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11
- 格式:docx
- 大小:16.74 KB
- 文档页数:2
杜甫诗词名句大全,杜甫经典诗句赏析30则唐代大诗人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杜甫诗词名句大全,欢迎大家阅读!01.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杜甫《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像彼此相聚又分手一样十分短暂。
两句诗慨叹人生匆促、短暂。
0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一定要登上泰山极顶,环视四周低矮的山峰。
杜甫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于此可见一斑。
03.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我这个人性情有点古怪,对创作好的诗句特别偏好,道了一语如果不能打动人,即使死了也不会罢休。
由此可见杜甫的创作态度是何等的严肃、认真。
04.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杜甫《可叹》天上的浮云原本像件白净的衣服,转眼间却又变成了黑狗的样子。
指事物变化无常。
0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树叶萧萧落下,漫无边际;长江滚滚而来,茫无尽头。
二句诗是从大处写秋景,暗含有慨叹人生易老的意思。
现常用来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规律。
06.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辅助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使政通人和、风俗淳厚。
两句诗写的是作者的远大抱负。
07.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江汉》垂暮之年雄心仍在,身处逆境却要病痊体愈了。
两句诗表现出作者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顽强精神。
08.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诗之二想当年的开元盛世,小镇也有不下上万户的人家。
作者是借回忆昔日的人民众庶景象,提醒当时的统治者,实现国运中兴。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七一三年起,止于公元七四二年,凡二十九年,这是唐朝的鼎盛时期0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刘备接连三次拜见诸葛亮,为的是得到归并天下的计策,诸葛亮协助刘备开基创业,又扶助刘禅撑持危局,表现了老臣的耿耿忠心。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全集目录杜甫古诗大全300首全集 (1)1、去矣行【唐代:杜甫】 (17)2、绝句四首.其四【唐代:杜甫】 (17)3、蜀相【唐代:杜甫】 (17)4、望岳【唐代:杜甫】 (17)5、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唐代:杜甫】 (18)6、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 (18)7、赠李白【唐代:杜甫】 (19)8、野望【唐代:杜甫】 (19)9、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唐代:杜甫】 (19)10、武侯庙【唐代:杜甫】 (19)11、绝句二首.其二【唐代:杜甫】 (20)12、月夜【唐代:杜甫】 (20)13、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20)14、佳人【唐代:杜甫】 (20)15、昼梦【唐代:杜甫】 (21)16、古柏行【唐代:杜甫】 (21)18、前出塞九首.其六【唐代:杜甫】 (22)19、归梦【唐代:杜甫】 (22)20、归雁二首【唐代:杜甫】 (23)21、暮归【唐代:杜甫】 (23)22、喜达行在所三首【唐代:杜甫】 (23)23、杜位宅守岁【唐代:杜甫】 (24)24、忆昔二首【唐代:杜甫】 (24)25、后游【唐代:杜甫】 (25)26、客夜【唐代:杜甫】 (26)27、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唐代:杜甫】 (26)28、寄杨五桂州谭【唐代:杜甫】 (26)29、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唐代:杜甫】 (26)30、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其一【唐代:杜甫】 (27)31、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其二【唐代:杜甫】 (27)32、熟食日【唐代:杜甫】 (27)33、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唐代:杜甫】 (27)34、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唐代:杜甫】 (27)35、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唐代:杜甫】 (28)37、遣兴三首其一【唐代:杜甫】 (28)38、鹦鹉【唐代:杜甫】 (29)39、奉赠萧二十使君【唐代:杜甫】 (29)40、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唐代:杜甫】 (29)41、八哀诗其五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唐代:杜甫】 (30)42、偪仄【唐代:杜甫】 (31)43、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唐代:杜甫】 (31)44、送韦书记赴安西【唐代:杜甫】 (32)45、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唐代:杜甫】 (32)46、遣兴五首其四【唐代:杜甫】 (32)47、覆舟二首其二【唐代:杜甫】 (32)48、戏赠友二首其一【唐代:杜甫】 (32)49、南池【唐代:杜甫】 (33)50、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其一【唐代:杜甫】 (33)51、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唐代:杜甫】 (33)52、西阁曝日【唐代:杜甫】 (34)53、绝句二首.其一【唐代:杜甫】 (34)54、春宿左省【唐代:杜甫】 (34)56、昔游【唐代:杜甫】 (35)57、棕拂子【唐代:杜甫】 (36)58、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唐代:杜甫】. 