少年时代不发奋刻苦。 ●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不要以为容易得到,就把它视为等闲之物。 文意详解 品味经典 心灵驿站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孔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看来志向与勤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陈胜的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 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会(互相)忘记。”雇工们笑着回 答 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 贵呢? "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故事长廊 你知道陈胜是谁吗?

小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 经 典 诵 读 小学

第一篇美文驿站 1、第一百个客人 (2) 2、爱痕 (3) 3、不肯死去的心 (4) 4、平分生命 (5) 5、一杯牛奶的温暖 (6) 第二篇宋词赏析 1、青玉案元夕 (8) 2、蝶恋花 (8) 3、鹊桥仙 (9) 4、相见欢 (9) 5、虞美人 (10) 6、诉衷情 (10) 7、满江红 (11) 8、江城子 (12) 第三篇古文名篇 1、醉翁亭记 (14) 2、岳阳楼记 (16)

第一篇美文驿站 不用华丽的语言,不用巧妙的表达,不用花俏的形武,只需真情,便可以直击心灵深处,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最伟大的亲情,最善良的爱心,最无私的师魂……人间广袤,真情无限,人间自有真情在! 当我们置身于这书的海洋中,徜徉于那文学艺术宝库中,你是否会感受到一种思想的灵动,一丝人生的惬意和精神的升华?而这一切都源于书——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感受,品味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感动……

1、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营业高峰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到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会儿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您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精品

第一课《论语·为政第二》 (节选) 《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的体现,也是孔子对于如何推行德化教育的学术立场,是儒家学说的应用,共计二十四章。孔子在这一篇中,多次提到了孝,使我们想起封建社会中,臣子们写奏章时,常常用“圣朝以孝治天下”开头的话。因为人如果能做到孝时,他的品德就不会出问题,也就会忠于君主。所以,这也是封建社会统治者考察官员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③,六十而耳顺④,七十而从心所欲⑤,不逾矩。”

①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十有五”即十五。 ②立:自立,指通晓周礼,学有所成。不惑:没有疑惑,指通晓事理。 ③天命:即天之所命,泛指上天所有的不可抗拒的法则。 ④耳顺:顺耳,能听逆耳之言。 ⑤从(còng):随。逾:越。矩:规矩、法度。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但不超过规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求学,三十岁已能自立,四十岁就没有困惑,五十岁能知道“天命”,六十岁听什么逆耳之言都不计较,到七十岁的时候,既能随心所欲,而又不会超越规矩。” 这一章,是孔子的自我介绍,孔子是七十二岁去世的,孔子给大家讲了自己的几个人生阶段以及在这几个阶段的感悟。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大家,就是让人们明白,为政靠得是经验,因为学问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孔子说,他十五岁时,立

志作学问,到三十岁的时候,人生的目标就确定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才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情才能不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五十岁,才明白了人生的道义和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六十岁时,才能心里平静地听进去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才能随心所欲地不超范围做一些事情。我们从孔子的谈话中知道,孔老夫子也不是先知先觉的,他的学问,也是慢慢地从自己所经历的人情世故中得来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同时也给我们规划了人生目标,提出了言行准则,成为人们规范自身的德行标准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 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阅读链接

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精品

可编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小朋友们,这是我国 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对自己一生各 阶段的总结。今天让我们去读一读 《论语》,向孔子学习做人处事的 道理吧! 品味经典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①乎。有朋②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①乎。 2、子曰:“巧言③令色④,鲜矣仁⑤!”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⑦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⑧。 4、有子⑨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⑩不可行也。 精品

①说:同“悦”,就是喜悦。 ②朋:志同道合的人。 ③巧言:花言巧语。 ④令色:和善的面色。令:善、美好。这里指假装和善。 ⑤鲜矣仁:是“仁鲜矣”的倒装,谓语提前。鲜(xiǎn):少。 ⑥入:在家里。 ⑦谨:谨慎。泛爱众:对待众人要平等友爱。 ⑧学文:向书本文字用功。 ⑨有子:孔子的学生。 ⑩亦:也 1、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精品

