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同步训练A卷(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同步训练A卷(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同步训练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2019·南通模拟) 萝卜(2n=18)和甘蓝(2n=18)杂交后代F1(萝卜甘蓝)不可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萝卜和甘蓝能杂交产生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 . F1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 . F1细胞在增殖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 . 秋水仙素处理F1萌发的种子可获得可育植株

【考点】

2. (2分)某同学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其中有错误的是()

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A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用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浮液

B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C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D培养基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常加入动物血清

A . A

B . B

C . C

D . D

【考点】

3. (2分)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不正确()

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技术手段植物细胞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特殊处理机械法去除细胞壁胰蛋白酶处理、制细胞悬浮液

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人工种子、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培养液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 . 0

B . 1

C . 2

D . 3

【考点】

4. (2分)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 .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 . 基因治疗目前正处在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

C . 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 .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考点】

5. (2分)现有两个物种甲、乙(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 .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 . 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 . 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 . 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考点】

6. (2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期中) 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A . 产生新的细胞壁

B . 细胞膜发生的融合

C . 细胞质发生融合

D . 细胞核发生融合

【考点】

7. (2分)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 . 驱蚊草的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

C . 驱蚊草的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 . 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8. (2分) (2017高三上·密云月考)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多倍体植株

B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原生质体融合过程

C . 可根据质壁分离现象鉴别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

D . 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鉴定杂种细胞

【考点】

9. (2分)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

【考点】

10. (2分) (2017高二下·牡丹江期中) 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催化O2-形成H2O2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 . 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均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可以完成

C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SOD时,需要将外植体培养到胚状体

D . 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11. (2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期末) 以下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 .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酶的专一性

B . 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 . 植物体细胞杂交﹣﹣生物膜的流动性

D .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考点】

12. (2分)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方法是()

A . 花药离体培养

B .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种子

C . 采用扦插繁殖

D .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考点】

13. (2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和“脱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愈伤组织是离体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B . 脱分化过程是基因所有都不表达的过程

C . 愈伤组织可以重新分化形成完整的植物体

D . 脱分化过程中细胞结构没有变化,而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

14. (2分)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 .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 . 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 . 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

【考点】

15. (2分) (2017高二下·福州期中) 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已经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B . 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

C . 上述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 . “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考点】

16. (2分) (2017高二下·思南期中) 如图表示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

B . 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C . 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

D . 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考点】

17. (2分) (2015高二上·泰州期末)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利用的原理是()

A . 细胞结构的统一性

B . 细胞功能的统一性

C . 细胞分化的不可逆性

D . 细胞的全能性

【考点】

18. (2分)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错误的是()

A . A细胞和B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 . 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离心、振动、电激或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

C . A细胞和B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D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考点】

19. (2分) (2017高三上·通州期末) 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

B . 显微注射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利用了细胞膜流动性原理

C . PCR技术可以扩增目的基因

D . 体内、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均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考点】

20. (2分)某具优良性状的水稻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快速扩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几乎所有的水稻组织的细胞通过诱导都可再生新植株

B . 消毒的水稻组织块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相对没有分化的细胞

C . 单个愈伤组织细胞在加入了适量的吲哚乙酸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诱导芽的分化

D . 单个愈伤组织细胞在加入了病原体的毒蛋白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诱发和筛选出抗病突变体水稻

【考点】

二、综合题 (共5题;共44分)

21. (10分) (2015高二下·广州期中) 育种工作者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了如下育种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Ⅰ中,生产上常用该方法培养珍贵药材、花卉,其原因主要是这种育种方式能够________ ,实现该过程要应用的关键性激素是________ .

(2)若图Ⅰ中的离体植物细胞为花粉,则过程①、②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分裂.育种上利用这种方法培育的幼苗再进行________处理,即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物品种,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 .(3)图Ⅱ中,过程③的发生必须进行人工处理,先利用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然后用________等试剂诱导融合,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 .

(4)图Ⅱ所示的育种技术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 ,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马铃薯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________ .

【考点】

22. (8分)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激素使用情况实验结果

先使用激素a,后使用激素b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激素b,后使用激素a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激素a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同时使用,且激素b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1)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________.

(2)菊花组织培养中一般选择________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3)通过表格可以发现,当a和b同时使用时,两者________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4)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移栽、栽培.

(5)在培养过程中最好放在无菌箱中培养,培养期间应定期________.

(6)一般来说,容易进行________的植物,也容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考点】

23. (10分) (2016高三上·蓟县期中) 如图所示为植株繁殖的四种人工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单倍体植株通常的获取方式是________.若图中单倍体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A有4个染色体组,

则③过程所用化学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想获得脱毒苗,应选用________进行培养.

(3)在C过程中获得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植株,应用物理诱变或化学诱变的方法处理________,因为该组织具有很强分生能力.

(4)若要获得水稻的“人工种子”,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结构.

(5)若D过程获得的是白菜﹣甘蓝,②过程常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至少写出2个)等;经融合处理后,已经融合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种(若融合的细胞只考虑两两融合).要使原生质体融合成的细胞长出细胞壁,这一过程与哪些细胞器有关________.通过D获得“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技术是________,此过程属于________ 生殖方式.

【考点】

24. (8分)(2019·唐山模拟) 传统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用种子播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兰花”。

(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________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________的植物组织、器官、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________上,诱导其产生________、丛芽,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2)兰花的叶肉细胞之所以能培养为新个体,是因为细胞中含有________,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潜能叫________。

(3)有人想到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的好办法,但操作后得到的“韭菜一兰花”,并没有预想中的“繁殖容易,香气浓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培育该杂种植物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__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考点】

25. (8分) (2017高三下·揭阳开学考)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干旱会影响农作物产量,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下图为用探针检验某一抗旱植物基因型的原理,相关基因用R和r表示。

(1)在利用PCR技术扩增R或r基因的过程中,利用________可寻找抗旱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

(2)若被检植株发生A现象,不发生B、C现象。据此推测检测另一抗旱植物时会发生________(填“A”、“B”、“A或B” )现象。

(3)科学家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转基因抗旱烟草。用________的方法获取抗旱基因时需要用到限制酶,限制酶能够________,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点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4)经检测抗旱基因已经导入到烟草细胞,但未检测出抗旱基因转录出的mRNA,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

(5)要快速繁殖转基因抗旱烟草植株,目前常用的技术是________,该技术的基本过程是:将离体的烟草细胞诱导脱分化形成________,然后再分化为根和芽并发育成小植株。该技术在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面两个最主要的应用是:单倍体育种和________。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