3659、火【唐代:杜甫】 (36)60、观薛稷少保书画壁【唐代:杜甫】 (37)61、幽人【唐代:杜甫】 (37)62、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唐代:杜甫】 (37)63、万丈潭【唐代:杜甫】 (38)64、夜闻觱篥【唐代:杜甫】 (38)65、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唐代:杜甫】 (38)66、次空灵岸【唐代:杜甫】 (39)67、四松【唐代:杜甫】 (39)68、秋风二首【唐代:杜甫】 (40)69、戏赠友二首【唐代:杜甫】 (40)70、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唐代:杜甫】 (41)71、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唐代:杜甫】 (41)72、写怀二首【唐代:杜甫】 (41)73、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唐代:杜甫】 (42)74、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均)【唐代:杜甫】 (42)75、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唐代:杜甫】 (43)76、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唐代:杜甫】 (43)77、石研诗【唐代:杜甫】 (44)78、同元使君舂陵行【唐代:杜甫】 (44)79、君不见,简苏徯【唐代:杜甫】 (45)80、上后园山脚【唐代:杜甫】 (45)81、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唐代:杜甫】 (45)82、奉赠王中允(维)【唐代:杜甫】 (45)83、贻华阳柳少府【唐代:杜甫】 (46)84、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唐代:杜甫】 (46)85、重题郑氏东亭(在新安界)【唐代:杜甫】 (47)86、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唐代:杜甫】.. 4787、遣怀【唐代:杜甫】 (48)88、陪李金吾花下饮【唐代:杜甫】 (48)89、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唐代:杜甫】 (49)90、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唐代:杜甫】.. 4991、郑驸马宅宴洞中【唐代:杜甫】 (49)92、题省中院壁【唐代:杜甫】 (50)93、蒹葭【唐代:杜甫】 (50)94、奉寄河南韦尹丈人【唐代:杜甫】 (50)95、题郑县亭子(郑县游春亭在西溪上一名西溪亭)【唐代:杜甫】 (51)96、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唐代:杜甫】 (51)97、秦州杂诗二十首【唐代:杜甫】 (51)98、赠高式颜【唐代:杜甫】 (53)99、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唐代:杜甫】 (53)100、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国辅、休烈)【唐代:杜甫】 (54)101、寄赠王十将军承俊【唐代:杜甫】 (54)102、官池春雁二首【唐代:杜甫】 (54)103、徐步【唐代:杜甫】 (55)104、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唐代:杜甫】 (55)105、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唐代:杜甫】 (55)106、送裴五赴东川【唐代:杜甫】 (56)107、石镜【唐代:杜甫】 (56)108、寄贺兰铦【唐代:杜甫】 (56)109、朝雨【唐代:杜甫】 (56)110、恶树【唐代:杜甫】 (57)111、薄游【唐代:杜甫】 (57)112、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唐代:杜甫】 (57)113、对雨【唐代:杜甫】 (57)114、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唐代:杜甫】 (57)115、游修觉寺【唐代:杜甫】 (58)116、立秋雨院中有作【唐代:杜甫】 (59)117、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適)【唐代:杜甫】 (59)118、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唐代:杜甫】 (59)119、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唐代:杜甫】 (59)120、望兜率寺【唐代:杜甫】 (59)121、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唐代:杜甫】 (60)122、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唐代:杜甫】 (60)123、滕王亭子【唐代:杜甫】 (60)124、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此【唐代:杜甫】 (60)125、别常征君【唐代:杜甫】 (60)126、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唐代:杜甫】 (61)127、奉寄章十侍御【唐代:杜甫】 (61)128、题玄武禅师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唐代:杜甫】 (61)129、双燕【唐代:杜甫】 (61)130、黄河二首【唐代:杜甫】 (62)132、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唐代:杜甫】 (62)133、送李卿晔(晔,淮安忠公琇之子,时以罪贬岭南)【唐代:杜甫】 (62)134、东屯月夜【唐代:杜甫】 (63)135、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63)136、课小竖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唐代:杜甫】 (63)137、又雪【唐代:杜甫】 (64)138、历历【唐代:杜甫】 (64)139、奉待严大夫【唐代:杜甫】 (64)140、九日【唐代:杜甫】 (64)141、泛江【唐代:杜甫】 (64)142、遣愤【唐代:杜甫】 (65)143、玉台观(滕王造)【唐代:杜甫】 (65)144、上白帝城(公孙述僭位于此,自称白帝)【唐代:杜甫】 (65)145、又示宗武【唐代:杜甫】 (65)146、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唐代:杜甫】 (65)147、江月【唐代:杜甫】 (66)148、将晓二首【唐代:杜甫】 (66)149、晴二首【唐代:杜甫】 (67)151、雨晴【唐代:杜甫】 (68)152、十月一日【唐代:杜甫】 (68)153、远怀舍弟颖、观等【唐代:杜甫】 (68)154、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唐代:杜甫】 (69)155、雨四首【唐代:杜甫】 (71)156、猿【唐代:杜甫】 (72)157、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唐代:杜甫】 (72)158、更题【唐代:杜甫】 (72)159、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唐代:杜甫】 (73)160、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亲事遂停【唐代:杜甫】73 