2、孔子说:“有意地追求奇巧的言辞,有意地显示和悦的表情,那么,这个人的心里很少能真正有仁道!” 3、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师长,做事应谨慎,说话要诚信,对众人要平等友爱,特别应该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此修行还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功。 4、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传下来的道,以礼为最美好,不论小事大事都是由此而行。但也有行不通之处,这个时候如果只知道要“和”,一意孤行地用“和”, 边读边思 从读上段文字中我想到在现实中,这种巧言 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 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 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心灵驿站 阅读广角 精品

(整理)小学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精品.

精品文档 第1课《论语·子路第十三》 (节选) 《论语•子路第十三》共有30 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 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 则不达”; “言必信,行必果”。本篇 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 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 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 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

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注释】 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②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文意详解】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以称得上是士了。” 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 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 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 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 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子贡又说:“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 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 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是评价一个人说与做的有力标准,只说不做的人,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言必信,行必果。”你做到了吗?请你举例说明。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与近代文化中的知识分子相近。 在商周时代,士属于贵族中的下层,到春秋时代,则成了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孔子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本人也是这个阶层中的一员。 所以,他和他的学生们对士有过各种论述。在本篇中,孔子又与子贡讨论了不同层次的士的标准。 子贡与孔子讨论的第一个层次的士是参与国家大事“入仕”的士,或者说是“用之则行”,“达则兼善天下”的士; 精品文档

小学四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精品

第一课《论语·八佾第三》(节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们,平日生活与学习的讨论点滴,是语录体的笔记彙编。是一群圣贤儒者讨论如何成君子,如何壮大自我成就自我,如何使生命更具智慧与德行,如何使生活更美好,更多善意与慈仁的一份讨论记录。《论语》是圣人心灵智慧的一个结晶,是点化人如何成君子成圣贤,如何学习伟大成就伟大的宝书。《论语》的根本意义,在修心在养气在培育温润的君子德行。其意旨十分深远博厚,光看字面,光用世俗心眼是难以进入圣人心灵世界的,所以阅读《论语》首先是个修心与修身的问题,读经在修心.就得要先立心才好修心,立心就是要建立一些自我修持的心理准备,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经典更接近更相应,才更容易理解经典吸纳经典的智慧。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

何维护“礼”的问题。 (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① 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② 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 是64人,季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③ 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④ 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揖:拱手行礼, 表示尊敬。 孔子批评季氏说,“他居然在家里享受八佾舞,这样的事都可以忍,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忍呢?” 孔子说:“ 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

小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

中华诵·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三年级 (上学期) 经典诵读:《笠翁对韵》 上卷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花灼灼,草葺葺。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四支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俎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五微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尺;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戈对甲,幄对帏。荡荡对巍巍。严滩对邵圃,靖菊对夷薇。占鸿渐,采凤飞。虎榜对龙旗。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宽宏豁达高皇量,叱咤暗哑霸主威。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 衰对盛,密对稀。祭服对朝衣。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乌衣巷,燕子矶。久别对初归。天姿真窈窕,圣德实光辉。蟠桃紫阙来金母,岭荔红尘进玉妃。霸主军营,亚父丹心撞玉斗;长安酒市,谪仙狂兴换银龟。 六鱼 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周有若,汉相如。玉屋对匡庐。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书籍对药柜,耒耜对耰锄。参虽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诸侯知乘国,命妇七香车。穿云采药闻仙犬,踏雪寻梅策蹇驴。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骖鹤驾,待鸾舆。杰溺对长沮。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南阳高土吟梁妇,西蜀才人赋子虚。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七虞 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毛椎对羽扇,天阙对皇都。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麋终创汉,尊羹胪脍竟归吴。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第1课《论语》(节选)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论语》一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具有极大的继承价值。 (一) 【关于仁道的道德修养问题】 1.子曰:“里仁为美⑴,择不处仁⑵,焉得知⑶?”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⑷,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⑸,知者利仁。” 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子贡曰:“如有博施⑹于民而能济众⑺,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⑻其犹病诸⑼。夫⑽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⑾,可谓仁之方也已。” 阅读广角 释义:

