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征文稿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范文(精选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有关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1有人说孩子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孩子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
实际上,孩子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他们从事着绿叶的事业,他们是人民教师。
其实,在我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也不时被深深的感动着,因为有着许多平凡却又伟大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人民教师的内涵,用真和善哺育纯洁的心灵,用爱与美铸造闪光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
我发现:有时当有的同学没带铅笔心神不宁时,他会悄悄地把准备好的铅笔送给他;每天早晨见到我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到我的面前向我问好;卫生区总有他拿着拖把拖地的身影;下课了,又是他拿起黑板擦擦黑板;那天他做了一件事情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早上我们刚吃完早餐,班长已经检查完红领巾了,劳动委员在忙着检查卫生,随着早读声音的静止,学校三评人员来我班检查卫生工作了。
我连忙请他们进来。
因为我们刚刚检查过了,全班同学都戴了红领巾。
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坐在第三组第一排的熊杨政同学没有戴红领巾,我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只能任凭他们记下了,这时,坐在第四组的罗志颍也同时发现了,他飞快地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一条红领巾,迅速地将红领巾戴到熊杨政的脖子上,这时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篇一:浅谈教师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是实施教学的有效条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定义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个性。
一个老师如果具有“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品格,就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
最美老师的报道也让我重新思考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应该像他们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想家长不能想到的,做家长不能做到的。
让爱与责任同行,让更多更美的大爱从三衢大地传向全国各地,并代代延续。
真的非常感谢这些“最美教师”,他们让我重拾起了心中的美好,重燃教育的热情。
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惠及他们的学生,更激荡着我们做老师的心灵。
二、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
(一)教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具有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的灵魂。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依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
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感染他人,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其实应该将“身正为人范”放在“学高为人师”的前面。
一位哲人说过:“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却无法补偿”。
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缺损。
也是人们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要教书,必须先做人。
一个品德恶劣的老师如何去教导学生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相反,一个思想高尚的老师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因此,作为“人之模范”的教师,你的一言一行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处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为抢修村里因大雪压垮的电线,被高压电击成重伤,失去双臂。
虽然没有双臂,但这位江老师写得一手好字。
不管是写粉笔字还是批改作业,江老师的字迹都非常工整飘逸。
教师立德树人征文教师立德树人征文(精选2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很是熟悉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征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立德树人征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立德树人征文篇1时光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经度过了10个春秋。
回首这几千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这三尺见方的讲台上,凝结着我全部的心血与汗水,有过苦,有过累,但从无怨、无悔!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师德是为师之本,更是立国之基。
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铺路石”,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然而,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却常常叩问自己: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做学生的榜样。
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教学是一项要求严谨而涉及广泛的工作,每一节课既要有逻辑上的严密,又要有内容上的完整,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目的、内容、手段、方法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
在课堂上,要为学生铺设适当的梯度,放开手,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进一步钻研的兴趣。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用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我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同学的鼓励,我相信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的。
至今,我仍然清楚的记得我初上讲台时那份紧张与惶恐,但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我又为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崇高的职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当时,我接到的第一门课程是《法律逻辑学》,没有老师愿意教授这门课程,因为它抽象、难懂,通过率低。
师德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
师德与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理解到,教
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德才兼备的过程。
因此,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并将其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核心宗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我始终以身
作则,以高尚的师德激励学生。
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始终保持良好
的师德形象,严于律己,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对待他们始终给予关心和爱护。
我相信,只有学生看到我对待教育的认真态度,才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
其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格品质。
我始终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成长,逐渐形成独立、积极、自信的个性。
最后,立教圆梦不仅仅是立德树人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学生的梦想。
作为教育
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圆梦成为有用之人。
总的来说,师德与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要激发学生潜能,培养正确的人格品质;更要实现学生的梦想,助力他们成为有用之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的
目标,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演讲稿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中学的××,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关于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的主题演讲。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所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实现圆梦。
首先,立德是树人的根本所在。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这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骄傲。
立德树人,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们要以德育为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培养德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谦虚和宽容等品质,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树人需要立教引路。
教育是立人之本,教师更是树立德育榜样的关键。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修养和表率作用。
我们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为他们指明正确的道路,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立教引路,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立教引路之后,我们要实现圆梦。
圆梦不仅是实现个人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潜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要陪伴他们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栋梁之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作出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所在。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投身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的实践中。
我们要珍惜光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篇一:浅谈老师人格魅力老师人格魅力是施行教学的有效条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安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老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
一、老师人格魅力的定义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性格、气质、才能等特征的总和,即个性。
一个老师假如具有“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品格,就可以感染学生,到达“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
二、老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浸透力,对学生的安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
(一) 老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具有广泛深沉的文化科学根底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二) 老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的灵魂。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老师假如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按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 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老师个人的心理安康程度是影响学生心理安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老师能在人人平等的根底上去接纳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或歧视某些学生。
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来和他们进展心灵对话,用浓浓的情去温暖学生的心。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这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中心任务,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而立德树人,正是我们要打牢基础、栽培树苗的开始。
立德,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树人,则是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
立德树人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修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就是要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说:“道德是反映和影响社会经济基础的人们的相互关系的一套观念,相信它,实践它,能够为人类的进步和快乐所带来更加广泛的幸福感。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价值观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到心中有法、言行有礼。
首先,我们要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对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责任感。
作为学生的导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学生需要具备诚实守信、友善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等品质。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校和社会中更好地相处,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要教育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决定了我们行为的取向和目标。
立德树人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视友情、关爱家庭、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等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这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才能更加健康、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解读。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们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精选11篇)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
在当下社会,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从我做起.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实验高中因为有梦才会出现更大的奇迹!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
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我梦想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为祖国做贡献的一名好老师,希望能能过自己的努力,把所学的知识全部传给我最心爱的学生们!在我的心目中,教育是一片圣土,教师在这片圣土上耕耘,用自己的生命、青春、心血和智慧换得学生的成长、成人与成才。
其实,在我的身边,在我们实验高中,就有许许多多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
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爱心滋润。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演绎着无悔的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教师。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实验高中是实现梦想的地方.我们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梦想,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是每个孩子实现梦想和成长的帮助者。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要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对于教师,应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学校,只有当人民教师将“忠心”二字内化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
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再次,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
其次教师要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
再者是爱同事。
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作为老师,如果有了雄心壮志,肯定会注重学习与研究,观察与思考、潜心钻研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从教学实
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虚心学习是一个合格教师良好的品德,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
教师还应树立校荣我荣的意识,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心情舒畅;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击破一个个难题;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协调一致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素质全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只有同心同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以德正身堪为人师才称其职。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
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更为重要。
“忠心、良心、热心、爱心、雄心、虚心、同心、耐心、公心、恒心”这“十心”均离不开真诚。
让我们真诚地对待教育事业,真诚地对待上级同事,真诚地对待各位学子,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和文化素养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他应满腔热
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
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以“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作为自己为之而奋斗的目标。