161、摇落【唐代:杜甫】.. (73)162、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请余赋诗【唐代:杜甫】73 163、铜官渚守风(渚在宁乡县)【唐代:杜甫】. (74)164、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唐代:杜甫】 (74)165、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唐代:杜甫】 (74)166、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唐代:杜甫】 (75)167、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唐代:杜甫】 (75)168、晚晴吴郎见过北舍【唐代:杜甫】 (75)169、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唐代:杜甫】 (75)170、泊松滋江亭【唐代:杜甫】 (76)171、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韵)【唐代:杜甫】 (76)172、鸥【唐代:杜甫】 (76)173、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唐代:杜甫】 (76)174、汉州王大录事宅作【唐代:杜甫】 (77)175、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泛)【唐代:杜甫】 (78)176、避地【唐代:杜甫】 (78)177、谒真谛寺禅师【唐代:杜甫】 (78)178、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唐代:杜甫】 (78)179、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代:杜甫】 (78)180、哭李尚书(之芳)【唐代:杜甫】 (78)181、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唐代:杜甫】 (79)182、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杜甫】 (79)183、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唐代:杜甫】 (82)184、咏春笋【唐代:杜甫】 (82)185、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唐代:杜甫】 (82)186、哀江头【唐代:杜甫】 (82)187、绝句漫兴九首【唐代:杜甫】 (83)188、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唐代:杜甫】 (84)189、奉送王信州崟北归【唐代:杜甫】 (84)190、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代:杜甫】 (85)191、空囊【唐代:杜甫】 (85)192、绝句漫兴九首.其一【唐代:杜甫】 (85)193、存殁口号二首【唐代:杜甫】 (85)194、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 (86)195、野老【唐代:杜甫】 (86)196、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唐代:杜甫】 (86)197、送裴二虬作尉永嘉【唐代:杜甫】 (87)198、夏日李公见访【唐代:杜甫】 (87)199、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唐代:杜甫】 (88)200、负薪行【唐代:杜甫】 (88)201、白帝【唐代:杜甫】 (89)202、悲青坂【唐代:杜甫】 (89)203、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唐代:杜甫】 (89)204、浣溪沙【唐代:杜甫】 (90)205、相逢歌赠严二别驾【唐代:杜甫】 (91)206、晓发公安【唐代:杜甫】 (91)207、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唐代:杜甫】 (92)208、萤火【唐代:杜甫】 (92)209、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唐代:杜甫】 (92)210、月三首【唐代:杜甫】 (92)211、宿赞公房【唐代:杜甫】 (93)212、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唐代:杜甫】 (93)213、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唐代:杜甫】 (94)214、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四【唐代:杜甫】 (94)215、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唐代:杜甫】 (94)216、拨闷【唐代:杜甫】 (95)217、登兖州城楼【唐代:杜甫】 (95)218、送远【唐代:杜甫】 (95)219、宿府【唐代:杜甫】 (96)220、无家别【唐代:杜甫】 (96)221、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唐代:杜甫】 (96)222、戏为六绝句.其二【唐代:杜甫】 (97)223、枯棕【唐代:杜甫】 (97)224、苦战行【唐代:杜甫】 (97)225、泥功山(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唐代:杜甫】 (98)227、龙门阁【唐代:杜甫】 (98)228、病橘【唐代:杜甫】 (98)229、八哀诗。
杜甫·七言律诗(共50首)1.《登高》唐朝·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朝·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蜀相》唐朝·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秋兴八首》唐朝·杜甫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5.《客至》唐朝·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小寒食舟中作》唐朝·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7.《宿府》唐朝·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8.《野望》唐朝·杜甫《野望》七言律诗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野望》五言律诗...9.《狂夫》唐朝·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10.《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朝·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杜甫的诗有哪些杜甫的四句诗有哪些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的四句诗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1、又于韦处乞磁碗——杜甫大邑烧磁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2、少年行——杜甫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素酒尝。