⑴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⑵处:居住。 ⑶知:音zhì,同智。 ⑷约:穷困、困窘。 ⑸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⑹施:旧读shì,动词。 ⑺众:指众人。 ⑻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⑼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⑽夫:句首发语词。 ⑾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译文: 1.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2.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3.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4.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1.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2.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同名7463)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同名7463)

主编刘爱国王维华 金字小学

目录 《终南望余雪》 (1) 《送灵澈》 (2) 《月夜》 (3) 《大林寺桃花》 (4) 《题金陵渡》 (5) 《杂诗》 (6) 《渡汉江》 (7) 《送崔九》 (8) 《泊秦淮》 (9) 《逢入京使》 (10) 《寄扬州韩绰判官》 (11) 《夜雨寄北》 (12) 《八阵图》 (13) 《赤壁》 (14) 《石头城》 (15) 《登幽州台歌》 (16) 《江南》 (17) 《敕勒歌》 (18) 《静夜思》 (19) 《乌衣巷》 (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 《望岳》 (23) 《夏日绝句》 (24) 《相见欢》 (25) 《小池》 (2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 《五柳先生》 (28)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①, 北斗阑干南斗斜②。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介绍】 刘方平,开元、天宝时人,隐居颖阳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传》称他“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 【注释】 ①半人家:月影西斜,故月光半照。 ②“北斗”句:更深时星象。北斗、南斗俱为星名,古人以二星在空中位置计算夜时。阑干,横的意思,与“斜”字互文。 【语译】 夜已深,月偏西,清光半照人家;北斗横,南斗斜,星光已依微。今夜人不眠,偏感得,春气萌动送暖意;百虫醒,鸣声新,初透窗纱——碧如洗。【赏析】 本诗的前二句写更深景象,“半”字极佳,星光依微,月色半照,这居处半明半暗,静谧到了极处——如全明,便无如此效果。——万籁俱寂中窗外忽传来初度的虫鸣,诗人这才惊喜地感知,春,已在夜色中飘然潜回人间;后二句因果导致,因虫声而知春,却于末句写虫声,又不绝的余音。“新”、“透”、“绿”三字连用,尤宜细细品味,从中似乎可以感到诗人的喜悦之情。 【链接】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学《古诗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三年级诵读校本教材目录 上卷 目录 第一单元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2.千字文1 3.《笠翁对韵》一东 第二单元 1.凉州词(唐)王之焕 2.千字文2 3.《笠翁对韵》一东 第三单元 1.凉州词(唐)王翰 2.千字文3 3.《笠翁对韵》一东 第四单元 1.竹里馆(唐)王维 2.千字文4 3.《笠翁对韵》二冬 第五单元 1.题西林壁(宋) 苏轼 2.千字文5 3.《笠翁对韵》二冬 第六单元 1.千字文6 2.《笠翁对韵》二冬 3.自己能念多好 第七单元 1.千字文7 2.《笠翁对韵》三江 3.明天要远足 第八单元

1.千字文8 2.《笠翁对韵》三江 3.妈妈有多大 第九单元 1.千字文9 2.《笠翁对韵》四支 3.太阳的话 第十单元 1.千字文10 2.《笠翁对韵》四支 3.春之消息 第十一单元 1.千字文11 2.《笠翁对韵》四支 3.积雪 第十二单元 1.千字文12 2.《笠翁对韵》四支 3.轮船 第十三单元 1.千字文13 2.《笠翁对韵》五微 3.林中月夜 第十四单元 1.千字文14 2.《笠翁对韵》五微 3.天上的老爷爷 第十五单元 1.千字文15 2.《笠翁对韵》五微 3.我学写字 假期:千字文剩余13篇,复习《笠翁对韵》

