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46
《词五首》预习导学案一.大声朗读五首词,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情感。
▲温馨提示:一、展开想象,读出意境美。
我国的古诗词一向讲究诗情画意。
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只要你用心品读,就会发现,每首诗甚至每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在古诗苑漫步,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品味,就没有创造。
我们要运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经验与诗词联系起来去“想诗”,去创造诗的意境。
二、了解背景,读出真感情。
古诗词中有很多篇目都是感情至深的名篇,诗人在诗中或喜或悲或哀或怒,都是真情流露。
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故事的创作背景中去捕捉诗行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它们。
三、讲究韵律,读出节奏感。
二、再读五首词,并结合课下注释、阅读提示,疏通文意,把握内容,能够初步自主品味情感。
(一)《望江南》和《武陵春》1、《望江南》时间:事件:景物:人物情感:2、《武陵春》时间:事件:景物:人物情感:(二)《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
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渔家傲》:特点:《江城子》:特点:《破阵子》:特点: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三、用心阅读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库】,并结合自己所学过的各位名家的诗文和有关资料,初步感受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的区别。
1.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
《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词;(2)理解这五首词的词牌、词题和词意;(3)分析这五首词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这五首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这五首词的词牌、词题和词意;(2)这五首词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2)词人情感的把握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这五首词的背景、词牌、词意、韵律等;(2)准备相关的PPT、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这五首词,了解词牌、词意;(2)查阅资料,了解词人的生平事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这五首词的背景和词人;(2)引导学生回顾词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这五首词,感受词的韵律和意境;(2)学生结合预习资料,理解词牌、词意,探讨词人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五首词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2)讲解词牌、词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欣赏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这五首词的美妙之处;(2)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尝试运用词的韵律和意象。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这五首词;2. 写一篇关于这五首词的赏析文章;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词,进行诗词创作。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语文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望江南【晚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
一个女子,清早梳妆打扮,倚靠栏杆,眺望江面,期待着爱人的帆船归来。
然而从早晨到日暮。
干帆过尽,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肠断白苹洲。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干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
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
过尽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有焦灼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恼的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斜晖脉脉水悠悠"境界扩大,于广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
干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但见一抹斜阳静静地照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
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感便真切呈现于读者眼前。
渔家傲①【宋】X仲塞下秋来风景异,②某某雁去无留意。
③四面边声连角起,④千嶂里,⑤长烟落日孤城闭。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⑦羌管悠悠霜满地。
⑧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某某雁去的倒文。
某某某某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五首词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于词牌的理解能力,了解其特点和演变。
3.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五首词的背景知识和文本内容,并进行学习分析。
2.学习五首词的词牌曲调和特点。
3.学习五首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五首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并进行适当的表达。
2.掌握词牌的特点和演变。
四、教学过程1.导入与前期准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词牌,并呈现词牌的演变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望江南》•引导学生了解《望江南》的背景和词牌的演变过程。
•分析《望江南》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探索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学习《江城子》•学习《江城子》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江城子》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尝试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4. 学习《渔家傲》•学习《渔家傲》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渔家傲》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参考词牌的特点进行表达。
5. 学习《破阵子》•学习《破阵子》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破阵子》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尝试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6. 学习《武陵春》•学习《武陵春》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武陵春》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参考词牌的特点进行表达。
7. 总结与拓展•复习五首词的特点和内容,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总结。
•给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并学习其他著名的古代词作品。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对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表达方面的积极程度进行评价。
语文学科教案整合——《词五首》教学整合整合思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得比较散乱。
可以以诗中的“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综合赏析五首诗词从不同角度抒写的不同作者、不同人物心中之愁,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进行整合教学。
核心环节有四:(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
(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望江南》和《武陵春》整合教案:一、介绍文体,明确流派,导入新课当王菲用轻灵的声音唱起《但愿人长久》,当周杰伦动情地演绎《东风破》的离情别绪,当岳飞《满江红》的豪壮之词被雄浑豪迈的声音唱响,我们顿时感到,唐诗宋词千年的美丽如影随形,至今犹存耳畔。
今天,让我们步入词作的精美殿堂,领略它“诗苑奇葩”的独特魅力。
二、描绘画面,花间寻美,品读《望江南》说到婉约派,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以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为创作主题的“花间派”,而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被清代评论家王国维评价是“惊艳绝人”,这倒不是说他本人如何美艳,而是评他绮丽的闺情词作,评他笔下一个个娇美含情的佳人倩女。
把镜头定格在《望江南》,看看这首小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精美的画面。
1.多媒体出示《望江南》,教师配乐诵读两遍,学生听后描述所想见的画面。
2.优美的词作还要美美地读,请大家想像着刚才所述的画面,有感情地诵读这首小词。
3.温庭筠明明一字未写这位女子的容貌,何以见得卿本佳人呢?①妆容美——“梳洗罢”,不正面写女子容貌而言其梳洗装扮停当,既写出了“女为悦己者容”的女性心理,又留给读者想像其美貌的空间,美得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