3、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惠义寺园送辛员外——杜甫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仰望足离筵。
5、答杨梓州——杜甫闷到杨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6、赠李白——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7、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杜甫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濯锦江边未满园。
9、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柳拂波涛。
10、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杜甫草堂堑西无树木,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西边十亩阴。
11、诣徐卿觅果栽——杜甫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12、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杜甫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杜甫写的所有的诗句
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是唐朝的伟大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之王”。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句,涉及了各个方面的主题,从政治、社会到个人情感,充满了对时代和人民的关怀。
本文将全面介绍杜甫写的所有的诗句,通过分类和例举的方式展示他在不同主题上的杰出创作。
政治
反对压迫与贪污
1.岳阳楼记:且自昆仑山上来,岂无他人乎?
2.秋兴八首·其三:宾从新细碧云愁,令人不寐觉秋钩。
对贤良政治的期望
1.赠卫八处士:不烦恼孟尝高,恶gōu 道人求。
社会
农民的苦难
1.安国寺南楼饯别校书叔雍,使至凤翔,记室贾岛借书记未还,有作此诗:神
仙无用不磨牙(初名《观公决》)
2.越中览古:更重马蹄累。
战争的残酷
1.欧阳柔之亡弟知脱任曙后新燕薄,菊残无战士。
个人情感
忧国忧民
1.兵车行(捧日行马的家簇 easier).
2.大酬唐九衢杨少府之赋。
3.培根哭皋邱
对生活的思考
1.丁嗣贞:可怜九死还魂,千里目、已屯柴门。
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1.月夜忆舍舟(自舍舟行至唐州):抠髓更衾荒。
2.陈情表:覆踵豪强社稷资。
总结
杜甫的诗句中,每一行都流露着他对时代和人民的关怀。
他对政治的批评和期望,对社会的关注和揭示,以及对个人情感的表达,都体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杜甫的诗句流传至今,仍然触动人们的心灵,展示了他作为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春夜喜雨杜甫古诗〔共11篇〕篇1:春夜喜雨杜甫古诗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诗鉴赏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所诵的佳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春雨适时而降。
刮风下雨,本来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它本无感情和知觉。
诗人在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思想感情,似乎它很懂得人们盼雨的心情,知时节而来。
接着点出是春雨,正因为是当春之雨,才显出雨之来得可喜可贵。
于是好雨二字脱口而出,极其感奋自然,诗人当时喜兴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
这里诗人对喜雨的赞美,既没有抽象的议论,也没有采用什么比喻,而是真挚感情的自然爆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是神来之笔,不但写出了雨的形态,而且传达出了雨的神态。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绵绵细雨伴着温暖的春风飘洒大地,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泥土、禾苗、花木。
潜、细二字,非常准确、形象,传出了春雨悄悄而来、轻轻而动的神态。
将一个特定的自然景物描绘到入化之境。
无怪乎清人沈德潜称道这两句诗传出春雨之神。
假如说上两句是诗人在屋内听春雨飘洒声之所感,那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两句,那么是诗人推门远望雨夜风光之再现。
雨声沙沙,喜而思见。
推门向外一望:细雨绵绵,乌云覆盖,天下一片漆黑,分不清山,看不出路,只有远处闪耀着一点红光,是江上渔船的灯火。
这迷人的'春郊夜雨之景,使人在广漠的幽暗中感受着一种甜美的静寂。
这里作者细致地写出雨夜之景,正是以这种气象寓托对喜雨的兴致心情。
夜色越阴暗,才越能觉出绵绵细雨不断之势,盼喜雨的心情就更加称意。
诗人在这幅春郊夜雨的画面上,于一大片的黑色之中,点上一点渔火的光亮,使得黑明映衬,醒目鲜明,从而更增强画面的诗意。
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想象中的景象,也是诗人喜兴心情的进一步表达。
杜甫五言诗1.《春夜喜雨》唐朝·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春望》唐朝·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登岳阳楼》唐朝·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旅夜书怀》唐朝·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春日忆李白》唐朝·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6.《日暮》唐朝·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7.《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岁暮》唐朝·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9.《落日》唐朝·杜甫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愁。
10.《春宿左省》唐朝·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11.《对雪》唐朝·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2.《别房太尉墓》唐朝·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13.《江汉》唐朝·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杜甫的诗杜甫的诗30首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杜甫的诗30首,欢迎大家参考。