下卷 第一单元 1.清明(唐)杜牧 2.千字文29 3.《笠翁对韵》六鱼 第二单元 1.秋夕(唐)杜枚 2.千字文30 3.《笠翁对韵》六鱼 第三单元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2.千字文31 3.《笠翁对韵》六鱼 第四单元 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2.千字文32 3.《笠翁对韵》七虞 第五单元 1.千字文33 2.《笠翁对韵》七虞 3.善良 第六单元 1.千字文34 2.《笠翁对韵》七虞 3.向着明亮那方 第七单元 1.千字文35 2.《笠翁对韵》七虞 3.星星 第八单元 1.千字文36 2.《笠翁对韵》八齐 3.小草 第九单元 1.千字文.37

(课内)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目录 课内 上册 一、课内古诗 篇名朝代作者 1.所见【清】袁枚 2.山行【唐】杜牧 3.赠刘景文【宋】苏轼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5.望天门山【唐】李白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7.望洞庭【唐】刘禹锡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9.采莲曲【唐】王昌龄 二、日积月累 1.秋天的成语 2.道理的名言 3.团结名言 4.谚语

三、小古文 司马光 下册 一、课内古诗 篇名朝代作者 1.绝句【唐】杜甫 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3.三衢道中【宋】曾几 4.忆江南【唐】白居易 5.元日【宋】王安石 6.清明【唐】杜牧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8.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9.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二、日积月累 1.寓言故事成语 2.文学常识 3.八字成语

4.知错就改的名言 三、小古文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

课内 上册一、古诗词 1、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日积月累 1.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 ------------------------4 第一课------------------------5 第二课------------------------6 第三课------------------------7 第四课------------------------8 第五课------------------------9 第六课

------------------------10 第七课------------------------11 第八课 ------------------------12 第九课------------------------13 第十课第二单元弟子规(节选) ------------------------15 第一课------------------------16 第二课------------------------17 第三课------------------------18 第四课 ------------------------19 第五课

目录 -----------------------20 第六课------------------------21 第七课------------------------22 第八课------------------------23 第九课------------------------24 第十课古诗第三单元------------------------26 第一课------------------------28 第二课---------------30 第三课 ------------------------32 第四课------------------------34 第五课 ----------------------------36 第六课------------------------38 第七课 ------------------------40 第八课---------------------------42 第九课《》 -------------44 第十课

四年级经典朗诵校本教材

五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目录 一、国学篇(10段) 1.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3) 2.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3) 3.吾十有五志于学(《论语.为政》) (3) 4.敏而好学(《论语.公治长》) (3)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3) 6.富贵不能淫(《孟子.滕文公下》) (3) 7.推恩及人(《孟子.梁惠王上》) (3) 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孟子.告子下》) (3) 9.在正其心(《大学》) (3) 10.人一己百(《中庸》) (4) 二、古诗篇(16首) 1.望洞庭(刘禹锡) (5)

3.浪淘沙(刘禹锡) (5) 4.元日(王安石) (5) 5.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夜绩麻) (范成大) ..........................................6.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成大).............................................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7) 8.小池(杨万里) (7) 9.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杜甫)..........................................10.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7) 11.题西林壁(苏轼) (7) 12.春日(朱熹) (7) 13.泊船瓜洲(王安石) (8) 14.游园不值(叶绍翁) (8)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8)

三、现代诗文篇(11篇) 1.别踩了这朵花(冰心) (9) 2.课本(刘惠才) (10) 3.放学以后(李文青) (11) 4.校园交响诗(望安) (12) 5.榕树(泰戈尔) (14) 6.小溪(杨沫) (15) 7.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17) 8.挫折 (19) 9.因为感动(蒋金玉) (20) 10.花的勇气(冯骥才) (22) 11.生命 (24)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三年级校本教材 【教师寄语】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诵读大量的古典诗文,可以使我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古诗文篇】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江枫:寒山寺旁 边的“江村桥”和 “枫桥”的名称。 姑苏:苏州的别

称。 【译文】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赏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 什么诗 人一夜 未眠 呢?首 句写了 “月 落、乌 啼、霜

