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译者翻译素养与文化信息处理能力对翻译的重要性(一)

  • 格式:docx
  • 大小:14.25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译者翻译素养与文化信息处理能力对翻译的重要性(一)

论文关键词:翻译信息传真翻译素养文化信息的处理能力

论文摘要:翻译要求的是信息传真,本文指出,译者翻译素养的构建和文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信息传真极为重要。

网络信息时代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可以借助传统资源外,还可借助网络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甚至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译文以资参考,还可以检验译文的地道与否,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可见,网络技术辅助条件下,译者除了要建构双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转换技巧、了解语言结构的异同和两国文化的知识、培养对翻译的积极心态外,尤其要注重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创造性处理语言的能力。译者广博的知识、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凡的创造力和意志力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传真的关键要素。

1.译者翻译素养的构建

全球化社会,对翻译的要求是涪言信息的传真。译作的信息传真取决于译者所建构的翻译素养,即知识素养和心理素养,这是文化信息传真的保证。译者的知识素养和心理素养包括译者语言的功底、文化的理解力和译者自身的心态等多方面的因素。

1.1译者扎实的语言功底

翻泽是一种语言活动,它要求译者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这是翻译的根本前提,否则也就无法进行翻译。译者翻译的水准,首先取决于他对原作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要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基本的是要掌握足够的词汇,具有系统的语法知识,以确保理解在语法层面上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并要进行大量的外语原着的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将外来语译人汉语的译者,尤其应该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译者的汉语水平是决定他译文质量的第二大要素。凡想在英译汉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大量阅读汉语原着,进行经常性的汉语写作训练,学会熟练驾驭和自如运用汉语的能力。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结构,在词法与句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译者应熟悉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和使用习惯上的种种差异。

翻译是语言艺术,是最复杂、最深刻也是最难掌握的艺术门类。译者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揭示、展现原作的语言,反映、预示着原语文化。译者必须了解语言的创造规律及其语言的艺术特征,挖掘出原作的艺术魅力,译者应该是一个懂得语言艺术的传播者。

1.2译者文化素养

翻译不是精通一门外语,借助于词典和工具书就能为之的事,缺少对原语文化的深人研究很难保证翻译的水平和质量。翻译要熟悉两种语言,悟出语言所具有的无比威力,还要透过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从而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尤金,奈达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是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实际上,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上的差异给读者带来的复杂性更多”(奈达,2001)。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斯·约翰所说(1997):“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中。”语言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还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往往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模式。人类对信息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原文读者与原文作者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原文读者能按作者所期望的那样,透过词汇的表面形式去理解原文的全部文化内涵,而译者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他所面对的则是难以理解甚至是更容易误解的文化材料,因此“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文化人”(王佐良,1989)。

译者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这两种语言所

反映的文化,谙熟它们的差异,才能找到契合点,最大限度地缩小原作和译者之间的距离,准确地捕捉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

1.3译者的“侵入”心态

译者出了必须具备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和文化素养外,若要透彻理解、领悟原文,还必须多方面对原文进行“侵人”,这种侵人也就是译者对译作的积极心态,它是让原作者所创作的文本复活的首要条件。傅雷曾说:.…译事虽近舌人,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转引自罗新璋,1984)译者要在“信任”的基础上,“侵入”作品,积极地捕捉原文的意义。译者任何一点分心、疲乏愚笨、漫不经心,文本的符号就会远离而去,符号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就会深藏不露。惟有全身心地投人,像傅雷所说的那样投人自己的心灵和热情,调动自己的所知和社会经验,才有可能从文本的字句人手,进而透过字句,在字里行间获得一个综合形式:主题,题材或者意义,才能像傅雷所要求的那样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译者敏感的心灵、热烈的同情、适当的鉴赏能力、相当的社会经验、充分的常识,是做好翻译的一个前提条件。

1.4译者获取信息的能力

无论翻译什么体裁的文章,接触的内容可能十分庞杂,无所不包,这就要求译者掌握广博的知识。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任何人进行翻译,都存在着语言文化知识不足的问题,即使是在同一个领域,译者也不可能样样精通,译者得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去获取信息。传统的参考资源包括各种词典、百科全书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由于资金因素,一般译者很难完全具备这些传统的参考资料,即使配备了,翻阅起来既费时费力又影响翻译的效率。网络的广泛使用,使译者有了更多地获取信息的渠道。

随着网络和电脑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翻译活动创建了一个超级信息平台。网络资源已成为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不仅为译者节省资金,而且可以大大促进翻译效率。对现代的译者来说,怎样去利用资源,尤其是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资源是现代译者必备的素养。网络辅助翻译经过多年的发展,包含有语料库翻译、电子词典辅助翻译、网络辅助翻译、软件辅助翻译等多种形式,译者只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就可以有效获取所需各方面的信息、无限的资料库,还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译者学会利用机器翻译软件,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辅助翻译,就可免于重复翻译信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2.译者文化信息的处理能力

翻译是复杂的活动,要真正做到译文和原语文化信息的不丢失,译者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技巧来处理原文信息。一个好的译者应在忠干原文作者和忠于译语读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