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野望》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8、《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3、《寒食》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4、《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五律诗20首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他的五律诗以其深情厚意、才情横溢而闻名。
下面列举了杜甫的20首五律诗,并对其中几首进行拓展。
1. 《登高》此诗描绘了杜甫登高远眺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写了杜甫听说官军收复河南和河北的消息后的喜悦之情。
3. 《绝句》这首绝句表达了杜甫对自己的失落和遭遇的无奈之情。
4. 《旅夜书怀》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对自己身世的反思。
5. 《石壕吏》这首诗描绘了杜甫见到一位贫穷的士兵后的同情心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6.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写了杜甫在江畔独自散步时看到美丽花朵的情景,并借此抒发了他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
7.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讲述了杜甫在月夜中怀念他早逝的弟弟的情感。
8. 《秋夕》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秋夜中观看月亮和感叹时间流逝的情景。
9.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讲述了杜甫在月夜中怀念他早逝的弟弟的情感。
10. 《秋夕》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秋夜中观看月亮和感叹时间流逝的情景。
11.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讲述了杜甫在月夜中怀念他早逝的弟弟的情感。
12. 《秋夕》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秋夜中观看月亮和感叹时间流逝的情景。
13.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讲述了杜甫在月夜中怀念他早逝的弟弟的情感。
14. 《秋夕》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秋夜中观看月亮和感叹时间流逝的情景。
15.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讲述了杜甫在月夜中怀念他早逝的弟弟的情感。
16. 《秋夕》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秋夜中观看月亮和感叹时间流逝的情景。
17.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讲述了杜甫在月夜中怀念他早逝的弟弟的情感。
18. 《秋夕》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秋夜中观看月亮和感叹时间流逝的情景。
19.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讲述了杜甫在月夜中怀念他早逝的弟弟的情感。
20. 《秋夕》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秋夜中观看月亮和感叹时间流逝的情景。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11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主题】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写法】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考点】一、理解型默写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在中国的影视剧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现,但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毛泽东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
2013年11月,复旦大学通过研究发现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舍身取义的事例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此处略)
舍身取义的事例二: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此处略)
舍身取义的事例三: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
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
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
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
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舍身取义的事例四: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
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
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
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
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
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舍身取义的事例五: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
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舍身取义的事例六: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
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舍身取义的事例七: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
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