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小学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目录 1.江南(汉乐府) (3) 2.《鸟鸣涧》(王维) (5) 3. 敕勒歌(北朝民歌) (6) 4. 游子吟(孟郊) (7) 5.回乡偶书(贺知章) (8) 6. 咏柳(贺知章) (9) 7. 凉州词(王之涣) (11) 8.凉州词(王翰) (13) 9. 忆江南(白居易) (15) 10.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7) 11. 鹿柴(王维) (19) 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1) 13. 乐游原(李商隐) (23) 14. 望庐山瀑布(李白) (25) 15.独坐敬亭山(李白) (27) 1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8) 17. 望天门山(李白) (29) 18. 绝句(杜甫) (31) 19. 赠花卿(杜甫) (33) 20. 春夜喜雨(杜甫) (34) 21. 绝句(杜甫) (35) 22.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36) 23. 江雪(柳宗元) (38) 24. 寻隐者不遇(贾岛) (39) 25. 枫桥夜泊(张继) (40) 26. 渔歌子(张志和) (41) 27. 元日(王安石) (43) 28.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45) 29.石灰吟(于谦) (47) 30. 游园不值(叶绍翁) (48) 31. 题西林壁(苏轼) (49) 32. 滁州西涧(韦应物) (51) 3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52) 34. 惠崇《春江晓景》 (53) 35.夏日绝句(李清照) (54)

编写说明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由古至今,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 中国古典文化,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相比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长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综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教的思想一脉相承,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经典文化可以浇灌鸭暖中心小学学生的心灵,可以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以爱促发展,以爱促行动,只要有爱,学生便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品学皆优的学生。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开设了《经典诵读》这一校本课程。旨在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会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3-4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

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校本教材二(中年级) 编者的话 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 1.分年级推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

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古诗篇) 1、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读本 中年级段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中年段 目录 1.《道德经》(上篇选编) (1) 一章(治国) (1) 二章(治国) (2) 四章(论道) (3) 七章(修身) (3) 八章(修身) (4) 十一章(论道) (4) 十二章(养生) (5) 十八章(砭时) (6) 十九章(治国) (6) 二十二章(修身) (7) 二十六章(修身) (8) 三十一章(议兵) (8) 三十二章(论道) (9) 三十三章(修身) (10) 三十四章(论道) (10) 三十五章(论道) (11) 三十七章(治国) (12) 2.《论语》(选编) (13) 学而第一 (13) 为政第二 (14) 八佾第三 (14) 里仁第四 (15) 公冶长第五 (16) 雍也第六 (17) 述而第七 (18) 泰伯第八 (18) 子罕第九 (19) 乡党第十 (20) 先进第十一 (21) 颜渊第十二 (22) 子路第十三 (23) 宪问第十四 (23) 卫灵公第十五 (24) 季氏第十六 (25) 阳货第十七 (26) 微子第十八 (27) 子张第十九 (28) 尧曰第二十 (28)

3.《庄子》(选编) (30) 内篇.逍遥游 (30) 内篇.齐物论 (30) 内篇.人间世 (31) 内篇.德充符 (31) 4.《千字文》 (33) 节选一 (33) 节选二 (34) 节选三 (34) 节选四 (35) 节选五 (36) 节选六 (37) 节选七 (37) 节选八 (38) 节选九 (39) 节选十 (40) 节选十一 (41) 节选十二 (41) 节选十三 (42) 节选十四 (43) 节选十五 (44) 节选十六 (44) 节选十七 (45) 节选十八 (46) 节选十九 (47) 节选二十 (48) 节选二十一 (48) 节选二十二 (49) 节选二十三 (50) 节选二十四 (51) 节选二十五 (51) 节选二十六 (52) 节选二十七 (53) 节选二十八 (54) 5.《颜氏家训》(选编) (55) 序致篇 (55) 教子篇(一) (55) 教子篇(二) (56) 教子篇(三) (56) 治家篇 (57) 慕贤篇 (57) 文章篇 (58) 名实篇 (58) 省事篇 (5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